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如何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廖春艷
廣西百色平果縣第七小學(531400)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前者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闭n堂上,教師如何激發(fā)學生提問,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在十幾年的語文教學中,我深深感受到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至關重要。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1基礎知識的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前提
羅曼·羅蘭曾說:“懷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毀,也能替明日的信仰開路!毕胱寣W生產生“懷疑”的思想,得從學生的基礎知識抓起,只有掌握一定量的知識,才有可能對新知識產生好奇、渴望,因此,我們要教育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努力學習。只有學好課內知識,又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才能厚積而薄發(fā),形成敏捷的思維,產生各種真知灼見,從而質疑問題。如果不學無術,卻指望“天上掉餡餅”,想一下子具備了強烈的問題意識,那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因此教育學生虛心好學,長期積累知識,是我們小學高年級教師的長期重要任務。
2師生關系的融洽,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基礎
南宋哲學家陸九淵在《語錄》曾說:“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币馑际牵褐螌W最擔憂的是提不出疑問,有了疑問就有了進步的基礎。小學生的思想活躍、求知欲旺盛,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就是問題意識的種子。在大力提倡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揚教學民主的今天,“師道尊嚴”仍蟄伏于許多人的思想深處,學生對老師既敬又畏,教師永遠是正確的,對書本質疑、向老師發(fā)問,便是對老師不敬,于是課堂上便只剩下教師的聲音了,久而久之,學生也就沒有問題可問了。導致大部分學生能學不能問,會學不會問,只學不問。
相反,如果教師能民主、平等地對待學生,鼓動學生大膽質疑、提問,鼓動學生求新求異,正確對待學生的提問,不譏諷,挖掘其可貴之處,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就為問題意識這顆種子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陽光、水分、適宜的土壤,使其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3提倡研究討論,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
開發(fā)學生的研究討論能力,需要在教學中鍛煉學生的各種思維,引導學生變換角度去思考問題。如作文教學中,審題時提供有價值的材料,讓學生多角度的去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立意。學生往往把教師和學習好的同學看作是知識的權威,一味迷信。“老師說的”、“書上寫的”“同學說的”成了他們的口頭禪。我們老師應引導學生挑戰(zhàn)“權威”,讓他們反思作品中的人物、結構、語言、思想、情感,從而開發(fā)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形成自己具有個性的解讀。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少年閏土》時,同學們對“閏土心中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潤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這句話認為“我”的視角很小,只能看見一點點外面的世界。而有些同學認為這句話講了“我”的活動天地很小,看不到更廣闊的天空,更多同學認為這句話是指“我”學不到更多更廣泛的知識,表達作者對廣闊天地的向往,對知識的渴望。通過討論加深了同學對句子含義的理解。
4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
4.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點燃思維火花。
朱熹曾這樣說:“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是疑。都無所疑,方始是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教材中某些現象和事例的矛盾關系,設疑發(fā)問,喚起學生注意并產生積極探求問題答案的心理,調整學生的思維方式,由淺入深,揭示事物間的必然聯系。
如在教《冬陽·童年·駱駝隊》時,我說:“課文第十五自然段作者說:‘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谡n文最后一個自然段作者又說寫道:‘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又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又聽見緩緩悅耳的駝鈴聲。童年重臨于我的心頭!鼻懊孀髡哒f童年一去不還,后面又說童年重臨心頭,在此,作者的話是不是前后矛盾呢?這下學生大腦里的思維火花一下被點燃了,有學生疑惑,有學生點頭表示前后矛盾,更有幾個學生高高地舉起手表示不同意,有學生說前一個“童年”指童年時光,而后一個“童年”則指童年里的人物、經歷的事物和看到的景物等,當作者再次看到駱駝隊停在我家門前而想起童年舊事,懷念童年,留戀童年。因此,前后并不矛盾。一個巧妙的問題,就能使學生產生思維的火花,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培養(yǎng)和強化。
4.2營造合作探究氛圍,激發(fā)學生的熱情。
普列漢諾夫曾說:“有教養(yǎng)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要經常和學生進行心理互換,留給學生一塊相當充裕的自由活動的天地,根據教學任務的不同,把問題提給學生。
如,我在教《楓橋夜泊》時,讓學生討論“是夜半鐘聲到客船還是夜半鐘聲客船到”;在教《秋天的懷念》時,我讓學生討論“為什么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學生反應熱烈,以上討論都成了這些課的亮點所在。可見,學生處在一種寬松自由、生動活潑的情境中學習,他們學習的內在動機和求知欲望會得到誘發(fā)和補償,學習的積極性就能得到充分發(fā)揮。通過對問題的討論、爭辯,使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在集體中解決,從而體味到學習的樂趣。其實,這樣的思維交鋒比結論本身更重要,討論和爭辯大大強化了學生的提問意識。
因此,教師只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大膽提問,廣泛思考,學生養(yǎng)成了問問題的意識和習慣,我們的教學,我們課堂才會變得更有生機,更有光彩。
【如何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相關文章:
課堂教學中利用電教媒體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08-23
如何在優(yōu)化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08-24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08-23
淺談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08-25
如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