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物理力學的教學法討論
中學物理知識內容是物理學的初級層次.嚴格地講,它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它只是闡述了物理學中最基本、最基礎的知識,并不是十分嚴謹?shù)奈锢砝碚摚渲饕獌热菔墙浀湮锢韺W的基礎知識,而以力學、電學為重點.本文就力學部分的教學法談點看法.
一、從全局觀點分析力學部分教材
從全局觀點分析力學部分教材,揭示物理學的基本規(guī)律,有目的地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增強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對此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認真分析教材.
1.力學教材的基本知識結構
牛頓運動定律是經典力學的基礎,也是經典物理的基礎之一.動能定理和動量定理及其守恒定律為經典力學的棟梁.現(xiàn)行教材的體系是先講靜力學,后講運動學,最后講動力學.把牛頓三定律按三、一、二的順序安排,第三定律放在靜力學中講授.這種安排符合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即學習靜力學時,有牛頓第三定律作準備知識,學習牛頓第二定律時,有力的合成與分解作先行.通過靜力學的教學,要求學生正確理解力的概念.
物體受力分析是力學中的關鍵,幾乎所有的力學問題都要涉及物體的受力分析,所以靜力學教學是最重要的基礎.
2.物理思維方式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進行加工的過程,是人腦的功能,通過表象、概念判斷和推理以及其它過程來反映客觀現(xiàn)象的能動過程.物理思維就是運用思維的一般規(guī)律于物理學習、研究中所體現(xiàn)的具體的一種思維方式.
在教材分析中掌握物理思維結構,就是要掌握怎樣運用思維的基本形式(概念、推理、論證等)和思維的基本方法(比較、分類、鑒別、分析、綜合、歸納、證明、反駁等)以便能更好地、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一章“力”要重點講清三種力產生的條件及力的大小和方向,為物體受力分析做好準備.力的三要素,在初中已經講過,對質點來說不會發(fā)生關于力的作用點的問題,而對剛體來說,力的作用效果除了跟力的大小和方向有關外,還跟力的作用點的位置有關.教材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剛體概念,但所說的物體都是指剛體.力的作用點可以沿力的作用線移到剛體內任一點而不改變力的作用效果.因此,與其說力的作用點是一個要素,還不如說力的作用線是一個要素.物體的平衡,用了“平衡”和“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等理想模型方法;“力的分解和合成”用了分析、綜合、等效的方法.
第二章“物體的運動”用了理想模型(過程模型)的方法.高中教材以初中教材為基礎,先提出質點這個理想化模型,在研究物體在一直線上的運動以后,立即研究物體在一個平面內運動的有關概念、規(guī)律和描述方法.運動學是力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其它各章的必備知識.對平面運動的速度的合成與分解運用了分析、綜合、等效的方法.
第三章“牛頓運動定律”用了經驗歸納方法論.雖然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證明,但由第一定律推導出的一切結論都與實驗結果相符合,這就間接地證明了牛頓第一定律的正確性.當今的實驗已能近似地驗證這個定律,例如用氣墊導軌實驗,運動物體——滑塊在水平方向可以近似地認為不受力,因而它近似地做水平勻速直線運動.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fā)展,牛頓第一定律有可能得到更加嚴密的證明.牛頓第二定律是通過實驗歸納得出的.在功和能,機械能守恒定律,動量、動量守恒這幾章中,主要是用了推理的方法.如教材中機械能守恒定律是借助于運動學和動力學的知識推導出來的.但應當明確一點,這是一條實驗規(guī)律,是實踐經驗的總結,是客觀規(guī)律的反映.這此規(guī)律能夠相互推導,這說明它們之間存在著內在聯(lián)系.動量定理出自于牛頓第二定律,又異于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二定律是一個瞬時的關系,而動量定理則說明狀態(tài)過程,它可以按過程始末狀態(tài)處理物體的動量變化,而不必涉及過程的細節(jié).如果只考慮兩個物體的孤立體系,把牛頓第三定律與牛頓第二定律結合起來,就得到作用前后的總動量不變.我們可以用實驗進行檢驗,牛頓也正是用這個方法驗證牛頓第三定律的.
“振動與波”一章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推理過程,運用了動力學和運動學的基本規(guī)律,導出滿足機械能和機械振動規(guī)律的新結論.
3.數(shù)學是表達物理學規(guī)律最精確的語言
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將教材的教學方法、結構搞清楚,才能達到運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物理問題的目的.在“力”這一章中,重點解決什么是矢量和矢量的運算方法問題.對物理矢量必須透徹理解,掌握其數(shù)學運算法則——矢量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引導學生對“代數(shù)和”與“矢量和”進行對比,體會矢量的質的差別,從而自覺地運用矢量運算法則.在“物體的運動”這一章中,先提出質點這個理想化模型,并研究質點動力學中的幾個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從數(shù)學角度分析這些量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包括文字敘述、數(shù)學公式、函數(shù)圖象等),再進行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矢量運算.
在“牛頓運動定律”這一章中,牛頓運動定律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即能進一步加深對靜力學、運動學知識的理解,又能為順利學習機械能和動量鋪平道路.牛頓第二定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只有以地球和相對地球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為參照系才是適用的.教材由分析物體只受一個力產生加速度與力的關系,過渡到分析物體受幾個力產生加速度,以及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從而概括出能適合各種情況的牛頓第二定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ΣF→=ma→.在公式中,力與加速度都是矢量,故此式是一個矢量式.牛頓第二定律概括了力的獨立性原理(或力的疊加原理),即幾個力同時作用在一個物體上所產生的加速度,應等于每個力單獨作用時所產生的加速度的疊加——矢量和.在解題中,運用了正交分解法等基礎知識.
機械能和動量這兩章是在運動學和動力學的基礎上,討論力的空間和時間積累效應,從而引出功和能、沖量和動量等概念.功和能將矢量運算變成了代數(shù)運算.教材從力對物體做功引出動能和動量定理,研究了重力、彈力做功的特點,引出勢能的概念,得出在只有重力、彈力做功時,機械能守恒.最后,從一般的功能原理闡明功的本質是能量變化的量度作為本章的總結.能的轉換和守恒揭示了物理學各部分的內在聯(lián)系.在討論動量定理時,應強調牛頓第二定律的關系式是一個瞬時關系,而動量定理則說明狀態(tài)過程,應用它研究某一過程而不是研究某一瞬時,只有在t→0時,才是相等的.實驗是講述動量守恒定律的基礎,教材這樣處理是考慮到動量守恒定律的產生不是從牛頓運動定律推導得出的,而是一個獨立的物理規(guī)律.而動量守恒定律的適用范圍遠遠超出牛頓力學的適用范圍.對動量守恒定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沒有具體給出,目的是避免學生只是死記公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會運用物理規(guī)律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的能力.在應用動量守恒定律時,應選用慣性系,物體的動量mv、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也與參照系的選取有關.應特別注意計算同一系統(tǒng)中各部分的動量不能用不同的參照系.機械振動和機械波是較復雜的機械運動,它需要力學、圓周運動、運動圖象等知識作基礎.簡諧運動是最簡單、最基本的振動,是講清波的關鍵.建立振動和波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是突破機械波教學難點的關鍵.
二、物理教學即要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物理教學即要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而后者較前者更為重要.從物理學本身來看,它研究的各種現(xiàn)象和規(guī)律是互相聯(lián)系的.例如功和能的概念及能的轉換和守恒定律,又滲透在各個分科中.教學職能即要從人類知識的總匯中挑選最精華的,運用最科學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又要使他們具有獨立獲取知識和駕馭知識的能力.要重視知識的傳授,離開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fā)展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1.系統(tǒng)化結構化的教學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貫穿力學的兩條主線——動能定理和動量定理、機械能轉換和守恒定律及動量守恒定律.這兩個定理、兩個定律來源于牛頓運動定律,與牛頓三定律一起構成質點動力學的基本規(guī)律,是力學部分的重點知識.圍繞這兩條主線,要深入分析牛頓運動定律,為這兩個定理打好基礎.動量定理、動能定理是在牛頓定律基礎上派生出來的定理或推論,它們提供的表達式與牛頓運動定律等價,可代替牛頓二定律的矢量表達式中的某分量式,而不是什么新的表達式.但是動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規(guī)律之一,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也是反映自然現(xiàn)象的最重要的規(guī)律之一.它們的作用遠遠超出了機械運動的范圍.
2.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
要培養(yǎng)思想活躍,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人材,必須加強學生的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物理實驗是將自然界中各種物理現(xiàn)象在一定條件下,按照一定的物理規(guī)律創(chuàng)造一定的條件使它重現(xiàn).做物理實驗,必須滿足于一定的條件才能獲得預想的結果,如設計實驗步驟、選擇測量儀器、正確觀察現(xiàn)象、完整的讀取數(shù)據(jù)、嚴格的計算,是做好實驗不可缺少的過程.讓學生按照上述過程有目的的科學訓練,自覺地掌握科學實驗的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能增強學生靈活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得改變由教師“一講到底”的狀況,避免由于教師教學方法的單調,而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
總之,以“學科體系的系統(tǒng)性”貫穿始終,使知識學習與智能訓練融合于一體,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完整框架.所以系統(tǒng)化、結構化的教學,使學生頭腦中形成力學體系的清晰圖象,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從被動的學習轉為主動的學習,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攻克學習難關,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中學物理力學的教學法討論】相關文章:
討論式教學法的研究論文08-15
問題討論:08-17
討論的作文03-12
中學物理教學論文08-24
中學物理教學反思08-26
中學物理教學反思04-15
中學物理情感式教學08-17
中學物理述職報告推薦11-07
病例討論記錄08-24
討論優(yōu)秀作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