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詞語教學中的生本位思考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于詞語的教學方式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強調“四會”調整為“會讀、會寫”,要求了解字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教學中再也不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抄、背詞語注釋。乍一看,似乎給廣大語文教師松了綁、減了負。然而深層思索,就新課標對于詞語教學的要求,在教學觀念上,在教學方法上,又何嘗不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呢?它要求教師徹徹底底地擯棄師本觀,站在生本位上思索,想學生所想,根據學生的實際設計詞語教學方案。筆者近段時間有機會聆聽了幾位名師高超的詞語教學設計,對于生本位的詞語教學深有感觸。
一、學生即教育資源 生本位強調全面依靠學生,不僅認識到學生是教育對象,更認識到學生是最可貴的教育資源。這一點,在字詞教學中也應如此。詞語教學,特別是字音、字形教學,是許多老師在公開課教學中,極力回避的,原因就在于難于出彩。而虞大明老師對《小鎮(zhèn)的早晨》一課的詞語教學設計,值得我們深思。
片斷(一) (讀課題后)
師:預習過嗎?老師想檢測一下大家的預習成果,誰能當小老師,把你認為最難讀的生字找出來,給大家提個醒。
生:熱騰騰、香噴噴。
師:(提醒)可以從生字當中去找。
生:粽子的“粽”要念平舌音,請大家跟我讀。
師:提醒得好,你想不想檢測你的教學成果?
生:(點頭)指名學生讀,并評議。(讀對了、很好、好的等等)
師:對學生的評價語進行指導。
(學生分別就“剖魚、誘人”等詞作了提醒)
師:在剛才小老師的提醒下,你覺得哪些難讀,趕快讀一遍。
課堂中,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老師的生本位意識,整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師沒有顧著展示自己的風采,雖然教師的語音純正,教師的評價遠比學生精彩得多,但教師卻走在了一邊,成為學生學習的點撥者,讓學生領讀,指名評價,此時,學生正確的以及錯誤的學習信息,都成了一種有效的教育資源,教師沒有辛苦地塑造、更正學生,而是充滿藝術地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潛能,幫助學生自我發(fā)展。
二、關心學生所思所想 生本位的價值觀是“一切為了學生”,課內要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主動發(fā)展,這就要求課前教師充分掌握學情,換位思考,同時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調查,關心學生的所思所想,教給學生的知識要盡可能精簡,騰出時間和精力來讓學生大量活動,在語言實踐中領悟詞匯,把握詞感。我們再看虞老師的教學。
片斷(二)
師:通過預習,還有哪些詞語不明白?
生:招攬是什么意思?
師:(沒直接回答)比方說,你們是粽子攤主,我是來吃早飯的,你們會怎么招攬我?(教師一挺胸,扮作顧客狀)
(全班學生個個成了粽子攤的主人,邊打手勢招呼,邊夸耀自己的粽子好吃,教室里的聲音此起彼伏)
師:不用說了,大家都已經懂了。詞的掌握可以是通過感覺登記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的,詞所具有的感性基礎,不僅可以感知,而且可以表征出來。
片斷(三)
生:什么是搖櫓聲?
師:(轉向全班學生)你們來說說看?
生:爭相模仿。(咕嚕嚕,吱嘎吱嘎、吱呀—吱呀……) (教師沒作肯定,也沒否定)
師:老師也猜想到了,同學們生活在大城市里,從沒聽過搖櫓聲。因此,我特意起個大早,驅車趕到小鎮(zhèn),錄下了搖櫓聲,你們聽。 (在一條清幽的小河中,一葉小舟緩緩駛來,“吱—嘎吱—嘎”的搖櫓聲充盈著整個課堂,船頭上虞老師戴著烏氈帽在向同學們頻頻招手)
生:(笑)
師:來,一齊模仿?lián)u櫓的動作和聲音。
生:(興致盎然地模仿)
師:我們仿佛也來到了小鎮(zhèn)上,相信大家現在對搖櫓聲一定不陌生了。
課前,教師設身處地地預測學情,通過情境設置,把“招攬”這一理性的概念融入了生活中,借用學生的感性認識,使之人性化、生活化;對于“搖櫓聲”的認知更具趣味性,通過錄制畫面,教師成了學生,教師成了文中的人,引領著學生在文本與現實中間嬉戲激蕩,從中讓孩子們領悟到對他們來說比較生疏的詞語,在多種形式的整合中感知詞匯,品味著詞的節(jié)奏與魅力。
三、詞語與精神協(xié)同發(fā)展 語文教材中的關鍵詞語往往蘊含著豐富多彩的內容,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集哲學、審美為一體,是民族精神的神彩之所在,是生本位長效的營養(yǎng)劑。浙江省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認為:學語文,必須求得語言和精神的協(xié)同發(fā)展。兩位老師對于《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中“飽經風霜”一詞的理解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教例一 請學生課前查閱字典、理解“飽經風霜”
師:什么是飽經風霜?
生:形容經歷了許多困苦和磨難。
師:車夫的臉為什么飽經風霜?至此,教師認為詞語教學已經到位,殊不知,此時,學生對“飽經風霜”一詞的理解是抽象的、靜止的、教條的,這么一個充滿意蘊的詞語,在教師柘燥而又理性的操作下,與課文本身的語境完全脫離,失去了靈魂和生命。
教例二 師:請大家把睛睛閉上,回憶在生活中看到過的“飽經風霜”的臉,有了的話,請舉手示意。 人的意識中,都有詞的形象,作為教師,需要的是幫助學生,使形象再現,使記憶恢復。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來形容一下車夫的這張臉。
生1:額角布滿皺紋。
生2:眼眶深深地陷了進去。
生3:顴骨高高地突了出來,臉臘黃臘黃的,嘴唇干裂,露出一道一道的血口子。
生4:頭發(fā)枯黃枯黃的。
師:從這張臉上你能不能看出別的什么來?
生1:這位車夫家里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
生2:他身體不好,體弱多病,拉車的活對他來說很累很累。
師:是!同學們,就是這樣一位車夫,光著腳在寒冷的大街上拉車,玻璃深深地扎進了他的腳底,地上流了一大灘血,他想站起來,可是,腳底的劇痛,使他只能在地上呻吟,假如你看到了,你會怎么做?
生:(紛紛說出自己的做法)。
師:你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來看看魯迅先生是怎么做的?
這兩個教例后的跟蹤實驗,便顯現出了師本與生本教育的明顯不同,出示油畫《父親》后,分別讓兩個班的學生填寫“()的父親”,結果令人吃驚的是,教例一中的學生,能填寫“飽經風霜”的僅占19%,他們雖然能正確地說出詞語的意思,但不能正確使用;教例二的學生能填寫的占了94%,對于“飽經風霜”,學生雖然僅僅是一種模模糊糊的認識,卻能靈活自如地運用。很顯然,前者沒有進入學生的精神領域,僅僅用一種抽象的語言去解釋另一種更抽象的語言,而后者,已經直奔學生的精神領域,而且經過了好幾個來回,深深地喚起了學生對車夫的憐憫與同情。學生的言語表達一旦進入精神層面,“飽經風霜”這個詞在學生的心靈上鮮活起來了,精神和語言達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這樣的詞語教學才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生本教育方法論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學習的核心部分應該是感悟,感悟會成為學生進行更廣泛的高級學習的重要動力。作為學習過程的引領者——教師,要善于開啟每一個漢字傳遞給我們的巨大信息,把學生的個性體驗、感悟、創(chuàng)造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從文本和生本的整體角度高屋建瓴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生本位的主觀能動性,啟迪學生進行巧妙的構思,從而產生各種聯(lián)想,并饒有興趣地參加言語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