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要點:加強操作指導,有利于促進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操作能力,養(yǎng)成操作習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強化操作指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一要明確操作目的,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二要加強指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三要操作與思維相結合;四要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勇于質疑。關鍵詞:目的 方法 思維 創(chuàng)新
強調學生參與學習是現代教學觀念的重要標志。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操作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操作活動不但是兒童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形象思維的憑借,而且操作本身也是一種能力。加強操作指導,有利于促進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F就加強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談幾點膚淺的看法。
一、明確操作目的,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
操作只是一個過程,它只起橋梁作用。學生操作的重要目的是使學生感性認識積累、形象思維豐富,從而提高理性認識與抽象思維能力。所以操作時,要讓學生明確為什么操作,通過操作解決什么問題,目標是什么等,不要為操作而操作。如教學除法初步認識時,有兩次分桃的操作活動;第一次把6個桃平均分在3個盤里,求每盤分幾個;第二次是有6個桃,每2個放一盤,求能放幾盤。先后兩次的分桃活動的目的不同。第一次是讓學生初步認識“平均分”除法,第二次是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除法“求一個數里包含幾個另一數!辈煌哪康,應有不同的學具,確定不同的操作方法。第一種分法,準備6個桃、3個盤子,先每盤放一個桃后,在每盤各放一個。6個桃分完后,最后數每個盤子了桃的個數,等式6÷3=2。第二種分法,準備6個桃子,需的盤子數不知道,要多準備幾個盤。先兩個兩個地放,每個盤里放兩個,直到放完為止。最后數盤子個數。算式6÷2=3。這樣有目的、有計劃、科學地安排學生操作,使學生在操作中自己感覺、自己體會、自己思考,能極大限度地讓學生自己去理解掌握知識,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達到知識內化。
“好奇”“好動”“好玩”是少年兒童的天性,自律性差是共性。如果學生操作時不注意檢查調控,就會有學生操作不合要求,各行其是,操作就達不到目的,同時還會因為學生注意力分散影響教學效果,也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在指導學生操作時,教師對操作過程要及時檢查調控,以避免操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二、加強操作指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布魯納認為:不經歷真正獲得知識的過程而單純接受的知識是不能成為生動知識的。這就強調了學生不是裝知識的“容器”,要學生真正理解地獲取知識不應是被動的,應讓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再創(chuàng)”過程。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將知識在自己頭腦中加工,變成自己的思維產物,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操作能加強學生感知,促進思維發(fā)展,正確的操作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正確性,清晰性和有序性。因此,必須加強學生操作指導,以提高學生操作的準確性。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學生操作活動,還要重視操作方法和操作過程的指導。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推導,應先指導學生思考。然后指導學生把平行四邊形紙片怎么剪?沿什么剪?怎么拼?怎樣由拼成的圖形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對低年紀學生操作更要加強過程指導和個別指導。有時還需要帶學生一步一步地進行操作,才能使學生操作做到正確、有序。例如:“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是加法意義的另一表現,學生很難理解兩數比的相差關系及為什么用加法算的道理,在教學中可以采用以下步驟,讓學生擺擺、畫畫、比比:(1)、第一行擺3朵花,第二行與第一行同樣多;(2)、第一行擺8顆紐扣,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擺2顆,第二行擺幾顆?怎么擺?(3)、第一行畫4個,第二行比第一行多畫2個,第二 行畫幾個?怎么畫?(4)、左手拿5根小棒,右手比左手多拿3根,右手拿幾根?怎么想?(5)、貼紅花4朵,黃花比紅花多5朵(蓋住同樣多部分),黃花多少朵?怎么想?通過以上幾步操作,學生直接感知大小數之間的這一數量關系,就為解答這類應用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種操作學習,經過學生親自觀察、分析、探求獲得知識,能逐步地使學生獲得學習方法。
三、操作要與思維語言相結合。
兒童的思維處于具體形象水平,他們還不能有意識地組織自己的思維活動,并按照思維過程的要求去分析、綜合、比較,這就限制了學生的認識活動。而學生操作是為了完成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為此,教學中要把學生操作與訓練學生思維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操作中思維,在思維中動手,給學生一個思維空間。如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時,先讓學生拿出紅領巾,小彩旗,摸摸、看看,比較得出這些物品雖然組成的材料不同,但形狀都是三角形,學生對三角形的概念有一個形象感知。再啟發(fā)學生聯系日常生活實際說出哪些東西外形是三角形。最后,讓學生畫出并討論什么樣的圖形是三角形。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學生在操作時動了手,動了腦,就應讓學生在此基礎上表述操作過程和結果,讓學生動口。讓學生說操作過程和結果。這樣既可以使知識得到內化,又能促進思維發(fā)展。如教學“圓面積計算方法”時,先讓學生自主操作,然后重點引導學生表述操作過程:(1)、把圓平均分成兩個半圓;(2)再把每個半圓平均分成16份,用剪刀沿著半徑剪開,最后把兩個半圓合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近似長方形的長等于周長的一半( = = ∏r ),寬等于圓的半徑,面積=長×寬=周長的一半乘以半徑。所以圓的面積等于圓周率乘以半徑的平方。這樣把操作、思維有機結合起來,既能通過動手操作獲得感性知識和結果,也能通過表述操作過程,訓練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
四、 標新立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現代教育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要放手讓學生操作,在操作中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要允許并鼓勵學生打破常規(guī),激勵學生標新立異,別出心裁,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自己動手,積極探索,如我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時,改變教材那種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合拼成平行四邊形的常規(guī)推導方法,反其道而行之。首先讓學生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剪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引導學生打破常規(guī):再引導學生據此猜想一個三角形的大小與平行四邊形的大小的關系,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將剪下的三角形拼成與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進行驗證;最后鼓勵學生打破常規(guī),通過操作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這里主要是激勵學生尋找與眾不同的、獨特的剪拼方法,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操作興趣
【加強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相關文章:
加強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08-17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途徑12-19
培養(yǎng)學生作文的創(chuàng)新意識08-17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若干思考08-17
淺談寫作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08-12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