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培智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培智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培智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完璧歸趙》
【教學目標】
1、識生字7個;積累含近義詞素的成語;會使用“吩咐”和“囑咐”。
2、正確朗讀課文。
3、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點學習:讀句子提出問題,并在課文中找有關句子。
4、了解藺相如完譬歸趙的故事,體會他機智勇敢、不畏強暴的人物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故事導入:《卞和獻玉》。
2、板書課題,激趣思考:“完璧歸趙”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思考問題。
2、指名讀課文,齊讀課文(糾正讀錯的生字新詞;指導讀難讀的句段)。
3、交流:說說對“完璧歸趙”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這句話,板書并讀一讀。)
三、結合以上句子,再讀課文
1、為什么“一定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呢?
(1)引導學生學習第1-3節(jié),并思考。
。2)交流,然后指導朗讀,體會趙王的無奈、藺相如的堅定。(教師適當詮釋藺相如此行的重任。從國力來看,趙國只能答應交換;要是讓秦王白白得到和氏璧,趙國就會被人小視。)
2、藺相如是怎樣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帶回來的?
。1)學生自讀課文,了解脈絡(要回寶玉、爭取時間、派人潛送;參插《詞句活動室2》)。
。2)抓住藺相如說的三句話展開教學。
①找一找:藺相如一共說了幾句話?哪幾句話?
、谡f一說:為什么說這幾句話?(看到秦王沒有誠意,要回寶玉以爭取主動;再一次試探秦王;爭取時間把寶玉送回趙國。)
、圩x一讀;秦王為什么乖乖就范?體會藺相如的智和勇。(第1、3句話的理解,可以從秦王的反應表現(xiàn)入手,譬如:“信以為真”和“只好同意”。第2句話作為重點來理解,可從藺相如的.動作、神情和語言入手。)
四、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其它句子
1、學生劃出不理解的句子,并提出問題。
2、在小組內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討論解決。
3、教師適當組織全班討論。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用一二個詞語評價藺相如,并簡單說說理由
七、指導完成《詞句活動室1》
。1)補充完整。
。2)提示學生注意每個詞語中所填入的字詞的意思。
。3)再寫幾個類似的詞語。
人教版培智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要求: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找出文中描寫心情的句子和詞語,體會秋天里放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4.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教學重難點:
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教學方法:
朗讀感悟法、自學法、小組合作、討論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風箏的資料、圖片、課件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情感,導入學習
1.:童年充滿了歡聲笑語,老師特別懷念自己的童年,我小時候,經常與小伙伴一起捉迷藏,跳皮筋。你們有什么童年趣事和嗎?
2.出示課題:有一群孩子和大家一樣也有著快樂的童年,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
二.初讀課文
1.自由、大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出示卡片,認讀生字。
3.指導書寫生字,特別注意“卻、命、喪“的寫法。
4.詞語解釋。
憧憬:向往。
凌空:升,高出天空。
垂頭喪氣:情緒低落。
三、學習課文
1.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寫“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心情的句子,畫好后讀讀這些句子。
2.交流句子,教師出示。
(1).我們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2).我們快活地喊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3)我們都哭了……
。4)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3.教師引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我們的心情在做風箏時是挺高興,放風箏時高興,找風箏時很難受。)
四、學習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1.創(chuàng)造比素氛圍,讀好第二自然段。
A.在讀、評、賽中讀通課文。
B.移情悟情:你們在做風箏時會想寫什么?課文中的小伙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樣的心情?
C.感情朗讀:讓學生自己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讀好課文。
2.想象入境學習第三自然段
A.風箏做好了,大家最想做什么?
B.誰想放風箏?大家是怎樣放風箏的?
C.出示課文的填空題,填進有關的'字和詞,然后把怎樣放的告訴同桌。
D.風箏越飛越高,你們在快活地喊著什么?說聽聽。
3.感情朗讀,帶著高興、喜悅的心情朗讀課文。
4、齊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
2.體會放風箏時的高興和找風箏時的難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風箏》,誰能說說這風箏是怎么制作的呢?
2.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學習4—8自然段
1.教師引述: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風箏帶著我們的憧憬和希望。突然,發(fā)生了一件事,畫出課文中的句子。
2.教師引導:此時,我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請畫出我們心情難受的句子。
3.交流,教師出示。
A.我們都哭了,在田野里四處尋找,找了一下午,還是沒有蹤影。
B.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4.朗讀這些句子。
5.教師引導:這些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6.學生匯報。
7.“小小的風箏,你寄托了孩子們多少歡樂,多少向往!贝蠹夷茏x出這份情懷嗎?
8.指導朗讀。
三、談感受
1.放風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很著急,你們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嗎?
2.學生交流。
四、拓展練習
1.親手制作風箏。
2.寫一寫制作風箏的過程。
五、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制作風箏,到公園放風箏,感受一下做風箏,放風箏的快樂。
2.收集有關風箏資料、圖片,互相交流。
3.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人教版培智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激發(fā)學生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自主學習、自學法、朗讀法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錄音帶
教學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情感,談話導入
1.播放秋天下雨時的情景的課件。
2.引發(fā)情感:大家喜歡這秋天的雨嗎?就讓我們來讀一讀這文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聽課文錄音,初步感受優(yōu)美的文字。
2.出示課文卡片,認讀詞語,糾正字音。
3.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4.把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學習小組的同學聽,互相正音。
三、質疑
1.提出不理解的'詞語,互相補充說明。
2.讀詞。
四、練習寫字
1.學習寫生字,交流學習方法。在寫字時,你有什么話要提醒大家嗎?
2.練習寫生字。
3.抄寫詞語表中的生字。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激發(fā)學生對秋雨的喜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1.師引述:金秋時節(jié)是豐收的季節(jié),秋天踏著輕盈的腳步洋洋灑灑地來到我們中間。她不僅有著繽紛的色彩,還有著奇妙的聲音,不信,你們聽。
2.播放課件。(課文內容)
3.交流:秋天的雨聲令人遐想。聽到這雨聲,你有什么感受嗎?請用一句話來說一說。
4.師:是啊,就如小朋友們所說的
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們的是一首歡樂的歌,F(xiàn)在讓我們打開課文一齊欣賞這詩意的文章——秋天的雨。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聽課文錄音,完成填空題。
秋天的雨,是一把。
秋天的雨,有一盒。
秋天的雨,藏著。
秋天的雨,吹起。
2.指名口頭回答。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讀一讀,還可以進行背誦,然后對你同桌說說你喜歡這段的原因。
三.學生匯報,老師相機教學
1.教學第二自然段。
。1).學生匯報。
。2).教師引導:課文描寫梨香香的、菠蘿甜甜的,還有什么味道嗎?
(3)指導朗讀。
3.教學第四自然段。
A.學生匯報。
B.教師引導:如果你是秋雨,你準備給小動物帶去什么?
C.教師:小動物們聽到你們的話了嗎?它們在干什么?
D.指名學生朗讀。
4.教學第五自然段。
A.教師:秋天的雨帶給我們什么呢?請全班同學讀第五自然段。
B.齊讀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活動
1.教師引述:同學們,看完這課文,你們喜歡秋天嗎?形成子,你最想干什么呢?是畫一幅畫呢?還是寫一首秋天的詩?
2.學生自由組合,動手創(chuàng)作。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喜歡的段落。
2.繼續(xù)完成繪畫或詩歌。
板書:
一把鑰匙
一盒顏料豐收的歌
11.秋天的雨藏著氣味歡樂的歌
吹起喇叭
人教版培智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能力。
2.搜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3.以“秋天”為主題展開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話能力。
教學重點:口語交際(學生開口說)
教學難點:習作(學生動筆寫)
教法學法:讀、說、寫相結合
教學用具: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教學設計
1.實物投影儀。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畫成圖畫。
3.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秋天嗎?說說理由,老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畫或掛圖(可以是前面課文的掛圖,也可生畫的)。
師:秋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秋天給我們大家?guī)砗芏嗟膩淼目鞓罚菃?板書:秋天的快?/p>
師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時高興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開話題。
a、請學生說說自己在金秋時節(jié)最喜歡做的事是什么,讓學生自己先說說。
b、具體說說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準備。要求:
。1)把做的事兒說清楚。
。2)說出自己的快樂。
。3)可以邊說邊演,可以請同桌一起說說演演。
3.講評結合,促進交流。
a、指名學生上臺口述,師生結合要求評點。
b、以示范為例,和同桌或在小組內互述,并推薦出讓自己感受最快樂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師生評選最佳學生。
4.學習小結,指導實踐。
小結學生交際的情況(以肯定為主的不足,以指導學生生活實踐。
5.拓展活動
畫一畫秋天的圖畫或所做的快樂的事。
教學后記:這節(jié)課我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能力。讓學生搜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人教版培智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在x篇課文的后面安排了“資料袋”,“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了解與課文有關的信息,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增強學習的趣味性!痹趯嶋H教學中,我們該如何把握特點,用好、用活資料袋,提高教學效率呢?
一、注重整合,讓資料袋“物盡其用”
本冊教材的設計較為充分地體現(xiàn)了“整合”的課程理念,資料袋不是“單純的資料”,而是課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基于這樣的認識,教師研讀教材之后,分析每一個資料袋的作用,將資料袋的使用與課文的學習結合起來,就能引導學生用好資料袋,使其“物盡其用”。
【案例】 《奇怪的大石頭》一文之后的資料袋為學生提供了李四光經過長期研究,為祖國摘去“貧油國”帽子的資料。學生通過這個資料,反過來再讀課文,就能夠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時候善觀察、愛提問是分不開的。《我不能失信》之后提供有關宋慶齡簡介,《孔子拜師》之后提供的關于孔子的介紹,都屬于類似的安排。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資料,可以課前預習,為學習課文做鋪墊;也可課后延伸,讓孩子感悟偉人的成功與兒時的因果關系,增強自身的學習動力,覺得自己“也可以那樣”。
整合的課程觀,還要求學生將資料袋中的資料進行整理,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豐富語言積累,從而“一物多用”。
二、鼓勵創(chuàng)新,讓孩子成為資料袋的主人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利用資料袋的時候,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強調“可以這么用”“也可以那樣用”,還要引導思考“怎樣用最好”。在本冊的九個資料袋中,由于資料內容的差異,使用時方法應該靈活多樣,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案例】 《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文課后的資料袋,為孩子們展現(xiàn)了豐富多彩的少數(shù)民族生活的場景,生動的畫面可以豐富他們融入民族大家庭的幸福體驗孩子如果想知道那些少數(shù)民族同胞在做什么,也可簡要涉及,讓想知道的同學課前查閱其他資料,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動聽的葫蘆蕭,傣族姑娘挑起可愛的竹簍等等。只要孩子們感興趣,也可結合課文進行“我想和(什么族)的小朋友(做什么)”的說話訓練,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我還知道……”。
在引導孩子學習使用資料袋的過程中,與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結合起來,有意鼓勵創(chuàng)新并注意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把資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三、培養(yǎng)習慣,讓資料袋不斷充實
培養(yǎng)學生使用資料袋的.良好習慣是很重要的,對于用得好的同學一定要適時表揚,樹立榜樣,力爭讓收集資料、合理使用資料袋成為孩子們的自覺行為。教材上提供的資料袋其實不多,這為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整理資料,形成自己的資料袋提供了空間。
【案例】 《趙州橋》一文課后并沒有提供資料袋,但是如果學生養(yǎng)成了積累資料的習慣,加上教師的引導,他們完全可以自主地通過課外書、網(wǎng)絡等各種渠道了解祖國燦爛悠久的“橋文化”,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fā)民族自豪感。這種學習的過程也是對孩子們自身資料袋的補充。如果孩子們查閱資料、收集整理資料的速度加快了,豐富資料袋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大多數(shù)課文學習之前或之后自覺主動地進行。至于本身就有資料袋的課文,比如《蜜蜂》《玩出了名堂》,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意愿,鼓勵通過查閱課外書或網(wǎng)絡等形式,進一步豐富資料袋的內容,只是教師關注的不要停留在知識本身,而是應關注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和資料的使用。
建議老師們給每個孩子提供一個資料積累專用本,課外資料、妙詞佳句都可納人。教師對孩子自身資料袋的關注,就會激勵孩子收集整理資料的熱情,長此以往,孩子的語文能力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四、尊重差異,讓資料袋煥發(fā)個性光彩
學生由于個體的差異,對于資料袋的使用一定存在差異,這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師應多做“正面引導”,樹立榜樣,而盡量不要“強行要求”,打擊弱勢。如果收集整理資料、運用資料袋變成教師強制要求的行為,就使得原本很快樂的學習過程變得索然無味,令學生產生抵觸情緒,費力低效。
【案例】 《給予樹》課后關于圣誕節(jié)的資料,《“東方之珠”》課后關于香港的資料,孩子們一定都非常感興趣,但這些資料比較少,許多孩子或許已經知道,于是“想知道”,這時教師可以讓這部分孩子查閱資料,然后共同交流。對于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也可讓他們盡力而為,告訴他們“可以做得更好”,在與同學資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另外,鼓勵學生自身資料袋在內容、形式上以及命名、美化方面應盡可能體現(xiàn)自己的個性。
條件允許的話,那些豐富多彩的、個性化資料袋就可以成為一個繽紛的展臺,讓孩子們在展示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體驗成功。
拿到新教材,我們需要統(tǒng)攬全局,把握教材的特點,把資料袋這一種新的形式放到整個語文課程資料中來加以認識,這樣才能在資料袋的使用上靈活自如,不致顧此失彼。
人教版培智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
2、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形象。
3、領會愛護家園、保護環(huán)境、愛護樹木,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難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所蘊涵的深刻道理;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三、教學過程
。ㄒ唬z查復習,回顧導入
1、師生一起回顧那迷人的風景。
2、檢查新詞:郁郁蔥蔥、湛藍深遠。
3、問題導入:美麗的小村莊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大變化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
。ǘ┥钊肜斫,體會內涵
1、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把小村莊消失的原因從課文中找出來,動筆畫一畫有關語句。
2、集體交流:請同學來讀讀你找到的句子。
(1)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①都來讀讀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隗w會拎:你想怎么讀?(師評讀。)
、郯洋w會讀出來。
。2)村民們這樣的行為使得小村莊出現(xiàn)了什么變化?看圖,體會讀。
(3)還有什么原因使小村莊發(fā)生了變化?
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俣紒碜x一讀,你知道什么了?
、趶倪@些詞語中,你又感受到什么?請同學們再讀讀。
、劭墒,這樣做小村莊又出現(xiàn)怎樣的變化?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袤w會反義詞的用法。
②交流資料。
③展開想象。
、軒е@體會完整讀第三自然段。
。4)但是,作者卻說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這句話再次提到了那鋒利的斧頭。
就讓我們看看靠著斧頭,這里的.人們得到了什么,能聯(lián)系前面的內容說說嗎?
。5)還有什么原因使小村莊變化了?解決書中黃泡泡的問題。
。6)什么都沒了,指的是什么沒有了呢?體會著讀一讀。
。ㄈ┍磉_感受,總結升華
1、表達感受:
我對這小村莊的人們說……
我想對還在破壞環(huán)境的人們說……
我想對我們全人類說……
2、重溫單元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