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wù)Z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與情感滲透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淺談?wù)Z文教學中的審美滲透
[作者] 魏桂英
[內(nèi)容]
“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所以語文教學大綱把“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定為教學目的之一。因此,對學生進行美感教育,進行美學知識的滲透,就是中學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任務(wù)。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自覺地通過對教材中美的語言、美的形象的分析,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引導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美、感知美,提高他們的審美趣味和美學素養(yǎng),以造就具有敏銳的感受力、豐富的個性、高尚的審美情趣和道德修養(yǎng)的一代新人。
現(xiàn)行語文教材中,適于對學生進行審美熏陶的課文很多,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努力調(diào)動學生豐富的內(nèi)在情感,使他們?nèi)フ媲械馗兄n文美的所在,就能激發(fā)他們的審美愉悅。
例如,梁衡的《晉祠》,語言優(yōu)美、流暢、生動,把晉祠悠久的歷史文物和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介紹得形神兼?zhèn)洹@樣的課文,在講清必要的語文知識后,就應以教師動情的朗讀,把學生引入優(yōu)美的情境之中,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隨作者暢游晉祠。
晉祠的美,在山、在水、在樹。巍巍的山如“屏障”,而綿延的山又如“伸開的兩臂將晉祠擁在懷中”,形象地寫出晉祠依偎在懸甕山中的情態(tài),讀了令人憑添一股喜愛之情。晉祠的水,清柔多姿,“石間細流脈脈如線如縷;林間碧波閃閃如錦如緞”。閱讀這些文字,可啟發(fā)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在心中描繪祖國山河的美景。學生在感知河山壯美,產(chǎn)生愉悅的同時,能不對祖國的美好多一層了解,對偉大祖國多一分熱愛嗎?
晉祠美的自然風景,更美在璀璨的歷史文化——祖先留下來的有很濃很濃的社會美和藝術(shù)美的歷史文物。這是美的建筑,美的雕塑。在閱讀時,要啟發(fā)學生有自己美的發(fā)現(xiàn),感知美的所在,受到美的熏陶。
晉祠的歷史文化,不僅美在大型的古建“三絕”,也美在園中別具匠心的小品造型。讀了作者對那造型優(yōu)美、栩栩如生、神態(tài)各異的“圣母”、侍女像,以及歷經(jīng)千年而“鱗甲須髯仍然像要飛動”的木雕飛龍的描述,想象著他們各自生動的神態(tài),在嘆服其木料的精良和工藝精巧的同時,能不深深贊佩勞動人民的智慧嗎?那園中小品,更是令人拍手叫絕。你看那一掛細流之下,立著一個漢白玉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腦門,笑瞇瞇的眼神,雙手齊肩托著一個永遠也接不滿水的石碗。細想這模樣,怎能不讓人忍俊不禁。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能不油然而生對勞動人民的敬佩,對祖國歷史文化的神往熱愛嗎?
又如茅盾的《白楊禮贊》。作者通過熱情謳歌白楊樹美的形態(tài)、美的氣質(zhì)、美的性格,贊美了中華民族團結(jié)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zhì)。閱讀這篇課文,要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到中華民族抗日戰(zhàn)爭的艱苦卓絕,感受“中華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氣概”,激發(fā)學生奮發(fā)向上的民族自豪感。
毛主席的詞《沁園春·雪》氣勢磅礴,以宏偉的氣魄,生花妙筆,描繪了北國壯麗的雪景,冰雪覆蓋的北國大地充滿了蓬勃生機,客觀地評論了歷史英雄。
寫景論史,贊美了祖國大好河山和無產(chǎn)階級英雄。反復朗讀這首詞,體會作者對祖國的愛和領(lǐng)袖的博大胸懷,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從而為祖國的更加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
總之,語文教材中這樣的例子不少,舉不勝舉。教學的藝術(shù),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本領(lǐng),更在于鼓動、喚醒、鼓舞。所以,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學生自己思考,要給學生留有想象的余地。只要我們真正認識到作為現(xiàn)代人,如果不懂得美,不追求美,不會欣賞和創(chuàng)造美,那么可以說在精神氣質(zhì)或在能力上是有著嚴重缺陷的人。美與文明、美與人類幸福是密切相關(guān)的。所以我們必須把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看成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自覺地擔負起這一歷史重任,利用這些好教材,對學生進行“熏陶漸染、潛移默化”的美學教育,為祖國未來培養(yǎng)有智慧的感情豐富的一代新人。
【淺談?wù)Z文教學中的審美滲透】相關(guān)文章:
淺談?wù)Z文教學中的美育滲透08-18
淺談德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08-18
審美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08-16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8-24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8-17
淺談滲透在語文教學細節(jié)中的育人08-22
審美情感和體驗在散文教學中的滲透08-17
淺談地理教學中的多學科滲透08-17
淺談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