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向新課程:給教師的18條建議(四)
走向新課程:給教師的18條建議(四)
出處: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研究室作者:任長松
發(fā)布時間:2004-1-9
建議10 新教材在引起學生的興趣和便于自學方面下了苦功,如學習導語引人入勝,強調以圖代文等,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簡單翻看一下新教材,僅從外部形象上就可以看到許多新意。人們批評舊教材板著面孔講道理,新教材在語言上不僅強調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追求文字的優(yōu)美形象、生動活潑,而且特別關注了圖文的編排。許多教材首次采用了彩版印刷,從而真正做到了圖文清美,引人入勝。歷史、地理、生物等教材強調以圖代文,教師要注意根據需要講解因此所省略掉的文字或引導學生解讀課文中圖片或圖表的豐富意義。
如化學新教材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的單元圖是一只小貓站在一個透明板上,板下有燃燒的熊熊火焰,小貓卻“臨危不懼,鎮(zhèn)定自若”。這幅圖引起了學生們極大的興趣,非常想知道小貓有什么“神功”,從而引導學生走進化學世界(實際上,小貓站著的透明板是一塊有較好絕熱性能的有機材料)。教材第2頁圖1-1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通過9個小方塊圖,從幾個方面展示了化學在生活和社會生產中的運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解讀和探究。教材第六單元的第一頁是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繪制的清明上河圖的局部。圖下文字簡單說明了教材編者選這幅圖作為章前圖的用意:這幅圖能夠保存至今是因為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既體現(xiàn)了化學與藝術的聯(lián)系,也體現(xiàn)了學以致用的理念,還可以促使學生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遺產親密接觸,從而為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yǎng)積累支撐素材,可以說發(fā)揮了多方面的教育意義。
新教材中這樣的例子很多,教師要注意挖掘和利用。
建議11 新教材充分利用現(xiàn)代網絡技術,要求教師首先掌握并恰當運用互聯(lián)網等新技術,并在教學中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
各科新教材大都提供了有關的網站,引導教師和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進一步拓展學習渠道和領域。如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探索月球奧秘”中提供了三個有關的網站。地理在講到“天氣與氣候”時寫到“隨著國際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和普及,人們已經可以從互聯(lián)網上隨時獲得天氣預報和氣象知識(圖3.8)。有條件的同學,可以進入‘中國氣象在線(China Weather Online)’(www.nmc.gov.cn)網站,你一定會得到更多的氣象知識!
歷史更是在新教材附錄“好書推薦•歷史學習網站推薦”中提供了7個歷史學習網站。
音樂(五線譜)一年級上冊更是在最后一個單元設置了我的“音樂網頁”。
另外,人教社投入巨資建設人教網(www.pep.com.cn),作為各科教材的延伸。不僅大量提供由于課本篇幅所限而無法納入的閱讀材料和拓展學習,而且及時推出由于課程教材一定的穩(wěn)定性和滯后性所來不及更新和提供的最新材料。
這些,都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信息技術,并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這些新技術。
建議12 新課程要求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現(xiàn)的內容不一定都講,另一方面,教材上較為概要或沒有的內容有時教師要展開或補充,或針對某些內容開展專題研究或小課題研究。
第一,新教材中有大量供學生自由閱讀的材料,大多短小精悍,生動淺顯,應主要讓學生自學,少數內容也可根據需要在課堂上有選擇地涉及,不必每處必講。
另外,也不是教科書上所有的字句都要求學生學懂、學會,F(xiàn)實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文本,并非都是讀者能夠完全理解的,也常常出現(xiàn)幾處甚至多處讀不懂的地方,因此才對人的自學能力提出了要求。新教材中有的閱讀材料有意安排了這樣的內容并不加解釋,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第80頁在電冰箱的技術參數中出現(xiàn)了“耗電量”“氣候類型”等,前者是還沒有學到的知識,后者則不屬于物理學的范疇。其目的,一是引導學生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現(xiàn)實生活中,不知道的,甚至永遠不可能弄懂的東西太多了;二是引導學生學會從許多不懂的材料中找到能夠理解的那部分并加以利用;三是引導學生對部分自己不懂并又很感興趣的內容自已想辦法(如查找資料或工具書,向專家或其他成人詢問)來弄懂它。(參見彭前程:《創(chuàng)新•實踐•探索--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簡介》,《中小學教材教學》2001年第36期)
第二,新教材是根據國家課程標準制訂的,國家課程標準是國家根據全國大多數地區(qū)的國情制訂的國家基本要求,可以說是全國大多數地區(qū)大多數學生都必須達到的最低標準。一線教師最了解自己所處地區(qū)本校本班學生的狀況,因此,一線教師最有權根據本校本班學生的實際狀況決定:在這一最低標準之外,本班學生可以進一步拓展學習的內容的廣度和深度。
實際上,各科新教材在根據課程標準這一最低要求編制時,也已根據情況適當補充了一些內容。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五章第四節(jié)“探究串、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規(guī)律”,該書是作為教學重點處理的,但課程標準中并沒有規(guī)定這個知識點。對于像這樣的標準中不做要求的知識,人教版物理不給出科學結論,而是由學生自己通過探究得出,教學著眼于學生的參與及程序的正確。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生是能夠得出大致正確的結論的,至于結論是否完整,表達是否嚴謹,在其他場合能否運用,這些并不是這次探究活動所強調的。(彭前程:同上)
當然,教師在拓展學生學習廣度和深度時,一定要經過認真充分的論證,不能隨意性太強。那些對于本班學生來說大多數學生可以接受且有價值的內容,也是可以考慮補充給本班學生的。但正如前文所述,不要把刪掉的對于本班大多數學生來說偏難的內容再拾回來。更不能以考試指揮棒作為指針,利用新課程的機動空間,一味給學生增加習題的量和難度,搞題海戰(zhàn)術。
上述人教版物理新教材增加課程標準之外的補充內容的做法、思路和著眼點值得借鑒。因此,這里尤其建議教師利用新課程留出的發(fā)揮空間,選擇某些內容作為深入透徹學習或研究的主題,帶領全班學生開展專題研究或小課題研究等探究性活動。如讓學生在自己的興趣領域或某個興趣點,或帶領學生在教材的引導下,針對必修課程中某些具體內容(如某部文學作品)、某個專題(如文藝復興)或某個課題(如中國古代科技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為什么到了近現(xiàn)代卻落后了),進行深入透徹的充分學習和鉆研,從而更加強調關照學生個性和興趣,使學生的個性和興趣得到發(fā)展。如人教版綜合課程《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有關于科技發(fā)展史方面的內容,但較為概括,教師可以以此為專題進行更加系統(tǒng)詳細的講述。
再如歷史,在向學生呈現(xiàn)一個框架性的歷史線索的基礎上,每學期提供幾個范例或專題,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取其中一個,然后分組進行具體形象生動的透徹學習和深入探究,給學生一個現(xiàn)場報道式的體驗,如身臨其境。
地理(或社會)中的世界地理學習內容,在向學生呈現(xiàn)世界地理的粗線條的框架性介紹后,根據具體情況(如本校所在地的特點和需要,學生的興趣,當前的國際熱點或我國的外交形勢等),選取幾個地區(qū)或國家作為范例,由學生根據興趣自由選擇和分組,每組選擇一個范例或課題,對其地理環(huán)境、風土人情、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作詳細深入的全方位的綜合學習和研究,如新馬泰旅游、日本研究、澳洲風光、美國文化、北極探險,等等。這樣,一方面,學生可以習得一個全面整體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精選出來供學生自由選擇的學習內容(尤其是那些面向學生生活、面向社會實際的內容,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并具一定挑戰(zhàn)性的內容,或綜合性的問題)通過范例的學習或專題的研究得到加強、深化,使學習內容能在學生的頭腦中扎根,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甚至終生都不會忘記。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起對學習內容的濃厚興趣。
需要注意的是,在范例學習、專題研究中,均強調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承擔指導者、促進者、咨詢者、服務者,而不是講授者的角色。
建議13 新課程、新教材強調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僅僅是少數尖子生,這就要求教師關照個別差異,讓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同時,給吃不飽的學生另外提供補充性挑戰(zhàn)。
如果說我們原來的課程教材是班級里中上游的學生能夠獲得成功,中下游的學生感覺吃力的話,新的課程教材則強調讓大多數學生都成功。由此,有的老師人提出這樣一種擔心:比方說我的班級中原來是30%的學生吃不了,10%的學生吃不飽,多數學生(60%)剛剛好;現(xiàn)在吃不了的學生大為減少,比如說只有不到5%,其余大多數學生(超過95%)都能獲得成功,但這時班中吃不飽的學生就可能達到20%甚至更多。也就是說,出現(xiàn)了數量不小的學生感覺太容易,吃不飽。這個問題怎么解決?
首先,新課程、新教材強調面向全體,減輕負擔,刪減那些超出多數學生接受能力的過于深難的內容,并從總體上控制必修課知識學習總量,這樣做同時也是為了給探究和創(chuàng)造等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機會。但這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容易簡單或無原則地刪減。因為,要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學習必須具有適度的難度和挑戰(zhàn)性,以防止“全面的膚淺性”或普遍的“學術平庸化”。從各科課程標準來看,雖然有些學科是否刪減或降低得太多仍存在爭議,但多數學科的標準應該說還是比較適當的,從內容上看,有減也有增,有新也有舊,更新力度適當,并沒有走極端。
其次,由于新課程強調讓大多數學生獲得成功,在學習總量和難度上畢竟比原來降低不少,因此產生比例更多的學生吃不飽的問題也是自然的。這就要求教師針對個別差異,因材施教。
如,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如對語文特長生要求他們背誦更多的唐詩。
布置作業(yè)時,提供一些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作的思考題、探究題或小型研究項目。
再如班級中某科比如說前5名或前10名學生可以申請免修某科課程,獲得測查通過后,可自由確定一學期中部分課時的安排(在自由課時中,學生可以去圖書館,探究教室,或參加體育活動等)。
有些學校開展了分層教學實驗,如把英語分為五級,按級分班上課,無論學生是哪一年級的,根據分層考試成績分級上課。比如,你雖然是四年級學生,如果你有英語特長卻可能在上五級班,或者英語成績不好仍在三級班上課。
另外,各科新教材除遵照課程標準精心編寫必學內容外,還編寫了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學的內容,以利于困材施教。化學新教材就編入了拓展性課題,如最輕的氣體、物質的分類等,供部分學生選學,以發(fā)展個性特長。
建議14 新課程強調評價要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有利于改革的進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改進自己的評價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學生發(fā)展、有利于新課程實施的新的評價模式。
新課程要求關注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而不僅僅是紙筆測驗中能夠體現(xiàn)和反映的那些素質。由于評價對教育教學在現(xiàn)實實踐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導向作用(即所謂“指揮棒”),因此要想使新課程改革順利開展,就必須對評價加以改革,不以紙筆測驗中的學生分數作為唯一的評價指標,而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準繩,強調學生多方面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個性發(fā)展,強調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跨學科問題的能力。同時,對紙筆測驗進行改革,尤其是高考要為課程改革保駕護航。
2001年廈門市初中畢業(yè)、升學統(tǒng)一考試中,語文試題中有一道閱讀理解題目首次嘗試采用學生自主命題并作答的設計。這一試題設計思路與目前新語文課程改革強調學生探究式學習,強調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進行自主解讀和鑒賞的能力這一改革精神非常符合。在這份試卷中,出題者設計了一道題目,要求是“閱讀下文,根據你對文章的理解,自主命題并作答!彼轿谋臼且黄6個自然段的短文“人間長虹--趙州橋”。學生閱讀短文后,可以根據自己對這一文本的獨特理解,自主選擇和設計自己認為最值得探討的4個問題進行提問并回答。閱卷人在評分時,根據學生提問的水平及回答的質量賦分。這樣的試題設計,對學生自主探究和發(fā)揮自己的獨特個性和理解,給出了足夠的探索空間和余地,有利于引導和鼓勵師生平時教學中對課文開展探究式的學習和研讀。
無論是試題設計的改革、評分標準的改革、評價指標的改革,還是評價模式的整體改革,最終都要依賴評價者素質的提高與觀念的轉變。如新的課程強調學生的獨特見解與個性體驗,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如果學生就某些問題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后,如果其觀點、視角或思路與評價者不一致,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如北京去年某語文統(tǒng)考中的作文是以“我真為她著急……”為題寫一篇短文。大多數學生寫的都是我真為某同學著急,她如何迷上打游戲而影響了學習;或者我真為媽媽著急,她下崗了,我們怎么鼓勵她,她仍舊很消沉;等等。總之,寫的這個“她”都是某個人。有一位同學,一上來就寫北京申奧成功,中國加入世貿,中國足球隊沖出亞洲等等,改革開放的道路上真是喜報頻傳,令人激動。然后又寫一件件喜事漸漸冷卻之后,作者卻發(fā)現(xiàn)北京的沙塵暴一次比一次厲害,北京交通的擁堵一天比一天嚴重,今年冬季的一場大雪使多少上班族半夜才回到家中。另外,市民亂穿馬路的情形一點也沒有好轉的跡象,北京的許多街道還是很臟。盡管報紙和媒體都對此進行了討論,但似乎仍沒有引起每一個市民,包括我們班級中的每一個小市民的關注。作者心中很是焦急,這樣下去,北京如何辦出奧運歷史上最好的一次奧運會,首都如何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形象,北京又如何迎接世界各國人民的到來呢?作者最后說,“唉,我真為她著急!”這位作者把作文題目中的“她”投射到祖國首都北京身上,思路獨特,立意也很高,加之文筆清晰流暢,按照新的理念,本可以得一個高分。可是,閱卷人只給了這位同學很低的分數,還有旁批寫著“跑題”。我們甚至擔心這位閱卷人是否看完了這位同學的全文,是否看到文末點題的那句點睛之筆。
現(xiàn)在許多老師告誡學生:考試寫作文時還是要根據一定的套路規(guī)規(guī)矩矩地寫,字跡工整、思路清晰、句子通順是最重要的。你想玩獨特,寫個性,出風格,倒是挺酷的,可是這是在冒險,也許能得個最高分,但弄不好同樣一篇文章也會變成最低分。還是保險些好。
之所以會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與主觀題(尤其是強調學生個性時)對評卷人的個性依賴太強很有關系。這也是新課程理念與評價之間的固有矛盾給改革帶來的難題,F(xiàn)在看來,問題的解決還有待理論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和實踐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轉錄自“人教網”
【走向新課程:給教師的建議四】相關文章:
走向新課程:給教師的18條建議08-13
走向新課程:給教師的18條建議(五)08-17
走向新課程:給教師的18條建議(二)08-17
走向新課程:給教師的18條建議(三)08-17
走向新課程:給教師的18條建議(一)08-17
走向新課程08-17
走向生活走向開放08-17
教師新課程的演講在實踐中理解新課程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