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論文|運用CAI,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
內(nèi)容摘要;
CAI的普及及運用帶來了教育教學的現(xiàn)代化。運用CAI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以聲代文,打開學生審美想象空間;優(yōu)化組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抓住時機,恰當?shù)剡\用CAI,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使語文教學為培養(yǎng)二十一世紀的新型人才做出巨大的貢獻!
關鍵詞:
CAI 審美 情境
高中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fā)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審美感知和審美創(chuàng)造的能力。”⑴ 由此可見,重視對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教育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CAI的普及與運用不僅帶來了教育教學的現(xiàn)代化,而且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
CAI教學是用計算機對文字、圖形、圖像、動畫和聲音等信息進行處理,組成圖、文、聲、像并茂的人機交互的演示播放系統(tǒng),可進行視、聽一體的多維傳遞方式的形象化教學,它聲像并茂、新穎活潑,其逼真的虛擬時空 ,使學習者如身臨其境,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強記憶。充分體現(xiàn)了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⑵ 的治學之道。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羅丹說“藝術就是感情”。⑶ 文章不是無情物,師生俱是有情人。教學時,運用CAI先進的手段,化靜為動,變無聲為有聲,讓學生面對美麗的畫面,動聽的音樂,做到目觀其形,耳聞其聲,深深陶醉其中,自然而然地生發(fā)出審美情趣,比如,筆者在輔導學生如何學寫校園時,不多進行空洞、枯燥的說教和指導,而是把一所學校的美景拍成圖片輸進電腦,再配上音樂,美麗的圖片在動聽樂曲的伴奏下緩緩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將學生帶入了美的殿堂,使得學生在動手寫作之前就先領略了美的境界,感情上得到愉悅、審美上得到了體驗,這樣既打消了學生寫作的畏難情緒,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審美情趣。語文教學離不開情,離不開趣。葉圣陶曾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⑷ 借助CAI精心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nèi)容相吻合的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為整堂課的語文教學作鋪墊。
二、以聲代文,打開學生審美想象空間
音樂是有聲的文學,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選配適當?shù)囊魳,能擴展學
生的審美空間,領悟文章的意境,如筆者在教授《琵琶行》時,就是用音樂來詮釋詩篇的內(nèi)容的,本文也是描寫樂聲的典范,要想讓學生徹底領略本文音樂描寫的特點,感知詩中音樂描寫的意境,體會本文“曲淚相輝映,道盡天涯淪落恨”的情感脈絡,“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千古感喟,必須把握音樂的內(nèi)涵,為此,我從網(wǎng)上下載了不同情調(diào)的古典琵琶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序曲,“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歡快曲,“凝絕不通聲暫歇”的沉思曲;“銀瓶乍破水將迸”的悲憤曲,曲曲都是琵琶女的情感傾訴,句句都是白居易一生的落寞歷程。如泣如訴的旋律令琵琶女心碎腸斷,江州司馬淚灑青衫,也能讓學生解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深刻蘊涵,所有這一切都是美,美只能靠領悟和發(fā)現(xiàn),而不能靠評析,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擔當讓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重任,更無法提升學生的閱讀品位和寫作能力,只有運用CAI才能徹底拓寬語文教學的路子,才能打開學生的審美空間,完成詩化教學。于是,我把音樂配上相應的畫面和優(yōu)美的字句輸入了電腦,制成了CAI課件,為學生打開了進入審美經(jīng)驗的門戶。樂曲的播放,畫面的展示,相關的大量優(yōu)美詩句的演示賞析,使得學生至始至終都在接受著美的洗禮,都在形象地領悟天涯淪落之情,都在感知清美的意境,學生在怡情悅性之中接受了美,也完成了對美的鑒賞。這些都極大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動求知和創(chuàng)新思維。 在琵琶曲的婉轉(zhuǎn)曲調(diào)中,在荻花純白朦朧的花蕊里,在白居易美侖美奐的詩句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千古絕唱便深深鐫刻在了學生的心底!
三、優(yōu)化組合,提高學生鑒賞美的能力。
運用CAI進行語文教學,可以將教材按要求重新組合,增加課堂信息傳輸量,加大教學密度,同時又能調(diào)動學生運用各種感覺器官,投入積極的思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欣賞美,鑒賞美。
比如,《林黛玉進賈府》中環(huán)境描寫是難點,以往在分析賈
府雄偉的外觀以及精巧講究的布局,華麗貴重的擺設,甚至“不
同凡響”的吃穿用度這些特點時,學生只能被動地抽象地理解,教師只能采用平面圖示法和抓住主要字詞分析,費時費力。截取電視劇《紅樓夢》的相關片斷制成CAI課件,學生一下子就有了直觀的形象,隨著黛玉的行蹤,學生很快就領會了賈府布局的特點,領悟了賈府里處處透露著一種巨大的神魄,寧榮二府的赫赫聲威,這鐘鳴鼎食之家的封建宗法,封建禮教,使林黛玉一踏進賈府大門,就感到一種巨大的壓力,加重了林黛玉寄人籬下,孤苦伶仃之感。典型環(huán)境是形成林黛玉典型性格的條件,進賈府也是林黛玉悲劇命運的開端。對林黛玉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我是緊扣環(huán)境描寫來進行的,正是林黛玉的特殊身世和從小所受的教育以及賈府這一特定生長環(huán)境才形成了林黛玉貌美多情、體弱多病、聰明懂禮、多愁善感、自尊自愛、小心謹慎的形貌和性格特征,為了讓學生深刻地把握這一點,更好地鑒賞林黛玉這個人物形象,我從電視劇《紅樓夢》中剪輯了三個場面制成了CAI課件,第一個場面是黛玉別父進京都乘舟而行的場面:煙波浩淼、荻花瑟瑟、雁陣哀鳴、孤舟獨行,林父的畫外音伴著婉轉(zhuǎn)低回的音樂響起,此情此景此境怎不令黛玉悄然淚下,又怎不令學生凄然心動,這就為學生把握林黛玉的形象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第二個場面是黛玉隨眾人乘舟游玩,水面上荷葉翠碧高擎,但在滿眼的綠葉中卻雜有枯葉敗荷,賈寶玉命人拔掉,黛玉卻說道: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了,但他有一句詩我卻喜歡:“留得殘荷聽雨聲”。在這里,黛玉動情的不僅僅是詩句本身,更是詩句所蘊涵的清寂,雅致而又極度落寞傷感的生活境界,這種生活境界,只有黛玉這種性情中人才能深味和領悟。中秋之夜,當眾人都陪賈母賞月之時,黛玉和湘云卻悄悄地來到了池塘邊對對子,湘云吟出“寒塘渡鶴影”,黛玉接到“冷月葬花魂”。一個“殘”字,一個“葬”字,何其的凄慘與悲涼,這兩句詩既是黛玉悲劇性格的寫照,同時也暗含了黛玉悲劇命運的結(jié)局。第三個場面:黛玉葬花,一邊是眾姊妹的嬉戲追鬧祭花神,一邊是黛玉飲泣傷悲葬落花,那隨風飄落的花兒,那如泣如訴的歌詞無不在詮釋著黛玉的孤傲不阿、多愁善感、高潔多情的悲劇性格和悲劇命運!对峄ㄔ~》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借以塑造這一藝術形象,表現(xiàn)其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正如詩云:“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xù)紅絲。”這三個場面的演示播放,既讓學生獲得了美感熏陶,也讓學生從環(huán)境描寫中學會了鑒賞人物,明確認識到典型環(huán)境和典型人物的關系。我國古代教育家荀子指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5] 學生在直觀形象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美,完成對文學的分析,發(fā)現(xiàn)文學本身所蘊含的美,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過:“人的快樂來自于對美的作品的瞻仰”。在語文教學中抓住時機,恰當?shù)剡\用CAI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使語文教學為培養(yǎng)二十一世紀的新型人才做出巨大的貢獻!
【語文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論文|運用CAI,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相關文章: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08-17
多媒體教學課件的運用08-18
運用CAI課件 激活英語教學08-17
多媒體課件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與制作08-07
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08-05
淺談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07-26
多媒體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