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范例33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
10月31日上午,班委組織進行了一次心理主題班會,本次班會班委組織盡心盡力,全體同學積極熱情,很好地展現了我們昂揚向上的風貌。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德育的基礎,同時,社會轉型期出現的一些問題,也成為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剛進校的學生,面臨適應學生活的巨大挑戰(zhàn),特別是心理方面出現諸多的不適應,有針對性的做好大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
我們緊抓心理健康這一主題,傳播心理健康知識,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育規(guī)律,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yōu)良品格,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團體意識。
在本次主題班會教育中,我們?yōu)榱颂岣呓逃男Ч,我們采用學生互動的模式,以游戲的形式表現,在游戲的過程中增強集體榮譽感和班級團結意識。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班會氣氛,大家在娛樂的過程中無形的增強了自身素質,增漲了心理方面的知識 我們也注重發(fā)揮大家主觀能動性,大家積極參與相關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潛力,大大提高我們班會的效果;拥男问,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教育更直接。
通過這次班會也幫助我們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學會合作與競爭,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興趣和樂群的心理品質,提高學生應對挫折,適應社會的能力。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的展開也讓我們意識到面對豐富多彩的學生活,我們要不斷增強自己的`心理健康意識,不斷促進我們人格的健全發(fā)展,正確認識自己,同時提高我們應對挫折,適應社會的能力。這次班會也讓我們懂得人際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心理的健康很重要,一個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很重要的,就是怕你在不斷的生活中失去了方向,這樣才是導致事情悲劇發(fā)生的最根本,我們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理,使自己能夠做到最好!我們只有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懂得自我調節(jié)和適應,我們明天會更加美好。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
優(yōu)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fā)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yǎng),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正人先正己,身教勝于言教。教師不僅要在學業(yè)上能為人師表,更應在人格和行動上成為示范。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能培養(yǎng)出心理健康的學生,才無愧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稱號。
面對社會的激烈競爭,教師要學會在競爭中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我,不斷提高身心素質;通過自身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和影響學生。否則,教師出現心理上的不適應,必然會引起一些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如態(tài)度粗暴、挖苦諷刺學生和對學生冷漠等,這些不良的教育行為對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學生具有很大的消極影響,只有教師具有正確的教育觀,較強的業(yè)務素養(yǎng)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培養(yǎng)出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的學生。因此,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開展的重要條件。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還必須具備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教育部頒發(fā)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边@就是說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yè)性較強的工作,涉及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心理測量學等多學科知識。廣大中小學教師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所必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掌握心理調適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覺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會與學生平等相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學生在認知、情感、意志、個性和社會交往等方面的主要特點,自覺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開發(fā)學生的心理潛能,為提高班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努力奮斗。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蕩、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沖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yǎng),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zhàn)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qū),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zhàn)!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3
心理健康在現代社會的教育中越來越重要。如何開展心理健康,開展成功與否,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幾點心得:
一、抓認識提高,明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社會日新月異的急速發(fā)展和變革,各種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學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由于青少年學生正值成長發(fā)展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辨別能力和社會實踐經驗,加上小學生的獨立意識較差,所以小學生很少易發(fā)生心理行為偏差。近年來,小學生常出現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為,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fā)現,他們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學習和生活中碰到問題和困難時,缺乏解決矛盾,應對挫折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對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數而不管學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人才而不是廢才,更不是害群之馬,因此,我們全校上下形成共識:要下足功夫,正視心理健康,促使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健全他們的人格,為21世紀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
二、抓學科滲透,扎實推進心理健康。
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過程。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開設上好心理健康課的同時,要求教師在各科備課時注意挖掘心理健康的教育因素。思品課,抓好心理疏導的教育;語文課,以教材中大量的優(yōu)秀文字形象,從這些人物身上體會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質;數學課中研究重點是觀察、注意、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英語課則要求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使之敢于表現自我,增強學生群體交往意識,發(fā)展能力和個性;音樂、美術等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給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有關的知識,可以使學生處處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且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不僅在知識上影響著學生,而且教師的人格也會在教學的師生互動過程中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構成了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抓課題研究,從細處著手抓好心理健康。
探索了一系列針對小學生的關愛教育的內容及途徑,探索并形成了優(yōu)化學生情感體驗、人格發(fā)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師以身示范下,對小學生開展“關愛自己、關愛他人、關愛社會”三個方面的教育。通過開展主題活動,抓陶冶、抓體驗、抓滲透等展開教育,我們明顯感覺到學生的心理素質、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優(yōu)化。在校內、班級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互相關愛、團結幫助蔚然成風,在各種學習活動中,學生合群,積極參與,團結協作,自尊自信,創(chuàng)新精神等得以充分體現。在家中,社會上,學生都能從小事做起主動關心、愛護、幫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題隊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受到教育的同時,自身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心理素質明顯加強。
四、抓家庭教育,引導學生家長關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學生家長與學生固有的血緣關系,感情和倫理道德上的內在聯系,家庭教育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學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種力量。父母在關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時,還應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認為孩子長得壯,不生病就是健康,這是不全面的認識。事實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礙,如說謊、無理取鬧、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為。然而,認識的片面性,不少家長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夠重視,甚至采取違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這是不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在發(fā)現他們心理有缺陷時我們就及時與家長聯系做到及時矯正,并在學校上對家長開展如何對子女進行心理健康的講座,引導家長科學地教育孩子,從而培養(yǎng)孩子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感、獨立性和自制力,養(yǎng)成樂觀進取的精神。
總之,要使學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發(fā)展,學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須掌握好心理知識,遵循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心理教育規(guī)律,探索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總結心理教育的經驗,與家庭、社會緊密聯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4
通過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學習,讓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以及它的重要性,現談談自己本次學習的體會: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不可有私心,要講究誠信,要創(chuàng)設和諧、宜人的教育物質環(huán)境,給孩子一片天空,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哪怕是涂鴉;給孩子一片飼養(yǎng)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創(chuàng)設優(yōu)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huán)境。整潔優(yōu)美的物質環(huán)境喚起了中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中學生情操,充實了中學生生活,激發(fā)了中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了中學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社會日新月異的急速發(fā)展和變革,各種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學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由于青少年學生正值成長發(fā)展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辨別能力和社會實踐經驗,加上中學生的獨立意識較差,所以中學生易發(fā)生心理行為偏差。近年來,中學生常出現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為,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fā)現,他們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學習和生活中碰到問題和困難時,缺乏解決矛盾,應對挫折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一、抓認識提高,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對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數而不管學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人才而不是廢才,更不是害群之馬,因此,我們全校上下要形成共識,要下足功夫,正視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健全他們的人格,為21世紀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
二、抓學科滲透,扎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過程。我們要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開設上好心理健康課的同時,要求教師在各科備課時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
思品課,抓好心理疏導的教育;語文課,以教材中大量的優(yōu)秀文字形象,從這些人物身上體會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質;數學課中研究重點是觀察、注意、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英語課則要求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使之敢于表現自我,增強學生群體交往意識,發(fā)展能力和個性;音樂、美術等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給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有關的知識,可以使學生處處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且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不僅在知識上影響著學生,而且教師的人格也會在教學的師生互動過程中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構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抓家庭教育,引導學生家長關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學生家長與學生固有的血緣關系,感情和倫理道德上的內在聯系,家庭教育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學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種力量。父母在關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時,還應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認為孩子長得壯,不生病就是健康,這是不全面的`認識。事實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礙,如說謊、無理取鬧、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為。然而,認識的片面性,使不少家長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夠重視,甚至采取違背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這是不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在發(fā)現他們心理有缺陷時我們就及時與家長聯系做到及時矯正,并在學校對家長開展如何對子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引導家長科學地教育孩子,從而培養(yǎng)孩子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感、獨立性和自制力,養(yǎng)成樂觀進取的精神。
總之,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在新形勢下的新視角,它注重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的發(fā)展,雖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有很多,但我個人認為,事實也了,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家長、教師只有對學生傾注真情的愛,才能更好地塑造、凈化學生的心靈,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學生只有在教師“真愛”的陶冶下,才能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這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與手段。實踐,心理健康教育在現代社會的教育中越來越重要。
#567027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5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優(yōu)缺點都能作出恰當的、客觀的評價;對自己不會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與要求;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實際,因而對自己總是滿意的;同時,努力發(fā)展自身的潛能,即使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則缺乏自知之明,并且總是對自己不滿意;由于所定目標和理想不切實際,主觀和客觀的距離相差太遠而總是自責、自怨、自卑;由于總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卻又總是無法做到完美無缺,于是就總是同自己過不去;結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永遠無法平衡,也無法擺脫自己感到將已面臨的心理危機。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tài),即人對內部環(huán)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huán)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tài)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tài)。
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判斷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項原則:
其一,心理與環(huán)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huán)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
其三、人格的穩(wěn)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征的具體體現。
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沖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后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
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表現在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和焦慮、冷漠、固執(zhí)、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wěn)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xù)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發(fā)展過程。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6
現今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教育本質的體現,而且正在逐漸成為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作為一名小學高年級班主任,我常常想: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如何在“以德育人”的同時“以心育人”?既然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那么能否將二者有機結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作了如下一些探索:
一、將心理健康教育與作文教學相結合想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隱性課程對學生的心理施加積極影響。同時,《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也指出:“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內在心理狀態(tài)如何,情緒高昂,則效果倍增;情緒低落,則效果微校只有靠學生內在情感動力,才能推動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fā)展!毙W生作文源于他們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或親身經歷的人或事。
小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話說出來,無需太多的加工潤色,更無需這樣或那樣的刪改,這就是在他眼中的事情的本來面目。從他們的作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他們在想些什么,他們對一些事情的具體看法。由此我想到把作文教學與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聯系起來,是可以起到教、育兩不誤的作用的。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與作文教學相結合想法的實踐
這一實踐的宗旨就是“將心理健康教育向學生的日常生活滲透,與作文教學相結合”教、育共長。生活是作文的本源,離開了生活,作文便失去了源頭和生命力。小學生學習寫作文,主要以生活為基礎寫作文的過程既是培養(yǎng)、提高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的過程,又是陶冶、豐富學生情感的教育過程。學生的情感是作文的內在動力,而作文又是其情感的記錄。因此,抓住這一切入點,將心理健康教育向學生的日常生活滲透,與作文教學相結合;把對整體學生的心理教育與個別學生的心理教育相結合。在實施過程中,我注意抓住學生中出現的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利用作文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力求把教學要求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要。
學習寫作文和提高認識能力是相輔相成的,高年級學生掌握了足夠的字和詞匯,視野逐漸擴大,能主動地觀察周圍的變化,能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和見解,對于生活中可喜、可悲、可愛、可憎的人和事都有著自己的理解方式。教學,歸根結底是為了學生的學習。學是內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過學才能起作用,沒有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的.一切活動都毫無意義。
三、使小學生的各種活動與積極的情緒體驗相結合
小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特別是在學習活動中,常常會產生各種情緒體驗。經常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如高興、快樂、幸福、滿足等可使兒童增強自信心,情緒高漲,精神飽滿,既能提高其完成學習任務、參加集體活動的熱情,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避免長期體驗消極情緒而引發(fā)的種種情緒障礙。積極的情緒體驗會成為學生新的活動動機,使他們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因此,在小學的教學中,教材和教學方法都要適合小學生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要幫助小學生掌握學習內容,使其經常產生成功的喜悅。教師還應特別注意因材施教,對優(yōu)等生提出更高的目標要求,使其不斷產生新的成就感;對差生要給予耐心細致的幫助,對他們的要求不能太高,對他們的每一點進步都要給予鼓勵。
四、發(fā)展小學生的高級情感
在教育中要培養(yǎng)小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發(fā)展其道德感。通過繪畫、唱歌、跳舞、體育競賽、美化教室和校園的勞動、游覽、參觀、學習英雄事跡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培養(yǎng)小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以發(fā)展他們的美感。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小學生理智感的重要內容。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激發(fā)小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要鼓勵他們克服困難,使他們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歡樂,以發(fā)展他們的理智感。
五、培養(yǎng)小學生控制和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
1.保持愉快的情緒
愉快是最有益于健康的情緒,愉快能使人在緊張中得到松弛,產生滿意感和滿足感,對外界產生親切感,使人更容易與人相處。學生在愉快的情緒狀態(tài)下學習,會感到思維活躍,記憶敏捷,學習效率高。那么如何保持愉快的情緒?
(1)建立適當的需要。教師要幫助小學生確定符合他們實際情況的奮斗目標,切忌期望過高;要引導他們實事求是,不作非分之想,不苛求自己,尤其是優(yōu)等生或爭強好勝的小學生,不要為小事而過于自責,凡事要放寬心,想得開。
(2)尋找樂趣。教師要讓小學生保持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對各種活動都傾注熱情,積極參與,享受生活的樂趣。小學生還要培養(yǎng)自己廣泛而穩(wěn)定的興趣,從中獲得快樂。
(3)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緒的重要條件。教師要教會小學生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學會悅納自己、欣賞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憐、不自責。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他可愛和可造就的一面,要經?隙ㄋ麄,鼓勵他們。
(4)多與人交流。許多小學生還不善于與人交流,其實小學生多與家長、教師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長知識,受到啟迪,增進友誼,能給自己帶來意外的收獲和快樂。
2.控制和調節(jié)消極的情緒
教師要教會小學生控制和調節(jié)自己消極的情緒,主要有以下方法。
(1)宣泄調控。宣泄調控就是當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產生消極情緒時,把它釋放出來。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直接宣泄即針對引發(fā)情緒的刺激來表達情感,間接宣泄是通過其他途徑使情緒得到釋放。教師要教會小學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可以自、已痛哭一場或把心中的不平事向教師、家長或好朋友說出來,請他們開導,也可以在他們面前哭一哭,以減輕心理壓力。
(2)遺忘調控。遺忘調控就是當某種事情引起你的消極情緒時,最好能把這件事盡快地遺忘掉,不要老去想這件事。不愉快的情緒郁積于心,耿耿于懷,放不開,丟不下,只能使這種消極情緒不斷蔓延且日益加重,久而久之會影響身心健康,影響學習。所以,教師要教會小學生善于遺忘消極情緒。
(3)轉移調控。轉移調控就是當人處于消極的情緒狀態(tài)時,可做一些別的事情,通過注意力轉移而使消極情緒得到緩解。教師要教會小學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不要老想這件事,可以看電影、打球、下棋、唱歌、畫畫等,通過其他活動來緩解消極情緒。
以上是我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感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時,這也是一項很講究科學與方法的工作。我們要堅持科學的態(tài)度和遵循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在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導下,結合心理學基本原理和運用科學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實際問題,這樣才能為較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提供現實的可能性。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7
心理培訓很清晰地告訴我,了解自己所處的階段的心理特征,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性格特點,明確自己的需要,激發(fā)動機,合理利用內外誘因,實現愿望,就會獲得幸福的情感體驗。那么在現實中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
第一,心中應有理想。
理想是照耀我們前行的指路明燈。一個人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標,才會有熱情,才會一往情深,也會一往無前。遇到了困難不會退縮,受到了排擠不會泄氣,遭遇了失敗不會放棄,永遠保持一顆向上努力進取的心,向著自己的理想進軍。但我們在樹立目標時,不要過大和不切實際,如果是一個大目標,不妨將它分成幾步,將整轉化成零,一小步一小步地逐一去實現,滿足感會越來越強,幸福也就越來越多,信心和動力隨之加強。如此一來,成功也就越近,成績也就越好,心里的甜蜜也少不了。
第二,熱愛生活。
記得白巖松在談到他的工作時,說過“痛,并快樂著”的話。其意思就是說即使從事的職業(yè)很累很辛苦,但只要是我的選擇,我熱愛這份職業(yè),那么我會認為我的付出是值得了,并為此感到快樂。誠然老師的.工作是單調的,煩瑣的,辛苦的,但只要我們擁有一顆熱愛之心,我們就會從平淡中發(fā)現美麗,從平凡中感悟美好,從點滴中覺察珍貴,心存感激地認真過好每一天。既然我們選擇了老師這份職業(yè),我們就不應只單單將它看成我們謀生的手段,而應發(fā)自內心地去熱愛這份職業(yè),從學生的進步中感受教育的偉大,去感受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第三,學會寬容。
寬容不僅是對別人而言,對自己也要寬容,即學會悅納自己!叭藷o完人”,這一點我們都清楚。可落到現實時,我們很多人覺得自己不夠優(yōu)秀,于是不滿意自己,處處跟自己較勁,弄得自己不開心,甚至很抑郁。不妨換過思路,正視自己,既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也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點,揚長避短,努力進取,不斷完善自己。于是你會發(fā)現生活很美好,自己很重要,幸福快樂也會常相伴。
第四,與人為善。
人活于世,不可能不與別人打交道。與人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關鍵就是應學會與人為善。友好地與人相處,降低姿態(tài),平等交流,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心存善念,少計較得失,熱心助人,方便別人,快樂自己。一旦擁有了別人的信任和尊重,無論是開展工作,還是過生活,都能順利輕松,快樂美好。
第五,知足常樂。
這就要我們放下名利思想,不被榮譽所累,多點精神追求,少些物質攀比,但求無愧于心。擁有一顆平常心,就能夠坦然面對周遭的環(huán)境,能夠不被不利因素,不良風氣影響,心也就因為沒有過多奢望而變得平靜,也就沒覺得自己生活的差,也就少了抱怨之氣,沒了憤憤不平,煩惱沒了,快樂也就隨時來敲門。這時,你的心理應是最健康的。
第六,常鍛煉身體。
我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沒有了身體的“1”,后面的理想、家庭、事業(yè)、成就、名譽等“0”再多也就沒有了任何的意義。從事教育的老師腦力活動更多于體力,所以注意勞逸結合,積極鍛煉身體就顯得尤為重要。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每天能以飽滿的精神,旺盛的精力面對自己的工作,向學生傳輸積極的信息,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以上就是我對本次心理健康培訓的一些膚淺認識。也許有些地方還值得商榷,但是航船已經揚帆準備起航,盡管一路上波滔洶涌,一路上風云變幻,都無法阻擋我追尋心理健康教育的決心。我也相信,努力就有獲得。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8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底蘊豐厚,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更是博大精神。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孩子是國家的未來。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各種信息的來源渠道不斷增多,隨之而來的不良信息正悄然影響著中小學生,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已經逐步顯現出來。在當代各種文化的沖擊和影響下,中小學校如何利用結合各地實際,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切入點是什么呢?我認為萬事心生,中華傳統文化在幾千年社會發(fā)展中積累了極為豐富的內涵,其中包含了大量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因此,應深入挖掘其中的寶貴資源,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開展具有初中生特色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實踐活動,以推進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初中生心理分析
如何將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我們首先要對現在初中生的心理進行分析,知道他們在想什么,怎么想,想怎樣。那么初中生心理特點是什么呢?歸納起來有一下三點:
1、自己意識高度膨脹
少年期是人類第二個自己意識發(fā)展高峰,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孩子在這個時期希望能盡快進入成人世界,希望盡快擺脫童年時的一切,尋找到一種全新的行為準則,扮演一個全新的社會角色,獲得一種全新的社會評價,重新體會人生的意義。人際交往欲望強烈,此時學校和同伴的影響超過家庭和父母的影響。
2、性意識的驟然增長
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對異性神秘并好奇,表現出更多的關注,樂于接近異性,甚至對某一個異性若有所思、若有所失,這種關切若得不到控制將引發(fā)早戀,造成對學習沒有興趣(厭學)、上課走神,精神恍惚。
3、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思維活躍,對事物的反應能力提高,分析能力、記憶能力增強。對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的理解能力不斷提高,但尚不成熟,缺乏社會經驗,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自己意識的高度膨脹、性意識的增長、智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孩子本來并不成熟的心理變得十分脆弱,導致孩子們情緒波動起伏大。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期叛逆心理。
二、傳統文化對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傳統文化主張修身養(yǎng)性,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心理調適能力?鬃臃e極主張修身養(yǎng)性,提出“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睆娬{“心正而后身修”,進而達到“德潤身,心廣體胖”。就是說人只要具備了較高的修養(yǎng),就能心懷善,心無愧怍,進而感到舒泰寬闊。孔子還提出:“所謂修身養(yǎng)性在正其心者,身有忿惕,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边M一步闡述了修身養(yǎng)性與心理平衡的關系。此外,《論語》中還描述了“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及“泰而不驕,威而不猛”的人格特征,認為“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也就是說,作為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內心世界,對外界各種刺激隨時控制和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體驗,時刻使內心世界居于適中狀態(tài)。即保持心理的平衡。適度的自信,既不自負、也不自卑,是事業(yè)成功的必備條件。面對挫折,過于悲觀沮喪會喪失意志,而毫無所謂則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只有掌握好尺度才能成為前進的真正動力。因此,要想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將自己的心態(tài)調整到“中”,既不要“過”也不要“不及”,以坦然、平和的健康心理狀態(tài)面對復雜多變的世界。
增強適應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孟子》強調“人皆有仁、義、禮、智之心”。所謂知天命,就是能理解并實踐仁、義、禮、智,做到“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以禮義適應社會,適應自然。強調“君子不器”?鬃邮謿J佩顏回,曾說其:“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不僅如此,儒家還認為耐挫是一種美德,《論語·述而》中“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強調面對挫折、遭受冷遇也能坦然接受而不是耿耿于懷!睹献印分械摹暗弥荆瑵杉佑诿;不得志,修身現于世。窮則獨普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反映的是儒家的積極入世的'人生理念,表達了得志則造福于黎民蒼生,不得志也要潔身自好積極豁達的態(tài)度。不僅如此,還要能“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蓖瑫r,還強調“小不忍則亂大謀”,對一些不順利、小挫折要善于忍讓、忍耐,以顧全大局,要有善待挫折的坦然心態(tài),提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匹夫不可奪志”、“自強不息”等人格品質。當前初中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難,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不良是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要提高初中生的抗挫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儒家思想強調的困而彌堅、挫而愈奮、百折不撓、追求進取的精神對初中生來講,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些思想對促進初中生增進心理健康、增強適應社會的良好能力起到積極的作用。
此外,自強不息,追求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實現自己價值。自強不息、積極進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的運行,是剛勁強健的,有道德的人應當效法天道,自強不息。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币霊(zhàn)勝別人,首先要戰(zhàn)勝自己的一切弱點。只有堅忍不拔、強力而行的人,才是一個有志氣的人。“自強不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獨立自主、奮發(fā)圖強、百折不撓、鍥而不舍的精神。這些品質,無論對初中生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還是對他們日常的學習、生活,都具有非常好的啟迪作用。
知足常樂,順其自然的樂觀心態(tài)。中國傳統文化主張人生不要刻意去強求不現實的功利或物質需求,而要重視心理的滿足。在獲得這種心理滿足的基礎上實現“常樂”,由此可以看到國人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無論多么辛勞,只要有希望,便能知足常樂乃至以苦為樂。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主張“順其自然”,提出人類要“道法自然”,返樸歸真,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弊鋈说牡滦幸匾暋白匀恢隆。老子強調“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倡導人不要勉強去做有悖于自然規(guī)律的事情,要順其自然,保持心境的平和曠達,即不故意做作,目的就在于不扼殺事物自由發(fā)展的可能性。莊子主張不刻意追求個人生活中現實的東西,而應順其自然,強調“天然”;超越一切功名利祿,做到“無功”;忘記一切榮辱毀譽等虛名,做到“無名”!盁o為”而最終“無不為”,從而實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境界,盡管樂觀知足的心態(tài)可能會影響人的上進與追求;但從健康心理的角度看,“知足常樂”與“順其自然”卻是初中生自己保護、自己保健的健康心理和行為的反映。
三、如何將傳統文化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工作相結合
。1)用傳統文化對初中生教育的過程當中,學校老師應當身體力行,努力學習傳統文化,特別是對傳統文化思想的學習,為初中生作出示范和榜樣,此外,學校老師在對初中生日常教育中應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用實際行動教育鼓勵初中生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提高道德素養(yǎng)。
。2)教育內容上。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充分考慮初中生的文化水平,盡可能通俗易懂,并貼近初中生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實用性,比如《弟子規(guī)》《論語》《孝經》《中庸》,以及《道德經》《逍遙游》。
。3)教育方法上。注重初中生學習傳統文化體驗心得,加強互動交流,啟發(fā)初中生“開悟”,注重在改造實踐中落實道德細節(jié),形式應豐富多樣,切勿“紙上談兵”。比如可以按學員的興趣將學員分為三個興趣小組:儒家學派、道家學派以及佛學派,定期開展辯論賽,并談談學習心得,各抒己見,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4)與心理咨詢矯治部門緊密聯系。傳統文化教育與心理咨詢矯治工作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彼此手段不同,可以互通有無,雙管齊下,以傳統文化教育引發(fā)初中生內心震撼、反思,以心理咨詢矯治為渠道抒發(fā)感受,力爭良性工作效能。
可見,倡導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初中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更好地了解自己、悅納自己,增強自信,并不斷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發(fā)展自己,提高心理調適能力。
因此,要結合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使之與當代心理學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廣泛及時開展具有校園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實踐活動,促進初中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健全人格,以不斷適應社會發(fā)展。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9
xx老師在的講座中講述到心理健康已經是世界矚目的現象,無論是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中國家,人們都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在教育領域,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教育部門都不斷增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指導、要求,甚至直接的評估、督導、實施,這項工作已經運作得很好。然而和學生的健康成長密切相關的教師心理健康還是一個空缺,有關的實施和研究很不得力。教師的心理健康和學生的成長、社會文明的發(fā)展,尤其和每個教師自身的生命質量又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教師心理健康亟需關注。
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xù)而積極的適應狀態(tài),意味著當事人不僅能獲得自身的平衡,而且可做到與環(huán)境的基本協調。影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在現實生活中,個體能否保持心理健康,取決于心理壓力與心理承受力的交互作用狀況。
根據國家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機構的調查結果,我國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過分樂觀。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大致有八種表現,其中職業(yè)心理倦怠是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集中表現。導致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來自社會方面的和職業(yè)方面的原因。
維護和增強教師心理健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不同緯度和不同層面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較為可行的對策主要有四個方面:專家處理;
社會支持系統;校長與教育行政的協調和教師自身的調適。教師應樹立科學的健康觀;正確面對壓力,提高應對壓力的能力;學習相關心理學知識技能;及時了解自己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健康狀況;采取心理自我調試策略把自己從各類壓力下及時解脫出來;采用實用心理自我療法,及時重建心理平衡;爭取社會支持;以及必要時及時尋求專業(yè)干預等。
通過本次學習,我知道了一些我們教師自身存在很多不知道的不足,也存在著一些不利于學生不利于教學的心理健康問題。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一、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
社會的原因:社會變遷和教育革新使部分教師不適應、社會期望與現實差距使教師心理困惑、多重角色沖突使教師無所適從。
教育的原因:教師是應試教育的受害者、超負荷工作量和瑣碎事務工作的束縛、學校組織結構與評價體系的制約、付出得不到理解和回報
個體原因:主要是生物學因素、人格因素、心理防御機制。
二、教師心理調節(jié)與維護
(一)為教師提供心理健康咨詢服務、提高學校管理者的素質、減輕教師的經濟壓力和工作壓力、真正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二)教育教學觀念現代化
教師觀念體系的核心是學生觀:學生是發(fā)展的人: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學生是個性的人:用獨特的眼光看待學生、學生是系統的人:用系統的眼光看待學生,積極看待學生。
(三)學生心理健康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前提保障,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熏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0
10月12號下午,我院邀請了青島市心理咨詢中心院長王冠軍王教授,來為我們的心理健康給予正確的引導,讓我們收獲頗豐。
整場演講內容豐富多彩,語言幽默風趣。王教授告訴我們,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處理好人際關系、打拼事業(yè)的必要條件。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持有健康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要有健康的心理首先了解幾個方面: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特征,心理健康的原則等問題。他還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構想向我們詮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概念以及心理健康的標準。在講到青少年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時,王教授做了全面的概括,而且還進一步分析了產生這些心理問題的因素及應對策略。
通過一個多小時的講座,使我學到了很多,知道了調控好自己的情緒的重要性和相關辦法,明白人不能改變環(huán)境,但唯一可以改變的是自己。我們要學會寬以待人,控制自己的情緒,試著接受更多的正面信息。激發(fā)自身潛質,不斷的完善自己。
讀大學快兩年了,似乎很茫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向何方努力。沒有明確的目標,生活也好像失去了激情,得過且過。最美好的青春應該是到社會上拼搏一番,我卻浪費在所謂的浪漫的大學里。人人向往的大學生活就這樣過去了二分之一,似乎沒有什么收獲,也許在高中三年里太壓抑了,現在自我放縱,結果兩年了沒什么收獲。聽了職業(yè)規(guī)劃講座,這個一直縈繞在心頭的問題漸漸變得明朗許多。首先,我們對自己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定位,知道自己的層次在哪里,切莫走入眼高手低的誤區(qū)。從現今的大背景來看,大學生的就業(yè)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性問題,不容樂觀的'就業(yè)形勢讓每個剛踏入大學校門的學生心理陰影濃濃,揮不去的烏云。目前,全球經融危機,大學生就業(yè)又有新的問題出現。
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yè)壓力,社會各界,國家,學校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去,到農村去鍛煉。這個號召不錯,但問題就出現了,許多大學站在公司的一線——生產線上工作。大學生心理上出現了這樣的想法:讀了十幾年的書,結果跟小學文化水平的待遇一樣。許多大學生認為這傷害自己的的自尊,還動搖的他們對就業(yè)的信心。其實不然,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下就應持有怎樣的擇業(yè)態(tài)度,適時的降低對薪資的高要求,抱著愛崗敬業(yè)的態(tài)度也能在地起點上慢慢得到晉升的機會。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1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由于內外因素的影響,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fā)生的,所以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有可能出現某些不夠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許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癥狀。例如荷蘭畫家凡高生前是一個畫壇無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孤獨中生活,是一個躁狂癥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為禮物送給自己鐘愛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貧困和疾病的折磨,開槍自殺;蘇聯著名詩人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變,易激動,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戀人急著要去上班,沒有聽從他的意愿留下來陪他談話而開槍自殺;美國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癥,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壓也是開槍自殺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這充分說明常態(tài)心理與變態(tài)心理之間沒有絕對的鴻溝。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礙,只是嚴重程度和影響學習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師也不例外。尤其是現代高速發(fā)展的充滿競爭的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教師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更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系--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yōu)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于壓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盡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fā)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2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fā)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2、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的自我評價、完整的個性結構、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擇業(yè)心理,應該符合社會的要求,能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和對環(huán)境有適應能力。倘若具備了以上素質,則我們的'心理健康不成問題,則一定能在學業(yè)和事業(yè)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ㄒ唬┙⒎e極的自我觀念,激發(fā)自我潛能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核心在于自我觀念問題。在團體情境中,成員之間通過個體的自我分享,會意識到原來別人的許多問題與一直困擾自己的問題是相似的,這樣就會減輕心理負擔,改變不當的自我評價,建立積極的自我觀念。此外,團體中每個人為尋求改變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進步,對于其他成員都是一種鼓勵,可以增強自己解決問題的信心,激發(fā)自我潛能。在團體中形成新的自我觀念,在團體活動結束后也會促進個體更好地與所在群體的互動和協調。
。ǘ┘m正心理偏差,促進心理發(fā)展,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團體心理輔導的積極目的在于發(fā)展的功能,這是咨詢心理學遵循發(fā)展模式的直接體現。通過團體活動可以改善成員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為,促進其良好的心理發(fā)展,培養(yǎng)健全人格。尤其是學校團體心理輔導能給予正常學生以啟發(fā)與引導。在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造一種安全、溫暖、可信任的氣氛,這種氣氛會促使成員自我表露,在團體中將與自己有關的事情表達出來與他人分享。團體中的分享,可以促使成員多角度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團組成員的相似境遇使得團體成員不會感到孤獨、無助和另類,從而在心理上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滿足一定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壓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動中成長。
。ㄈ┨岣呷穗H交往能力人際交往是指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動態(tài)過程,是人與人之間發(fā)生相互聯系的最基本形式。人際交往的體驗如何,是影響個人社會生活質量的最重要因素。心理學家丁瓚曾說,所有心理問題都是由人際關系的不適應造成的。有關資料顯示,人際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為了適應社會生活,每一個人都需要培養(yǎng)人際溝通技巧,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在團體訓練中,成員可以學習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做決定,怎樣表達自己的意見等。通過小組成員相互作用的體驗,學習對自己、對他人、對團隊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處理這些人際關系的技能。
(四)增強團體凝聚力,增進成員之間的相互認同團體凝聚力是指團體對個體的吸引力和個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團體凝聚力的強弱對組織的管理有重要影響。團體心理輔導中的各種活動有利于增強團體凝聚力,在團體中,成員通過分享經驗或競爭,彼此之間達成共識,增進理解,增進成員之間的相互認同,從而增加成員對團體的認同。團體心理輔導對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近些年來許多人已經進行了很好的研究,輔導方向上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逐漸向心理品質的各個方面發(fā)展,出現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也由治療團體開始轉向了發(fā)展性團體,這些都是積極變化。
另外,有研究者把心理輔導從即時影響轉向了輔導后的長效影響,這為大學生今后良好人格的塑造起到了積極作用。團體心理輔導日益成為我們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3
所謂健康,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有強健的體魄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在當今日益復雜的社會中,我認為不僅要身體健康,還要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今天下午的講座,對于我們這些還很年輕的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師生關系、家長關系和同伴關系的不協調是導致當今中小學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師生關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當前的應試教育導致了師生關系的異化,要克服這些我們應該做的措施就是調適好師生關系,按照人際關系中的互動的規(guī)律去做。其中,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是人際關系的適應,而人類的心理變態(tài)最主要的是人際關系的失調。
我們可以從以下這幾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際互動的心理規(guī)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說無論什么樣的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虛的,還是喜歡聽。所以我們教師就要抓住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做出相應的措施,比如賞識、贊賞。我們常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就是因為贊賞可以改善機體氣氛,有利于搞好兒童教育,提高教師的領導藝術,可以促進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這些贊賞必須是真誠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況下人都是在利益相關的時候為自己考慮的多一些,不過這也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還有就是在某種情況下會出現嫉妒之心,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所以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及時地觀察了解學生,盡量避免這種現象的發(fā)生,否則有的后果會很嚴重。還有一種就是就是羨慕之心,這是產生在一種美好基礎之上的。
還有就是心理歸屬感。無論是什么樣的'人都很懼怕孤獨、希望能夠遠離孤獨,尤其是差生,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及時地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自己也是這個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從它的閃光點出發(fā),逐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不覺得孤獨。我們每個人都一樣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擔,同時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難的時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們經常聽到現在有很多學生跳樓自殺的、離家出走的、誤入歧途的這些悲劇發(fā)生。我也在想如果我們這些教育者能夠及時地去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關心他們、去教育他們,也許就會減少這些悲劇的發(fā)生了。
通過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講解后,讓我明白,學生出現逆反、任性等問題,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并非故意和老師作對。而且,出現問題的孩子正是需要我們的包容和幫助,我們老師不應該嫌棄他們,就像醫(yī)生不能嫌棄病人一樣,要真誠地幫助他們。當我們把問題學生當成一個個研究對象“對癥下藥”時,就會覺得有樂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慶幸能夠有這么好的機會去學習,給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所以在最后幾天的學習中,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的!
通過這次學習,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學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學生的任何問題都定位在表面處理上,而且應該透過現象看學生行為的心理因素,從根本上指導學生心理健康地發(fā)展。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4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能夠參加20xx年第一期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我覺得非常的榮幸。自己先前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不是很了解,通過這二十多天的學習和交流,在聽了名師們獨到的見解和參加了一些實踐后,受益匪淺,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對自己在平時教學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也找到了一些解決策略。尤其是聽了李明軍老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綱要》的分析之后,知道了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意義重大。對于問題頻出的中職生來說,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我想就此淺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一、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職業(yè)教育的學生處在普通教育向職業(yè)教育的轉折期,像我校中有一部分學生是孤兒,父母離異,家庭貧困,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心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通過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健康不僅指身體上的,而且是能正確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調整和感受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能平衡過去,最終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作為一名中職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做到:
。1)在教學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一個和平,積極,溫暖的學習環(huán)境,避免不利因素的出現。
。2)在教學中,有效的使用“成功教育”原則。使學生從被動教育走向自我教育,從他律走向自律,使學生由自卑自棄走向自強與自信,讓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感到學會,讓學生今后用得上,讓學生有成功的喜悅。
。3)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職業(yè)教育輔導。中職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就業(yè),所以,平時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職業(yè)觀,創(chuàng)業(yè)觀。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業(yè)精神和實踐吃苦能力,增強迎接職業(yè)挑戰(zhàn)的信心,提高生活和社會的'適應能力,學會應對壓力挫折。
二、作為教師也要加強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師心理是否健康,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通過這次培訓,豐富了我的實踐經驗,知道了要用一顆博愛的心去關愛每位學生,從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出發(fā),嚴格要求自己,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成為學生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通過對個別典型案例的分析學習,對識別心理異,F象有了認識,也了解了一些解決策略。所以我們自己要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tài)。教學活動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教師的情緒,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所以一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他們會在教師的感召下,表現出興趣,體驗到愉悅,充分的展現自己,并表現出對教師的愛戴和尊敬。教師也從而實現了“教書育人”的目標。
。2)樂于為工作奉獻,培養(yǎng)自己的多種興趣與愛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3)要善于調節(jié)自身對工作的倦怠。在面對學生時要關愛學生,真誠自然,多聽少說,不要無故打斷學生的話,站在學生立場,舍身處地了解學生。在面對同事時,要給予別人真誠的贊美,重視互動關系,彈性處理問題,控制與疏導情緒。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我感受到的是情感,真實的自己,留下更多的是感悟與思考,只能在以后的工作中,邊實踐邊總結邊反思,不斷鞏固所學知識,真正做到學用結合,學以致用,使學生了解自己,欣賞自己,在自我賞識的環(huán)境下生活,成長。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5
一、重視新生入學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視新生的入學教育工作。在政教處的統一安排下,心理健康教育小組對高一新生入學開展了“走進新學校”的講座。這次講座對幫助高一新生如何認識高中生活、更好地開始高中生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開展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針對各年級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況、學習階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利用各種渠道開展心理健康專題講座。通過講座、觀看心理學影片及心理測試等形式多樣、內容多采的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倡導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達到“健康、快樂、成功”的目的。
三、完善心理輔導室,進行心理輔導
現心理輔導室已成為學生們解惑、傾訴煩惱的地方。有的剛開始從拘束、害羞地進門到落落大方自然地進行心理輔導;有的從以試探性的心情談話到充分傾吐心中之煩悶。
四、注重理論學習和總結實踐經驗。
在工作中,我們還很注重理論學習和總結實踐經驗,注重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1、堅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工作,以科研帶動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向更高一層的臺階。
2、繼續(xù)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方面的探索研究,力爭在班級團體心理輔導方面創(chuàng)出一片新的天地,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增添新的內容。
3、要在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加強對個別有輕度心理障礙的`學生的個別輔導,爭取積累更多的經驗。
4、應加大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的力度和深度,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提高家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水平,促使家校合一,共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工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有探索的勇氣,但更需要有行動的決心,在行動中不斷創(chuàng)新、改善。對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途徑、內容與模式,我們還將進一步摸索和研究,我們希望得到學校領導的支持,以及專家的幫助和指導,以便更加科學、有效地搞好這項工作,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個性社會化的實現,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出新的貢獻。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6
一、課堂討論,及時化解矛盾
課堂討論指的是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情景,引發(fā)學生的矛盾心理,進而通過學生間的討論澄清模糊認識,糾正錯誤觀念,達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過程。
講《珍愛生命》這一課時,曾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學生突然說“一死百了”,全班同學馬上哄堂大笑。這是一個很小的插曲,甚至不會對我的課堂教學有多大的影響。但我清楚,這不是一件小事,它關乎一個人的生命價值觀。我覺得我必須幫助這些正如花朵般綻放的孩子們。于是,我轉身用紅色的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個大大的“死”字。學生看我寫了這么一個字,一瞬間就靜了下來,靜得只剩彼此的.呼吸聲。我說,請大家就“死”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三三兩兩聚攏著頭開始討論,很快就有不少學生舉起了手。有的說死能夠讓人解脫,不再感到煩惱;有的說死的人沒事,留下親人會很痛苦;有的說死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而是自私自利的想法。最后,大家一致認為用“死”來解決問題是愚蠢的、自私的,生命不息,就一定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節(jié)課沒有按時完成課堂內容,可是卻幫助學生們糾正了對“一死百了”的看法,學會珍愛生命。
二、榜樣示范,學會正確模仿
現代社會是一個偶像的時代,中學生在時代的潮流中顯得更敏感。可讓老師們感到頭痛的是,現代學生的偶像不再是我們所謂的偉人、英雄,而是流行歌手、個性明星;現代學生對偶像的模仿不再是學習其精神、毅力,而是模仿偶像的穿衣裝扮。由于模仿會以特定的方式在自己身上再現出來,并逐步內化為心理品質,所以對于中學生的模仿行為就需要老師多花點心思。
我國歷來重視對偉人、英雄的榜樣學習,可在特定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下,當今的學生對偉人、英雄都有一定的距離,并顯得陌生。上《揚起自信的風帆》這一課時,我用大量例子告訴學生要“做自信的中國人”。我呈現青年提琴制作大師鄭荃、著名生物家童第周等人,學生們茫然的眼神像閃電一樣擊中了我——他們并不了解這些人,也不了解做自信的中國人跟他自己有什么關系。于是,我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yè):每個人都要找一個關于做自信中國人的例子,并思考做自信中國人的好處。第二天的課堂上,我擠出時間讓大家討論這個問題。看著學生們嘰嘰喳喳地分享自己的例子,并討論那看似并不成熟的觀點,我很是感動,因為他們開始了對自己人格、心靈的塑造之旅。
當然,如果只是講偉人、講英雄,學生并不買賬,因為他們的生活中還有另一種偶像,那就是鋪天蓋地的明星們。老師不能一棒子打死學生的偶像,不然他會倔強地跟你對著干。我在給學生講偉人、英雄的同時,也會談到各種明星。比如國際章、春哥、周董等,學生對于這些明星很感興趣,我就趁熱打鐵讓學生找到這些明星身上關于“自信”的品質,并談談明星們的言行舉止對國家、民族的影響。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不多,但我根據書本知識、結合現實生活充分拓展,讓學生達到了思想上的升華。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7
參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學習,讓我了解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時代的發(fā)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擁有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對這次心理健康學習談一點自己的體會。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yōu)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是能者,是圣者,是權威者。教師的衣著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針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fā)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jié)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yōu)缺點;學習心理衛(wèi)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jié)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樂于為工作奉獻,并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yǎng)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在教師對學生眾多的影響中,心理素質的影響是最重要的,好的影響會形成學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不好的影響可能就直接或間接地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首先教師自身得具備這些東西。如果教師自身都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影響與培育就無從說起。甚至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如教師情緒不好會影響學生心情;教師若懲罰、報復學生,學生會形成敵視和對抗的習慣等。因此,教師的心理健康是獲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關鍵。
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會對學生產生人格上的影響,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但是,如果教師能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影響會更加深遠。因此,教師不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還應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有些教師缺乏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比如,仍有不少教師把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看成是思想品德問題;有的教師雖然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卻認為是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事,與自己無關,類似思想觀念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只有在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著充分認識的基礎上,教師才會有意識地培養(yǎng)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一定會保持一顆健康,公平的心態(tài),關注每個學生,善待每一個學生,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快樂成長,成為祖國的有用人才。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8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底蘊豐厚,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更是博大精神。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孩子是國家的未來。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各種信息的來源渠道不斷增多,隨之而來的不良信息正悄然影響著中小學生,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已經逐步顯現出來。在當代各種文化的沖擊和影響下,中小學校如何利用結合各地實際,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切入點是什么呢?我認為萬事心生,中華傳統文化在幾千年社會發(fā)展中積累了極為豐富的內涵,其中包含了大量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因此,應深入挖掘其中的寶貴資源,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開展具有初中生特色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實踐活動,以推進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初中生心理分析
如何將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我們首先要對現在初中生的心理進行分析,知道他們在想什么,怎么想,想怎樣。那么初中生心理特點是什么呢?歸納起來有一下三點:
1、自我意識高度膨脹
少年期是人類第二個自我意識發(fā)展高峰,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孩子在這個時期希望能盡快進入成人世界,希望盡快擺脫童年時的一切,尋找到一種全新的行為準則,扮演一個全新的社會角色,獲得一種全新的社會評價,重新體會人生的意義。人際交往欲望強烈,此時學校和同伴的影響超過家庭和父母的影響。
2、性意識的驟然增長
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對異性神秘并好奇,表現出更多的關注,樂于接近異性,甚至對某一個異性若有所思、若有所失,這種關切若得不到控制將引發(fā)早戀,造成對學習沒有興趣(厭學)、上課走神,精神恍惚。
3、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思維活躍,對事物的反應能力提高,分析能力、記憶能力增強。對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的理解能力不斷提高,但尚不成熟,缺乏社會經驗,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自我意識的高度膨脹、性意識的增長、智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孩子本來并不成熟的心理變得十分脆弱,導致孩子們情緒波動起伏大。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期叛逆心理。
二、傳統文化對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傳統文化主張修身養(yǎng)性,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心理調適能力?鬃臃e極主張修身養(yǎng)性,提出“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強調“心正而后身修”,進而達到“德潤身,心廣體胖”。就是說人只要具備了較高的修養(yǎng),就能心懷善,心無愧怍,進而感到舒泰寬闊?鬃舆提出:“所謂修身養(yǎng)性在正其心者,身有忿惕,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边M一步闡述了修身養(yǎng)性與心理平衡的關系。此外,《論語》中還描述了“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及“泰而不驕,威而不猛”的人格特征,認為“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也就是說,作為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內心世界,對外界各種刺激隨時控制和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體驗,時刻使內心世界居于適中狀態(tài)。即保持心理的平衡。適度的自信,既不自負、也不自卑,是事業(yè)成功的必備條件。面對挫折,過于悲觀沮喪會喪失意志,而毫無所謂則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只有掌握好尺度才能成為前進的真正動力。因此,要想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將自己的心態(tài)調整到“中”,既不要“過”也不要“不及”,以坦然、平和的健康心理狀態(tài)面對復雜多變的世界。
增強適應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睹献印窂娬{“人皆有仁、義、禮、智之心”。所謂知天命,就是能理解并實踐仁、義、禮、智,做到“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以禮義適應社會,適應自然。強調“君子不器”?鬃邮謿J佩顏回,曾說其:“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不僅如此,儒家還認為耐挫是一種美德,《論語·述而》中“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強調面對挫折、遭受冷遇也能坦然接受而不是耿耿于懷!睹献印分械摹暗弥荆瑵杉佑诿;不得志,修身現于世。窮則獨普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反映的是儒家的積極入世的`人生理念,表達了得志則造福于黎民蒼生,不得志也要潔身自好積極豁達的態(tài)度。不僅如此,還要能“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蓖瑫r,還強調“小不忍則亂大謀”,對一些不順利、小挫折要善于忍讓、忍耐,以顧全大局,要有善待挫折的坦然心態(tài),提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匹夫不可奪志”、“自強不息”等人格品質。當前初中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難,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不良是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要提高初中生的抗挫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儒家思想強調的困而彌堅、挫而愈奮、百折不撓、追求進取的精神對初中生來講,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些思想對促進初中生增進心理健康、增強適應社會的良好能力起到積極的作用。
此外,自強不息,追求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實現自我價值。自強不息、積極進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疤煨薪。右宰詮姴幌ⅰ,天道的運行,是剛勁強健的,有道德的人應當效法天道,自強不息。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要想戰(zhàn)勝別人,首先要戰(zhàn)勝自己的一切弱點。只有堅忍不拔、強力而行的人,才是一個有志氣的人!白詮姴幌ⅰ笔侵袊鴤鹘y文化中的一種獨立自主、奮發(fā)圖強、百折不撓、鍥而不舍的精神。這些品質,無論對初中生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還是對他們日常的學習、生活,都具有非常好的啟迪作用。
知足常樂,順其自然的樂觀心態(tài)。中國傳統文化主張人生不要刻意去強求不現實的功利或物質需求,而要重視心理的滿足。在獲得這種心理滿足的基礎上實現“常樂”,由此可以看到國人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無論多么辛勞,只要有希望,便能知足常樂乃至以苦為樂。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主張“順其自然”,提出人類要“道法自然”,返樸歸真,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弊鋈说牡滦幸匾暋白匀恢隆薄@献訌娬{“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倡導人不要勉強去做有悖于自然規(guī)律的事情,要順其自然,保持心境的平和曠達,即不故意做作,目的就在于不扼殺事物自由發(fā)展的可能性。莊子主張不刻意追求個人生活中現實的東西,而應順其自然,強調“天然”;超越一切功名利祿,做到“無功”;忘記一切榮辱毀譽等虛名,做到“無名”。“無為”而最終“無不為”,從而實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境界,盡管樂觀知足的心態(tài)可能會影響人的上進與追求;但從健康心理的角度看,“知足常樂”與“順其自然”卻是初中生自我保護、自我保健的健康心理和行為的反映。
三、如何將傳統文化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工作相結合
。1)用傳統文化對初中生教育的過程當中,學校老師應當身體力行,努力學習傳統文化,特別是對傳統文化思想的學習,為初中生作出示范和榜樣,此外,學校老師在對初中生日常教育中應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用實際行動教育鼓勵初中生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提高道德素養(yǎng)。
(2)教育內容上。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充分考慮初中生的文化水平,盡可能通俗易懂,并貼近初中生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實用性,比如《弟子規(guī)》《論語》《孝經》《中庸》,以及《道德經》《逍遙游》。
(3)教育方法上。注重初中生學習傳統文化體驗心得,加強互動交流,啟發(fā)初中生“開悟”,注重在改造實踐中落實道德細節(jié),形式應豐富多樣,切勿“紙上談兵”。比如可以按學員的興趣將學員分為三個興趣小組:儒家學派、道家學派以及佛學派,定期開展辯論賽,并談談學習心得,各抒己見,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4)與心理咨詢矯治部門緊密聯系。傳統文化教育與心理咨詢矯治工作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彼此手段不同,可以互通有無,雙管齊下,以傳統文化教育引發(fā)初中生內心震撼、反思,以心理咨詢矯治為渠道抒發(fā)感受,力爭良性工作效能。
可見,倡導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初中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更好地了解自己、悅納自己,增強自信,并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發(fā)展自我,提高心理調適能力。
因此,要結合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使之與當代心理學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廣泛及時開展具有校園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實踐活動,促進初中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健全人格,以不斷適應社會發(fā)展。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19
21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敢于冒險,敢于探索,善于競爭,善于合作,富于創(chuàng)造是21世紀對人才規(guī)格的基本要求。這些品質無一不與良好的心理素質密切相關。素質教育就是要求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的素質全面發(fā)展,學生素質發(fā)展有多方面的內容,心理素質不僅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其他素質的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制約作用。它既是素質教育的出發(fā)點,又是素質教育的歸宿。柳斌同志在《關于素質教育的再思考》一文談到素質教育的三要義中,他指出:"素質教育的第二要義,就是要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再一個是心理素質,承受挫折的能力。帶著什么樣的心態(tài)來看社會的問題非常重要。"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關系、同學關系、學習問題等方面的認識和處理方式的正確與否往往會影響一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是關系到學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問題。因此,心理健康是發(fā)展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前提和基礎,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會提高。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有著密切的聯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運用心理學知識協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認識世界,適應社會、發(fā)揮潛能。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施加影響,培養(yǎng)學生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活動。二者都是育人,在統一育人活動中各自都能發(fā)揮獨特的作用,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心育對德育有一定影響。心育適當擴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標和內容;心育為提高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新技術;最重要的還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觀和學生觀,對整個教育都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促進學生文化科學素質的提高。
在一項對475名高中畢業(yè)班學生的研究表明:學習成績并不完全取決于智力因素,高成就者(成就較智商預期為高)、普通成就者(成績與智商預期相當)、低成就者(成就低于智商預期)差別的產生,與性格特征有關。高成就者工作習慣較佳,對學業(yè)興趣較濃,按時完成作業(yè),關心學習成績,做事認真負責且有計劃。低成就者難自律,難自我規(guī)范,較沖動放肆,喜好玩樂,貪圖近利,與同伴關系欠佳,較不合作,較自私,較不尊重權威與傳統,較不合群,在校在家較不快樂,常為己辯護,憤恨他人,對挫折和壓力不知所措,較悲觀。普通組介上下之間,尚屬正常。由此可見,培養(yǎng)積極的情感品質和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性格特征能促進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的發(fā)展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寓于健康的'身體;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的發(fā)展也依賴于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重視自我觀念或自我意識,包括對自身形象方面的觀察、概念、看法,關注自己外貌美丑、體能強弱、運動機能優(yōu)劣等,常將自己的形象與理想中的標準進行比較,或與同輩人進行比較。比較結果,或滿意或自卑,倘不能正確對待,也對身體的發(fā)展帶來不良影響。以上所述表明,健康的心理是身體健康的心理條件。通過心理教育,維護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是提供這種心理條件的重要措施。
不僅如此,良好心理素質對身體素質的發(fā)展、體能的充分發(fā)揮也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造型美、生氣美等身體美的各要素還是力量、速度、耐力、靈敏等身體素質。這些素質的發(fā)展無不需要相應的心理條件,如性格外向的人適于力量大、速度快的活動,內向性的人完成目標的動機強,適宜進行精細、準確的任務。同時,身體潛能能通過運動技能的提高得到發(fā)揮。運動技能是習得的能力,表現于迅速、精確、流暢和嫻熟的身體運動之中。運動技能中包含任知成分,與智慧技能有聯系。運動技能是心因性技能。它既不是不隨意的、反射性動作,也不是如同搖頭那樣簡單的肌肉反應,他受到內部心理過程的控制。因此,提高動作技能,發(fā)揮人的的身體潛能,必須依賴于良好的心理素質的發(fā)展。
最后,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質是形成審美素質的基礎和條件。
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沒有心理上的修養(yǎng),審美的修養(yǎng)不可想象。此外,許多優(yōu)良的心理素質既是內在美的表現,也是美感素質形成和發(fā)展的條件。例如一個人能正確地認識現實,客觀、全面、公允地看待問題,能正確地正視現實,熱愛學習和工作,聰明才智得到正常發(fā)揮,有自知之明,對自己能正確評價,行為舉止得體等,都是理智美的表現。又如對人富有同情心,誠懇,正直,正義,樂群,對學習與工作勤奮、細心認真、有首創(chuàng)性,不卑不亢,嚴于律己,自信、謙虛,自尊等,都是性格美的表現。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的這些優(yōu)良的心理素質,既是精神美的成分,又是審美素質形成和發(fā)展的條件。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艱巨而偉大的工程,是充滿活力的新課題,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0
最近有幸參加了“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聆聽了專家教授的精彩講座,她們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與真實案例相結合,講解了中學生心理問題識別與輔導策略,深度剖析了教師如何調節(jié)自己心理壓力,并以學校中常見的學生矛盾為例,從心理學角度給予了專業(yè)指導,并提出了解決矛盾的意見與建議。
這次學習,不僅使我意識到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和科學性,還學習了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如何站在學生的角度中去理解學生、關愛學生、服務學生。使我對如何科學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也掌握了自己調適的方法,樹立健康心理意識,讓我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使我在思想上、專業(yè)理論上、工作實踐上都獲益匪淺。
一、用心溝通
以愛育人
做一名睿智的教師,尊重學生,善于讀懂學生的內心,用心溝通,堅持正面引導,以愛育人。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背后是有很深的根源,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一直處于一種他沒有辦法解決的矛盾沖突和困境中。我認為教師應重視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關注他們的情緒和行為變化。因為這些學生常常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鼓勵學生。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產生不良情緒時,教師要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老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教師要堅持積極的正向引導,以愛育人,轉化學生的情緒,愛在細微處,恰在成長時。
二、融“德”于教
潤物無聲
做一名融德育于教學的老師,根據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這樣就能夠形成眾多的專門渠道,促進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
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絕不是每周一、兩節(jié)課或者搞幾次轟轟烈烈的活動就能實現的。事實上,大量的研究與實踐經驗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如果老師只是一味地教圣賢書,那么課堂教學就一定會單調乏味,學生的知識,思想也會被禁錮起來。教育教學是一種文化的傳播,也是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藝術。因此,老師應該走向生活教學,靈活地在課堂上傳授文化思想,注重孩子情感的開發(fā)和道德的培養(yǎng),而不是只看到孩子在知識技能上的能力而忽略他的全面發(fā)展。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善于調節(jié)
努力向陽
做一名善于自己調適情緒,努力向陽的老師,敢于正視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難,學會自己減壓,凈化自己的心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難免會有工作壓力。教師能否以良好、健康的情緒帶動學生的健康成長,對教育工作的成敗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師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掌握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識,通過放松訓練、轉移注意力、與人交談等方法來減輕工作壓力。同時教師要不斷提高個人修養(yǎng),磨練自己的意志品質,增強抵抗壓力的能力。
如果教師是一棵樹,那么心理健康就是陽光,只有擁有陽光燦爛的心態(tài),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播撒快樂,收獲幸福。我將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向陽而生,向暖而立,向下扎根,深耕教學,用愛育人,心守一抹暖陽,靜待一樹花開。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1
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學校。家庭。社會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yè)等方面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咨詢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個民族的新一代沒有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咨詢問題,重視對學生心理咨詢素質,已成為越來越多的學校的共識。教育的發(fā)展和改革的'關鍵是師資,未來教育的成效主要看教師的質量。學校心理咨詢輔導工作現代化,提高學校心理咨詢輔導教師隊伍。學生健康心理咨詢品質的優(yōu)劣。教師的言行,是影響學生心理咨詢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因此,提高中小學生的寫作參考也是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特別是對社會競爭壓力。升學就業(yè)等問題的重要內容。因此,如何提高中小學生的心理咨詢健康教育中,要幫助學生適應中學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要求,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觀念,發(fā)展其學習能力,改善,了解自己,調節(jié)控制自己的情緒,加強自我認識,客觀評價自己,積極與同學。老師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逐步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培養(yǎng)對挫折的耐受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中小學心理咨詢健康教育工作指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規(guī)定了心理咨詢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以及組織實施工作,所以,作為一個人民教師應該認真學習《中小學生心理咨詢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開展心理咨詢健康選修課。心理咨詢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積極開通學校與家庭同步實施心理咨詢健康教育的環(huán)境,了解和掌握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2
20xx年9月25日學校舉辦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聽了黃向敏老師精彩而生動的講解,不僅提高了廣大師生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還增強了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心理調節(jié)能力。
作為正處于青春期未涉足社會的我們,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本身存在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huán)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yè)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問題,人際關系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yè)的選擇問題等等。種種心理壓力積壓在一起,久而久之會造成心理上的障礙。作為天之嬌子的我們,心理健康更是學業(yè)成就、事業(yè)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因此,在大學校園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如何消除我們的心理障礙呢?其具體途徑和方法如下:第一,養(yǎng)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guī)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衛(wèi)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的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休息,使生活又規(guī)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憶能力減退。
第二,加強自我心理調節(jié)。自我調節(jié)心理金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tài),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jié),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jié),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huán)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第三,積極參加業(yè)余活動,發(fā)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yè)余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yǎng)多種興趣,發(fā)展業(yè)余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余活動,發(fā)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不斷的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于心理健康。
第四,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咨詢機構,獲得心理咨詢知識。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于有豐富經驗的心理咨詢醫(y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咨詢的專業(yè)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咨詢是通過人際關系,運用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
聽了黃老師的講座在座的我們都受益匪淺,他不僅從心態(tài)對大學生人生發(fā)展的決定作用、心理壓力的來源、大學生心態(tài)調整的方法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還分析了大學生在每個階段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產生的心理誤區(qū)和心理矛盾,對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進行了指導。通過對這次講座的學習對心理健康知識以及心態(tài)調整的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今后我們喲更加注重對自己的心理保健,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大學生活。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3
20xx年的11月至12月我幸參加了延邊州班主任遠程培訓,透過二個多月的網絡培訓,我學到了許多班級管理方面的知識,使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學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專題后,受益匪淺,感想頗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資料,也是當前學校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在現今的學校里,如何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我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好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時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資料。《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fā)他們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是: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潛力;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調節(jié)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潛力。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構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學生心理障礙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因此說,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好處。
二、心理健康的內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狀態(tài)。心理健康這個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當然也代表著它的反面――心理問題。圍繞著心理健康開展的教育,我們稱之為為心理健康教育。從班主任的職責來看,班主任要當好學生的心理保健醫(yī)生,促使他們身心健康的發(fā)展。這是因為心理健康是班級德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夠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全面素質。心理健康內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謂自尊是指學生中間,或者指某個個體中間,對自我或者對自我一種用心的肯定的評價,體驗或態(tài)度。老師們都很重視對學生自尊心的培養(yǎng),因為學生如果自尊就能夠成為自強、自立、自信的年輕一代,因此自尊的問題最重要。
三、正確區(qū)分學生不一樣的心理狀態(tài)
一般來說,人的心理狀態(tài)能夠分為三種:正常狀態(tài)、不平衡狀態(tài)與亞健康狀態(tài),與這三種心態(tài)相應,其社會行為方向也表現出十分重要的特點。
在沒有較大困擾的狀況下,學生的心理處于正常狀態(tài)之中。這種狀態(tài)之下,學生的行為基本上預期價值觀體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種健康或者優(yōu)秀的狀態(tài)。
第二種狀態(tài)是不平衡狀態(tài)。一旦發(fā)生了擾亂正常生活、引起人們消極情緒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滿足等,就會進入一種不平衡狀態(tài),那里指學生處于挫折、焦慮、壓抑、恐懼、擔憂、矛盾等狀態(tài)。一般來說,學生在生活過程中會不斷地經歷各種不平衡狀態(tài),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積極主動而不是消極被動的應對不平衡狀態(tài)才會帶來發(fā)展或者成長的契機。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要不斷打破對象的平衡,促進其發(fā)展。對不平衡狀態(tài)的外在或內在的非建設性或傷害性處理,才會導致所謂的“病態(tài)、變態(tài)、或偏差”。
異常行為是學生在心理不平衡的狀況下發(fā)生的,是一種偶發(fā)性行為,這種行為在學生正常狀態(tài)下是不會發(fā)生的,它與常態(tài)行為不一樣,能夠稱為“偏態(tài)行為”。班主任如果能及時鑒別學生的行為,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忙學生擺脫心理的危機狀態(tài),回復到正常狀態(tài),那么,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違法行為、不道德行為以及意外事件就會大大減少。
第三種狀態(tài)是不健康狀態(tài),當學生處于不健康狀態(tài)時,往往會非線性地發(fā)生不適應行為,包括反社會行為和異常行為。所謂“非線性”地發(fā)生,是指這些行為的發(fā)生常常是沒有明確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關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學生突然害怕方格或類似方格的所有物體,這是一種異常行為,包括他自我在內,誰也弄不清他為什么會怕方格。正是由于這種非線性的特點,我們對其不適應行為的產生就無法預測。學生在心理不健康狀態(tài)下所發(fā)生的反社會行為或異常行為既沒有直接的原因,也沒有明確的行為動機。因此,談不上是其價值觀、道德水準或人格特點的必然產物。這類行為我們稱之為“變態(tài)行為”。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到,學生在不一樣的心理狀態(tài)下不適應行為的發(fā)生有不一樣的特點,作為班主任,我們要看到廣大學生的兩個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學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學生由于學業(yè)、生活、環(huán)境的壓力產生暫時的心理不適,他們要求給予指導,以幫忙他們正確應對遇到的問題。對于班主任,在應對學生發(fā)展中所出現的心理偏差,應樹立正確的觀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而針對極個別的出現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則要能夠及時甄別,并用心尋求專門機構予以解決。
四、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結合不一樣年齡階段的學生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發(fā)展環(huán)境。
一個學生要能與周圍人持續(xù)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因此,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用心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發(fā)展環(huán)境,就應把工作重點放在平時維持其心理平和、用心、順暢等上方,營造好孩子們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huán)境,為孩子們建設和諧平等的群眾,盡量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在充滿關愛、溫暖、上進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中,避免對于孩子們成長不利因素的出現。
(二)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為了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構成多渠道實施,如班主任工作團隊工作等等,同時也就應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每一個任課教師能夠根據本學科教學資料與學習活動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料。這樣就能夠構成眾多的非專門渠道,促進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
注重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絕不是每周一、兩節(jié)課或者搞幾次轟轟烈烈的活動就能實現的。事實上,超多的研究與實踐經驗都證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僅靠有限的時光、空間是難以實現的,同樣需要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因此,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應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資料滲透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將兩者融合在一齊,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師本身也要注重自我的心理健康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我首先務必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我維護。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就應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系--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我的心理健康。優(yōu)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我一向處于壓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盡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到達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fā)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理解新知識,開拓自我的視野,也能使自我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好處。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構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我的人格,不斷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熏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只有構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必須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4
摘要:由于網絡有著多種多樣的價值觀和虛幻的社交環(huán)境等特點,給大學生帶來了多種多樣的學習、生活題材。但是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大學生盲目的迷戀網絡會使情緒失控、性格扭曲,嚴重的會產生違法行為。如何讓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一個新的變化,讓大學生在網絡環(huán)境的影響下能夠產生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下面對各方面的影響進行分析說明。
關鍵詞:網絡環(huán)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新模式
由于當今社會科技的迅速發(fā)展,網絡已經走入大學生的生活,并且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它對大學生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網絡信息給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也讓大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各種各樣的信息。但是,網絡中那些不健康的信息會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負面的影響,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產生了不利因素。為了降低這種負面影響,讓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得到轉變,我們可以采取分析網絡環(huán)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來尋求解決的好辦法。
一、網絡環(huán)境對大學生的影響
。ㄒ唬┚W絡多元化的價值觀對大學生認知的影響
由于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導致全世界信息的聯通,產生了極大的信息量,這也讓互網絡有了多元化的價值觀。對同一件事網絡上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觀點和價值觀,這讓對價值觀取向認識不清、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的大學生來說很難辨別對錯,造成對事物沒有客觀的認知、情緒容易波動、行為容易過激。所以,有著極大信息量和多元化價值觀的互聯網,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取向影響很大。
(二)網絡虛擬性影響大學生的行為方式
網絡與現實生活相比差異很大,網絡自身存在著虛擬性,大學生足不出戶就能通過網絡了解世界的各種信息,通過網絡的社交平臺可以在不經過見面的情況下進行交流、溝通,他們也可以不用使用真實信息來進行一些虛擬性的活動。由于大學生的心智還不算成熟、情感比較豐富、情緒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當遇到不開心的事,就容易意氣用事,產生一些過激的行為。當大學生被網絡上的這種虛擬的人群所利用,對他們蓄意煽動,將一些不開心的事擴大化,使得大學生產生一些負面情緒,發(fā)生過激的行為,嚴重者甚至觸犯了法律造成犯罪。網絡犯罪比現實生活要難以預防和控制,在現實生活中,學校和社會可以通過道德、法律以及一些思想教育來加強對大學生的行為管理,讓大學生在思想、行為上有所約束,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大學生的情緒波動,從而減少了大學生的犯罪幾率。然而,網絡的虛擬性讓心智不成熟的大學生們隨意的釋放情緒、發(fā)表言論,導致法律、道德對行為的約束有所減弱,造成了不可預見的后果。所以,網絡的虛擬性給大學生的行為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三)網絡交流對象間接性影響大學生的溝通
由于,大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情感比較豐富、性格比較敏感,在交友時比較羞澀;所以,他們在面對面交談時會受到環(huán)境和條件的影響,不能敞開心扉、放下顧慮的交談,在思想和情感的表達上往往不夠深入透徹,沒有達到很好的交流的效果。然而,在網絡上的社交就不同了,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的一些社交軟件,例如微信、QQ等,無需見面以文字、圖片、語音的形式進行交流,不受環(huán)境等條件約束,可以敞開心扉、隨時隨地的交談,這樣也能讓大學生很容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大學生很容易沉迷于這種虛擬的網絡社交中,使他們對現實生活中的人失去信任感,對現實生活中的事產生排斥感,讓他們的性格變得孤僻、冷漠。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網絡環(huán)境下的轉變
依據大學生心理健康受網絡環(huán)境的影響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當前存在的問題,為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建一個新模式,達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ㄒ唬┳尨髮W生心理健康教育向全校進行開展,使每個大學生都能夠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作為學校應重視培養(yǎng)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除了專業(yè)知識的教學以外,還要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學校應向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讓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推廣和普及。學?赏ㄟ^對大學生心理方面的測試,研究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差異,然后針對這種差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課題講座等;同時,可以通過各大媒體進行宣傳,讓校園到處都充滿心理健康教育的氣氛,讓大學生主動接受并重視起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從而可以預防和降低不良心理的產生,達到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目的。
。ǘ└陆逃砟,轉變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在網絡科技飛速發(fā)展的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老師要隨著網絡的發(fā)展變化,以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發(fā)展變化,來快速轉變教育觀念。老師應將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與現代化的教育模式相結合,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創(chuàng)建完整的現代化教育體系,培養(yǎng)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對待網絡的虛擬性。這種更新的教育理念和轉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提高了學校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也為教育的發(fā)展帶來了動力。
三、結語
在科技迅速發(fā)展的今天,網絡作為大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學校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著諸多困難。在當前的這種網絡信息社會中,學校要加倍重視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建完整的現代化教育體系,掌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方向,培養(yǎng)大學生形成良好、健康的“三觀”意識,增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理念和社會責任感,讓大學生的心理向著正確的、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5
心理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格教育,作為心理素質教育的核心,更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所謂人格教育,是指針對學生的身心特征,在需要、動機、態(tài)度、理想、價值觀等方面所實施的指導和教育。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滲透健全人格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形成崇尚健全人格,注重健康心理的學生主流,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在教學思想上要滲透健全人格教育。
心理素質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至于做什么樣的人,需要我們去引導。人格教育,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
其次,健全人格教育滲透于教學內容中。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老師面向百百的學生,應該把愛的種子撒向每一個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沐浴在愛的陽光雨露中,既愛金鳳凰,也愛丑小鴨。愛一個好學生并不難,因為他本身就討人喜愛。愛一個‘‘問題學生’’正是教師的天職。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沒有個性的學生是不存在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尊重和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
心理素質教育是教學方法上的滲透。第一,尊重學生獨立的人格。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不能對學生諷刺挖苦,肆意辱罵,更不能體罰。一個孩子一旦失去自尊心,就會影響他一輩子。我們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能夠進行創(chuàng)造學習和活動的氛圍,使他們認識到自己作為一二獨立個體所具有的能夠成為一個最好的學生的潛在能力。第二,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人格分析。第三,可以幫助學生完善健全人格。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格教育并不是短期奏效的,不可能朝夕就獲成功的。它是一項復雜艱巨的工程,我們教師要用一顆火熱的心,去碰撞每個學生的心靈,直至生產出燦爛的火花。
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著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然而,在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由于社會、學校、家庭多方因素,這次能夠參加曹教授心理健康的學習。我感到非常的榮幸。
經歷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等內容的學習。經過一天的學習,使自己提高了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現對這次心理健康學習談一點自己膚淺的體會。
“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應,是人的各種行為的準則,是個體進行的社會活動思想基礎”。從這個定義上我們就不難看出認知對于人的心理的影響。
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是自主的,可以對自己未來進行選擇。正是因為有了自由和自主,人才可以嘗試消除種種條件的限制,去發(fā)展自我,實現自我,提高生命的質量。
再進一步從個體發(fā)展的角度展開之前,我們不妨接受中國古人的一個經典的論斷:“人之初,性本善”。這也許能解釋人類社會幾千年來對于至善至美的不懈追求,這種源自人類自身最深層次的追求是人類成長,進步的基本動力。把古人的這種普適的哲學的觀點放在今天的心理學上面來講就是: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即自我實現)是指向健康的向上的,而不是指向破壞和毀滅的。
心理是腦的功能,腦是心理的器官。而不是過去人們所普遍認為的“心臟是心理的器官”。但對于更多的認識目前我們大多還只停留在一個描述性的階段。大腦是一個如此復雜而精準的構造,以至于現在的科學還不能完全了解它的工作原理的細節(jié)。腦機能定位嘗試了解大腦的不同區(qū)域對不同心理活動產生及發(fā)展的分工情況......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6
這次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心理健康培訓,受益匪淺,感想頗多。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己膚淺的體會。
一、使我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通過培訓學習,使我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從少到多,由淺入深。使我認識到: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任何疾病,而且也包括心理方面沒有任何問題,如能正確了解和接納自我,能正確地感知現實并適應現實,良好的適應及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平衡過去。
二、懂得了教師應具備健康的心理。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yōu)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衣著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會在課堂中營造出和諧與溫馨的氣氛,讓學生如沐春風。因此,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發(fā)點。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不斷地完善品德修養(yǎng),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都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在層出不窮的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心理健康教師力求“對癥下藥”,從心靈上給予學生鼓勵和信心,了解學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學校因素,如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也包括家庭、社會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環(huán)境、撫養(yǎng)環(huán)境,社會風氣等。當我們感覺無力擺脫社會風氣的困擾時,就應該會同學生家長采取較為科學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盡量創(chuàng)設健康的教育環(huán)境,可以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與學生家長溝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將其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通過這次培訓,我找到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我要從心理教育的層面上去激發(fā)教育我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我必須不斷地學習,我將不斷的提高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的學習成長。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7
為加強師生對心理健康的重視,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識、提高心理教育的自己認識。20xx年10月24日—10月25日伊州區(qū)教育局邀請鄭州人本心理研究院院長、心理測評與咨詢專家、認知心理訓練專家、心理學應用技術專家、人本動力學創(chuàng)始人程士釗講師為區(qū)屬67所中小學、幼兒園近100名心理健康教師進行了專業(yè)培訓。
程院長從壓力的生理反應到壓力產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應對心理壓力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了心理學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通過理論學習心理測試體驗、自己剖析等讓參訓老師們意識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通過講解心理測評軟件的使用,讓老師們能夠更有效地了解學生心理情況,采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對學生進行教育,更快的篩查出有心理有存在問題的學生。
此次培訓活動,對老師們來說猶如及時雨,為全區(qū)心理健康老師提供了學習充電的.機會,也對各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起到了督促和指導的作用。同時,結合當下熱點問題,程院長用詼諧幽默的語言闡述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最后從心理測評的項目及方法方面給在場的老師送去寶貴的經驗。今后學?梢杂杏媱、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通過家校合作,加強溝通,相互配合,將心理健康教育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學校教育全過程。
持續(xù)兩天的培訓會,在掌聲中圓滿落下帷幕,通過兩天的培訓,使參訓教師受益匪淺,收獲頗多,培訓結束后,為30所購買心理云軟件的學校頒發(fā)心理測評師榮譽證書。
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對我來說意義重大,讓我進一步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刻含義,對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幫助。本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以下就是我在這次培訓活動中以及對于未來的一些想法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我不僅學到了很多心理學理論知識,學到了很多教育學的方法,也學到了正確對待生活的方式。
如怎樣釋放壓力,調整自己心態(tài),建立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以健康的心態(tài)工作、學習、生活,碰到問題不消極,想辦法解決。并且通過學習,我深深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做教育工作、是當一名好教師所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
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針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需要而開展的教育活動,旨在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恰當有效地應對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壓力、如何進行情緒調節(jié)等。使學生更有效、積極地適應社會、適應自身的發(fā)展變化,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所以,預防問題發(fā)生、促進心理素質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標。從本質上來講,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質的教育和培養(yǎng),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
三、心理健康問題是每一位學生在成長與發(fā)展中都必然會面臨的挑戰(zhàn),包括那些學習優(yōu)秀、在教師看來是“好”孩子的學生,也同樣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許多研究與實踐證明,有時這些“好”學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為,往往由于學習成績好,這些“好”學生心理發(fā)展中不健康的側面就常常被忽視,得不到教師的重視和及時的幫助教育。如,清華大學生向狗熊潑硫酸便是一個的例證。
四、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遠。我們知道一個巴掌拍不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僅僅有我們的熱情是不夠的。通過這次培訓,給我的啟示就是: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努力。學校領導要重視,雖然有些學校有這方面的材料和計劃,那只不過是應付檢查。各任課教師在各科教學中要滲透心理教育,優(yōu)化學校、班級文化心理環(huán)境,開展心理輔導工作、開設心理輔導課,加強學生心理輔導和心理訓練。總之,軟件和硬件兩手都要抓,可是現狀令人尷尬。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8
通過這學期心理學的學習,我對心理學知識有了必要的了解。首先,我對心理發(fā)展的歷史有了必要的了解,然后我學習了一些小組活動的知識。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關于生活的知識。在小組活動中,我們對彼此是開放的。他們的身心都參與了群眾的活動,這再次體現了群眾的力量。
在心理咨詢活動課上,我體會到了人們內心脆弱的一面。有時候,他們多么需要別人的照顧。這種心連心的交流能讓人們感受到交流的樂趣。我們對心理咨詢的模仿有時讓人覺得像是一場表演,但我們情不自禁地感受到真誠的心。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顒诱n程是素質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途徑。它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真正達到育人的`效果。學生在真實、生動、創(chuàng)新的活動中學習和啟發(fā),促進知識與實踐的結合。
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激發(fā)情感,理解真理,凝聚情感,形成信念,然后需要在行動中表達自己。此時,教師應引導和鼓勵學生向外投射健康高尚的情感,為他們提供展示自己行為的機會和場所。這個學期,我還參加了學校的心理協會,秦新港,這是一個溫暖的家庭。我們一起努力,不僅學到了很多心理學知識,還把心理服務帶給了其他同學。特別是今年5.25的活動深深打動了我,師生之間的親密交談讓同學們和我學到了很多……
在那里我可以把我在心理學課上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踐,讓我學習和應用它!在完成心理學的學習后,我對四年的生活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對未來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對我的職業(yè)生涯也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梢钥闯,心理學對我們的生是有幫助的。很明顯你很忙。我們可以在生活、學習和交流中運用這些知識。我對這門選修課很感興趣。我不必強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講課上,而是覺得自己不由自主地被老師吸引住了。所以心理學真的很有魅力。雖然我的心理學選修課已經結束了,但是我對心理學知識的學習還沒有結束。也許心理學和我未來的職業(yè)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心理學知識對我來說是一個長期的幫助,甚至是一輩子的幫助。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9
今年九月我參加了心理咨詢健康專題培訓,順利完成了《學生心理咨詢健康教育》、《教師心理咨詢健康維護》網絡互動學習?v觀本次培訓活動,既有發(fā)人深省、啟迪智慧的專題講座、討論互動、觀摩研討、案例評析的理論培訓,也有親近課堂、體驗名師風采的實踐鍛煉。這些活動都是我們農村教師所關注的但又是必須開拓的領域,也是我們發(fā)自內心想在這次培訓中能得到提高的內容。這兩個月的心理咨詢健康培訓學習,讓我再次接受了系統的理論和實踐提升的機會,受益良多。
本次培訓,還加強我們這些在家兼職的與專職心理咨詢輔導老師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為每位培訓人員提高自己心理咨詢輔導課教學業(yè)務水平的一條捷徑。在培訓過程中,我積極嘗試與其他學員之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了解到心理咨詢輔導課程開展情況,并且注意到他們是如何處理心理咨詢輔導課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以及他們對心理咨詢輔導課程教材的把握與處理。在培訓中,我們不斷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間的“相長”。也為學員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很好的交流研討平臺。在小組討論中,學員們暢所欲言,提出許多的觀點和問題,都是我們教學中學生心理咨詢的實際問題,引起全體學員共鳴同時,也得到專家們的重視,他們的回答也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對于我們今后的心理咨詢健康輔導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學習之余,自己反思,站在講臺已有10多年了,對學生心理咨詢健康教育深入思考了嗎?自己對心理咨詢輔導含義的理解,以及心理咨詢輔導方法的選擇的正確性、妥善性,課堂觀察或是深入學生心理等方面,考慮到對學生的有效性了嗎?反思自己的不足,更感學習的重要讓我明確前進的方向,激發(fā)了我深深的思考——主動學習,主動研究。
通過“國培”學習,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還豐富了我的實踐經驗,更讓我的思想得到了升華,使我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更加熱衷于教育事業(yè)。今后,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為農村的'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心與書交流,是一種滋潤,也是一種內省與自察。伴隨著感悟和體會,淡淡的喜悅在心中升起,浮蕩的靈魂也漸漸平靜,讓自己始終保持一份純凈而又向上的心態(tài)。不失信心地切入生活現實,裝點生活。當我們以古典的心態(tài)對待學習時,春日的香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暖陽,都將以更美好的風姿走進我們完美的生活。教師教學藝術的能力取決于教學經歷、對教學模式的駕馭能力,更在于老師的精神修養(yǎng)!斑\用之妙,存乎于心”就是這個道理。心在享受,藝術的造就就高。學習后,有很多心得,想法也很多,希望可以自己調適自己以前的心理咨詢問題和職業(yè)倦怠。我現在很清楚地知道,喜歡發(fā)現并贊美生活的人,總能發(fā)現生活中點滴的幸福,并善于把它傳遞給身邊人。這種人是真正的成熟的人。真正成熟是以一顆感恩的心去接納一切,包容一切,并學會重新去熱愛,熱愛一切美好的人和事。常言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讓我們教師的凝固的歲月生動起來吧!讓感動常駐心田,并努力向我們的學生奉獻一份讓人感動的思想和情懷,愛心和詩意。愛心本質上就是詩心!當我們內心蕩漾著詩意,生活也就變得無比清新明麗。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30
心理健康教育在現代社會的教育中越來越重要。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成功與否,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幾點心得:
一、抓認識提高,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會日新月異的急速發(fā)展和變革,各種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學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由于青少年學生正值成長發(fā)展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辨別能力和社會實踐經驗,加上小學生的獨立意識較差,所以小學生很少易發(fā)生心理行為偏差。近年來,小學生常出現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為,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fā)現,他們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學習和生活中碰到問題和困難時,缺乏解決矛盾,應對挫折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對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數而不管學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人才而不是廢才,更不是害群之馬,因此,我們全校上下形成共識:要下足功夫,正視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健全他們的人格,為21世紀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
二、抓學科滲透,扎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過程。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開設上好心理健康課的同時,要求教師在各科備課時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
思品課,抓好心理疏導的教育;語文課,以教材中大量的優(yōu)秀文字形象,從這些人物身上體會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質;數學課中研究重點是觀察、注意、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英語課則要求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使之敢于表現自我,增強學生群體交往意識,發(fā)展能力和個性;音樂、美術等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給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有關的知識,可以使學生處處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且作為教育的主體......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31
所謂健康,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有強健的體魄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在當今日益復雜的社會中,我認為不僅要身體健康,還要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今天下午的講座,對于我們這些還很年輕的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師生關系、家長關系和同伴關系的不協調是導致當今中小學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師生關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當前的應試教育導致了師生關系的異化,要克服這些我們應該做的措施就是調適好師生關系,按照人際關系中的互動的規(guī)律去做。其中,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是人際關系的適應,而人類的心理變態(tài)最主要的是人際關系的失調。
我們可以從以下這幾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際互動的心理規(guī)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說無論什么樣的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虛的,還是喜歡聽。所以我們教師就要抓住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做出相應的措施,比如賞識、贊賞。我們常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就是因為贊賞可以改善機體氣氛,有利于搞好兒童教育,提高教師的領導藝術,可以促進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這些贊賞必須是真誠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己性,通常情況下人都是在利益相關的時候為自己考慮的多一些,不過這也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還有就是在某種情況下會出現嫉妒之心,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所以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及時地觀察了解學生,盡量避免這種現象的發(fā)生,否則有的后果會很嚴重。還有一種就是就是羨慕之心,這是產生在一種美好基礎之上的。
還有就是心理歸屬感。無論是什么樣的人都很懼怕孤獨、希望能夠遠離孤獨,尤其是差生,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及時地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自己也是這個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從它的閃光點出發(fā),逐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不覺得孤獨。我們每個人都一樣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擔,同時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難的時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們經常聽到現在有很多學生跳樓自殺的、離家出走的.、誤入歧途的這些悲劇發(fā)生。我也在想如果我們這些教育者能夠及時地去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關心他們、去教育他們,也許就會減少這些悲劇的發(fā)生了。
通過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講解后,讓我明白,學生出現逆反、任性等問題,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并非故意和老師作對。而且,出現問題的孩子正是需要我們的包容和幫助,我們老師不應該嫌棄他們,就像醫(yī)生不能嫌棄病人一樣,要真誠地幫助他們。當我們把問題學生當成一個個研究對象“對癥下藥”時,就會覺得有樂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慶幸能夠有這么好的機會去學習,給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所以在最后幾天的學習中,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的!
通過這次學習,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學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學生的任何問題都定位在表面處理上,而且應該通過現象看學生行為的心理因素,從根本上指導學生心理健康地發(fā)展。
在這里,我談一下自己這次學習的心得感受:
感受之一:這次培訓幫助我認識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確實是進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礎,而心理健康教師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發(fā)揮自己的作用,贏得學生、家長、學校的認同,才能更好的發(fā)揮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這次培訓幫助我重新認識了學生、認識了自己、認識了教育。可以說每一位教師都是愛學生的,正是有了這份愛,我們才對學生付出了很多,可結果卻是我們常常感慨:學生怎么會是這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現在真正體味到: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句話的內在含義,那就是我們沒有真正了解學生、沒有把握學生的心理需要,我們的愛再多卻都偏離了我們的預期,簡言之我們的愛不是學生所需要的,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樣怎能談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教師也無法體味到自己工作的樂趣,沉重的負擔壓得教師沒有也不可能體味到應屬于自己的快樂,這也許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會運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結果吧!讓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去觀察學生、去了解學生、去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感受之三:每一名教師都應該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作為一名正規(guī)師范院校的畢業(yè)生,每一個人都接觸、學習過心理學,但一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卻沒有感到心理學的用途,因此早已將它拋之腦后了,雖然有時也會裝模作樣的應用一兩個心理學的術語,那也不過是裝裝自己的門面罷了?梢哉f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學,更沒有想到如何正確在教育教學上運用心理學的知識,所以在工作上產生了許多的困惑。正是這次學習它幫我才開始認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更幫我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來我們在不經意之中雖運用著心理學,我們的困惑也正是源于不了解學生、不了解心理學。≈挥忻恳幻處煻汲蔀楹细竦男睦斫】到處,我們才會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學生,從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過培訓我學到了更多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將心理健康課看的過于神秘,原因就在于沒有真正的懂得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過培訓我明白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那就是:源于學生,服務學生;引導學生,把握人生!
感受之五:這次培訓幫助我明白了學無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學習,不及時充電,不及時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我們就將被時代所淘汰。 有太多的感受,溢于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著我們去做。作為班主任,我們始終應該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來促進智育的發(fā)展,使得學校能培養(yǎng)出健康的學生。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32
作為學校的心理輔導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良好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因此,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增強學生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因此這學期,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做了一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自身修養(yǎng),樹立“身教”楷模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教師。教師與學生朝夕相處,在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和組織各項活動的過程中。在與學生的日常交往中,無時無刻不在以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教師的作用是無處不在、不可取代的。教師的心理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心理素質的發(fā)展,影響著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效。因此,我首先閱讀了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如何保護學生的心理資源、如何對學生進行一般性的心理輔導等方面的書籍。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和學年組教師共同研討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操作方法。并身體力行,時時、事事、處處為學生做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二、堅持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我作為一個六年級兩個班的漢語文老師,通過漢語文教學為主渠道進行學習方法輔導,并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對學生進行學習心理輔導。會學習的人輕松愉快富有成效。進行學習心理輔導,能幫助學生學會學習,這既是當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效益的需要,也是使學生將來能有效地進行終身學習、適應飛速發(fā)展的社會的需要。學習心理輔導通過包括學習智能輔導,學習方法輔導,學習態(tài)度、動機、興趣和習慣的輔導,預防學生學習疲勞,減緩學生考試心理壓力等。學習方法不當是學生較突出的心理問題,應加以輔導。雖然智力水平高的學生常能通過摸索,掌握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但多數情況下要走一些彎路,而許多學生很難在學習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所以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系統的學習方法輔導,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建立自己的學習方法體系。
2、課堂教學方面,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由于我教兩個班漢語,每天課時量比較大。因此,只開設了三年級和六年級兩個班兩周一次的心理課。這學期根據朝鮮族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的心理課《如何與父母溝通》在校領導的指導下,牡丹江朝小舉辦的黑龍江省朝鮮族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研討會中,以課堂氛圍的輕松、自然、真實博得了與會領導與各校教師們的一致好評。也因此,獲得了一等獎的優(yōu)異成績。
3、繼續(xù)開展學校個別心理咨詢輔導活動。心理咨詢室平均每天開放時間都在三小時以上。心理咨詢室樹立為全體學生服務的理念,與全體學生溝通,認真開展咨詢服務,和每個學生做真誠的知心朋友。個別心理輔導制度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它在解決部分學生心理問題,促進他們心理健康成長,營造全校健康心理氛圍發(fā)揮重要作用。發(fā)揮專職教師的作用,對于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jié)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fā)展自我的能力。本學期堅持每天中午時間對學生開放,安排好學生預約工作,解決了許多學生的心理困惑,甚至是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
4、利用好本學期的家長會或者是利用六年二班的家長QQ群或者是通過個別通話、個別面談,向家長宣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長在平時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且通過與家長及時的溝通,隨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取得家長的有效配合。
5、對三年級和六年級兩個班學生進行留守兒童檔案的建立,同時進行心理健康調查問卷調查,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心理健康自測,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更好地了解自己。
總之,在這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深深的體會到只要教師要真正融入學生當中,成為他們的知己,在師生和諧的互動中,正確引導、矯治學生的不良傾向,最終會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33
積極心理學作為高校教育體系中的一門新興課程,主要發(fā)展和研究學生的美德與潛能,也是大專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大專教育提出新的需要和要求,通過開展積極心理學教育活動,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改善教學效果;诖,本文針對積極心理學在大專教育中的應用進行著重討論和分析,并提出部分有效舉措。
大專教育現階段,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倡導,在大專教育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心理素質同樣重要,需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做好積極心理學教育工作。積極心理學倡導積極的人性論,主張運用開放、積極、寬容、欣賞的心態(tài)看待學生的各項潛能,尊重個人差異性,并幫助他們發(fā)現和挖掘自身潛力,這種積極理念與95后大專生的心理需求完美契合。
一、積極心理學生與大專生的'切合
當前的大專生以95后為主,與90后相比,更加年輕,思想更加活躍,視野開拓,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學習能力較強,而且自信獨立,敢于表現自己,不過也有一定的依賴性,在心理方面不夠成熟。在大專教育活動中,教育對象在成長與生活中并沒有遇到過溫飽問題,物質生活相對豐富,極易出現虛榮、攀比、拜金等不良心理。有的在城市中長大,接觸到的人更少,比較淡漠,這部分大專生內心空虛、孤獨寂寞。由于物質條件豐富,成長環(huán)境較好,受到父母的嬌生慣養(yǎng),極少遇到挫折,抗挫能力較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強,而且社會閱歷較少,缺乏辨別能力,容易受到誘惑。在大專教育中應用積極心理學教育,主要教學內容是讓學生如何變得積極、向上與正面,怎么發(fā)揮其潛能,讓他們如何變得更加積極和幸福,并增強大專生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能力。為此,大專教師需轉變教育觀念,在積極心理學教學過程中,要以身作則,以個人的積極心理去帶動和感染學生,樹立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教育理念,一種不放棄、不拋棄的觀念,知足常樂且不抱怨。同時,教師需培養(yǎng)大專生積極心理的能力,改變行為,讓他們變得真正積極、向上與正面。實踐十分關鍵,教師需引領學生不斷的參與生活實踐,提升其積極心理的能力,了解與認識自己,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并加以學習。
二、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體驗
現階段,在大專教育教學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用到一定量的心理學知識,不過大多是消極的心理學,往往忽視學生的優(yōu)勢與優(yōu)點,以糾正他們的缺點和不足為主。而積極心理學則注重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勢與長處,讓他們在心理與生理上感到幸福,并逐漸發(fā)展其個人能力,讓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體驗,變得更加積極樂觀。為此,在大專教育中應用積極心理學,需讓學生的內心充滿希望,在整個教育階段有各種各樣的學生,有的好動,有的安靜;有的懶惰,有的勤快;有的聰明,有的愚笨;有的成績優(yōu)秀,有的則成績較差,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較為明顯,都有著自身特點與優(yōu)勢,只是在處理一些事情過程中不夠完美。積極心理學認為每個學生在心中都存在兩種信念,一個是負面、消極的,另外一個則是正面、積極的。當學生出現錯誤,原因在于積極信念占據優(yōu)勢,假如此時教師放棄他們,就會使其也放棄自己,只有相信他們,給予希望,才可為學生帶來積極的心理體驗。同時,教師應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大專生,當他們獲得贊賞之后,會感到滿足、快樂,順著教師的欣賞努力發(fā)展,即為快樂健康的方向。教師需挖掘學生的優(yōu)勢與優(yōu)點,為其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充分體會到被欣賞的喜悅之情;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堅持因材施教,促進其個性得以和諧發(fā)展。
三、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積極的心理品質
在大專教育活動中,積極心理學強調的是學生的優(yōu)點,教師應及時發(fā)現與激發(fā)他們的健康、正面、向上、美好的積極心理品質,使其體會到快樂和幸福。積極的心理品質主要包括:勇敢,不畏困難、挑戰(zhàn)和威脅;善良,樂于助人;愛,與他人關系親密,相互關照和分享,以及感恩、自律、謹慎、謙虛、工作、正直和持久等。因此,大專教師在積極心理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關心、愛護和幫助別人,學會與同學之間公平競爭、和睦相處,擁有社會公德心,敢于詞肩負社會責任,讓他們認識到社會生活中不僅充滿競爭,也充滿包容和愛心,在互幫互中感受到快樂和幸福。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先教育學生該如何做人,在教他們怎么做事,讓他們在學校中得以健康、快樂、幸福的學習和生活。同時,教師需培養(yǎng)大專生積極面對困難與挫折的心理狀態(tài),挫折作為每個人在成長與生活中必須經歷的部分,在現實中往往會回到一些挫折和困難,當遇到這些困境時,需正確對待。教師應讓學生明白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挫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所有人都會遇到,做好面對挫折的心理指導工作。另外,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相信自己,只有這樣,在遇到挫折時,才能勇敢面對,敢于迎接挑戰(zhàn),積極改進,戰(zhàn)勝困難,走出困境,而不是放任自流、自暴自棄、喪失信心,進而養(yǎng)成積極的心理品質。
四、結語
在大專教育中應用積極心理學是一個大膽而成功的嘗試,處于發(fā)展期,存在著一些不足,需要完善。所以,積極心理學在大專教育中的應用仍需進一步研究和深化,教師從不同方面著手,進行積極心理學教育,促進學生養(yǎng)成積極的心理品質。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2-18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2-15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體會02-20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2-08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2-08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2-28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2-28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體會04-19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2-08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