【精選】大班數學教案模板匯總八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數量。
2、培養(yǎng)幼兒的點數活動的興趣。
3、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1、全家福照片一張。
2、幼兒人手一個小筐,筐內有照片若干(碗柜照片、衣櫥照片、鞋柜照片)
3、《幼兒畫冊》(第一冊P11)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介紹本次活動的目的——做客
1、師:寶寶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小明家里做客,你們開心嗎?
可是去別人家里做客,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有沒有哪個寶寶來說一說?(讓小朋友自由討論,分別請寶寶說一說)
師小結:去別人家里做客,首先我們要有禮貌,(要向主人家的大人們問好,然后呢要換鞋,注意衛(wèi)生,不能把客人家里弄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能隨便去碰主人家里的東西。
2、師:好,讓我們開著火車去小明家里吧。(播放背景音樂,開火車去小明家里)
二、具體過程:
1、目的地已到,請寶寶們下車。
師:寶寶,小明家已經到了,我們到站了,要下車嘍。我們先來敲敲門,然后呢換好鞋子,進小明家里。
2、出示全家福照片(播放PPT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
(1)師:“瞧,寶寶們看,一進門的地方掛著小明家的全家福,照片里有許多人,哪個寶寶說說都有誰?”(請寶寶說一說)
師小結:照片里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和小明,這些都是小明的家人,是小明最親近的人。
(2)師:“那照片里一共有多少人呢?”(師指一指,寶寶說一說,師幼共同點數,說出總數)
師小結:照片里一共有七個人,我們從左往右要一個一個地數數,不能把小明的家人漏下哦。
3、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數量。
(1)根據鞋柜照片手口一致點數。
師:“看完了小明的家人,我們緊接著來參觀小明的家嘍,先走進玄關看一看,這里有一面大大的鏡子,還有一個鞋柜(播放PPT2),我們來看看小明家的鞋柜里有什么樣的秘密,等等等等!(老師裝作神秘狀態(tài))
師:“這是小明家的鞋柜,里面有許多許多的鞋子,看,有大大的鞋子是媽媽的,有漂亮的鞋子是媽媽的,還有小小的鞋子是小明的,那究竟有多少雙鞋子呢?小明說數對了才能接著參觀他的家哦!”(師帶領幼兒一起手口一致共同點數,請寶寶一起說一說,師小結總數和方法)
(2)根據碗柜照片手口一致點數。
師:“寶寶,用你們的`小鼻子聞一聞,那是什么味道啊?”
寶寶:“是香香的味道!
師:“原來是小明的媽媽在給寶寶們做好吃的呢,那我們就進小明家的廚房看一看吧!”(播放PPT3)
師:這是小明家碗柜的照片,這次我想請一個寶寶來數一數小明家里有幾只碗?(師請個別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師小結總數和方法)
(3)根據衣櫥照片手口一致點數。
師:“剛剛經過香噴噴的廚房,接下來我們向著下一個參觀的地方出發(fā)——臥室(播放PPT4),臥室是寶寶和爸爸媽媽睡覺的地方,這里有床,還有放衣服的地方,衣櫥,下來,我們打開衣櫥看一看,請你數一數里面有幾件衣服?”(請寶寶們一起手口一致地點數,師小結總數和方法)
師小結:剛才我們參觀了小明家的玄關、廚房、臥室,還重點看了小明家的鞋柜、碗柜、衣櫥,一起數了數有多少雙鞋子,多少只碗,多少件衣服,主要是學會了數數的方法,要小手點好一個,小嘴說一個,要按照順序,這樣數數就不會多不會少,也不會漏掉啦。小朋友們真是聰明,接下來,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更大的挑戰(zhàn)哦。
4、幼兒拿小筐里的物件進行5以內的點數。
師:“在你們的椅子底下,老師給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些小圖片,想請你們數一數究竟有幾張,都不一樣哦,自己數完的小朋友還可以數給旁邊的小朋友聽!(播放PPT5)
5、完成《幼兒畫冊》的練習,鞏固5以內的點數。
【活動延伸】
再寶寶們自己操作點數以及完成畫冊,寶寶點數熟練以后,可以增加點數數量至7。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通過小明家的擺設讓幼兒能夠點清楚相應物品的數量。在點數的過程中我們利用相應的CD的相應的功能豐富幼兒的整個活動,幼兒對活動比較感興趣,同時大部分幼兒都掌握了相應的知識。
1. 先進的教具。在我們這個活動中,配套的教具對輔助我們整個活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們可以和幼兒一邊點數一邊寫下相應的數量。在寫數字的時候,發(fā)現我們的小朋友已有經驗比較豐富。于是,我一起帶領幼兒邊說邊寫下,比如5,幼兒會跟著說彎鉤之類的話,能力強的幼兒對于這一次的點數是一次鞏固,而能力弱的幼兒學到了新的知識。對于簡單的數字,我還請個別幼兒進行書寫,拿著鼠標書寫的樂趣,幼兒既好奇又感興趣。雖然機會不多,但是有了很好的嘗試。所以,在活動中有趣的道具為幼兒的興趣提供了很好的便利。在《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的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的欲望,培養(yǎng)探究能力!彼,教具就給了幼兒很好的探究欲望。
2. 操作的方式。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一般是傳統的個人操作和集體操作。先通過問答的形式分別以個人和集體的形式進行操作。而兩者有利有弊,所以借著這一次的活動,我也分別就不同的利弊對兩種方式進行了改正。比如在個人回答的時候,在沒有示范的情況下,請能力強的幼兒先進行示范。再請能力弱的幼兒進行回答,在回答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提供幫助并解決,這也有利于幼兒在下次操作的時候不要犯相同的錯誤。在集體操作的時候,讓幼兒養(yǎng)成好的習慣,如獨立完成。這很重要,我們在批改的過程中,能及時對幼兒進行個人指導,讓幼兒掌握相應的知識。所以,“幼兒思維發(fā)展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引導幼兒通過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我們在幼兒的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中要把好關,讓幼兒能夠更好的促進幼兒能力的發(fā)展。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課題生成:
幼兒數學活動要求教師們在活動中,首先做到的就是要使幼兒真正理解一個數學概念,并掌握這一概念的的屬性。“星期”這一時間概念的屬性之一是其順序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之二是其周期性(七天一循環(huán),周而復始)。因此,此數學活動宗旨就是讓幼兒理解星期的順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即“周”這一概念。其次、還要注意到緊密聯系幼兒已有的序數、鄰數的知識,聯系幼兒生活中天天伴隨“星期×”的經驗,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
課題名稱:認識時間“星期”(大班數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1~7的序數,2~6的鄰數。
2、認識時間“星期”,了解其順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發(fā)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快樂地參與學習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方面:錄音機、多媒體計算機各一臺,錄有童話電《星期媽媽和孩子們》的磁帶一盒。星期轉盤游戲的課件,星其盤操作材料若干套(與幼兒小組數相同)。
幼兒知識經驗準備:學習了7以內的序數和鄰數,通過掛臺歷對“星期”時間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1~7序數,2~6鄰數(3分鐘左右)。
(1)復習序數:出示1~7數字娃娃(排列無序),請幼兒幫助數字娃娃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并講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誰呀;數字娃娃,老師出示大寫數字表示。
(2)鞏固鄰數:以“數字娃娃找鄰居”的游戲形式進行。 例如:老師以數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鄰居是幾和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鄰居。幼兒可回答二、二、二、你自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鄰居。
2、新授:認識時間“星期”,了解其順序性、周期性(18,20分鐘)
(1)聽文學作品《星期媽媽和孩子們》的童話故事,第一遍口頭講述故事后提問,童話的名稱及故事里講到誰?(老師出面期媽媽圖片)她想干什么?幼兒回答后,老師交代本節(jié)課新授
是認識“星期”,并提出以下問題,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給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顏色的衣服?請幼兒邊聽錄音,邊思考。
(2)聽錄音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放錄音同時隨故事情節(jié)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星期一期日的順序),然后請幼兒回答以上問題。
需要強調的是: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虧誰……最后一個孩子是誰?讓幼兒幫星期妹妹排隊,明確星其順序性。
(3)轉盤游戲:找鄰居(老師示范轉動轉盤,然后町請個別幼兒操作)。
規(guī)則:轉動轉盤后,指針指到星期×,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的兩個鄰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兩個鄰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戲反復進行4、5次。
突出強調:星期日的鄰居是誰呢(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這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周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一個星期結束,下一個星期開始)。
3、幼兒操作活動:轉盤游戲“找鄰居”(8~10分鐘)。
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一個星期轉盤,一組幼兒輪流轉動轉盤,同組全體幼兒共同講述指針所指星期×的兩個鄰居是星期×和星期×。(意在讓幼兒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感覺星期的順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這一時間概念。)
4、活動評價(2分鐘)。
引導幼兒與老師一起淡談這節(jié)課認識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轉盤游戲的感受。
5、分組進往角色游戲:“找鄰居”。
七名幼兒一組,分別戴上星期娃娃頭飾,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個角色形象,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說: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個娃娃在一起,快快樂樂做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找鄰居”。
接著星期一先發(fā)問,我是星期一,我有兩個好鄰居,我的鄰居是幾和幾?其余六個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兩個子鄰居,你的鄰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順次提問,方法同上,游戈延續(xù)進行。
星期媽媽看著孩子們,想呀想呀,覺得它們都非常可愛,漂亮,于是她高興地說:“有了,好聽的.名字有了。”她邊說邊伸個食指,輕輕地點著那排圓溜溜的腦袋:“梅花、桃花、蘭花…~是她只報了三個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這不是同花的名字一樣嗎?”
星期媽媽又看著孩子們,想呀想,覺得它們都非常聰明,伶俐,于是她叉快樂地喊了起來:“有了,有了,好聽的名字有她邊說邊伸出一個食指,輕輕地點著那圓溜溜的腦袋:“聰聰、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這兒;她叉停住了,“哎呀,不行,這不是跟小腮友們的名字一樣了嗎?”星期媽媽又想,突然,她拍著自己的大腦袋自言自語地說:“啊哈!我真糊涂,七個孩子不正好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嗎?就按他們出生的次序排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七!毙瞧趮寢屨f到最后一個孩子的名“星期七”時,感到這個太別扭了,她想了一下說一天生一個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媽媽取好七個名字,噓了一口氣,高興;“好啦好啦,七個好聽的名字、算取好啦!”
過了一會,星期媽媽拿來兩件紅色的衣服說:“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個孩子中最小的兩個孩子,就讓他們穿上最漂亮的紅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這五個孩子長得大。星期媽媽說:“給他們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來黑衣服,一邊給他們穿一邊笑嘻嘻地說:“黑衣服,黑衣服,黑出白皮膚,衣服黑,皮膚白,人人見了都喜愛!
星期媽媽的孩子們漸漸地長大了,他們不但學會了走路,而且,還經常手拉手圍在媽媽身邊,跳起快樂的“圓圈舞”呢!
效果評析:
此教學活動以游戲貫串始終。開始部分以“數字娃娃排隊”“數字娃娃找鄰居”游戲形式復習鞏固7以內的序數和鄰數,激勵了幼兒學習熱情,為新授作了知識鋪墊。新授部分以幼兒喜愛童話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向幼兒介紹“星期”知識,幼兒在全神貫注地欣賞中,了解了星期的有關知識,并對星期的順序性、周期性有了粗淺的理解。緊接著通過星期轉盤游戲,幼兒在實際活動中,真正體驗到了星期概念的內涵,透徹地理解了星期的順序性,突破了星期周期性這一難點。然后通過活動評價,使幼兒主動活動中獲得的知識在老師的幫助下得到了整理、概括,在理解的前提下學習運用數學語言。最后幼兒在有趣的角色游戲中,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的學習情況,輕松愉快地結束教學活動。整個活動寓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于一體,幼兒在動靜交替的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并獲得成功的喜悅,課堂氣氛活躍,效果好。
專家點評:
看到本課題的生成,教師對活動重點和難點的把握以及教學方法和步驟的思考,可以看出教師已能對所組織的數學活動進行理性的思考了,幼兒園數學活動是一種充滿理性的活動,而我們白教師常常還只是停留在追求教學形式和方法的變化上,能從理解的高度去思考教什么、為什么教、怎樣教的人還較少。希望幼兒教師學會從經驗到理論的提升。
反思與討論:
淡談你對有關幼兒數學教學方面理論的了解和認識。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10以內的數量關系,學習按數字的大小規(guī)律排序。
2.讓幼兒在自由組合排序活動中,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字的樂趣。
4.引發(fā)幼兒學習數字的興趣。
活動重點:
會按大小順序給數字排序 。
活動難點:
找錯字。
活動準備:
1.大數字卡片1-9
2.四張實物卡
3.幼兒數字卡片1-9若干
4.幼兒數字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復習數字1-9 (9:50-9:55)
。1)教師出示數字卡,讓幼兒認讀
教師:我們請來了幾位數字朋友,看看都有誰?
(2)教師出示實物卡,請幼兒找出相應數量的數字卡并粘貼
教師:有幾個蘋果?用數字幾來表示?請你把它找出來。
2.幼兒操作活動:找錯 (9:55-10:05)
出示數字操作卡,請幼兒玩找錯字的游戲,將寫錯的數字圈出來。
3.音樂游戲:1234567 (10:05-10:25)
。1)介紹游戲規(guī)則:“我們圍成圓圈邊走邊唱歌曲《1234567》,當老師說3個小朋友是一家時,大家就要找三個小朋友,抱在一起組成一個家,并在地上的線上排隊站好!
第一次游戲,幼兒自由排序報出門牌號碼,教師引導能力較弱的幼兒找朋友。
第二次游戲,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報出門牌號碼。
第三次游戲,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序并報出門牌號碼。
。2)嘗試4個數字進行排序,教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找朋友。
5.活動結束
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掌握的較好,大部分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中。
這一環(huán)節(jié)有一張上面有兩個錯誤,幼兒只找出了一個,我也沒有仔細的檢查漏掉了。
幼兒在找朋友做家時很高興,但是在按要求排序時有點亂,特別是報門牌號碼時,幼兒只顧自己的號碼,不能替別人檢查。
幼兒的傾聽習慣需要培養(yǎng)。
活動反思:
我國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師的教法要符合幼兒的學法,孩子們怎么學,教師就怎么教!被顒印坝腥さ臄底帧痹O計依據大班幼兒思維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利用生活中處處皆是的數字,進行教學活動;顒舆^程難易結合,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從而激發(fā)幼兒自生探索的積極性,多通道感知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便于幼兒學習。
活動中首先是生活化的`體現,活動來源于生活又歸于生活,游戲“1234567”。讓幼兒帶上數字牌三個人自由組合一個家,選出一個代表報出門牌號碼,幼兒在活動中感到親切而自然,生活化的數學活動使幼兒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學”讓幼兒在沒有學習壓力和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輕松愉快的學到科學道理,從而掌握有關數學的奧秘。
活動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幼兒游戲的過程便是學習過程,學習的動力來自幼兒自身,活動中采取的游戲形式為幼兒提供一個輕松愉快而且豐富刺激,鼓勵幼兒自主學習的良好環(huán)境,使他們獲得安全感,自尊和自信,獲得對學習的持久熱情,從而終生受益。但是在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情緒高漲,表現的特別興奮。特別是要求幼兒排好隊報門牌號碼時,每個孩子只關注自己的,對別人的結果不認真傾聽,所以顯得活動有點失控。
讓幼兒學會學習是我們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顒影呀逃闹匦膹摹敖淌裁,學什么”轉移到“如何學”,變“教師為主”為“幼兒為主”變“個別”與“群體”參與,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嘗試,孩子們積極投入,思維活躍,張揚個性,而教師有很強的組織能力,放似駿馬馳騁,而收則立攏,活動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幼兒真真正正成為學的主人。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了解總數與部分數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間的關系。
2.在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幼兒能書面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式子中的填空題。
3.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圖片--大皮球4個、小皮球2個;蘋果7個、梨子3個。
2.小動物卡片(兩個品種,多少不一,總數不越過10);每人一盒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看圖列6的算式
1.出示圖片:4個大皮球,2個小皮球
讓幼兒說說圖片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異同。
2.引導幼兒說出總數,然后讓幼兒把水果分類,
并說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個;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個。”
3.讓幼兒初步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減法算式:
如 4+2=6 2+4=6 6-4=2 6-2=4
二、看圖列10的算式
1.讓幼兒說說圖片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異同。
2.幼兒說出總數,然后讓幼兒把水果分類,并說出:
“一部分是蘋果,有7個;一部分是梨子,有3個!
3.讓幼兒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減法式子。
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導幼兒做--對應口頭練習
(1) 7 + 3 = 10
蘋果是7個(部分數),梨了是3個(部分數),總體是10個(總數)。
同理:3+7=10 4+2= 2+4=6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部分數?哪是總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2)10 -? = 7
水果有10個, 蘋果有3個,梨子有7個。
10是總數,3部分數,7是部分數。
同理:10-7=3 6 - 4=2 6-2=4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四、引導幼兒說出關鍵句。
1.在加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數;
在減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加法總數在最后,減法總數在最前。
2.部分數與部分數合起來是總數,總數去掉(減去)部分數,剩下的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要求總數,用部分數相加;要求部分數,用總數減去另一個部分數。
五、幼兒玩卡片。
幼兒取出卡片,倒出小動物卡片,說說有些什么,總數有多少,進行分類,并做好記錄。
把自己分類記錄的結果說給同伴聽。
六、幼兒玩橡皮泥
規(guī)則是每人做2種物品,多少不限。
10分鐘后,讓幼兒說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
做記錄,并說說記錄下來的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
七、幼兒認識括號( )
書面練習;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師總結,檢查幼兒練習結果。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本活動是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量、形、物體、空間、時間等等現象發(fā)生興趣。為此,就讓幼兒通過游戲、操作、探索來對形體進行等分。在學習和探索中引導幼兒由淺逐漸加深,并支持、鼓勵幼兒獨立、做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來完成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物體進行等分的興趣。
2、讓幼兒理解四等分的含義,學習將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四等分的方法,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和組成。
3、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判斷推理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教具: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大卡紙,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圖片ppt,已經等分的紙片,固體膠
學具: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以小狗分匹薩的情景作為導入,復習圖形二等分的方法。
二、基本部分
(一)實物四等分
1、引入四等分的問題,讓幼兒思考圓形四等分的方法。
2、教師引入分四等分的方法,讓幼兒學習通過二次對折得到四等分。
3、教師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初步理解四等分的.含義,即把一個物體分成一樣大的四份。
(二)圖形四等分
1、分發(fā)正方形的紙,讓每位幼兒動手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
2、啟發(fā)幼兒想出不一樣的分法。并讓幼兒講一講他們是怎樣分的。
3、通過邀請幼兒代表將長方形用上面的幾種方法進行四等分,總結將圖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兒鞏固理解四等分的含義。
4教師出示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圖形,讓幼兒判斷四等分。
(三)比較整體與部分的大小,部分拼成整體
1、以圓形為例,比較等分前后整體與部分的大小,感知整體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體。
2、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和其四等分,幼兒動手操作將不同的四等分拼成原來的整體。
結束部分
1、教師總結四等分的含義,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和組成。
2、延伸:讓幼兒思考如何把圖形進行八等分。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3個數的連加連減,并能計算出得數。
2、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與運算能力。
3、培養(yǎng)合作意識,喜歡參加數學計算活動,體驗活動的成功感和趣味性。
活動準備:
1、教具:仿真人民幣,超市用品若干,捐款箱,人物胸牌,統計格,題卡,小票,紅旗,獎品,購物籃,塑料袋6個。
2、學具:仿真人民幣,鉛筆,操作冊。
活動過程:
預備活動
1、師幼問好,走線。
師:小朋友們中午好!今天教師里來了好多的客人老師,和她們打個招呼吧,好,打過招呼之后呢,就不要看客人老師了,轉過來和陳老師做好朋友吧,陳老師今天要帶你們去一個很好玩的地方。
師:HELLO,我是好上好超市的陳經理,今天特地來邀請小朋友去參加我們超市舉辦的“超市大贏家”的游戲比賽,想參加嗎?
師:讓我們一起先排好隊,順時針方向站在安全通道上,腳尖親腳跟,安安靜靜地走去超市吧。
2、線上游戲:快樂大巴
師:好上好超市到了,好多健身器材呀!咦,還有玩具汽車呢!我們先來玩玩開汽車的游戲好嗎?
師:這是一輛開往北京的“快樂大巴”,被我摸過頭的小朋友,請你們先上車吧。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就要開,嘟嘟嘟、嘟嘟嘟,車上現在有幾人?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就要開,嘟嘟嘟、嘟嘟嘟,你們幾個快上來,車上現在共幾人?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要到站,嘟嘟嘟、嘟嘟嘟,你們幾個請下車,車上現在剩幾人?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實物、圖卡等操作的基礎上,探索并理解5的分合,并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
2.嘗試用不同的形式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并嘗試按序排列并記錄。
活動準備
1.5的分法(三種規(guī)律)
2.幼兒操作紙5的分合
3.操作材料:
。1)分圓片:圓片,分類盒鉛筆;
。2)翻圓片:圓片,鉛筆。
。2)分珠子:串珠板、鉛筆。
。3)分花生:花生,分類盒。
活動過程
1.第一關:復習游戲“碰球”:3、4的組成
“今天我們來玩沖關游戲,聽好了,第一關:復習3、4的組成!
“沖關成功的,我們一起“耶——”表揚他,說錯的,我們給他加加油!”
2.第二關,自主探索學習5的組成。
(1)出示空白的`分合式,介紹探索要求:
“我們已經學習了2、3、4的分成,今天的第二關就是:你們根據老師的要求,自己探索5的分成。”
、俚谝唤M:翻花片,記錄5的分成。
、诘诙M:分珠子,并記錄5的分成。
③第三組:分花生,記錄5的分成。
、艿谒慕M:分圓片,并記錄5的分成。
。2)要求:小朋友分一次記錄一次,記錄好后請把你所用的材料放回籃子。
(3)幼兒自主探索5的分成。
(4)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分法,教師及時并出示相應規(guī)律的分成,并一起讀一讀。提問:你用的什么規(guī)律?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三種規(guī)律的方法:遞增規(guī)律、遞減規(guī)律、交換規(guī)律。有規(guī)律的分法和記錄方式能讓我們比較容易記住5的分成。
3.第三關:實踐驗證,鞏固并用所學到的方式再次進行5的分成。
“第二關,你們都通過了,那我們一起來挑戰(zhàn)第三關啦!老師準備了一份種子,總共有5顆,請你們把這些種子也分成兩份,可以用劃線的方法來記錄,但是有個要求要用你剛才沒有用過的方法進行記錄。闖關成功后到老師這里領取小貼花一顆。開始挑戰(zhàn)!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嘗試列出得數是2的加法算式,理解加號、等于號的含義。
2、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
3、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愉悅,提高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物質準備:
1、城堡圖一幅(三層)第一層:魚塘第二層:花園第三層:水果店(1條熱帶魚+1條金魚=1條熱帶魚1條金魚)圖一幅
2、幼兒操作材料(+、=40個,數字1、1、2各40張)、水果用具若干(每名幼兒兩種)、水果購物券84張。
知識準備:幼兒會以游戲的方式進行2的組成
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游戲:復習2的組成
“小朋友,今天有一個國王要請我們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我們快快乘上2次列車出發(fā)吧,嗚嗚嗚,火車來嘍!”
師:“嘿嘿,我的火車1點開,你的火車幾點開?”
幼:“嘿嘿,你的火車1點開,我的火車也是1點開。”
二、登城堡,看圖學習2的加法
。1)“小朋友,看城堡王國到了,(出示城堡圖)國王的城堡一共有幾層?(三層)國王聽說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非常聰明,要考考我們,問題就在城堡里,我們快來登城堡吧!
“看,第一層城堡,有什么呀?(魚)有幾條魚?(1條)今天我們也帶來了1條魚送給國王,我們把它放進去,現在城堡里有幾條魚?(2條)噢,原來1條魚添上1條我們的魚變成了2條魚(教師語氣慢)誰再來說一說(請3-4名幼兒來說一說)
。2)理解“+、=”
“那我們用一個符號把它們合起來(出示+)你認識它嗎?(認識的幼兒給予表揚)
‘+’的用處可大了,它要把1條魚和1條我們的魚合起來,我們把它放在中間,誰來找一找它的位置(請1名幼兒到黑板上來操作),加號是什么意思來?(幾名幼兒回答后,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
小結:加號它把前面的數和后面的數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間。
“現在前面是幾條魚(2條)我們把前面的魚放在這個方格里,后面的魚放在另一個方格里,小朋友仔細看,你發(fā)現了什么小秘密?”(一樣多)
“也就是相等,我們也用一個符號來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號’,誰來找找它的位置?(請幼兒來試一試)你來說說‘=’有什么意思?”
小結:等于號前面兩個數的結果和后面的數是相等的。
“現在我們把小魚都用數字來表示,也要用上‘+’‘=’,誰來試一試?(1+1=2)他用數字擺出了一個算式,你能說一說這個算式的意思嗎?(讓幼兒說一說)
。3)幼兒動手操作
“小朋友太厲害了,我們快去看看第二層城堡吧,有什么呀?(花)有幾種花?(1種花)國王為了歡迎我們,又派人去買了1種花來打扮他的花園,問問現在花園里一共有幾種花?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用一個算式告訴我你的.結果,算式中要有數字1、1、2,記得用上‘+、=’,列出式子后放在位上不動!
(4)分享、交流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擺的?(請個別幼兒來說一說)現在老師給你2分鐘的時間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你是怎樣擺的!
三、內化遷移——游戲:買水果
“國王說,這些小客人真聰明,現在國王要請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水果券到我這兒來換水果吃,每個小客人兩張水果券,一張水果券換一種水果,現在小客人可以去換水果吃了!
設計意圖:
計算活動是一門比較枯燥和抽象的學科,為了能讓孩子對所學的知識掌握的更好,我們必須抓住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們喜歡什么?愛好什么?在一次偶然動畫片活動時間,孩子們對白雪公主之類的動畫片興趣濃厚,尤其是它們住的城堡、宮殿,幻想自己也能住在其中,于是我設計了《學習2的加法》這節(jié)活動,讓幼兒動手操作,邊拿邊說,實現其滿足感,為幼兒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間。
同時小組的合作交流學習,能讓幼兒感受和體驗計算的樂趣,并選擇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保護了幼兒自主發(fā)現的積極性。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數學教案11-05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4
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1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8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06
大班幼兒數學教案01-18
大班我的數學教案10-15
大班數學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