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構成語文教學風格流派的教師素質和修養(yǎng)
[作者] 滕英超
[內容]
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教學風格的形成都是有著他的自身契機和歷史淵源的。借鑒文學、文章的風格研究的理論,有研究者提出從高尚的師德、獨到的教識、新穎的教法、精妙的語言、優(yōu)美的教態(tài)、敏捷的思維、動人的情感等方面去探討語文教學風格流派的成因;有研究者則認為,政治素質、道德修養(yǎng)、知識結構、能力水平、思維特點、教學方法、風度氣質、師承關系以及教師的主觀追求、所處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是語文教學風格流派形成的基礎。構成語文教學風格流派的教師素質和修養(yǎng)不是單一的,所以語文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從多方面下苦工夫。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優(yōu)良的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就是教師的靈魂。古往今來,凡是優(yōu)秀的教師無一例外地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堅持職業(yè)理想和職業(yè)道德的人。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是教師的職業(yè)理想;熱愛學生、以身作則和誨人不倦等等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這些要求對所有學科的教師都是適用的,對肩負著多種功能的語文課教師尤為重要。一個教師如果沒有無私的脫俗的愛心,就不會關心學生,就不會了解學生要學什么和學到了什么;教師與學生之間就無法實現感情的雙向交流和心靈的呼應,就無法建立起教學過程的和諧美的氛圍。這些都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如果在這方面有欠缺,則何談進行教學改革和形成教學風格呢?上海的語文特級教師于漪在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分析自己的教學特色而寫的一篇文章中就是以《愛的事業(yè)》為題的,在紀念她從教40周年的研討會上,她的發(fā)言題目也是《愛的奉獻》,都有一個“愛”字,可見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和對學生的感情在她心目中的地位。青年教師亦如此。在全國中青年語文教師觀摩活動中,我結識了幾位教壇新秀,他們的教學各具特色,但熱愛教師這一職業(yè)是他們共有的。山東省泰安市青年教師程翔,一次在課堂上朗讀一篇學生作文,準備讀完后讓學生分析。突然,一個學生指出這篇作文是抄襲的。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情況,老師沒有去批評、指責抄作文的學生,卻說:“這的確是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我以前沒有讀過。今天讀了以后,就像喝了杯甘甜的美酒,真是美的享受。同學們聽了也是美的享受。我們應該感謝這位同學為我們提供了這么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這位同學表示感謝!”同學們的掌聲打動了那位抄作文的學生,該生后來專門寫一篇感情真摯的文章,記敘當時自己的感受以及所受的教育。這感人的教育佳話,固然說明程翔老師已經具備了機智靈活的教育應變能力,但更主要的,是讓我們通過這件事感受到程翔老師對事業(yè)、對學生的一片愛心。老師的教育藝術、教育機巧……都是植根于對事業(yè)、對學生摯愛的深情之中的!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痹S多優(yōu)秀教師的實踐證明,教師的政治素質、道德修養(yǎng)、職業(yè)理想、敬業(yè)精神,像有人形容的那樣:走火入魔的獻身精神,對于教學境界的開拓和加深,對于教學風格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國家的未來。時代在發(fā)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在知識總量急劇膨脹的同時,部分知識也在不斷老化,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廣泛學習,深入鉆研,建立一個科學的、高效的、適應時代發(fā)展的知識結構體系。語文是中小學開設時間最長、課時最多、內容最廣、作用最大的基礎學科。它的任何一個目標的完成都依賴語文教師。語文教師是語文知識的傳授者,是語文能力的訓練者,是智力的開發(fā)者,還是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者。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知識淵博的學生。教師知識越淵博,學生在接受知識時付出的勞動、苦惱和花費的時間也就越少。這是一個反比關系。做為一個稱職的語文教師,特別是要成為獨具風格的語文教師,在知識的積蓄上,不但要有以語文知識為主的社會科學方面的“百科知識”,還要學一點自然科學方面的“百科知識”。一位老教師上課“卡殼”的故事就很說明這一問題。這是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特別善教文言文的老教師,在講《岳陽樓記》這篇他已教了一、二十遍的傳統(tǒng)教材時,有位同學在課堂上提出一個疑難問題,請求老師解答:“文章寫的是‘上下天光,一碧萬傾’、‘皓月千里’的好天氣,而‘皓’也就是白,按理說,銀白的月光射在湖面上,經折射后,應該是白色,為什么卻變成了金黃色,出現了‘浮光躍金’的景象呢?”這位老教師對于這樣一個他從來沒有思考過的新問題,一時無法作出圓滿正確的回答,只得尷尬地說:“這個問題涉及光學原理,與理解課文關系不大,不在課上解決,下課后再作研究!毕抡n之后,這位老師感到十分不安,立即向一位物理教師請教,才算把問題弄明白,后又對這個學生作了解答,學生十分滿意。事后,這位老師感慨萬分地說:“教了大半輩子,想不到還是個不完全稱職的語文教師啊。要完全稱職,還必須繼續(xù)學習,特別要學點自然科學知識才行。 边@種事情在語文課堂上出現并不奇怪,特別是當今教學改革中的開放型教學,學生思維活躍,什么奇怪的問題都可能提出來,有的要靠教師的機智來處理,有的光靠機智還不成,需要的是真才實學。一個知識貧乏,基本功不過硬的語文教師,是不可能完成語文學科的復雜而艱巨的教學任務的,更不可能在教學中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所謂能力,是指人們完成一定活動的本領。它包括完成一定活動的具體方式及其必備的心理特征。語文教學能力是一種極其復雜的心智活動,是一個多層面多因素的復合結構體,它包括敏銳的觀察能力,豐富的想象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很強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再具體一些分析:(一)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記憶力等智力因素與動機、情緒、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是構成語文教學能力的心理基礎;(二)由中文專業(yè)知識、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論、語文教法等教育專業(yè)知識及其他跨學科的各種文化知識,是構成語文教學能力的知識基礎。(三)語文教學能力包括:聽讀說寫等語文基本能力,分析語文教材的能力,了解學生的能力,設計教學方案的能力,設計板書和書寫板書的能力,運用教學語言的能力,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指導課外語文活動的能力,評議語文教學的能力,考核語文成績的能力,設計教具,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能力等等,這些構成語文教學的能力基礎。
某種能力在某位語文教師教學風格的諸種構成因素中成為“主色”時,那么,這位教師的教學風格便具備了“能力型”的特點。比如,河南省周口地區(qū)商水縣魏集有一位民辦中學語文教師,叫李曉明,他的背誦能力是驚人的。1984年3月,在河南省周口地區(qū)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第三次年會上,這位剛滿19歲,僅有五個月教齡的青年教師作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教材背誦表演,面對專家、學者、地縣領導和全體代表,熟練地背誦了初中語文第二冊。不論課文難易長短,也不論文言白話,提一篇背一篇,點一段誦一段,指上句接下句,對答如流,瑯瑯上口。與會者無不驚嘆,每背完一篇、一段,立即博得一陣熱烈的掌聲。他是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反復朗讀,做到發(fā)音準確,字字響亮,切實遵照原文,不掉字,不添字,不重復,不顛倒,不破詞,不斷句,讀出恰當的停頓節(jié)奏、輕聲重音、口氣語調,因此不論是高聲朗讀,還是低詠恬吟,一閉眼,文章的形貌便會浮現腦際;他一氣背下,來龍去脈,處處清晰。《古代英雄的石像》全文3500字,又多是對話,背完,僅丟掉一個虛詞“于是”。
表演是這樣,平日教學呢?由于李曉明熟讀課文,因此課堂上能熟練地口述、提問、釋疑、檢查作業(yè),從不翻閱課本或備課筆記。學生在朗讀或背誦時出錯,他不僅能準確地糾正錯字錯句,甚至連某句話后面是分號,停頓時間稍長,某句話后面是嘆號,要讀出感嘆語氣等等,也都能一一指出,常常使學生贊嘆不已。在講讀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他運用準確、流利、富有感情的示范背誦,幫助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背誦習慣,有些學生過去視背誦為苦事,現在漸覺成趣,因此,背誦作業(yè)雖數倍增加,但學生都能按時完成,學得比較扎實。李曉明老師又不失時機地由朗誦過渡到默讀、速讀和跳讀,教會學生讀書,全面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1983年期終考試,縣教育局統(tǒng)一命題,以鄉(xiāng)為單位組織監(jiān)考評卷,他所教的普通班平均72分,超過重點班,居全鄉(xiāng)第一名。
實踐證明,語文教學風格與教師的思維特點也是相互聯系著的。心理學家認為,思維服從于一般規(guī)律,但不同人的思維特點又各不相同。按照錢學森教授提出的思維科學理論體系,人的個體思維過程主要有三種形式,即抽象(邏輯)思維、形象(直感)思維、靈感(頓悟)思維。偏重于抽象思維的教師,其思維特點是邏輯嚴密,判斷準確,善于概括和推理、分析和綜合。在教學上,它是形成“理智型”藝術風格的基礎。這種教學風格在課堂上往往表現為知識系統(tǒng)性較強,概念理論知識占比重較大的特點。而偏重于形象思維的教師,其思維特點是,善于演繹和分析。在教學上,它是形成“情感型”藝術風格的基礎。在課堂上往往表現出以情動人,或情理并舉、互相滲透等特點。靈感思維強的教師,其思維特點是靈活、敏捷。在教學上它是形成“創(chuàng)造型”藝術風格的基礎。在課堂上往往表現出能夠積極思維,周密思考,應變能力強,正確判斷,迅速作出結論。當然思維類型的“偏重”并不等于“單一”,更多的人是“復合型”的,如上海市建平中學的程紅兵老師,便認為自己的思維類型是“判斷型與情感型的復合”。
從事任何工作都要講究方法,教學也不例外。教學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總稱。它既包括教師教的活動方式,也包括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學的活動方式,是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的統(tǒng)一。我們知道,做為科學,只有一個客觀標準,一個是非;1+1=2,誰都得這么教,而做為藝術,同一個科學內容、科學知識,可以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因為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是由人,即由教師來掌握和運用的,而教學方法又不是僵固的“模式”、“框架”,教學也決不能“臨摹”、“描紅”,而是一種創(chuàng)造,一種藝術。這樣,我們便會發(fā)現一個事實:在不同的方法中,可以運用同樣的方式;同一種方法,在不同的老師那里,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此,教學方法的不同,便有不同的教學流派,也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是一個語文教師教學風格形成的基礎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語文教學風格流派形成基礎的諸種因素中,教學方法是至關重要的,許多風格流派的特征,就是通過教學方法體現出來的,如“講派”,“練派”,“導派”,“發(fā)現法教學”,“茶館式教學”,等等。
氣質是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特點在行動方式上的表現,是一個人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風度,包括人的美好的舉止姿態(tài)。它們對于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也是有著影響的。人的氣質實際上是有優(yōu)劣之分的,而且是能夠改變的,可以調節(jié)的。從古代希臘一直到今天,不少專家學者都認為氣質包括四種基本類型,即憂郁質、膽汁質、粘液質和多血質。后來的心理學家又有兩維度等學說,即認為:膽汁質和多血質是外傾性的,憂郁質和粘液質是內傾性的;憂郁質和膽汁質是高神經質的,粘液質和多血質是神經質的。我國的教師氣質,從歷史上看,大多是屬于內傾型的,一般來說,他們的人格形象是神情嚴肅、冷靜莊重、謹慎小心、不好交際的。這種格局的形成主要應從長期封閉的等級森嚴的社會制度和灌注式的教育體制中去找原因。在當今改革、開放、搞活、競爭的時代環(huán)境中,內傾型氣質已經日益暴露出與時代特征、培養(yǎng)人才目標不相適應的缺點。有人認為新時代的教育應當是充滿生氣和活力、能夠充分展示人的主體性的教育;新時代培養(yǎng)出的人才應當是性格開朗、積極主動、善于交際、勇于開拓的人。因此,新時代教師應當以外傾型為主,尤其中小學教師隊伍更應從內傾型為主逐漸向外傾型為主轉變。這是社會和職業(yè)選擇的需要。當然,外傾型氣質也有其缺點。做為教師個人,應該有意識地自我調節(jié),在向外傾型氣質過渡中也要保留內傾型氣質中有些好的心理品質。在現實中,確實有一些明顯內傾型氣質的教師,他們性情溫和,不善言談,課堂上往往用低音教學,很少表情朗誦,不能做繪聲繪色的講課。做為語文教師,這似乎是缺憾,但他們之中有的人教學實效并不差,他們同樣能取得成績,成為優(yōu)秀教師,成為特級教師,在教學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而蜚聲教壇。原因之一,就是他們能夠調節(jié)自己的氣質,保留其內傾氣質中好的因素,揚長避短,彌補自身的缺欠。在教改的大潮中,往往是內傾型教師首先接受“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育箴言,首先承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首先實行變“講”為“導”、“練”的教學方法。
師承關系也是形成教學風格的基礎之一。一般初出學門、初登講壇的教師其教學處于模仿階段,往往是先生如何教,我便如何教,老師怎樣講,我便怎樣講。自然,先生是怎樣的風格,學生也便接近怎樣的風格,先生具備哪些特色,學生也容易具備哪些特色。特別是流派的形成,更與師承關系分不開。于漪老師在為自己的教學風格“畫像”而撰寫的論文中,首先談的是師承關系。她寫道:“教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我之所以熱愛她,還得從四十多年前語文老師的一堂課談起。那是初中三年級的時候,年輕的黃老師講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這位剛從大學畢業(yè)的老師課教得生動極了!蠋熤v得那么傳神,我們這些十四五歲的學生似乎也步入了文中描繪的境地!蠋煼治龅媚敲瓷羁、精辟,我被深深感動了,心中涌起了對教師的崇敬之情!x高中時……一次我們的國文趙老師在課堂上大聲朗誦辛棄疾的詞《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老師朗讀時頭與肩左右搖擺著,搖擺著,真是悲歌慷慨,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不禁油然而生,簡直是充盈胸際!涛覀兇髮W一年級國文的是名教授方令孺先生!钍刮覀冃欧氖撬恼n‘新’,她對作品有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見解,常常與眾不同,不大說隨俗的話!弊詈笥诶蠋熣f:“如果說有‘師承’的話,以上可能就是!辈诲e,初中的黃老師,高中的趙老師,還有大學一年級的方令孺教授,就是他們的言傳身教在她的身上培植下細胞,成為她教學生涯中有活力的基因。
師承有個人的,也有一代人的。比如關于教材教法的研究,有人就錯覺地以為,是新中國成立后或文革后才有的。其實,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在我國就有一些很有理論價值的教學法專著問世了。僅以王森然(1895-1984)的專著《中國國文教法概要》一書中提出的教學原則的“四大主張”為例,就可見一斑。他主張實行“自動的”教學,反對“裝罐頭式”的教學;實行“經濟的教學”,反對“玩賞解悶式”的教學;實行“非戰(zhàn)的”教學,反對無視平民疾苦、貴族式的教學。這些新鮮的做法、深邃的見解都來自那一代語文教育前輩的實踐,今天已經并應該為我們這一代人所學習、借鑒、繼承、發(fā)揚。從魏書生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主張和實踐中,不難看到陶行知、葉圣陶等教育前輩的影響。魏書生說過,他培養(yǎng)學生自學已經達到了“自動化”。這與王森然提出的“自動的”教學雖不是直接的師承關系,但也不能說成是完全的不謀而合。
除了上述形成教學風格流派的心理基礎之外,教師的一貫教學思想和對于教學藝術不倦的追求等對于教學風格的形成也起著促進作用。雖然,這種追求受到教學對象、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條件諸客觀因素的制約,但仍顯出極大的能動性,而且是形成教學風格諸因素中最活躍的因素。以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陳鐘梁為例,他是建國后成長起來的語文教師,50年代,從中學到大學,他接受的是正規(guī)教育,文化及專業(yè)基礎知識全面而扎實,如同一個演員,他具備了唱、念、坐、打、口、眼、身、步的基本功。熟悉陳鐘梁或聽過他的講課及報告的人都承認,他是個博學強記、思維敏捷、能言善講、讀寫兼長的人。應該說,這些都構成了陳鐘梁形成獨特教學風格的良好的心理基礎。除此之外,決定他的教學風格的還有他的一貫的教學追求。他的一貫追求是什么呢?那就是“戲劇性”。他自幼受父親愛好的影響迷上了戲劇,在學校里被稱為具有戲劇性的人物。他考入師范學院,戲劇夢破滅了,但戲劇的愛好使他受益非淺,成為他教學藝術中的一種追求。在教學設計中,他不是設置一個懸念,便是來一個“戲劇矛盾”或“戲劇插曲”,使他的教學設計花樣翻新,別具一格。難怪1980年《文匯報》撰文稱他為“教壇新秀”時說:“致力于設計教學法研究,并且頗有成效!薄皯騽⌒浴,也就是“生動性”、“情節(jié)化”、“創(chuàng)新精神”,這種教學藝術上的個人追求,帶動著形成教學風格的心理基礎的諸種因素,在實踐中不斷發(fā)展,不斷走向成熟,于是形成了陳鐘梁的那種“精雕細刻”的細膩而充滿活力的教學風格。
俗話說:“根深葉茂,源遠流長!泵恳晃挥谐鱿⒌恼Z文教師都應該有意識地加強以上各方面的修養(yǎng),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或使自己的教學早日形成獨特的風格,或使已經形成的風格日臻完善。
[責任編輯 李素賢]
【構成語文教學風格流派的教師素質和修養(yǎng)】相關文章:
中學語文教師的政治思想修養(yǎng)和道德情操修養(yǎng)08-17
傾銷的構成和確定08-05
學校質量戰(zhàn)略的意義和構成08-13
1、6動物和人體的構成08-17
語文教學和素質教育08-17
闡釋造型藝術的形式和構成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