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教語文書鑄中華魂
——談初中課文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在中學語文教材中,約百分之八十的篇目是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作品。這些文質(zhì)兼美、膾灸人口的名篇,具有 深刻鮮明的思想教育內(nèi)容,為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愛我中華,振興祖國”的自信力,提供了得 天獨厚的條件。我們要充分發(fā)揮教材的這一優(yōu)勢,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使‘愛國’這個詞能夠讓兒童一聽到它就激動得心跳,那就必須——形象地說—— 悉心地耕耘兒童意識的土壤……”語文教師要如何悉心地耕耘課文這片土壤,使學生既能從中受到藝術(shù)的熏染 ,又能得到理性的啟迪?我認為:
作為靈魂工程師的教師,首先要有一顆強烈的愛心。愛祖國,愛人民,愛教育這片園地。有了愛,才能悉 心地去播種美的種子。當我們試圖把五千年古國的文明史、五千年英靈的報國情,匯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動人 畫面凸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時,我們不禁驚嘆歷史與現(xiàn)實的豐厚與輝煌。課文《沁園春·雪》以非凡的氣勢展示了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抒發(fā)了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壯志豪情;古詩《觀滄海》描繪了“水何澹澹 ,山島竦峙”的大海奇觀,表達詩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雄渾氣魄;散文《濟南的冬天》恰似一幅淡雅 的水墨畫,使人仿佛置身于圖畫之中!犊诩肌贰ⅰ逗酥塾洝、《中國石拱橋》體現(xiàn)了我國高超藝術(shù)的結(jié)晶; 《卓越的科學家竺可楨》、《地質(zhì)之光》謳歌我國現(xiàn)代科學家對人類文明所作的杰出貢獻;《誰是最可愛的人 》以珍貴的歷史鏡頭向我們再現(xiàn)志愿軍保家衛(wèi)國的業(yè)績;《周總理,你在哪里》,唱出了人民對總理無限崇敬 和深切懷念之情,還有《春》、《白楊禮贊》、《最后一次講演》、《木蘭詩》……篇篇課文都是一支支歌, 以不同的音符譜寫著愛國主題的交響曲。面對一疊民族精神的教科書,面對一群喝蜜糖水長大的少年,我們不 能不負有一種沉重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而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無愧為偉大的民族,這是我們應當引 以自豪的。21世紀誠然是當今青少年的世紀,但如果他們不了解祖國的昨天,不認識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不 了解我國的特殊國情,就不能確立正確的世界觀、歷史觀和人生觀。而他們的整體素質(zhì)如何,直接關(guān)系到民族 的前途和命運,所以,造就他們是我們應盡的職責。語文教師只有傾注滿腔的愛,將愛化作永恒的動力,才能 為這片“土壤”揮灑辛勤的汗水,讓愛國的種子在學生的心田扎下根。
其次,語文教師要以情動情。一應以文中之情激學生之情,二應以自己真實感情激學生愛國之情。要如何 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滲透愛國情感的教育?我想結(jié)合教學實踐,僅選取課文的導入、朗讀、設疑、討論等幾個課 堂教學片段談一些粗淺的體會。
教師,應該是導演,在拉開課堂一節(jié)新課的序幕時就要全身心投入,充分利用學生對新課的新異感,使其 在一個較高的起點審視和接受新的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有合乎教育工作需要的健康情感,而 且還要善于流露情感以感染學生。《還鄉(xiāng)夢》自序是一篇充滿愛國主義激情的抒情散文。我非常欣賞作品含蓄 優(yōu)美的語言,真摯深沉的表達。作者發(fā)自心底的游子之情深深感動著我,以致予備課時感情不能自控,心頭充 盈著一股激情,不由地寫下了這樣一則導語:“祖國,這是多么神圣的字眼!我們偉大的祖國,有五千年光輝 燦爛的歷史,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有勤勞勇敢堅強的各民族人民。祖國,是養(yǎng)育中華兒女的母 親,誰不愛母親,誰不思念母親?在海峽彼岸,日月一潭中華淚;在東鄰島國,櫻花笑映中華血;南亞叢林里 的吳儂軟語,北美唐人街的故里情深,極地珠峰凌冰探險的龍的傳人……全世界的炎黃子孫,誰的胸膛不跳動 著一顆滾燙的中國心!同學們,我手里這本《還鄉(xiāng)夢》詩集沉甸甸的,系著游子的心,F(xiàn)在讓我們走進還鄉(xiāng)的 夢境,去追尋詩人的蹤跡,去感受莘莘游子的鄉(xiāng)情吧!”接著我翻開《還鄉(xiāng)夢詩集》,為學生朗誦了其中的一 首《留住吧,留住》。學生屏息細聽。當我讀完:“留住吧,可愛的景物,留住!留住吧,那些地點和歲月, 留住吧!夏天的微風陣陣,你曾經(jīng)在我的面頰上親吻!留住吧,親切的回憶!”這一節(jié)詩,讓學生打開課本, 聲情并茂的開場白,很快就將學生的新異感引向?qū)θn文的整體感知,在學生“靈魂的深處”奏響了愿為“ 中華唱出我贊美的詩章”的序曲。
許多散文語言優(yōu)美如行云流水,很適宜于朗誦!袄首x”既可訓練學生“讀”的能力,又能給學生插上想 象的翅膀,造就良好的詩歌審美心境。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充滿詩情畫意,讓人流連忘返于人間仙境之中 !独钅焕收b藝術(shù)》錄音盤錄有這首詩的配樂朗誦,教學之前我已多次聆聽,確有“耳醉其音”、“心同其 情”之感。教這一課時,我播放了李默然的錄音朗誦。老藝術(shù)家時而深沉,時而明快,時而柔和,時而緩慢的 朗誦配以和諧的音樂感把師生帶到一個夢幻的境界。反復播放,讓學生反復實踐(教師范讀,學生集體朗讀, 單獨朗讀,分組朗讀等),體會詩中描繪的形象,并在聽、讀的基礎上就詩句的含意,各節(jié)的中心,精采的語 句等進行議論。詩人的感情激勵著學生,使他們體會到,無數(shù)為祖國的解放南征北戰(zhàn)的士兵,他們流血犧牲, 不正是為了讓美麗的山水回到人民手中,不正是為了明天的山水更美麗!詩人表達了一個為祖國而戰(zhàn)的士兵的 真摯感情,士兵一旦投入祖國山水的懷抱覺得自己會與美好的山水同在而永葆青春。這幾句詩要求學生朗讀時 帶有幸福感和自豪感。從“桂林的山水漓江的水,祖國的笑容這樣美”開始,到詩的結(jié)束,是主題的升華,由 具體的桂林山水而擴展到對祖國美好河山的歌頌。在一片深情的讀書聲中,在眼前冉冉升起的意境中,學生不 僅看到大自然的美景,而且看到了新時代“祖國的笑容”。“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為了實現(xiàn) 更加美好的共產(chǎn)主義明天,一代新人將如何“汗雨揮灑彩筆畫”,這一嚴峻的課題令人深思,促人“從我做起 ,從現(xiàn)在做起”的強烈愿望。
一組發(fā)人深思的提問設計,決非教師信手拈來靈機一動的產(chǎn)物,而是教師的愛心融入苦苦的藝術(shù)構(gòu)思之后 而豁然開朗的結(jié)晶,也可以說是一曲腦力體操的優(yōu)美旋律。學生陶醉于這種旋律而思考、回答、詰難,這對于 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健康情感的升華,具有催化劑的作用!镀吒鸩瘛肥峭踉笀詫懙囊黄≌f。課文以七根火 柴為線索貫穿故事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尾,以小見大表現(xiàn)紅軍戰(zhàn)士為革命無私無畏的英雄氣慨。無名戰(zhàn)士 犧牲時,作者寫盧進勇“眼睛模糊了”,遠近的景物都看不清了,“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著”。 我用悲壯的語調(diào)讀完這一段細節(jié)描寫之后,問學生:“無名戰(zhàn)士留給人間的最后一個動作是什么?”學生爭先 回答:“用盡所有的力氣舉起手來,直指著正北方向……”我充分肯定學生的回答,但又故意不解地問:“同 學們,既然盧進勇的眼睛‘模糊’了,看到無名戰(zhàn)士指向正北方的手怎能又是‘清晰’的呢?”學生紛紛發(fā)表 己見!白穯枴保凑帐挛铩笆鞘裁、為什么和怎么樣”的三級追問模式,讓學生逐步逼近問題的核心。通過 辯論、歸納,學生理解了“模糊”與“清楚”看似矛盾卻意義分明的原因,這時,我又出示了《長征示意圖》 ,并穿插紅軍長征的幾個真實故事。
教這一課的時候,看百部愛國書籍和影視正在進行,那些英雄形象驚天地泣鬼神的氣慨仍回蕩在他們心胸 。我又“趁熱打鐵”,手指著印在示意圖上終點的紅旗說:“看吧,同學們!勝利的旗幟終于插在無名戰(zhàn)士指 向的地方,它高高飄揚,宣告了紅軍長征的勝利,為什么戰(zhàn)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 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學生熟悉這首《英雄贊歌》,我引用歌詞“設問”得心應手。在一陣 陣激越的齊答聲中,無名戰(zhàn)士的手仿佛在眼前不斷拓展延伸,紅紅的火柴頭燃起的火焰仿佛化作一面面鮮紅的 旗幟。接著,我把學生的思緒帶回已學過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課,再次啟發(fā)學生領悟“八個大字”的深 情和份量,心靈的共鳴激起學生思想感情的升華,不斷推向高潮的課堂情境,將矗立于茫茫草地的烈士豐碑, 移植到學生的心田,并化作無窮的力量和深切的緬懷。
課文場景寓合的深意大多通過鮮明的形象來反映。從形象推敲入手,可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加深對主題的 探討和領悟。初中學生因知識與能力水平所限,綜合分析有一定困難,在課堂上讓學生眼看、耳聽、心思、口 述,巧妙地“引”,大膽地“放”,聚意點“睛”,可以發(fā)揮課文的教育功能和訓練價值,落實教學目的。
愛國主題的課文不乏外國作品有,比如散文詩《海燕》、小說《生命的意義》、《最后一課》等。尤其是 法國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課》,是世界文學寶庫里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語文老師更要用心地教,以韓麥爾那種 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美好感情,教師著力“移情”于學生之中,以情激情,叩擊心弦,在學生心田彈奏愛國 主義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