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論文(集錦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yè)基礎。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論文1
摘 要:教師培訓在教育教學領域并不是新鮮話題,但是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廣,教師的培訓模式應當與時俱進,做出新的改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小學語文教學的培訓為例,分析在新形勢下語文教師的培訓新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師;培訓;新模式;探究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他們是知識的傳遞者,是學生在學習上的引導者,對教師進行培訓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是教學發(fā)展的重要保障。語文作為小學生學習的基礎課程,學好語文知識,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益。因此,做好小學語文教師的培訓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筆者將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一、新課程實施背景下的教師培訓模式
1.參與式培訓模式
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并不是針對某一個人開展的,它所針對的是整個語文教師群體。因此,在進行教學培訓的時候,必須注重引導教師積極參與到教學培訓中。在進行培訓的時候,根據教師的發(fā)展需要,設置培訓目標,激發(fā)教師的主體參與意識,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在教學培訓的過程中,不少教師都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通過樹立教師參與的意識,使得在培訓過程中,不同的語文教師得以交流彼此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困惑,解決他們在教學中所遇到的難題,這樣語文教師可以從被動的學習逐漸變?yōu)榉e極主動地探索知識,有助于教學培訓的長遠發(fā)展。
2.以問題為中心的培訓模式
開展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培訓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促進語文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在小學教師培訓的時候,不能只注重理論方面的知識講解,而應學會從實際出發(fā),以解決教學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為主,這樣才能體現出培訓的意義和價值。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能會遇到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無法得到提升、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學生不理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存在障礙等教學實際問題。教學培訓時,可以對這樣一些較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思考,探索解決的辦法,教師要學會通過培訓,不斷地反思自己在教學時遇到的一些問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爭取在培訓時有所收獲。
3.校本培訓模式
校本是近幾年來在教學中極為常見的一個詞匯,它是從學校的角度出發(fā),以促進學校發(fā)展為目的的一種發(fā)展方式。在進行語文教師培訓的時候,采用校本培訓的模式,可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更好地促進學校的發(fā)展。
一般來說,校本培訓是以“自修―交流―反思―實踐―評價”為主的模式。它站在學校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將工作的重心放在學校上,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制定培訓的策略和方法,可行性高。以學校為本的校本培訓模式,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學校的教師組織起來,交流一段時間內,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這樣針對性也比較強。而且,這種培訓活動一般是在本校開展的,語文教師交流起來方便了,還能夠在其他教師教學時,聽課、評課,汲取教學經驗。
4.現代遠程教育模式
未來是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技術在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教育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也是教學發(fā)展不可逆轉的趨勢。
基于這樣的原因,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師培訓的時候,要注意對教師做好信息技術培訓,讓他們對現代遠程教育模式有所了解,并且能夠正確運用這種教學模式,F在的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年齡偏大,尤其是一些偏h地區(qū)的語文教師,教學觀念傳統(tǒng),不會或者是在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時,不是十分熟練,這對于教學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要做好這方面的教育培訓,讓教師學會使用新型的技術進行教學,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
二、小學語文教師培訓新模式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做好教師培訓內容的整體把握
語文教師的培訓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步步深入推進發(fā)展才能夠有效完成培訓工作。在培訓的過程中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技能。
筆者認為,在進行教學培訓的`時候,首先應當從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入手,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觀念對教師的教學有較大的影響,如果不能把握好培訓的大方向,那么其他細節(jié)方面的培訓,必然也不太好把握,培訓的操作性也會變差。
2.加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層次性
小學語文教學的時間比較長,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層層推進的過程,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比如說,在教學低年級的語文知識時,教師應當盡可能地使用淺顯的語言進行教學,想辦法激發(fā)小學生的注意力,而針對高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有了部分知識積累,教師可以適當向學生講解一些有難度的知識,引導他們思考。所以說,在進行語文教師培訓的時候,應當有針對性,有的教師擅長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有的教師擅長高年級的語文教學,根據不同的教學段,教師培訓的內容也應當有所不同。
此外,小學語文教師的工作內容雖然大致相同,但是他們的學歷層次、專業(yè)知識結構、理解能力等也不盡相同。所以,在具體的培訓過程中應當因人而異,有層次性。
3.確保教師培訓的時間和經費投入
時間和經費是語文教師教學培訓開展的保障。小學語文是教學中的重點科目,平時在學校里,教師的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課堂教學上,教師即使想要學習知識也有心無力。此外,培訓經費也是制約教學發(fā)展的關鍵,部分地區(qū)的經費有限,語文教師的教學培訓往往只能走過場,培訓的實質性作用不大。
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師培訓的時候,必須要確保教師有充裕的培訓學習時間,不能與課堂教學相沖突,同時,也要確保教師在職培訓的經費來源充足,以免影響教師的專業(yè)學習,使得培訓工作進行得不順利。
隨著教育教學的發(fā)展,教師的培訓方法必然會得到更好的創(chuàng)新,教師在參加培訓的時候,要端正好自己的態(tài)度,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培訓,認識到教育培訓發(fā)展對于課堂教學的重要性,積極地參與到教學培訓中。同時,在進行教師培訓的時候不能盲目,要學會根據教學發(fā)展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培訓方式,開展教學培訓,真正提升教師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高嶸.小學語文教師職業(yè)規(guī)劃與專業(yè)發(fā)展個案研究[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xx(6).
[2]王小兵.新課程師資培訓的“憂”與“思”[J].當代教育論壇,20xx(12).
小學語文論文2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學習的過程有助于學生發(fā)展智力、開闊視野和提高文化素養(yǎng)。由此可見,我們不能簡單地把語文課當作只是進行語文教與學的課,它同時還擔負著思想教育和心理發(fā)展的任務。因此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潛力,培養(yǎng)能力,從而使學生以極大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在語文教學中,作為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感到有“情”
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過程。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著學生的活動。一般說來,學生對某位教師喜歡,其課堂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誠的愛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誤、敢于開口說語文。重視學生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想方設法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這對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學生初學語文時都興趣盎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容量的增多、學習難度的加大,興趣的保持程度則會因人而異,出現差異,有的學生甚至會完全喪失興趣。針對這一自然現象,我們不能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而應該多關心鼓勵,多給予實際行動上的幫助,從眾多方面著手,要防微杜漸,更要亡羊補牢。
著名作家冰心講過:“我只覺得‘師’和‘生’應當是互相尊重、相親相愛的朋友!币獙W生對你所教的學科有濃厚的興趣,就應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和學生交朋友。語文是一門特殊的學科,主要以交際為主,如果學生不敢或者不愿開口講,哪怕考試的分數再高,我想這個老師也不能稱之為成功的老師。為了能使學生敢于開口、愿意開口,教師應對他們有親切感和信任感,多和學生在一起談心交流,參加學生的課外活動。
二、優(yōu)化心理狀態(tài),使學生感到有“功”
所謂心理狀態(tài)是指一個人在認知、情感、意志基礎上所產生的相對穩(wěn)定而又尚未形成品質特征的一種特殊的情緒狀態(tài)和行為方式!扒蟪晒Α笔侨祟惞灿械奶煨,即使是一點一滴的進步,也會使小學生感到愉快,是學生愿意繼續(xù)學習的一種動力。學生學業(yè)取得進步時,教師對學生的成績給予正確的評價,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會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光榮,產生積極學習的動力。在課堂上教師經常使用鼓勵性語言,可以激發(fā)學習成功的動機,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對問題回答得好的學生說“你真棒”、“好樣的”等,有時還可借助同學們的掌聲進行鼓勵,對于回答得不好的學生說“再努力,相信你一定行”等。學生聽到這些肯定和贊揚的聲音,就會洋溢在歡樂之中,他們的大腦皮層就會處于興奮、活躍的狀態(tài),學習興趣也就會有效地激發(fā)出來。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有回答不出來的問題,老師不能加以批評,特別是對學習上不是很好的學生更不能如此,因為這樣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那些學生對學習更不感興趣,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我們應該給學生們更多的鼓勵,對他們在學習上的錯誤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課上用淺顯的語言和他們交談,讓他們對語文產生興趣、產生成就感,這樣才會有更進一步的學習動力。
三、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到有“味”
在教學內容上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教學形式上力求新穎多樣,以滿足學生新奇感的心理要求。如通過集中識詞,讓學生從已感知的語言材料中,通過觀察、分析、歸納等邏輯思維活動,自己發(fā)現讀音規(guī)律,再將讀音規(guī)律運用于單詞的記憶中,使學生感到單詞并不難記,激發(fā)學生取得成功的動機,同時也降低了學習難度,從而提高了成功的機率。又如,通過不斷變化教學手段――有時引導學生做游戲,有時引導學生進行競賽,有時引導學生進行表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大腦處于最佳的活動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機體的潛能,使學生感到學習的滋味是非常好的。
四、組織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感到有“用”
五、運用形式多樣的評價方法,使學生感到有“禮”
小學的語文特別注重口語交際,因此,它不可能像語文數學那樣,很多地依賴書面考試的分數來評定學生的水平。為此,教師應在學習評價上力求形式多樣,通過不同層面的考察,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開學初,我就提出了三種平常語文測試的方法:第一種是觀察學生,平時的朗讀和平時的作業(yè)(這是針對品學兼優(yōu)、口語好并且膽子大的學生提出來的);第二種是教師選定考試的內容,學生自由找同伴表演給老師看,平時書上的朗讀作為加分項(這是針對語文水平還可以、膽子較小一點的學生提出來的);第三種是教師選定考試的內容(書上的內容)表演給學生看或者朗讀給學生聽(這是針對大部分學生提出來的)。當然,第一種的分數要高一點,第二種稍微低點,以此類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其中的一種,也可以三種同時進行,教師過一個星期評價一次,選擇最好的一種給學生打分。通過這樣的評價方法,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很受尊重,教師對待自己是非常有禮貌的,連考試都可以讓自己選。
小學語文論文3
摘要:以讀為本這是閱讀教學的基本理念。要實現以讀為本,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講解式教學,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性。在具體的教學中,我主要從境中誘讀、讀中引讀、說中帶讀、評中促讀這四個方面展開。
關鍵詞:小學語文;以讀為本;有效教學
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視學生的閱讀,倡導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與文本互動,與作者互動。那么,小學閱讀教學如何來實現以讀為本呢?
一、境中誘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閱讀的動力。如果沒有激起學生閱讀的激情就展開閱讀,學生還處于散漫狀態(tài),注意力不集中,思維不活躍,只是在應付性的讀,根本就無法展開獨立的思考與積極的思維,無法實現對文本的深入解讀,甚至還會讓學生因此對閱讀失去興趣。為此,要實現以讀為本,引導學生主動閱讀,教師首先必須要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F代信息技術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可以突破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將圖片、文字、音頻與視頻等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設圖文并茂、聲像俱全的教學情境。這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不僅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能引發(fā)學生的想象,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而激起學生對閱讀的濃厚興趣,讓學生帶著特定的情感來展開自主性閱讀。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向學生展現優(yōu)美而壯麗的桂林山水風光圖與視頻,并配以悠揚動聽的壯族歌曲,將學生帶入如詩如畫的優(yōu)美意境之中,讓學生欣賞桂林的山與水,激起學生對美景的向往。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利用充滿激情的語言來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去親身感受作者是如何用文字來描述這優(yōu)美的山水,這樣更能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走進文本,深刻地理解文本。
二、讀中引讀
小學生正處于形象認知階段,對直觀的事物更感興趣,更能從易于接受的事物中來獲取信息,體會情感。學生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在閱讀中往往會受到文字表面的局限性,并不能深刻地領會到字里行間所包含的深層含義。因此,要真正實現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閱讀來走進文本,與作者情感互動,就需要教師通過范讀來引領學生進行品讀。教師應選取重點語句來引領學生朗讀,讓學生把握情感基調,深刻感悟語言,這樣才能讓學生透過文字深刻地領會到文字背后所包含的真摯情感與優(yōu)美意境,感受到文章的靈魂所在。如《桂林山水》一課,教師可以配樂朗讀“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蓖ㄟ^富有情感的朗讀可以讓學生將之前多媒體所展現的畫面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進行朗讀,學生自然也會讀得有情有調,在后面學習關于桂林的山的描寫時,自然就會輕車熟路。
三、說中帶讀
閱讀是教師、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在與文本的互動中,學生自然會產生許多的見解與感受,甚至會產生不同于教師、不同于學生、不同于作者的觀點與看法。為此,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閱讀心得與體會的交流與討論,要給予學生更多說話的權利與機會,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文本內容與主題等方面的理解。學生為了更好地交流自然在閱讀中會更加用心,逐字逐句地展開分析。當然為了讓學生的說更有針對性,教師可以提出一系列的小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來閱讀,這樣更能通過閱讀來提取信息,形成見解。如在學習《橋》時,教師可讓學生找到描寫暴雨和山洪的句子,并就此來展開交流。在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用一個字來概括這場暴雨和山洪的特點。接下來,教師可讓學生就作者是如何來描寫這場暴雨和山洪的。這樣就能讓學生在認真閱讀與充分交流中掌握擬人這一重要修辭格。這樣的閱讀活動將說話與閱讀結合起來,以讀為主線,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又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與語言表達水平。
四、評中促讀
評價也是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得當的評價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動機,掌握閱讀技巧,深入地領會語言。因此,在以讀為本的閱讀教學中,我們同樣要重視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更加主動而認真地閱讀。評價的主體不能只是把握在教師一個人的手中,而是要評價主權下放,讓學生成為評價主體,參與到評價中來,通過自我評價、同學互評、教師點評等讓學生能夠更客觀地對待自己的閱讀,這樣更加利于學生閱讀活動的開展,利于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同時,教師對學生閱讀的評價要具體,要正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來運用不同的評價,要讓評價成為學生閱讀的推動力量,能夠從評價中汲取信心與勇氣。評價要具有導向作用,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來說一說“這段話為什么這么讀?那段話為什么那么讀”“這位同學哪些地方讀得好”等等。這樣才能讓評價不僅成為學生閱讀的推動力量,同時還可以成為學生知識增長,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
總之,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靈魂所在,閱讀教學就要以讀為本。因此,我們要少講精講,給予學生更多閱讀的時間與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多閱讀多思考多交流,這樣才能讓閱讀教學更加有效促進學生閱讀水平與語言水平的整體提高。
作者:穆宇新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第二實驗小學
參考文獻:
[1]晉桂景.以讀為本彰顯魅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閱讀與鑒賞,20xx(8).
[2]高飛.以讀為本———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xx(Z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
一、實施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育的重要性及意義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初步學習階段,在此過程中一定要為學生打好學習的基礎,因為這樣有利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受到新課改的影響,為了滿足相關教學要求,提高學生的閱讀以及閱讀知識儲備水平,單一的依靠語文課本教學已經遠遠達不到預期目的。因此,開展語文拓展閱讀教育則成為了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及知識儲量的必然路徑。
1、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想要學好小學語文知識,就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開展拓展閱讀教育期間,其作為語文學習的一種課外知識補充形式,在教育時要使用靈活多變的教育方法,讓閱讀教育變得充滿活力與趣味性,從而獲得小學生的喜愛與歡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還能夠幫助學生增加知識儲量,為其培養(yǎng)好的閱讀習慣。
2、幫助學生豐富了語言的積累
開展語文閱讀教育,能夠拓展小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小學生的視野,增長小學生的見識,增強小學生的語言積累,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3、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通過語文閱讀拓展訓練,將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語言積累數量,并進一步改善學生的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因此,這有助于小學生語文寫作水平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育教學工作出現的問題
小學生在進行語文閱讀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主要是通過接觸課本獲取相關知識的。所以學生的閱讀知識獲取途徑受到限制,這將不利于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另外,由于小學生好玩天性的存在,很多學生都對枯燥的教學方式、無趣的閱讀課等不敢興趣。因此,這就導致了我國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工作效果不佳。以下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育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詳談:
1、閱讀面不寬
課程改革前夕,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多數是以語文課本為教學主體,學生在學習中得不到語文閱讀空間的擴展及內容的更新,從而影響了學生語文閱讀知識的積累,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強化,使學生的語文水平也隨之受到影響。另外,這也會讓學生開始厭煩學習語文知識,從而影響了小學語文的教育質量及教學效果。
2、學生缺乏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與家長成為了督促學生進行閱讀的主導者,而學生恰恰缺乏這種主動閱讀的能力與興趣,在家長與教師這種鞭撻的方式下,學生自然對閱讀的興趣越來越低。
3、教學模式單調乏味
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影響,小學語文教師多采用單一的閱讀教學模式,并且對閱讀的重要性并沒有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沒有做好日常的閱讀訓練。很多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多采用機械分析法,僅僅在課堂上講解課本內容,基本不與學生互動;或者僅僅對部分重點段落進行講解,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導致學生對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不斷降低,從而影響了學生思維的擴展。
4、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過于死板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問題評價標準的把握中,往往單純的以課后標準答案為基礎,對學生自身從閱讀中獲得情感體驗及感悟基本忽略不見,這種做法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制約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三、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育問題的有效對策
面對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若不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解決,勢必會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對學生閱讀能力、閱讀水平的提升、知識儲備量的增加等造成不良影響,從而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產生負面作用。因此,相關問題的存在必須制定有效的對策進行處理。
1、拓展語文教育內容
語文拓展閱讀教育的關鍵之一就是拓展閱讀內容,語文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除了要講解書本內容外,還要講解課外、生活中的閱讀知識。例如,可以合理將一些吸引小學生的童話故事、神話傳說等納入閱讀內容。鼓勵小學生進行積極、主動地閱讀,并認真撰寫觀后感或心得體會,并在此過程中鼓舞學生積極的進行閱讀體會的交流與分享,從而改善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儲量,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應采用多樣化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在閱讀教學中,為學生制造懸念、設置問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探索欲望。同時還可以鼓舞學生大膽的將閱讀知識實踐運用在生活中,并積極的引導學生閱讀著名的成語故事、神話典故等課外讀物,豐富學生的知識儲量。然后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月活動,為學生制造課外閱讀開放空間,讓學生在這個屬于自己的空間中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并通過讀后感交流等方式分享自己所感悟到的知識與樂趣等,另外教師也可以在此期間將學生所獲得閱讀知識進行歸納整理,然后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加以利用。比如,在閱讀“四大名著”之后,讓學生總結出在其中學到的成語和一些比較感興趣的詩句,在語文教學的時候可以就這些知識點進行探討和教學,由于是學生自身搜集的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都會懷著極大的興趣進行學習。
3、對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
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影響了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育的開展效果。所以,教師在進行拓展閱讀訓練的時候,需要優(yōu)化教學模式,提高拓展閱讀的靈活性及開放性。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的融入學生,和學生共同探討閱讀時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意識。另外,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閱讀感受,做好閱讀文章的通篇講解與分析。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實施情境再現教學,讓學生辦成閱讀內容中的人物進行故事再現等,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4、利用閱讀比賽的形式調動
學生給參與閱讀的積極性教師在開展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部分同學雖然表現的非常的積極,但是依舊有一些同學不喜歡參與課外閱讀拓展環(huán)節(jié),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參與閱讀過程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拓展閱讀教育的時候,就可以通過舉辦閱讀比賽的方式,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與參與的興致。例如,教師可以指定《成語故事》這本書作為學生的課外拓展閱讀讀物,然后分階段的組織學生進行成語比賽或者是成語接龍、故事接龍比賽,然后通過給予優(yōu)勝者獎勵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與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語文閱讀積極性和參與性。這樣做,不僅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增加課外語文閱讀知識,還能夠進一步改善閱讀的氛圍,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進步。5、改善閱讀評價語文教師應摒棄以答案輪結果的評價模式,教師應優(yōu)化語文拓展閱讀評價體系,把學生閱讀后的感受與情感收獲等放入評價模式當中。比如,教師在實施語文閱讀評價的過程中就可以鼓舞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后進行合理的評價與引導。
四、結束語
總之,受到新課改的影響,小學語文的拓展閱讀教育與學生閱讀能力的改善已經成為了教育領域關注的重點問題。所以,在進行語文閱讀教育時,應完善教育手段,積極地處理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改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優(yōu)化語文學科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綜合運用以及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
一、實施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育的重要性及意義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初步學習階段,在此過程中一定要為學生打好學習的基礎,因為這樣有利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受到新課改的影響,為了滿足相關教學要求,提高學生的閱讀以及閱讀知識儲備水平,單一的依靠語文課本教學已經遠遠達不到預期目的。因此,開展語文拓展閱讀教育則成為了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及知識儲量的必然路徑。
1、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想要學好小學語文知識,就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開展拓展閱讀教育期間,其作為語文學習的一種課外知識補充形式,在教育時要使用靈活多變的教育方法,讓閱讀教育變得充滿活力與趣味性,從而獲得小學生的喜愛與歡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還能夠幫助學生增加知識儲量,為其培養(yǎng)好的閱讀習慣。
2、幫助學生豐富了語言的積累
開展語文閱讀教育,能夠拓展小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小學生的視野,增長小學生的見識,增強小學生的語言積累,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3、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通過語文閱讀拓展訓練,將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語言積累數量,并進一步改善學生的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因此,這有助于小學生語文寫作水平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育教學工作出現的問題
小學生在進行語文閱讀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主要是通過接觸課本獲取相關知識的。所以學生的閱讀知識獲取途徑受到限制,這將不利于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另外,由于小學生好玩天性的存在,很多學生都對枯燥的教學方式、無趣的閱讀課等不敢興趣。因此,這就導致了我國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工作效果不佳。以下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育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詳談:
1、閱讀面不寬
課程改革前夕,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多數是以語文課本為教學主體,學生在學習中得不到語文閱讀空間的擴展及內容的更新,從而影響了學生語文閱讀知識的積累,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強化,使學生的語文水平也隨之受到影響。另外,這也會讓學生開始厭煩學習語文知識,從而影響了小學語文的教育質量及教學效果。
2、學生缺乏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與家長成為了督促學生進行閱讀的主導者,而學生恰恰缺乏這種主動閱讀的能力與興趣,在家長與教師這種鞭撻的方式下,學生自然對閱讀的興趣越來越低。
3、教學模式單調乏味
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影響,小學語文教師多采用單一的閱讀教學模式,并且對閱讀的重要性并沒有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沒有做好日常的閱讀訓練。很多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多采用機械分析法,僅僅在課堂上講解課本內容,基本不與學生互動;或者僅僅對部分重點段落進行講解,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導致學生對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不斷降低,從而影響了學生思維的擴展。
4、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過于死板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問題評價標準的把握中,往往單純的以課后標準答案為基礎,對學生自身從閱讀中獲得情感體驗及感悟基本忽略不見,這種做法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制約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三、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育問題的有效對策
面對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若不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解決,勢必會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對學生閱讀能力、閱讀水平的提升、知識儲備量的增加等造成不良影響,從而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產生負面作用。因此,相關問題的存在必須制定有效的對策進行處理。
1、拓展語文教育內容
語文拓展閱讀教育的關鍵之一就是拓展閱讀內容,語文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除了要講解書本內容外,還要講解課外、生活中的閱讀知識。例如,可以合理將一些吸引小學生的童話故事、神話傳說等納入閱讀內容。鼓勵小學生進行積極、主動地閱讀,并認真撰寫觀后感或心得體會,并在此過程中鼓舞學生積極的進行閱讀體會的交流與分享,從而改善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儲量,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應采用多樣化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在閱讀教學中,為學生制造懸念、設置問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探索欲望。同時還可以鼓舞學生大膽的將閱讀知識實踐運用在生活中,并積極的引導學生閱讀著名的成語故事、神話典故等課外讀物,豐富學生的知識儲量。然后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月活動,為學生制造課外閱讀開放空間,讓學生在這個屬于自己的空間中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并通過讀后感交流等方式分享自己所感悟到的知識與樂趣等,另外教師也可以在此期間將學生所獲得閱讀知識進行歸納整理,然后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加以利用。比如,在閱讀“四大名著”之后,讓學生總結出在其中學到的成語和一些比較感興趣的詩句,在語文教學的時候可以就這些知識點進行探討和教學,由于是學生自身搜集的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都會懷著極大的興趣進行學習。
3、對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
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影響了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育的開展效果。所以,教師在進行拓展閱讀訓練的時候,需要優(yōu)化教學模式,提高拓展閱讀的靈活性及開放性。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的融入學生,和學生共同探討閱讀時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意識。另外,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閱讀感受,做好閱讀文章的通篇講解與分析。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實施情境再現教學,讓學生辦成閱讀內容中的人物進行故事再現等,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4、利用閱讀比賽的形式調動
學生給參與閱讀的積極性教師在開展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部分同學雖然表現的非常的積極,但是依舊有一些同學不喜歡參與課外閱讀拓展環(huán)節(jié),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參與閱讀過程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拓展閱讀教育的時候,就可以通過舉辦閱讀比賽的方式,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與參與的興致。例如,教師可以指定《成語故事》這本書作為學生的課外拓展閱讀讀物,然后分階段的組織學生進行成語比賽或者是成語接龍、故事接龍比賽,然后通過給予優(yōu)勝者獎勵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與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語文閱讀積極性和參與性。這樣做,不僅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增加課外語文閱讀知識,還能夠進一步改善閱讀的氛圍,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進步。
5、改善閱讀評價語文教師應摒棄以答案輪結果的評價模式,教師應優(yōu)化語文拓展閱讀評價體系,把學生閱讀后的感受與情感收獲等放入評價模式當中。比如,教師在實施語文閱讀評價的過程中就可以鼓舞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后進行合理的評價與引導。
四、結束語
總之,受到新課改的影響,小學語文的拓展閱讀教育與學生閱讀能力的改善已經成為了教育領域關注的重點問題。所以,在進行語文閱讀教育時,應完善教育手段,積極地處理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改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優(yōu)化語文學科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綜合運用以及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論文4
有些青年教師觀課歸來,常會說:“××課上得真好,我都被感動得流淚了!甭犃诉@樣的評價,筆者非常詫異:這是什么評價標準?“感動得流淚了”是一堂好課的標準嗎?當然,一堂語文課能讓聽課的人流淚,說明這堂課在情感目標的達成上可能有過人之處。但是,僅僅讓人“流淚”,并不是評價一堂好課的主要或唯一標準。因為閱讀教學不是一般意義的閱讀,僅僅達到“流淚”是不夠的,它承擔著比“流淚”還重要的任務,如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方法的掌握等。因為,語文教學說到底是打基礎的。
由此看來,一些教師并沒有做好觀課的準備,沒有掌握觀課的標準,或者被淚水迷惑了眼睛,影響了判斷,迷失了方向。這樣觀課,只能導致誤判,可能學不到“真經”。那么,作為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應該如何觀課,并做出正確的判斷,學到“真經”呢?
一、帶上課標去觀課
這里所說的“帶上課標”,意思是說在比較熟悉《語文課程標準》(當然,能帶上最好)的情況下去觀課。從觀課議課的角度講,課標是衡量一堂課的尺子?墒牵簧儆^課的教師根本不熟悉課標,有的甚至連最基本的三維教學目標是什么都不清楚。如果是在沒有“尺度”的情況下去觀課,就很難對一堂課的真?zhèn)、?yōu)劣、高下做出正確的判斷,甚至會被時下一些刻意煽情、得“意”忘“言”、追求花樣、追求舞臺效果、取悅于觀課教師等情形的教學所迷惑、誤導。
如果說掌握課標理念比較抽象、有一定難度的話,那么,有一個比較好把握的尺度,那就是用課標的“階段目標”去觀課議課,用“階段目標”去審視判斷。以課標中提出的詞句教學目標為例:
第一學段: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
第二學段: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第三學段: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從上述目標中,我們可明確四個問題:一是理解詞句的方法;二是理解詞句的要求;三是教學的階段性;四是目標的系統(tǒng)性。
如果用這樣的教學目標作為觀課議課的標準,那么,三、四年級的詞句教學仍然停留在“理解詞句意思”上,沒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去“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五、六年級的詞句教學還是停留在“理解詞句意思”上,沒有引導學生去“推想”詞句意思,更沒有讓學生體會其表達效果,這樣的教學,無論其多么煽情,多么巧妙,多么藝術,都是不符合年段要求的,都沒有教在“點子”上,都缺乏對目標體系的把握和實施。
課標同國家制定的其他行業(yè)的.標準一樣,有最高權威性的指導、制約等作用。自覺地用標準,并學會用它作為觀課議課的尺度,我們就會心明眼亮,不會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教學所迷惑。
二、拿著教材去觀課
如果說帶上課標去觀課是審視、評判一堂課“教得怎樣”的話,那么,拿著教材去觀課則是弄清一堂課“教的是什么”,是以教材為依據對照、審視其對錯、偏正、深淺等。
如,不少教師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都運用了大量的圖片、視頻、音樂,用大段大段的像背臺詞一樣的詩意般的語言進行煽情。乍一看,這樣的教學,手段多樣且先進,很“好看”,很時尚。但是課文所在單元的導語中明確提出:“閱讀本組課文,我們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這是一個“讀出語言文字背后意思、語言內涵”的閱讀方法、能力的專項訓練。根據這一單元的教學要求和學習方法,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恰恰不適合運用大量的圖片、視頻、音樂等,而是應著力引導學生靜心、潛心閱讀課文的語言文字,從字里行間體會其包含的精神或情感,以此培養(yǎng)學生感受語言內涵、品評語言滋味的能力。例如,課文的第三段寫圓明園的各種景觀,運用了“有……有……也有……;還有……不僅有……還有……”等。從這么多看似平常的“有”字中,學生就能明顯地感受到圓明園景觀的多姿多彩、美麗壯觀,就能強烈而真切地體會到作者對圓明園美麗壯觀景象的自豪、驕傲、贊美之情,還能感悟到為后文寫圓明園化為一片廢墟,什么都“沒有”了的無比痛心、惋惜、憎恨之情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埋下了伏筆等。如果不是這樣,而是運用了大量的圖片、視頻、音樂等,那么,“讀出語言文字背后意思、語言內涵”的閱讀方法、能力的這一專項訓練,又如何能夠落實?
也許有人會說,新課改不是倡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嗎?請注意,無論是“教教材”還是“用教材教”,其根本是“教材”,而不是隨便哪一篇文章。既然是教材,它就具有一定的規(guī)定性、制約性。我們用教材作為“鏡子”去對照、審視一堂課,就能比較務實、清楚地看出,在這堂課上,教師是把握了教材,體現了編者意圖,教在了“點子”上,完成了教學任務,還是隨心所欲,無視教材的規(guī)定性、制約性,不管學生學習的起點、年段性等。不然,手頭沒有教材,就有可能將那些把語文課上成音樂欣賞課、資料堆積課、圖片展示課、鬧劇表演課等,正事沒做好、閑事忙不完的教學,誤認為是“超越文本”的“創(chuàng)新”做法。
三、調好角度去觀課
這里所說的“角度”,是指觀課的出發(fā)點、聚焦點。據了解,不少青年教師去觀課,其角度不夠恰當,常常被一些表面的、吸引眼球的、刺激感官的做法所吸引。為此,筆者主張:以平靜的心態(tài)、審視的眼睛、充實的頭腦和調好的角度去觀課,力求不看熱鬧,要看門道。針對當前公開課和觀課議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聚焦語文因素。所謂“語文因素”,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常說的“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書寫)”。看一堂語文課,關鍵是看這堂課有沒有這樣的語文因素,有多少這樣的語文因素,進而思考這些語文因素是如何讓學生獲得的。下面以《筍芽兒》這一課的教學為例,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看哪種教學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課例一】
師:(板書課題:筍芽兒)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是——一起讀。ㄉR讀)
師:(出示“筍芽兒”圖片,貼在黑板上)這就是“筍芽兒”。(滿懷激情地)筍芽兒就像剛剛出生的嬰兒,是那么可愛。多么可愛的筍芽兒,多么嬌嫩的筍芽兒!我們帶上“可愛”的感情一起讀。ㄉR讀)
師:筍芽兒,多么可愛的樣子,多么親切的名字!讓我們帶上“親切”的感情再讀。ㄉR讀)
師:課文圍繞著這個可愛、嬌小的“筍芽兒”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充滿童趣、發(fā)人深省的故事吧!
【課例二】
師:(板書:“筍”和“芽”)“筍”是個生字。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這個字。(生一邊說著筆畫,一邊用小手書空)
師:誰來讀一讀這個題目?(生按照標注的拼音讀)
師:(在黑板上加“兒”,成“筍芽兒”)現在加上了“兒”字,誰再讀一讀?(生讀)
師:你看,有這個“兒”字與沒有這個“兒”字,讀起來一樣嗎?
生:不一樣。沒有“兒”字,讀起來很難聽,很生硬。有了“兒”字,讀起來就像媽媽呼喊自己的孩子一樣,很親切。
師:還有不同說法嗎?
生:有“兒”字,就覺得“筍芽兒”很嬌小。
師:你看,這個“兒”字多重要呀!我們一起親切地讀讀這個題目吧!
師:(出示“筍芽兒”圖片,貼在黑板上)這就是“筍芽兒”。課文圍繞著“筍芽兒”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如果從尋找語文因素的角度來看,課例一沒有多少語文因素,不客氣地說,它是披著語文的外衣,沒干多少語文的事。教師只是通過一次次外力煽情,強加于學生,使其讀出了“筍芽兒”的語氣,學生并沒有內化理解,沒有收獲到什么。課例二,則語文因素顯而易見,可謂一舉多得:一是指導“筍”字的書寫(書空);二是讓學生讀準注音的“筍、芽”字音,也為讀好兒化音作鋪墊;三是在比較朗讀中,初步感知到兒化在表達上的作用;四是在朗讀中理解了“筍芽兒”的意思和體會到所表達的感情,即感情親切、樣子嬌。晃迨菨B透了學習語文的方法。而且學生的所獲所得不是教師灌輸的、強加的,是他們在巧妙的比較中自悟自得的。這就使我們看到了兩個課例在教學理念、方法、經驗、水平等方面的明顯差距。
二是聚焦學生表現。特級教師賈志敏講過一個觀課“看學生,不看教師”的事例: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一個教育代表團到上海一所學校聽課。校長請貴賓們在學生后面入座,他們卻表示:“我們?yōu)槭裁慈プ⒁饫蠋熌?我們要觀看的是學生是怎樣學習的。”說著,紛紛把椅子挪到了黑板下面,面對著學生,靜靜地觀看學生上課。這個事例很值得我們反思,因為不少青年教師觀課與其相反,其角度常常錯位,不是看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而是看教師課堂上的“表演”。加之當下有些公開課,其教學不是讓學生潛心讀書、沉思默想,而是把課堂搞得很“熱鬧”,教師過于強勢、搶眼,讓學生當配角,這就使得觀課者只關注教師如何教,忽視了觀察學生如何學、學得怎樣。這樣觀課就難以全面、正確地做出評判。
課堂是學生學習發(fā)展、施展才能的天地,學生是紅花,教師是綠葉,不可本末倒置。所以,我們在觀課的時候,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那些過于強勢、搶眼的教師“風采”、教學“藝術”所迷惑,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學生那里,看學生學什么、怎樣學、學得怎樣,然后通過學生的表現思考“為什么”,即教師是用了怎樣的教法使其這樣的。這種“看學生,不看教師”的觀課角度實際是在“看門道,不看熱鬧”,能使我們學到“真經”。不然,有可能會被那種把課堂當紙,以學生為筆,用教材做墨,盡情揮灑著教師“風采”、教學“藝術”的教學所迷惑,甚至還會誤認為那是一種教學風格。
三是聚焦目標達成。語文是一門課程,它有明確的學習任務、要求,即學習目標。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要達標。所以,看教學目標是如何體現、落實的,也是評價一堂課優(yōu)劣、成敗的重要標準。由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是一個很“吃功夫”的問題,所以表現出來的情形就大相徑庭了。如,目標不明確,沒有航標亂行船、處處刨坑處處坑的有之;目標不準確,南轅北轍、隨心所欲的有之;目標不落實,只管“教過”不管“教會”,教學走教案、走過場的有之;當然也有目標明確,真正達標、教學效果好的教學。凡此種種,需要觀課者在自身比較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去把脈、評判。
如,識字教學,我們要看是平均用力、泛泛而教,還是音、形、義有所側重地教。有的字問題出在字音上,看教師是否有意識地強調;有的字問題出在字形上,或筆畫、部件,或結構、筆順,看教師是否給予點撥;有的字問題出在字義上,看教師是否著力引導等,并且還要看這些重點、難點問題是否真正解決、落到實處。也就是不僅看其“教過”,關鍵是看其是否“教對、教會、教好”?傊^課角度是當下觀課者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角度不當,會迷失思考的方向,做出誤判,導致誤學。
小學語文論文5
摘要:我國素質教育具有時代性和開放性的特征,而語文素養(yǎng)是作為一個人全面發(fā)展根基,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前提。本文將通過對素質教育的概述,探究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關鍵,以及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教學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小學;語文;素質教育
1素質教育概述
。保被靖拍睿
素質教育的基本概念,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各個方面的素質為目標的一種教育模式,稱之為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給我國基礎教育帶來一場深刻的變革,國家更加注重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素質教育模式中更加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yǎng)等,通過加強素質教育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最終使學生在素質教育中學會生活、學會創(chuàng)造,得到個性化的發(fā)展。
。保菜刭|教育的基本要求:
關于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就目前教學目的來看,提高國民整體素質是素質教育的目標,而語文作為學好其他學科的前提,要想落實素質教育就需要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實施語文教育,正確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促進小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通過素質教育幫助豐富小學生的內心世界。
2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關鍵
2.1教育觀念方面:
通過轉變教育思想以及更新教育觀念,是提升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關鍵之一。小學語文素質教育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的重要性,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人才觀。
。玻步虒W目標方面:
在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學需要明確教學目標,正確處理教材內容,準確把握教材中的教學方向,以及對教材內容準確理解,制定符合素質教育發(fā)展的教學目標體系。教師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時,要注意讓學生能夠明確教學目標,避免教學盲目性。
2.3教學規(guī)律方面:
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關鍵,還體現在教學規(guī)律方面。教學活動中必然存在一定的教學規(guī)律,小學語文素質教育中的規(guī)律具有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等特點,通過掌握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優(yōu)化課堂教學,加強教學的整體性。
3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教學模式的構建
。常眲(chuàng)設教學情境:
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在身臨其境的感受中與作者產生共鳴。教材中的文章都是通過時間挑選出的經典文章,積淀了豐富的人文精神,因此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才能更好的將文章的`文化內涵傳遞下去。
。常矎娀瘜W生語感:
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是學習對于文章的理解,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朗讀是其強化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和方法。加強學生的朗讀能力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強化學生的語感,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3.3培養(yǎng)學生能力:
首先需要明確素質教育是應試教育相對應的教育模式,注重學生全方位的發(fā)展,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而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教學則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能力以及增強智力。培養(yǎng)學生能力首先需要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復合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模式,這針對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發(fā)掘學生的潛質才能,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常醇訌娙宋年P懷:
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教學不僅是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體現出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語文教學就是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發(fā)展,注重加強人文關懷。小學生的心理變化十分豐富,教師要時刻關注小學生的心理變化,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人文關懷。
參考文獻
。郏保蓐肮鹩ⅲ骄啃越虒W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7):79-84.
。郏玻輨⒑轼P;胡長德.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79-84.
小學語文論文6
賞識教育能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賞識教育對學生的促進作用,在教學活動中善于運用賞識教育,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實現語文教學的高效進行。
一、尊重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把學生放到學習主體的位置上,激發(fā)他們的學習主動性,積極地進行課文內容的分析,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積極地和他們進行交流討論。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才能大膽地展示真實的自己,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思維,深刻掌握教材內容。在學生進行學習和思考時,教師要用心關注他們的學習,對他們取得的進步進行表揚。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學生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積極學習,為進一步提高語文綜合能力打好基礎。
二、關注學生的學習,及時進行賞識教育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付出的努力渴望獲得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學生取得進步時,及時對他們進行表揚。在教師的表揚中,學生獲得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提高,教師提出學習任務后,學生能充分運用已有的語文知識進行探究學習,促進他們語文能力的不斷提高。通過教師的賞識教育,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通過學習獲得了成功,樹立了學習自信心,才能精神飽滿的投入到語文課堂學習中。
三、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加強學生的成功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采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讓他們通過獨立思考掌握課文內容,深刻理解課文中的含義,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在開展自主探究時,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讓他們能深入分析語文知識,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探究,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由于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有限,在探究中容易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教師要及時對他們進行引導,讓他們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再次進行分析、探究,最終有效完成自主探究任務。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時,教師要對他們進行賞識教育,對積極主動探究學習的學生進行表揚,讓他們產生自豪感,提高學習意識。
四、開展合作學習,在合作中開展賞識教育
隨著課堂教學形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重難點知識教學時,教師不再采用知識講解的方式,而是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進行解決。在合作過程中,學生通過積極交流和討論進行探究,在討論過程中促進思維逐步深入,使他們從新的角度重新分析這些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進行合作教學時,教師要到對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關注和指導,使合作學習能夠保持正確的方向。例如,在教學《在大海中永生》時,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在大海中永生的具體含義。然后交流并針對不同意見進行討論。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可以深刻理解到永生的含義。在完成合作學習后,教師要針對小組合作情況進行評價,對于合作學習情況較好的小組,教師進行重點表揚,讓他們體會學習的喜悅,產生更努力進行學習的動力。對于合作學習情況一般的小組,教師要對他們進行鼓勵,激發(fā)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在下一次的合作學習中進行積極合作,爭取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五、在作業(yè)評改環(huán)節(jié)進行激勵,強化賞識教育
在開展賞識教育的過程中,作業(yè)評改也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重視作業(yè)評改對學生的促進作用,針對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寫出不同的評語,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進行作業(yè)評語時,教師要盡量使用激勵性的語言,讓學生從作業(yè)評語中獲得學習動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在進行作業(yè)評改中,教師可以給出如下評語:字寫的真棒,要是再細心點就更好了!這次作業(yè)完成的真不錯,下次繼續(xù)努力!語文基礎知識掌握的不錯,閱讀理解也要進一步提高……教師在寫評語時,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寫出評語,使評語能成為學生積極學習的催化劑,讓他們產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在課堂學習和作業(yè)環(huán)節(jié)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取得進步?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賞識教育,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運用賞識教育時,要面向每個學生,尊重他們,公平公正地對待他們,使學生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肯定,使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努力追求學習上的進步,實現語文課堂的高效進行。
小學語文論文7
在新課程改革實施10年多的時間里,小學語文教學資源作為新課標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已經對語文課堂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以下是“淺談小學語文教育論文”,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1.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以及主體發(fā)展的需要,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來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1.1基本功的牢固掌握。牢固的基本功是學生學習的基石,小學階段語文基本功包括學生對于字、詞、句的書寫、學習和理解以及運用學到的知識去處理問題的能力,規(guī)范、整齊而嫻熟的書寫是小學生應該達到的最基本要求,小學階段要求學生標準地書寫祖國的語言文字的同時有感情地朗讀祖國的語言文字,運用語言文字來完成自己想要傳遞的信息的記載和交流,并且逐漸運用口語交際能力表達自己的思想。寫、讀、說以及初步的理解能力的形成使學生具有了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1.2注重積累。小學生正處于語言發(fā)展的最佳年齡。對于他們來說,大量積累語言、豐富和發(fā)展語言能力,是他們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因此,我們要讓學生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做到課內積累與課外積累并重。
1.3培養(yǎng)語感。培養(yǎng)語感,也是由語文學科獨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內涵決定的。語感,既包括對語言文字正確、豐富的理解力,又包括用語言文字準確、生動地反映生活的表現力。語文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不斷培養(yǎng)語感的過程。
2.應以學生原有的興趣為起點,引導學生學習的
教學中,學生的興趣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過去習得興趣的產物。利用學生已經獲得的興趣,作為建立新興趣的基礎,這是有效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工作。心理學告訴我們:從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發(fā)展素質來講,學生只有把外部的要求、物質或物質化的內容內化成為內部的知覺、表象、概念等,才能自覺地、自動地、自主地完成相應的活動。能動性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是從其內在需要出發(fā)的行為。因此,語文教學必須挖掘和發(fā)揮學生在身心發(fā)展上的潛能,把積極的外在影響和要求,內化為學生的個體素質,使其作為一個主體而主動發(fā)展,成為一個接受素質教育的成功者。語文教學實踐表明,語文教學必須以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為前提,把學習的自主性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并發(fā)展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和弘揚學生的主體個性,使學生成為語文教學活動和自身發(fā)展的真正主體,要讓學生主動地學會學習語文,靈活地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技巧,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追求知識真諦和實現自我價值上產生動力,主動全面地發(fā)展,成為學習的.主人。
3.語文教學要注重讀、寫互動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重要的授課內容,掌握它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注意學生的朗讀,不僅要讀準字音,讀出語氣、表情,讀出抑揚頓挫的情調,而且還要讓學生了解時代背景,使之服務于閱讀教學。在讀的基礎上,要轉化為書面語言,就要動筆。語文教學既要有對讀書的指導,也要有對寫作的指導,既要有讀的練習,又要有寫的練習,全過程體現讀寫結合,互動互促。我在教《匆匆》這篇課文時,當讀到"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讓學生反復朗讀后進行仿寫,寫后再讀。通過讀寫結合,學生不僅明白了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內容,還領悟到作者的表達方法。當讀到"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想,讀熟后進行仿寫,通過仿寫,他們明白了時間來去匆匆,故要珍惜時間,利用好時間,用有限的時間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4.培養(yǎng)學生思維
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求異性思維的流暢性是指思維敏捷、迅速,能從不同角度、方向、方面,用多種方法思考問題。而討論法最能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盡可能找出多種答案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評價是對客觀事物的狀態(tài)與價值的判斷。教學評價在課程改革中起著導向與監(jiān)控的重要作用,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當前學校教學評價存在著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而忽視了改進激勵與促進發(fā)展的功能。由于過分側重甄別作用,因此在評價時往往只看結果,不考察學生的學習過程,造成了只有個別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能得到積極評價,產生愉快的體驗,自信心得到激發(fā),而大多數學生成了隱性的失敗者,難以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每一個人的發(fā)展都有差異性,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為使評價更能促進主體的發(fā)展,我在教學中進行了"尊重個體差異,讓每個孩子都體驗成功的快樂"的嘗試。
綜上所述,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中,學生是主體,作為教師,應該讓他們積極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動腦,充分釋放思維的火花;教師是主導,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啟發(fā)、講解、點撥,然后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選擇和應用,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小學語文論文8
所謂師德,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思想和行為應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和準則。政治思想是師德的思想基礎,但是政治思想教育不能代替師德教育。要想做一名好的小學語文教師,教師必須在努力提高自己政治思想水平的同時,加強師德修養(yǎng),認真學習黨與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深刻認識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本質和發(fā)展規(guī)律,為培養(yǎng)祖國的花朵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1熱愛教育事業(yè) 滿腔熱情從事本職工作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熱愛教育職業(yè),有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沒有事業(yè)心,就沒有精神支柱。小學語文教師特有的任務,就是激發(fā)小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本領。要完成這個任務,就要求教師必須熱愛本職工作,對語文教學工作具有濃厚的興趣。熱愛教師職業(yè),喜歡語文,才能教好小學語文。
教師要把自己的工作和建設現代化的偉大事業(yè)聯系起來,親身體會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榮譽感和責任心,樹立終身從教的信心,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因此還要勇于進取、不斷創(chuàng)新。
2熱愛學生 誨而不倦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工作對象是學生。教學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愛護兒童,愛學生和愛工作是一致的。今天活躍在各個戰(zhàn)線的'精英,哪一個不曾是小學生?課堂上可愛的孩子,哪一個不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當教師看到自己將一批批的小學生培養(yǎng)成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有理想、有文化的人,看到他們由小學升入中學,轉入大學,看到他們長大成人,能不感到驕傲嗎?
每個人都有對愛的本能需求,尤其是小學生,他們都希望得到教師真摯的愛。師愛能使學生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感受到教師的關心,滿足情感需求,從而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這個促進作用對差生尤為突出。但熱愛學生不等于嬌慣學生,而是要嚴格要求他們。“教不嚴,師之惰,教師的愛要和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統(tǒng)一起來。
語文教師要做到熱愛學生、誨人不倦,就必須備好課,上好每一節(jié)課,認真批閱學生作業(y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用自己的愛心去感染學生,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3為人師表 做學生的榜樣
學生從兒童到大學都有崇拜教師、模仿教師的傾向,而在小學階段,教師是學生第一任老師,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教師對學生影響很大。這就要求小學教師不僅要在學識、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方面去影響學生,還需從立場、觀點、情感、道德、言行等諸多方面去感染學生。
由于小學的語文教師大多還擔任班主任,與學生接觸的時間較長,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嚴于律己,言行一致,以身做則,做學生的楷模。在政治思想方面有正確的世界觀;在個人品格方面,要有無私、善良、誠實、寬厚、光明磊落等美德;在文化知識方面,要不斷學習,豐富專業(yè)知識;在教學方面,要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在各方面做學生名副其實的榜樣。
小學語文論文9
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生進行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育的目標之一。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將教學與人文價值緊密結合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人文價值教育是當今小學語文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就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人文價值的意義進行相關的探討。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
語言文化最攝人心魄之處便是它的人文性,它展現著學生的內在品質以及個人素養(yǎng),小學語文承擔著展現其人文價值的責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在語文知識傳授中滲透人文價值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
比如五年級《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這篇課文,這篇文章主要是通過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從而啟發(fā)人們多讀書、認真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讓學生瀏覽全文,再讓學生齊讀課題。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明白文中“小苗”與“大樹”并不是指我們生活中的樹木,而是分別是苗苗與季羨林,引導學生挖掘其人文內涵。在課文內容講解時,教師適時提出:“苗苗與季羨林爺爺都交流了哪些問題?他們分別對讀書有哪些見解?讀了他們之間的對話,你的感受是什么?”先讓學生自己思考,再與同學進行討論交流。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逐漸感受到季羨林爺爺的親切,對苗苗的關愛之情,也體會到要學習苗苗的謙虛、好學,并且了解到多讀書、讀好書的重要性。教師通過在整個教學中滲透人文價值教育,從而使學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情感感悟能力得到鍛煉。
再如《煙臺的!愤@節(jié)內容的學習重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感受自然之美以及生活之美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一般會提出這樣一個問 題:“這篇文章明顯是一篇寫景文章,但是在煙臺的海景描寫過程中每個季節(jié)都穿插著對人的勞動以及生活的描寫,這是為什么呢?”教師通過在教學中引導性的.提問,能夠讓學生透過景物層面體驗到人文層面,從而增強學生的人文感悟能力,挖掘出文章蘊含的人文價值,從而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發(fā)現美,感悟美的能力。
二、有助于完善學生的性格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價值有助于學生進行自我完善。教學中滲透的人文價值,讓學生感受到勤懇、執(zhí)著、毅力等優(yōu)秀的品質對一個人的重要意義。
比如在講解《蟋蟀的住宅》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討“蟋蟀與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這句話,師生進行交流,尤其對“隨遇而安”這個詞語進行品味,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從而加深對它的理解。通過課文的解讀,仔細琢磨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主要表現在對住宅的講究。關于住宅,教師要讓學生認真閱讀、仔細體會,與作者進行心靈的交流、對話,從而感受到這里的蟋蟀實則是我們生活中那類吃苦耐勞、有生活情調的人,也引發(fā)學生心靈的共鳴,從而學習蟋蟀身上那種勤勞、有追求的品質,促進學生性格的完善。
再如《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這篇課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認真朗讀課文,仔細品味文章中的語句,使學生逐漸體會到科學家探究大自然奧秘時執(zhí)著的精神,促使學生進行自我完善。
此外,小學語文課本中一些寓言故事比如《拔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等等,通過寓言中那些典型的具有人格缺陷的人物,來告誡學生要克服自己身上的劣根性,比如懶惰、愚蠢等等,要不斷完善自己的內在品質,從而健全人格。
三、有助于端正學生人生觀價值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價值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生命的理解,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從而不斷端正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比如《窗前的氣球》這篇課文,主要是講在主人公科利亞住院期間,他的心情低落,這時他的同學利用氣球來給他帶來問候,因此他快樂起來的故事。教師在教學中提出這些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病房窗前的氣球是誰送的?送給誰的?為什么要送他氣球?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逐漸感受到濃濃的友情,并且認識到要關愛別人,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在教學中通過滲透這種人文價值觀,使學生對仁愛之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漸樹立起正確的是非觀,并且在生活中不斷踐行,逐漸成為學生日常的行為準則。比如在同學流鼻血時,學生會爭著去給他送紙巾;在其他同學忘了帶課本時,同桌會主動將自己的書往他旁邊挪一些,和他一起看。
《小青石》這篇課文中,同樣是兩顆石子,小黑石安于現狀,而小青石則與小黑石不同,它心中有遠大的理想,希望能夠實現更高的生命價值。雖然最后它變成了一顆鋪路石,并且無法改變被人踩的現狀,但是當人們從它身上快樂的踏過去時,它卻從心底里感受到快樂,因為它認識到給別人帶來方便、帶來快樂,那么它就是有意義、有價值。課文雖然講的是兩顆小石子面對相同的境況,實則講的是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很容易將它們聯想到我們人類自身,學生也能夠領會到:平凡的人因為有了理想而變得不平凡,也因為幫助他人而變得有價值。
四、總結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人文價值,這對學生的個人發(fā)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它能夠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促進學生自身性格的完善,使學生逐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人文價值的滲透,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促使學生好思想、好品質、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小學語文論文10
一、拼音教學對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重要性
拼音教學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學習至關重要,它們是學生認識字的窗口,只有通過拼音教學才能讓低年級的學生更容易認識漢字,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拼音教學是學生組織語言的前提工具,是他們認識世界的窗口。
二、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拼音教學成效
提高學生的語文拼音教學成效首先要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工作者在教學中應該想出各種辦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
1.識圖法
識圖法,顧名思義是通過各種圖片來讓學生認識漢字,認識拼音,比如,老虎“l(fā)aohu”這樣看起來更直觀,在下一次出現老虎的圖片,學生自然聯想到拼音和漢字,找些小學生更感興趣的圖片,在圖片上配些拼音和漢字,這樣更生動,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
2.故事法
聽故事尤其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生活中不可少的,教師可以找一些小故事,在故事下注拼音,在講故事的同時給學生解釋拼音,這種方法是很有成效的,提高了學習興趣。
3.畫畫法
大部分低年級的學生都喜歡在紙上涂涂畫畫,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興趣,讓學生畫出來,老師在畫上注上一個小故事,給漢字加拼音,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漢字解釋。
三、總結
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新來提高學生對語文拼音教學的興趣。上述已經有好幾種不同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還有比如競賽法,通過拼音比賽,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來激發(fā)他們的熱情。教師工作者,尤其是教育低年級學生的工作者,更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應改變原來“填鴨式”的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論文11
摘要:現階段的教育教學之中,應試教育的思想始終存留在各個學校之中,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中這種教學模式迫切需要改革與完善,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生為本,構建有效課堂”是一種新興的教學形態(tài),這種教學模式的出現強調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把學生放在了教學的主要位置,在本文之中,主要圍繞以生為本,構建靈動的小學語文課堂為主要話題進行研究和討論,激發(fā)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從而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以生為本;靈動教學;小學語文課堂
我國是一個文化大國,語文是我國的基礎文化,在小學階段教育教學之中,初期語文學習能夠為小學生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以生為本教學模式的出產徹底打破了這一現象,以構建靈動的小學語文課堂為主要標準,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掌握到學習的樂趣和真諦。
。鄙窘逃幕纠砟
生本教育的理念源自于郭思樂教授和他同人們所宣揚的精神: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控制生命,而在于激揚生命。在這之中強調的是教學終端是學生,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為今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自從有受的教育和教學,這才是最好的教學方式。最大的尊重學生,這是生本教育最基本的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特點,充分發(fā)掘每個學生的潛能所在,通過不斷地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人本環(huán)境,不能僅僅依靠教材進行教學工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fā)”,充分活躍學生的學習思維,鍛煉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的過程也是一個相互交流的過程,作為教師一定要適當和學生進行交流,逐漸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點和缺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尋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鼓勵學生不斷超越自我,發(fā)揮出學生最大的才能所在。
。惨陨鸀楸,構建有效語文課堂的途徑
。玻弊鹬匦枨,講授實用的教學內容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本里知識有些學生已經提前預習,或者通過學習已經充分了解,這種課文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支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想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就是要穿插一些比較實用和有趣的教學內容,打破課本的局限,延伸一些課外與小學語文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對所學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文章時,課本中的一兩幅圖片無法讓學生充分理解到桂林的美好風光,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自己通過一些課外相關書籍或者是互聯網,從中查找一些關于桂林山水風光的圖片或者是視頻,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出來,讓學生對桂林山水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師要適當鼓勵學生多看一些新聞,或者是時政,關心本國的大事,開闊自己的視野和胸懷。
2.2激揚生命,通過互動提高課堂效率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無論是任何教學,都需要教師以學生的共同配合,任何一方單方面的投入都無法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達到優(yōu)質的教學效果,關于生本課堂的中心思想以學生為主,作為老師,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把“教”變?yōu)椤皩W”,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地釋放學生的主體性。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之中,教師與學生的教學互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與學生之間所體現的應該是一個良性的互動,教師的教學是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引導和啟發(fā),幫助學生找到最好的學習方式,感受到學習的種種樂趣,學生通過對知識的學習產生思考和質疑,將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在課堂上及時反饋給老師。除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互動和交流,對于老師提出的一些問題,學生可以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還有生本之間的良性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中,老師組織學生與教學客體,即文本之間的情景交融與認知對話,詳細體悟作者透過文字所表達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
。玻酬P注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
無論是任何教學,都需要有一定的教學目標,任何科目的教學都需要教學目標輔助,通過不斷的實施達到最終的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每一個班級中的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學習的動力、態(tài)度、個性、能力都存在很大區(qū)別,作為教師,一定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這些特點,根據不同的學生布置差異化的教學任務,可以是識字、閱讀或者是寫作等任務,依次進行分層教學,指定不同層次的教學任務。例如:可以將一個班的學生根據學習特點分成三個層次,分別是A、B、C,其中A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強,你有很好的學習基礎,教師可以重點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拓展,鑒賞和創(chuàng)造能力,位于B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有待提高,基礎略微差一點,教師可以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他們理解,關鍵的句子和文章的基本內容,C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相對薄弱,基礎也不好,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這些學生先從抄寫,識記這些簡單的知識點開始,再逐漸展開深一步對知識的練習和學習,每個層次的學生雖然學習能力和基礎都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可以相互討論和交流,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和看法,相互取長補短,在互幫互助中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讓每個學生都能逐漸的進步,共同完成各項教學目標。
3結論
總結全文,在本文之中主要針對的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以生為本為教學宗旨,從而構建靈動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高小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能力,激發(fā)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努力,在不斷交流和探索之中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為我國教育事業(yè)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春梅.唯有源頭活水來———“生本課堂”讓語文課充滿生命活力[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0,24:143.
。郏玻蔹S瓊.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教育學文摘》.2013年5月總第83期.
[3]湯萍.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小學教學研究》.2011年第23期.
小學語文論文12
一、理論依據
按照讀寫結合。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依據辨證唯物主義物質決定意識。實踐————認識再實踐的基本原理,構建作文課的教學模式,即學習課文——聽記范文——觀察生活——交流所得——下筆成文——師點生改
二、功能目標
1、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觀察,較好地解決對身邊的素材熟視無睹,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文章內容空洞乏味的問題
2、提高學生的聽記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思維能
二、操作程序
(一)學習課文,循規(guī)得法
教材中觀察特征明顯的文章占相當比重,有的偏重于花草樹木。有的偏重于禽。獸。蟲:有的側重于事情,人物:有的則將諸多的事物溶于一體,無論哪一種類型都有一定的觀察法和順序,教學時,應以課本范文為例,引導學生循規(guī)得法。如結合學課文。讓學生明白自然順序法,主次法,方位法,分析綜合法等,使學生懂得被觀察的事物不同,觀察的重點也不同。觀察人要注重觀察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觀察事物要重點觀察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結果。觀察環(huán)境要重點觀察各種陳設,建筑位置,輪廓構造。觀察景物,要重點觀察特征,如顏色,狀態(tài),大小和變化等。除此之外,還要向學生講清楚觀察生活不能單獨依靠感覺,還需要思維活動的介入,不僅要觀而且要察,即要有感官的攝取,又要有心靈的伴隨。
(二)聽記范文,加深拓寬
學生掌握了觀察方法之后,但語言貧乏,教師要選擇課文相關和相似的材料進行聽記,句。段。篇皆可。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老師的有意安排中得到了運用,用聽記的形式也直接逐漸發(fā)展到歸納聽記,進而開闊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
(三)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這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認識到實踐,達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的過程,把握觀察對象的特征。觀察的形式可以使集體的,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分散觀察
(四)交流所得,互補提高
學生將觀察得來的材料回班級進行交流,交流看到,聽到,想到的,也可以交流自己在觀察中所運用的.方法,以便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五)提煉主題,結構成文
提煉主題,布局謀篇是寫好文章的關鍵所在。在交流觀察所得的基礎上,教師要加強引導,認真點撥。引導學生運用,分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去提煉主題,選擇自己體會最深,最佳角度的去寫。圍繞主題謀篇
(六)教師點撥,學生修改
學生寫作之后,將習作上交。教師瀏覽之后,根據學生的寫作情況,進行總結,選出上下等的作文,在自評自改可上。有集體評議和修改。暢所欲言,欣賞優(yōu)點,指出缺點及修改意見,學生修改。
課例:
寫自己心愛的一種東西
一、教學內容
這次作文的要求是寫自己最心愛的一種東西,可以使動物也可以是植物,一種學習用品。要講清它的特點,由這一個東西產生的聯想,能讓人讀了你的文章體會到你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學習聯想的寫作知識。在這次作文中得到應用
三、過程與方法
課前讓學生找到自己喜愛的東西。利用課件,老師根據學生的初稿,找出范文引導學生分析評價作文、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引導學生展開聯想
四、教學過程
。ㄒ唬┙M織教學
。ǘ┟鞔_目標
。ㄈ┏鍪就婢
小狗,讓大家觀察,看喜歡小狗的什么
。ㄋ模┏鍪拘」返姆段
要求學生輕聲閱讀作文,結合本次作文的要求,思考一下,這篇作文達到了這次作文的要求沒有?小組討論
。ㄎ澹,出示我的臺燈(病文)
1、要求默讀作文,結合本次作文的要求,進行討論,這篇文章的不足之處
2、分組修改,把修改好的文章讀給大家聽。
3、根據剛才的評改方法,修改自己文章
4、交流修改情況,請大家談這次作文的感受
。┲`寫作文
小學語文論文13
一、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對于古詩詞的講解也停留在知識點上,單一地要求學生背誦,而忽略了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并不能體會到古詩詞的真正意義,導致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出現恐懼心理,不能靜下心來認真學習。低年級的古詩詞講解中,教師過分注重背誦和生字教學,將理解詩詞的優(yōu)美意境拋到一邊,學生往往學會了生字,但是對詩詞的含義理解表現為蜻蜓點水。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進策略
古詩詞教學在小學階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應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學體制。
1.欣賞朗誦,理解背誦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處于正在發(fā)展的階段,而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記憶力也處在最強的階段。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加強對于古詩詞的背誦和朗讀。讓學生在朗誦古詩詞的'同時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寫作的心態(tài),這能夠使得學生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對古詩詞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詩詞的文化。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注重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積累,而背誦往往就是學生對于古詩詞積累的最好方法。因此,欣賞朗誦,理解背誦,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小學語文古詩詞的同時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小學階段的古詩詞,多數是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頭聯、頸聯、尾聯應怎樣讀,需要教師給予很好的指導。
教師的示范朗誦對學生理解詩詞具有很大的幫助,重視朗誦是詩詞教學的根本。古詩詞都有嚴格的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熟讀還可以促進背誦。
2.合理聯想,深入理解
古詩詞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為其運用了精煉的語言而達到了生動的意向,營造出作者當時的氛圍,讓讀者進入遐想之中。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于古詩詞意境的重現,加深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比如,在教學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時,這是一首著名的描寫春天景色的詩詞,作者從側面描寫了春天的景色。這里的“小扣柴扉久不開”,給學生制造了想象的空間,為什么敲不開門呢?教師可以讓學生設想一下,詩人敲不開門的原因是什么呢?學生開始積極探索這個原因,是外出了呢?還是在院子里干活沒聽到敲門聲呢?這樣一來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
“一枝紅杏出墻來”一句,為什么只看到一枝紅杏?院子里還有什么景色?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歷,逐一想象院子里的景色:生長茂盛的蔬菜,開滿鮮花的果樹,還有一群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間還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這是“一枝紅杏出墻來”引發(fā)的思考,由點想到面,由一只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滿園春色。
在這樣的想象過程中,一方面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在交流的過程中,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聯系生活,運用詩詞
中國的古詩詞都來源于詩人的真實生活,能夠體現詩人當時的真實感情。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古詩詞的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充滿欲望。
在教學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時,這是一篇描寫詩人回故鄉(xiāng)的情景的詩。可以聯系生活中的具體實例,理解詩詞的寫作佳境!吧傩‰x家老大回”,什么是少小、什么是老大?學生根據生活中的經驗具體理解這句詩,兒童或者更大一點的時候離開了家鄉(xiāng),是什么原因促使離開家鄉(xiāng)的?為什么回來?回來做什么?如今回來的情形又是什么樣?當年的小孩在今天的小孩子眼里是什么形象?村里的孩子怎樣和詩人打招呼的?說明了什么?鄉(xiāng)音和鬢毛都說明了什么?
這樣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經歷的回顧,回顧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重拾生活的精彩片段,更好地感悟詩詞意境。在學生的學習道路上,小學是一個關鍵的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尤其對于古詩詞教學來說,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學生對于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并使得學生的小學語文成績得到提升。
小學語文論文14
摘要:語文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積累,學會歸納,培養(yǎng)學生積累、歸納的良好的學習品質。
關鍵詞:語文;知識;積累
漢語,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得以代代傳承的紐帶,作為中國人都有權利和義務學好漢語,使用好漢語。學習語文就是在學習漢語,學生對語文既有興趣又有困擾,興趣在于語文中所選的精典文章,學生喜歡去看、去閱讀;困擾在于天天學、年年學,語文的水平自我感覺總是不那么理想或是運用不那么自如。
孔子曰:"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老師了解學生的疑惑就要指引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而不是代替包辦,應該授之以漁,讓學生自己去積累。
語文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積累的習慣,使學生養(yǎng)成語文知識積累的優(yōu)良品質。新課標明確指出:能圍繞所選擇的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通過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要素的融匯整合,切實提高語文素養(yǎng)。
語文積累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顯形積累,是事實性的、知識性的。它包括字詞句篇等語言材料、知識、素材、典型的語言運用案例,包括用得精彩的巧妙的實例,有代表性的錯誤用例和語言修改范例,通過運用、積累成為自己的"語言庫"。二是隱性積累,包括思想的積累,方法的積累,情感的體驗,生活的經驗,方法的積累等。
1.積累的內容
1.1積累字詞,并會運用。中學生的字詞學會了很多,但是學了不用,會逐漸生疏?吹綄W生的小練筆中出現了剛剛學過的新詞,應該表揚他們,因為他們的運用,就是在積累。
1.2積累優(yōu)美語句、語段、文章,訓練語感。優(yōu)美的文章總是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這樣的積累則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審美來選取的。
1.3積累精典古詩文,增強文化底蘊。古詩文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學,大浪淘沙,終有流傳下來贊不絕口的古詩文。中學生沒有很多的時間去個個欣賞,因此背誦一些精典的古詩文體味精華,學生的精神世界增強了文化底蘊。
1.4積累生活感受,建立"資料庫。"生活的積累也是學習語文的一部分。如初中課文中《柳葉兒》《三顆枸杞豆》等文章,都是在引導學生抓住生活中的每一種體驗,來建立自己的資料庫。如讓學生寫日記,就是讓學生抓住每天其中的一點感受來寫,逐漸形成作文的資料庫,給寫作帶來很多的便利。
2.積累的方法
2.1誦讀。誦讀優(yōu)美詞句章段,使學生在有意識的積累、感悟理解和運用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記誦是有效的積累方法。典范的語言材料,包括古今詩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須記誦。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通過記誦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2做筆記、剪報紙。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看書,看書就要勾、畫、批、注的習慣。并且做一些摘錄、剪貼。新學的知識,反復探索的新問題,教師小結的總新問題、板書、自己不懂的新問題要做筆記。老師幫助學生分類歸納,指導學生運用做筆記、剪報紙的方法進行積累。
2.3閱讀。在教師的引領指導下,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線,以發(fā)展語文綜合閱讀能力為主旨,從整體感悟、理清思路、體驗情境、把握意蘊、品味語言、鑒賞評價等多角度深入解讀課文,并進行鑒賞性、研究性閱讀,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展開個性化閱讀。通過閱讀,讓學生去感受、體驗,并在閱讀過程中寫讀書筆記,記錄自己的感受、體驗、和思考。
2.4復習歸納。復習歸納也是一種較好的積累方法。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歸納、整合、提綱挈領,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構件完整的知識體系。
語文就是因積累而形成。將五千年的文化精華信手拈來,恰到好處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并非一朝一夕。
3.積累應用
感情的積累是語言表達最根本的要素。能夠及時把自己的`情感表達,最容易讓孩子迸發(fā)出最真摯的情感,書寫出最貼切的話語。
在教學中,許多課文都充滿了濃濃的情。對動物的喜愛,對人物的欽佩,對大自然的熱愛……,無一不能觸動學生的心靈。學習中教師最愛問:"你們從文中感受到了什么?""你們學習了課文想說些什么?"孩子們就會在學習課文的情感積淀中真實地表達對人、物、景、事的情感。這樣的口頭表達迅速、明了,能夠讓學生通過交流對語言取長補短,很好地運用了語言表情達意的功效。
俗語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在孩子用語言表達的同時,再引導他們能夠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這樣的記憶就更深刻了。
比如,我喜歡讓孩子在課文的插圖旁邊,寫上相應的語句。學習《蜜蜂引路》,我讓孩子在插圖旁邊寫上對列寧的稱贊;學習《一分鐘》讓孩子寫出對自己的要求;學習《日月潭》寫出自己的向往。所寫的語言,與課文息息相關,讓學習時的感動,成為能夠銘記的語言。及時的表達和書寫,能夠逐漸地養(yǎng)成孩子對情感的積累。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要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合作、探討的能力,要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和經驗,廣泛進行積極的社會實踐,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語文作為學生學習中的一項重要科目,對于學生的基礎知識積累能力、實踐技能提升、綜合情感培養(yǎng)都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所以在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基礎知識整理能力,引導學生通過課堂學習、課下積累做好語文知識的整理,以便能夠鞏固好基礎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技能。
總之,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積累,學會歸納,不能搞成大運動量的操作,不能泛而無序,亂而無章,引導學生對具體語言材料、素材、規(guī)則、方法等觀察歸類,不宜搞成學科知識條紋識記,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積累、歸納的良好的學習品質。
小學語文論文15
摘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我們開發(fā)了一條多媒體教學的道路,以此來使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更加完美,大大地提升所有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通過對教學資源的精心整合,課堂氣氛的調節(jié)以及對教學評價的精心設計,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對自身的信心。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小學語文;教學樂園
為加強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力度,我們開創(chuàng)了多媒體教學課堂,以此來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效率,加強教學課堂的文化知識建設。并且利用多媒體教學我們可以掌握大量得教學資源,為學生整合最優(yōu)秀得教學資源。從而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渴望程度,提升學生自身的自我學習能力,從各個方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建更高效率的教學課堂。
一、整合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我們可以從網上獲取大量得教學資源以及已經做好的教學課件,但是我們并不能直接引進這些資源加以運用。我們必須以學生最大得利益的角度出發(fā)對大量的資源進行篩選,得到我們所需要的對學生最有益的資源。譬如,在《天安門廣場》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在課前準備時搜索到了大量的相關方面的知識,但是我發(fā)現有些知識并不適合向現階段的學生傳授,這些知識點有可能會讓許多學生更加難以理解這篇文章需要其了解的精髓,例如:天安門曾在明清時期存在的意義與史實等并不適合其去理解,去深入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向學生講授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天安門廣場的歷程,其中我還向所有學生在多媒體播放了相關方面的視頻。向其展示了天安門周邊的建筑以及曾經發(fā)生過的具有深刻意義的事件。例如:利用多媒體我向所有學生播放了一段在天安門廣場大閱兵的視頻,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祖國在逐漸強大。我還向所有學生展示了大量的關于“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圖片,并向其講授了關于周總理的生平事跡,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情感,使其紛紛落淚……最后,整個教學課堂在學生個人感覺收獲豐富并且心中無限感慨中結束,課堂效率也因此達到了一個頂點。通過以上教學案例我們可以發(fā)現,在進行多媒體資源整合時我們要善于篩選出最有意義的資源并加以利用,我們要緊跟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步伐,促進教學課堂效率的提升以及課堂質量的飛速發(fā)展。
二、調節(jié)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經過大量的教學實例我們可以發(fā)現,優(yōu)美的課堂氛圍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且使得學生自身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力得到質的突破。因此,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我們要學會巧妙地調節(jié)課堂氛圍,從而改善學生對學習語文知識的態(tài)度,使學生自身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方法更上一層樓。譬如,在《李廣射虎》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并沒有采用普通的利用教學課件進行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而是首先在多媒體上播放了一段關于“李廣射虎”的動畫,并且提醒學生仔細地觀看。而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通過仔細地觀察我發(fā)現,由于現階段學生對許多事物充滿好奇并且喜歡看動畫的特點,所有學生都能夠在觀看5分鐘左右完全被動畫情節(jié)吸引,而整個教學課堂的氣氛也在此時開始呈現逐漸轉好的趨勢。通過這段動畫的觀看,所有學生在之后的`回答問題以及學習課文的部分都表現得非常積極,并且也主動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整個課堂的好氣氛一直持續(xù)到最后。由以上教學案例我們可以得出,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極大地影響學生面對語文新知識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吸收新知識的多少。因此,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播放動畫、音樂、圖片等多種方式巧妙地將整個教學課堂的氛圍調節(jié)到最佳狀態(tài)。
三、創(chuàng)建教學平臺,促進學生學習發(fā)展
由于多媒體教學的開放性,我們也可以發(fā)展我們的教學思維,利用網絡為學生創(chuàng)建家校一體的網上交流平臺。這樣,學生不僅僅能夠在學校接受最全面的學習,還能夠在課下時間通過交流平臺讓自己的疑惑得到最全面的解答。并且,交流平臺還能夠加強學校方面與家長的溝通,讓老師與家長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隨時對學生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譬如,在交流平臺我們可以創(chuàng)建以下板塊:
1.交流園地:此板塊分為兩部分,教師與家長的交流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主要是方便家長與教師全面地掌握學生分別在學校以及家里的學習動態(tài),不斷地對學生不正確的學習行為進行調整,而學生之間的交流則有利于學生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2.疑難解惑:此版塊主要是方便教師在課下解答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在家中也能得到最詳盡的問題解答。整個交流平臺都是利用多媒體網絡來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語文文化素養(yǎng)等,并且?guī)椭鷮W生在各方面得到全方面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掌握多媒體教學的特性,創(chuàng)建網上教學平臺,利用家校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深入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偠灾诙嗝襟w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利用其存在的一切優(yōu)點,并且注意仔細觀察教學實踐中存在的漏洞,及時地加以改正,從而創(chuàng)建小學語文的教學樂園.
【小學語文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論文05-17
小學語文小論文08-23
小學語文減負論文08-23
小學語文論文09-04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07-14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精選07-23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07-22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07-29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精選07-23
關于小學語文作文的論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