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鑒賞論文 推薦度:
- 音樂鑒賞論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音樂鑒賞的論文15篇(必備)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huán)節(jié)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音樂鑒賞的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音樂鑒賞的論文1
摘要:本文談了音樂及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談了我校提高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一些舉措。對非藝術專業(yè)院校的音樂課程改革提出了淺顯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音樂 鑒賞能力培養(yǎng)
音樂鑒賞能力是當代大學生必備的素質之一;是體現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我校為提高大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開設了藝術、音樂鑒賞等方面的選修課程。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開展也使更多學生更多的了解了音樂。但是根據對我校大學生最喜歡的音樂類型抽樣調查顯示,喜歡西方古典音樂的占12%;喜歡中國古典音樂的占15%;喜歡流行音樂的占73%,之所以喜歡古典音樂的學生比例較小,大多數學生反映聽不懂古典音樂,不知道如何了解和理解古典音樂,還有少數學生覺得古典音樂聽起來“都一個樣子”。這個調查讓我感到若想真正提高大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需要采取一些更加新穎的途徑和方式,來普及大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加強音樂欣賞的常識教育。
1 音樂具備的基本特點
音樂是由客觀世界和人類審美活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不同時代、民族、國家、地區(qū)以及流派創(chuàng)造出的音樂都不相同,他們以各種形式、各種手段來表現不同內容、含義的音樂。音樂的主要特征分為:
1。1 抒情性
音樂是表現感情的藝術,感情是指人的喜怒哀樂等心理活動,是人對客觀事物認識過程產生的心理體驗。音樂最重要的內容是情感的表現,是作者對世界的認識、對社會的看法和對生活情感的體驗。如貝多芬就因為非常熱愛大自然而寫出了《田園交響曲》這一美麗的樂章。
音樂的抒情性在影視藝術中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它能使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沉浸在音樂和畫面共同創(chuàng)造的氛圍中。如:電影《勇敢的心》插曲就是為表現幽靜的田園景色而配置的牧歌風格的音樂;電視劇《鄉(xiāng)村愛情》的樂曲,就是為喜慶場面配置的歡樂而活躍的音樂;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主題曲,就是為悲慘的場面配置的嗚咽而凄涼的音樂。
1。2 時代性
音樂的時代性是它又一重要特性。許多優(yōu)秀音樂作品都是作曲家對當時社會現實生活的深刻體會、認識和描寫。不同的時代產生不同的音樂,每個時代的音樂作品無不打上那個時代的烙印。如,我國三四十年代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和欺凌,音樂發(fā)出了全國人民不屈的怒吼和抗日的呼聲,《黃河大合唱》、《義勇軍進行曲》正是這一時代的`代表作;目前我國正進入一個改革開放,經濟發(fā)展的新時期,家喻戶曉的《春天的故事》和《走進新時代》正是反映這一時代特色最典型的音樂作品。
1。3 民族性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語言,音樂所表現的情感是人類共通的。但由于各國的地理環(huán)境、人文背景、審美標準不同,音樂語言的差異也就很大,這些差異就是民族性差異。音樂的民族性表現出一個民族千百年來逐步形成的審美習慣、審美趣味和審美理想。
1。4 概括性
音樂的概括性是由于音樂的不確定性決定的。音樂能抒發(fā)和表達一種情緒或感情以及外在環(huán)境的某些形象和狀態(tài),但不能像文字或繪畫那樣具體精確地描繪。音樂的描繪是一種概括性的表達,它可以使人產生極為豐富的遐想和意境,這是任何文學語言所不能代替的。音樂對世間萬物描寫的高度概括力主要由兩方面構成:一是模仿,二是引起人們的遐想。
2 結合實際多渠道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
幾年來,我校為提高大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主要采取以下一些做法:
。1)每年聘請音樂方面的名人、名家、名校進校園開設講座、演出數場,通過講解、演奏和現場互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了解音樂,同時產生共鳴,引起興趣。
。2)加強地方音樂的了解和宣傳,組織學生研究當地音樂。
因學校地處蘇州,為使學生學會欣賞本地區(qū)的音樂,學校經常聘請當地有名的昆曲、評彈表演藝術家來校講演。讓更多學生了解地方音樂,并學會如何欣賞這些音樂。
。3)組織有藝術特長的學生成立各類樂團,委派有經驗的指導教師,排演經典的中外優(yōu)秀作品,如,室內樂團排練約翰·斯特勞斯的圓舞曲《藍色多瑙河》;民樂團排練《春江花月夜》;合唱團排練《黃河大合唱》等。每次演出都將作品的詳細介紹提前公布,讓學生了解作品的作者、含義和所處的時代背景。這樣學生就不會盲目的去聽音樂會,以入門者的角度去欣賞音樂會。
。4)讓學生了解多元化的音樂,拓展視野提高欣賞能力。
學校還通過廣播等形式對不同風格的音樂進行播放,在播放前進行詳細介紹,目的是讓學生可以深入了解作品,了解音樂風格。播放的音樂健康、廣泛,具有代表性,讓學生對各個時期的音樂作品有直觀的認識。如,中西方古典音樂,鄉(xiāng)村音樂,流行音樂,爵士音樂和戲曲等等。
。5)重視音樂藝術社團的建設。
在學校里音樂類學生社團也有很多,學校為這些社團成立了專門的音樂社團聯合會,加強社團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委派了長期固定的專業(yè)指導教師對社團活動進行指導,以提升活動的水平和質量;學校還結合質量工程和素質教育向這些社團下撥足夠的活動經費。這樣就使得音樂社團的層次和影響力大大提高,吸引了更多學生的參與。為他們搭建了了解和學習音樂的平臺。
。6)加強大學生的社區(qū)演出活動,讓大學生走出學校在一個更廣闊的平臺上表演,通過這樣的社區(qū)演出使大學生更能充分展示自我。也讓音樂藝術走進百姓的生活中,這些活動的參與使大學生對音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大學生整體的音樂素質。
3 對非音樂專業(yè)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yǎng)的設想
音樂的鑒賞能力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加強對非音樂專業(yè)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對此本人有如下設想:
首先應將音樂鑒賞課程納入學校的培養(yǎng)方案,開設必修課程,課程的學時至少應每學年34節(jié)課,每周兩節(jié)課。課程的內容可以包括初級基本樂理、簡單的中西音樂史、中國戲曲音樂作品結構及藝術風格分析等內容。同時開設更多內容的全院性選修課程,使學生全面了解音樂的歷史和演變過程,了解不同國家地區(qū)的音樂特點。如:開設古典音樂賞析和流行音樂賞析、戲曲賞析等課程,合格者獲得相應的學分。目前我校已進行了這方面的嘗試,大學生選修這方面課程的熱情非常高漲,這個現象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渴求。當前我校正處在提高素質教育教學改革階段,針對如何提高大學生音樂素質,正在積極努力的進行嘗試和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其次,有條件的學校圖書館可開設古典音樂欣賞數字教室。因音樂會的門票價格比較高,大多數學生不能經常出入音樂廳。數字教室為學生提供資源,定期播放和下載一些影音資料。對音樂了解的越多,欣賞水平才會逐漸提高。
4 結語
總之,提高音樂鑒賞能力是現代大學生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類高校應該注重學生音樂藝術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深入了解音樂,做到能夠欣賞音樂和理解音樂作品,從中得到藝術的享受。在這里我想引用音樂家約瑟夫·海頓的一句名言“藝術真正的意義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音樂鑒賞的論文2
【摘要】
當前新課改正在如火如茶地進行著,高中音樂教學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革。音樂教育的目的并非只是為了培養(yǎng)音樂家,對于高中音樂教育來說,更多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藝術素養(yǎng)以及人品人格。音樂鑒賞是高中音樂教育中的主要內容及重點內容,通過高中音樂鑒賞課,可以充分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師生都并不重視音樂這門學科,因此對教學方法的研究也不深入。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若想打造優(yōu)質高效的高中音樂鑒賞課,還需尋求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
新課改;教學;高中音樂;音樂鑒賞課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新課程改革也加快了腳步。新課改要求素質教育要和知識教育兼行并重,而高中音樂課作為一門藝術類課程,正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的絕佳平臺。在高中音樂課中,音樂鑒賞課占據了大部分內容,它是高中音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藝術素養(yǎng)以及人品人格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打造優(yōu)質高效的高中音樂鑒賞課亦成為了新課改下高中音樂教師的重點思考問題。以下筆者就結合高中音樂鑒賞課的'實際來談談其教學策略。
一、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學原則
。ㄒ唬⿲徝涝瓌t
音樂是一種藝術,藝術之美是無止境的。音樂既體現著自然之美,又傳承了思想之美。因此,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教師必須要遵循審美原則,將音樂當中“美”的元素充分體現出來。具體來說,教師應當善于提煉每一首音樂作品中的美感,然后在課堂上將之展示給學生,以使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美,享受到傾聽音樂的美妙氛圍,從而提高審美能力。
。ǘ┪幕瓌t
藝術與文化是不分家的,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它同時也是文化的產物。音樂的形成伴隨著人類漫長的文化發(fā)展過程,無論是什么種類的音樂,其被創(chuàng)作出來都與一定的文化背景有關,而其發(fā)展和演變也是因文化背景的變遷。因此,在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遵循文化原則,善于引導學生挖掘音樂背后的文化元素,使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學習和感悟相應的文化。
二、打造優(yōu)質高效的高中音樂鑒賞課的策略
。ㄒ唬┰诮虒W中融入多元文化
當今時代,隨著國際交流越來越密切,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F如今,多元文化已經滲透到了社會中各個領域當中,對高中音樂教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多元文化為高中音樂鑒賞課注人了新的活力,它豐富了學生的音樂生活,開拓了學生的音樂視野,使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世界音樂文化。多元文化是在世界各地及各族人民在自身的風土人情及民俗特色的基礎上通過不斷交流與融合而逐漸形成的,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教師首先要正確理解多元文化的內涵,明確其在教學中的作用,然后合理運用多元文化。我國高中音樂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音樂教育應在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讓學生學習、體驗及尊重、理解世界各地域及民族的音樂文化,從而樹立多元文化的價值觀念,更加珍惜國家的文化遺產。
。ǘ┎捎帽容^式教學方法
新課改提倡對知識的靈活掌握,而非只單純記憶。學生只有深層次地理解和把握了課堂教學內容,才能夠靈活運用知識。因此在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來加深學生對于音樂作品內涵的理解。在這方面,采用比較式教學方法非常合適。所謂比較式教學方法,就是指通過對不同的音樂作品的題材及表現風格、表現手法等進行全面把握和比較,來形成對作品的深人理解。通過比較式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對各種相似或不同的風格和主題的音樂作品的認知,并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思維方式,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先將高中音樂教材中豐富的經典音樂作品進行適當分類,然后在課堂上根據教學需要選取其中的兩首或多首讓學生鑒賞分析,比較其中的相似點和不同點,總結各自的特點。
。ㄈ┕膭詈鸵龑W生自主學習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自然也不例外。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上,教師應當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每個學生在欣賞完一首音樂作品后都可以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因為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它與科學不同,它不像科學那樣只有一個唯一標準的定律,藝術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及情感是沒有統(tǒng)一標準的,甚至不同的人懷著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一首音樂作品,所悟得的感受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師只有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才能夠使學生發(fā)現音樂中所蘊含的豐富內涵,而不是一味只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然后給每組分配一首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在小組內自主完成該作品的鑒賞任務,最后再每組派一個代表進行總結發(fā)言。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可謂一舉兩得之功。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音樂鑒賞課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音樂素養(yǎng)的一門課程,它影響著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因此必須要得到重視,并且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打造優(yōu)質高效的高中音樂鑒賞課。
參考文獻:
[1]劉丹。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打造優(yōu)質高效的高中音樂鑒賞課口]。教育教學論壇,20xx(42):52一52—
[2]陳琦。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打造優(yōu)質高效的高中音樂鑒賞課田。大眾文藝,20xx(23):232一232—
作者:祝江燕單位:浙江省嶸州市黃澤中學
音樂鑒賞的論文3
一、挖掘高中生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情感體驗
音樂是一種強烈的情感藝術,情感體驗在其中表現得非常明顯。音樂鑒賞過程就是情感體驗過程,體驗的是音樂的情感內涵,或者是學生情感與音樂情感的共鳴性。在引導學生欣賞音樂情感內涵時,需要讓他們明白這是一種對音樂情感內涵的初步體驗,包含了各種感情元素,比如喜、怒、哀、樂等等。教師在教學會欣賞音樂作品時,應該幫助學生從音樂標題及歌詞中去找到體驗線索。有的音樂作品沒有標題,那么學生既要專心欣賞,以主觀感性知覺去體驗,又要根據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創(chuàng)作目的、作品風格、表現特點等方面去深刻地體驗,以準確的領悟力提高音樂審美能力。[2]作為抒情藝術,音樂的內涵既豐富又深刻。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音樂情感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和音樂思想密切聯系。引導學生通過音樂以外的因素去理解音樂感情。比如聲樂作品中可以從歌詞找到依據,在標題音樂中可以從標題及文字說明去理解。有些沒有標題的音樂作品需要學生更加用心的體會作品情感,在反復傾聽中根據直覺去細細體會。另外,還要根據音樂的社會背景、作者生活經歷、創(chuàng)作目的、藝術特征等環(huán)節(jié)去鑒賞,這樣才能對音樂作品的情感內涵鑒賞到位。以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月光》來講,為了讓學生對作品有更多的了解,教師應該引導他們恰當領會三個樂章的情緒變化,不但要給學生介紹貝多芬的創(chuàng)作目的、藝術特征,還可以結合貝多芬在1801年創(chuàng)作《月光》時正經歷失戀的背景,來了解這是一首他獻給戀人的作品。當時他也耳鳴了,這兩種打擊讓在將痛苦與失望情緒深刻地反映在了作品里,因此該作品也是一部“幻想曲”式的奏鳴曲。只要學生把握了這些,那么在鑒賞《月光》時,也就更能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二、激發(fā)高中生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想象、聯想能力
音樂情感表現是作者在某種思想中基于生活基礎來表現情感內涵。所以,學生在鑒賞時應該充分發(fā)揮其想象、聯想心理,以揣摩音樂中沒有直接表達出來的內容。學生需要通過教師的引導來想象、聯想音樂作品中的音樂形象,并將這種聲音形象轉換也成客觀世界的形象來進行理解。這是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的鑒賞問題。比如,在鑒賞《梁祝》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時,教師引導學生認真聆聽旋律,并聯想生活感受。以高中生的鑒賞水平來講,他們通常會以春天、花草等自然景色來進行聯想,很多都難以明說,更難以想象。故而教師在學生剛接觸這首協奏曲時,通過樂器演奏效果與樂器使用、鑒賞樂曲部分的講解使學生更好地開展想象。例如,呈示部分,輕柔的弦樂顫音和長笛使人感受到如鳥叫般的美麗旋律,而引子主題中雙簧管奏出的柔和抒情,則給人帶來一種花鳥共舞、春光熠熠的美麗畫面。小提琴奏出的柔音是嬌細的,而大提琴則走出了渾厚的低音,讓學生們對梁祝的愛情有更好的理解。這些感受都是要通過類比聯想來體驗。教師根據高中生的'音樂知識來教授他們音樂理論,并不斷引導他們通過聯想來想象作品、體驗情感,既凈化了心靈,又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總之,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鑒賞學習過程和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有密切關系。因此,教師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需要基于學生的審美心理來進行教學。作為情感藝術的音樂,帶給每個人的都是一種特殊的情感溝通。故而高中音樂鑒賞中,只要教師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體驗,根據她們的審美心理實施音樂鑒賞教學,那么就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美育教育來陶冶學生的情操,最終讓他們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對于他們以后的人生發(fā)展來說也是大有裨益。
音樂鑒賞的論文4
[關鍵詞]音樂鑒賞 審美 想象 創(chuàng)造性思維
音樂鑒賞是指以具體音樂作品為對象通過聆聽的方式和其他輔助手段來充分體驗和領悟音樂的審美活動。音樂鑒賞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于學生想象力、聯想力、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是任何 教育 手段都代替不了的。
音樂鑒賞作為一種自由的主體審美活動,具有獨特而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由于音樂存在著不具象、無語義等美學品格,因此,音樂鑒賞過程中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利用直觀的音樂形象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音樂形象是通過音響來表現作曲家的 藝術 構思,塑造藝術形象,從而使欣賞者產生聯想的。在鑒賞教學中,學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所播放樂曲強、弱、快、慢以及音樂的喜、怒、哀、樂,并能夠想象出音樂表現的情景。若再經過教師的講解,就更能夠正確的體會與理解樂曲所表達的情緒、意境。例如:在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時,我首先向學生講述了這個幾乎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中的凄美愛情故事,并充分運用大量的圖片資料使學生對整個故事情節(jié)充滿好奇,之后欣賞了大型交響樂現場演奏版《梁山伯與祝英臺》c小提琴優(yōu)美的聲音時而深情,時而歡快,時而激烈,時而如泣如訴,引人入勝。我在教學中又加入了動畫《梁山伯與祝英臺》、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情節(jié)的影片片段,學生被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所感染,有的隨著音樂小聲哼起了化蝶的主旋律,有的輕聲吹著口哨隨著音樂走,有的同學做拉提琴狀……充分了解了作品表達的內容后,通過對直觀的音樂形象的感受再引導到對樂曲的感受上,能帶給學生各種不同的感受,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啟發(fā)學生想象,同時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由于每個人的著眼點與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區(qū)別,聯想出的內容也不會相同,加之想象本身又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對音樂的感受就會千變萬化。這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教師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正確鼓勵和引導學生,盡可能地發(fā)揮他們的想象能力來進行創(chuàng)造,利用直觀的音樂形象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音樂鑒賞中的靈感思維是豐富的,有時通過聆聽音樂還會萌發(fā)和獲得超越音樂范疇的靈感,給審美主體帶來頓悟。
二、采取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的方法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情境主要是運用語言、畫面、音樂等手段,根據音樂作品的風格情緒和具體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通過藝術的直觀感知與教師生動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一種為教學需求服務、為學生審美服務的生動情境。例如在古曲《春江花月夜》的鑒賞中,我首先讓學生聆聽了古詩《春江花月夜》的配樂詩朗誦。大屏幕上出現的是 中國 古典的山水畫面,使學生在欣賞音樂之前先感受到了一種如詩如畫的優(yōu)美意境。之后再讓學生仔細聆聽樂曲,仔細感悟音樂的情感、意境,努力揣摩音樂的內涵。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能感到親切、輕松、愉快,并能用最大的激情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變靜態(tài)的音樂吸收活動為情感動態(tài)的音樂表現行為,有利于他們更好地感知、理解音樂,從而實現音樂教學的情境審美化。
格里格的《培爾,金特》第一組曲中的《晨景》是充分運用配器手法描繪地中海岸的 自然 風光的。在欣賞之前我做了個嘗試,選擇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小號演奏的音樂片段讓學生聽辨樂器色彩及形象,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想象。最后小組討論匯報:小號——金黃色——嘹亮又有貴族氣質或英雄形象:雙簧管——幽雅甜美的淑女形象:大提琴——深沉醇厚的紳士形象:長笛——淡蘭色輕柔透明的:單簧管——清澈輕盈。從而知道不同樂器的音色所塑造出的.不同音樂形象。既從理性方面認識了樂器,又從感性方面豐富了對音樂形象的想象。
三、結合藝術實踐的形式引導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開辟適合于教學內容的參與途徑,設計有利于學生全身心地參與的積極、主動的參與過程。同時又把教學目標巧妙地融入其中,采用必要的手段啟發(fā)和幫助學生順利打開求知的通道,為學生的實踐參與提供更多的機會,使學生產生實踐參與的沖動,并能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
在聲樂作品的鑒賞教學中,應重視對作品的演唱實踐。聲樂作品的表現是通過詞曲作者譜曲,再由歌唱者投入情感演唱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對作品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歌唱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行為,因為每個人發(fā)出的聲音都是獨特的。尤其是在合唱作品的練習中,要達到聲部的和諧、統(tǒng)一是不容易的。學生往往為不受對方的干擾要大聲演唱自己的旋律部分,造成聲音不統(tǒng)一,聲部不和諧,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給他創(chuàng)設思維的空間。讓他們真正體會作品的意境,感受聲音的和諧之美。例如在合唱作品《黃河大合唱》的鑒賞中,選取學生最熟悉的《黃水謠》、《保衛(wèi)黃河》等樂章實踐演唱,并根據學生情況分聲部練習,待兩個聲部基本唱會后,選個別音樂基礎好的學生擔任領唱或學唱第三個聲部,使學生陶醉在自己營造的藝術氛圍里,他們的心在他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美中滋養(yǎng)、散步、飛揚。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必然融入自己的想象,注入自己的情感,這使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進入了創(chuàng)造性的精神狀態(tài),對作品的整體理解更加深刻,同時進一步的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感。
學生的 音樂 鑒賞活動是積極參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過程,最重要的是教師要給學生以積極參與的機會,給學生一個積極思維、積極創(chuàng)造的空間。這樣的師生互動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并提高了音樂鑒賞教學的效果。教學實踐證明,當學生真正聽懂了音樂后,他們會自覺地在音樂中展開自由的、充分的、豐富的、美妙的聯想畫面,從而真正使音樂鑒賞活動成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運動的過程。
音樂是聽覺的 藝術 。音樂鑒賞是一個由淺入深的學習、理解過程,也是一個以聽覺的感知和想象相結合的特殊認知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依靠學生主動的聽、主動的想象來實現。讓學生在鑒賞中多聽、多想、多思維、多創(chuàng)造,引導他們準確的體驗音樂情感。
四、通過即興創(chuàng)編和表演的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在音樂鑒賞中,可以讓學生采用節(jié)奏、律動、線條、色彩、繪畫等方式表達對音樂的理解。通過自填歌詞、創(chuàng)編故事、自勾畫面、自編律動等豐富多采的創(chuàng)造實踐,引導學生有意識的進行創(chuàng)造性嘗試。即興創(chuàng)作和表演是音樂鑒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缺一不可,不能偏廢。即興創(chuàng)作和表演的好處在于:首先不必依照事先設計的樂譜和事先的排練,減少 技術負擔:其次即興活動比較能夠靈活自如、自由地表達情感:再者即興活動有利于 發(fā)展 學生敏捷的思維、快速反應的能力。由于即興活動屬于即時臨場發(fā)揮,因此即興創(chuàng)作的成果顯得粗糙。但正是這種不成熟的創(chuàng)造,蘊含著豐富的創(chuàng)造精神。音樂訓練可賦予我們一種積極想象與創(chuàng)造的方式,提高我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所以課堂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即興創(chuàng)作與表演能力是創(chuàng)造性教學的新舉措。例如在《影視音樂》的鑒賞中,我給學生準備了幾部影視中的場景:1、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2、和諧溫馨的生活場面。3、幽默滑稽的動畫場面,4、熱烈歡騰的節(jié)日場面。讓學生從提供的十個音樂片段中為他們選擇合適的音樂。學生們努力用音樂來烘托情緒,塑造形象。充分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每個場景會因學生的想象、聯想和個性化認知的不同,對藝術作品內涵的理解和感受不同而產生多種結果,為學生今后的創(chuàng)造發(fā)展奠定基礎。
嘗試音樂創(chuàng)作是激發(fā)想象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途徑,是發(fā)掘創(chuàng)造性思維潛能的過程和手段。即興為熟悉的旋律填新詞,為熟悉的歌詞新編節(jié)奏和旋律,音樂常識的選擇、連線等都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為熟悉的旋律填新詞降低了創(chuàng)作的難度,也提高了音樂鑒賞課的時效。在教學中以此發(fā)掘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浸透創(chuàng)作音樂的意識,進而更深刻地理解和體驗音樂的創(chuàng)作特點,享受創(chuàng)作的過程,品嘗成功的甜蜜。在為熟悉的旋律填新詞的練習中,有的學生為《茉莉花》填新詞,有的為《明天會更好》填新詞,有的為《吉祥三寶》填新詞,還有的為《北風吹》、《菊花臺》、《東方紅》、《歡樂頌》、《心愿》、《隱形的翅膀》、《梔子花開》……太多了!學生在臨時的“音樂會”上演唱自己的作品,并簡單講述創(chuàng)作過程。演唱結束后教師簡單點評。他們專注的表情,熱烈的掌聲,以及各具特色的演唱情景相信一定會深深地扎根在同學們的記憶土壤里并且會生根發(fā)芽。
五、運用學科整合的優(yōu)勢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音樂是心靈的語言,它雖然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它給人的回味是無窮的,音樂與 科學 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一個是浪漫的形象思維,一個是嚴謹的邏輯思維,但它們的思維過程是相通的,全都離不開想象。音樂的想象能使科學的幻想插上翅膀,使科學家得以發(fā)揮聰明才智,把幻想變成現實。著名的物 理學 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的科學成就很多是從音樂啟發(fā)而來的!彼釔垡魳凡⑹艿搅藛l(fā),發(fā)表了著名的相對論,創(chuàng)造出世界的奇跡。
音樂是一門藝術,也是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與其它學科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課堂教學中應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科整合這一特點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如在欣賞琵琶獨奏曲《十面埋伏》時,學生剛開始不知道樂曲所表現的意境,并表現出不喜歡聽古曲的意向。通過我用媒體的渲染,用“垓下之戰(zhàn)”的 歷史 故事來導入,并結合古詩《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引導學生對琵琶音色的認識。學生馬上來了興趣,并在聆聽音樂后,感受到一面琵琶竟 能表現出這樣一個雄壯的戰(zhàn)斗故事,就 自然 地把音樂中的強、弱、快、慢聯想成了戰(zhàn)斗、埋伏、追擊、戰(zhàn)敗等相關的音樂形象,戰(zhàn)場在音樂中得到了再現,再細聽后就更能想像出那激烈悲壯的戰(zhàn)斗場面了。
音樂與美術也是相關學科。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時能看到“畫外之景”,同樣在欣賞美術作品時也能聽到“弦外之音”。即從畫中聽到音樂,從曲中看到畫面。如歌曲《彎彎的月亮》“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面是那彎彎的小橋,小橋的旁邊是那彎彎的小船……”就刻畫了一個美麗夜景的畫面。這種視覺與感覺的聯想,能夠啟發(fā)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領悟音樂作品。在音樂鑒賞教學中。要注重與其它學科的整合,從學生自身出發(fā),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促使學生將各科知識綜合起來理解,運用學科多元化的特點,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綜合能力。
音樂鑒賞的論文5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目前已經普及,同時,該種教學模式也是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重要組成部分。合理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使得學生在教學思想觀念指導下,有效提升對民族音樂欣賞能力,以充分發(fā)揮出民族音樂作用,促進我國文化經濟時代發(fā)展。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ㄒ唬┓D課堂概述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同,并且兩者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性,翻轉課堂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同時也實現了學生知識內化時間與空間之間相互轉化。高職院校教學模式具有多樣性,并且每種教學模式都有特定運行條件,該種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了信息技術,對學生課前預習起到了一定引導性作用,然后教師會在課堂上設置不同教學實踐活動,使得學生對于所學知識得以消化[1]。其中,學生對于知識實現內化,主要是通過課堂來實現,通過教師與學生或各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來完成。簡單來說,翻轉課堂就是借助專業(yè)技術、信息技術支持前提下,促進教師完成教學視頻制作,同時幫助學生在課前對于教學內容有所認知。
(二)翻轉課堂教學步驟
翻轉課堂在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對學生講解教學視頻內容,鼓勵學生對教學視頻突出疑難問題,通過師生之間探討形式,有效實現教學資源共享與交流。學生在合作學習以及獨立思考后,通過個人或小組,采用辯論賽以及報告會等形式進行學習心得獲取與分享。同時,學生在展示學習成果時,能夠與教師之間形成良好關系,這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擁有濃厚學習興趣,也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教師在學習成果分享過程當中,要認真傾聽學生總結,使得教師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予以了解,以明確學生學習能力,并提出具有客觀性、針對性評價以及改進措施,實現學習進程實時調控。高職院校在民族音樂欣賞課程教學過程當中,合理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良好滿足教育改革要求,并且能夠有效提升該項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高職院校民族音樂欣賞課程教學
。ㄒ唬┙虒W特點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過程中,教學模式在實際高職院校教學中也在不斷產生變化,教學模式受到多種因素約束,比如學生接受知識程度、教師目標等,以使教學模式呈現出多樣性、綜合性、發(fā)展性、可補性發(fā)展特征。教學方法多樣性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其中包含了討論法、案例法、分析法等。綜合性將達到理想教學效果作為基礎,將教學方式進行靈活使用。發(fā)展性就不止是在歷史性方面有所體現,同時,教學方式也會隨著教學目標等因素而發(fā)生改變?裳a性是指在不同教學策略環(huán)境之中,能夠使得同種教學內容和目標達到相同教學效果。
(二)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民族音樂欣賞課程教學具有一定特殊性,教師常用教學方法有:1!皩嵺`”與“講解”相結合。教師在欣賞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將實際訓練與民族音樂欣賞理論知識相結合,使得課堂氛圍活躍,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避免內容出現空洞現象,使得教學具有隨意性。2。背景與作品相結合。畢竟高職學生對于音樂鑒賞水平有所限制,然而對于相關理論知識又缺乏興趣,所以教學過程中,如果添加過多理論知識,會使學生對于課堂產生厭倦心理。然而,音樂欣賞課程需要將學生對知識理解能力建立起來,再深層次普及音樂創(chuàng)作背景知識,但是要確保比重具有平衡性,教師就可以將背景與作品相結合進行講解。3。教學與拓展相結合。高職院校在民族音樂欣賞課堂上時間有限,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后對知識進行拓展與補充。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要根據教師所布置任務,選擇適合自身學習方式自主完成學習目標,以對相關內容有所明確。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民族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策略
(一)課前準備
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首先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性分析,以明確學生在民族音樂欣賞課堂之上需要學到哪些內容、了解哪些內容,教師只有將教學目標予以明確,才能使得教學具有針對性,并有效完成教學目標。在開展翻轉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分析,再通過視頻方式將教學內容展現給學生,并安排好課堂實踐活動,同時,教師要自行制作教學視頻,以實現知識直接傳遞,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翻轉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要明確課程教學目標,并將其進行合理性分析,再將課程進行科學化安排[2]。其次,自行錄制教學視頻,在視頻制作過程中要準確尊重學生思維,使得教學模式適合大部分學生,并具有針對性。再次,教學視頻后期剪輯具有較大重要性,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對視頻中出現錯誤及時發(fā)現并加以改正。最后,在發(fā)布教學視頻時,要考慮到全體學生各方面需求,教師可以通過學校多媒體中心將視頻發(fā)布,并讓學生自行注冊賬號,登錄以獲取視頻教學資源。
(二)課堂教學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課堂教學活動予以了高度重視,從這一點上來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較大差異性,同時,翻轉課堂能夠通過多樣性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當中,主動形成知識構建,從而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獲取知識不再處于被動地位。然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較為注重理論知識傳授過程,沒有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以及接受知識能力加以綜合性考慮,使得學生逐漸磨滅了學習興趣。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并結合實際課堂活動提升學生民族音樂欣賞能力,以有效完成教學目標。翻轉課堂是將知識傳授放在課外,在課堂之上,教師運用更多時間去設計課堂活動,并根據自身教學經驗以及對學生學習能力的了解,選擇具有差異性教學方式。比如高職院校在民族音樂欣賞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根據本門學科特點,設置一些音樂鑒賞比賽等類似教學活動;顒舆M行時,不需要教師予以過多理論知識講解,反而是幫助課堂真正轉變成一項具有教育意義課堂實踐活動[3]。課堂初始階段,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相關問題,以檢驗學生自主學習情況,教師所提出問題必須做到與課堂緊密相接,并且具有創(chuàng)新性,然后在課堂活動中,選擇合理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使其在課堂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知識運用能力。另外,在對視頻內容進行知識回顧時,教師要努力營造和諧、愉快課堂氛圍,使得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放松心態(tài),并鼓勵學生對于視頻內容提出質疑,大膽向教師提出建設性意見,這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使得高職院校民族音樂欣賞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進一步得到提升。
(三)實現“教”“學”相輔
高職院校在開展民族音樂欣賞課堂教學時,應當充分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受到該種教學模式良好驅使,能夠使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以培養(yǎng)和強化,以充分發(fā)揮出學生教育主體性作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論是課前視頻學習,還是課堂上完成學習任務,都需要獨立自主完成,所以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起到強化作用[4]。比如在某音樂鑒賞視頻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根據自身學習需求對視頻進行合理處理,并根據內心真實想法對其做出欣賞評價。課后獨立完成音樂鑒賞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將不懂的問題隨時記錄下來,以便于課堂之上向教師請教。綜合以上分析,足以說明在高職院校民族音樂欣賞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良好體現出學生個體差異性,并體現出學生個性化特征。
(四)教學評價
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背景下,高職院校在民族音樂欣賞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良好維持師生之間關系,并促進師生之間產生情感交流。在一般情況下,一些有經驗教師會對學生學習目標有所了解,所以在學習任務布置時,能夠對學生學習心理產生一定有利影響,并有效推動學生進一步深層次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所做出教學評價依據就是學生在課堂上的'種種表現。另外,教師可以采取總結性評價方式,對學生知識掌握水平有所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評價對學生學習和理解方面起著至關重要作用,對學生知識框架體系形成也有著直接影響。在美國課堂上,大部分高校對于民族音樂欣賞課堂教學采用百分比制、分數制、A—F等級制評價方式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予以正確性、客觀性評價,以有效體現出學生對于知識掌握水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教學評價方式與傳統(tǒng)相結合,取長補短,并將傳統(tǒng)評分系統(tǒng)進行創(chuàng)新化改革,并且高職院校在民族音樂欣賞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有將合理科學評分體系與視頻教學相結合,才能真正體現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育意義,以實現民族音樂欣賞課堂教學目標,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結語綜上所述,教育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對于高校民族音樂欣賞課教學有了更高層次要求。民族音樂欣賞課程需要具有時代發(fā)展性,以順應時代發(fā)展,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增強師生之間溝通與交流,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確保民族音樂欣賞課程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
音樂鑒賞的論文6
幼兒時期,孩子們的想象力較豐富,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和新鮮感,音樂的魅力是巨大的,不僅能給孩子帶來快樂,又能影響孩子的智力發(fā)展,那么作為幼兒音樂的研究者及教育者,我們又如何提高幼兒音樂鑒賞能力呢?
一、幼兒的心理特點及對音樂的認知
一般3至6歲的兒童,我們稱之為幼兒。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詞匯量不斷增多,已經能夠較完整的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常常對未知的新鮮事物感興趣,對生動、形象的具體事物較為敏感。同時,幼兒的記憶是很隨意的,對于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往往會記的很清楚,而在這個階段,他們的想象力是最豐富的,常常天馬行空,甚至夸張、毫無邏輯,不受任何思維定勢的限制。幼兒的情感也是反復無常的,易激動,易變化,不穩(wěn)定。作為父母,或者教師,為了孩子們能夠在幼兒時期健康快樂的成長,能夠建立積極樂觀的人格,我們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引導他們學會欣賞、學會想象。音樂恰恰能夠給他們制造一個遐想的空間,對于幼兒的智力發(fā)展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啟發(fā)作用。
同一年齡階段不同的幼兒對音樂的感知是不同的,有的小朋友聽到音樂就會隨著音樂又蹦又跳,有的小朋友聽到音樂則會變得比平時安靜許多。這樣也間接的影射出了他們的性格特點和對音樂的不同感受。
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在胎兒時期就進行音樂教育,無非是想利用音樂來影響孩子,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同時也不乏有些小小的期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培養(yǎng)音樂方面的興趣,長大后在音樂方面有所成就。而作為一名幼兒音樂研究者,筆者更多的是致力于幼兒身心更全面的發(fā)展。
二、提高幼兒音樂鑒賞能力的方法
。ㄒ唬┯星槿さ囊龑
1、從聽覺感知音樂。接觸音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聽”,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音樂也是如此。尤其是幼兒接受抽象事物的能力還比較弱,而音樂所表達的都是摸不到看不到的東西,只給幼兒聽一遍就想讓他們理解其中的意思,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反復傾聽,同時在教育者有意識的引導下,幼兒才能慢慢的體會所聽到的音樂。我們可以在每次音樂課開始時,都讓幼兒一起聽或者唱一首兒童歌曲,如《我有一頭小毛驢》,在第一次聽的時候不要告訴他們歌曲的含義,讓大家隨著歌詞內容想象一下,聽完后由小朋友講述自己聽后的感覺;再由老師進行正確的引導講解。在放第二遍的時候大家就會隨著老師的講解聽歌曲,這樣很快就能進入歌曲中,有的小朋友會情不自禁的跟著唱出來,甚至有的還會手舞足蹈的一起蹦蹦跳跳,想象著自己正騎著一頭小毛驢,快樂的模仿歌曲中的內容。這樣一來,不僅幼兒充分的了解、感知了他們聽到的音樂,也從中得到了快樂。
2、從視覺感受音樂;貧w音樂藝術,筆者認為應多讓幼兒聽音樂會,看歌舞劇等藝術節(jié)目,增強幼兒對音樂的了解。從聽到的、感覺到的,孩子有他自己的看法,覺得這場音樂會是好還是壞,哪些歌曲好聽,哪些能聽懂。這就使他們初步形成了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增強了孩子對藝術的感性認識,增強音樂帶給幼兒的感染力。
幼兒音樂常常表現的是一個個的小故事,孩子們雖然識字不多,但能讀懂圖片。所以,筆者根據自身經驗認為,在幼兒音樂課上為孩子們配備簡單的與所聽歌曲有關的圖片也是能夠提高幼兒對音樂的鑒賞能力的。例如:我們可以讓孩子邊聽《粉刷匠》邊看有關《粉刷匠》的圖片,如果有條件,視頻結合就更好了,再加上老師的講解,孩子們將會逐步提高自己對音樂的鑒賞能力。
3、從肢體語言感受音樂。游戲是幼兒最樂于接受的方式,好動是幼兒的天性,把音樂溶于游戲或表演中,收到的效果常常盡如人意。例如:幼兒們在玩“丟手絹”游戲時,大家一起唱《丟手絹》,當手絹放在某個小朋友身后時,大家會不由自主的唱得更大聲,更興奮,完全把歌曲和游戲結合,在游戲中體驗音樂帶給大家的快樂。又如:在聽《一分錢》時,可以讓小朋友們跟著表演,在表演中體會歌詞的內容,欣賞音樂。
。ǘ┣槿さ纳A
在引導過后,孩子對音樂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給孩子聽一些名著,如:《梁!、《二泉映月》、鋼琴曲之類的,讓孩子的思想得到升華。一點一點的傾聽,慢慢的體會,由兒歌到名著,孩子們的音樂欣賞水平會不斷提高,鑒賞能力也會隨之增強。
三、結語
作為一名幼兒音樂的研究者,我認為,針對兒童的心理特點,從“聽”、“看”、“做”等方面對兒童進行引導,全面發(fā)展,能夠更好的提高幼兒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同時加強與父母的交流與合作,從小就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培養(yǎng)孩子對生活的熱情和積極的態(tài)度。相信在我們的不斷努力、鉆研下,一定會使我們的孩子迎著燦爛的陽光健康成長。
音樂鑒賞的論文7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xx]16號)文件中明確指出,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yè)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目前,高職高專部分專業(y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yǎng)的模式研究有一定局限性,分析高職高專藝術類音樂和美術專業(yè)教學模式現狀,工學結合培養(yǎng)模式研究還不夠,我們認為要加大力度探討研究。
一、高職高專藝術類音樂和美術專業(yè)教學模式現狀
藝術類音樂和美術專業(yè)教學模式缺乏實踐性。高職的音樂和美術教育一直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學模式,基本照搬藝術學院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課程設置、知識結構、培養(yǎng)方向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對學生的專業(yè)劃分不科學,授課缺乏職業(yè)實際內容,不能與職業(yè)需要相結合,專業(yè)課程設置與實踐相互脫節(jié),導致學生綜合能力很差。專業(yè)教學模式與專業(yè)課程模式不匹配,教學上很大程度上重視的是專業(yè)技術與技能的建立與提高,難以真正做到素質綜合、相互兼容,所以難以適應職業(yè)基礎教育的需求。
教學實習往往因人力、物力的不足,更多的是讓學生自己聯系學校實習,甚至有些院校采用“放羊”的方式來開展實習工作,所以最終的結果是流于形式,走走過場。此外有的把實習的任務推給家長,讓學生在家長的監(jiān)督下開展實習。正是由于這些做法使教學實習形同虛設,因此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培養(yǎng)的學生就業(yè)率低。
因此,藝術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目前尚未形成體系,辦學模式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yè)性還不夠,培養(yǎng)的藝術人才還不能完全適應社會文化市場發(fā)展需要,與成型的工學結合藝術人才培養(yǎng)模式相差甚遠。
二、探索音樂和美術專業(yè)工學結合培養(yǎng)模式的重大意義
所謂工學結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即以培養(yǎng)藝術類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為目標,通過學校與社會用人部門結合、師生與實際勞動者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使學生形成適應職業(yè)崗位群或技術領域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一定的可持續(xù)學習能力,適應社會對技術應用型人才需要的一種教育途徑與機制。
藝術類音樂和美術專業(yè)工學結合培養(yǎng)模式體現了高職教育的'本質屬性,它有利于提高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有利于提高就業(yè)率。其一,工學結合使得藝術類學生的職業(yè)技術和職業(yè)能力得到顯著增強。其二,藝術類學生有更多機會與生產一線的真實崗位接觸,而用人單位對實習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也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在某種程度上相當于在工學結合中完成了企業(yè)新員工招聘和錄用的“試用期”,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高職藝術類畢業(yè)生就業(yè)難、擇業(yè)難的社會問題。
教學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學校與企業(yè)合作共同培養(yǎng)學生,學生通過工學交替完成學業(yè),成為社會和文化企業(yè)歡迎的技能型藝術人才。利用工學結合資源,激活藝術課教學,引企進校,校企聯動,拓寬藝術教育的內容和途徑。加強工學結合,全面提高藝術專業(yè)學生的技能和綜合素養(yǎng),適應社會文化市場和企事業(yè)發(fā)展需要的人才,是高職高專藝術專業(yè)的最終目標。因而,探究藝術類音樂和美術專業(yè)工學結合培養(yǎng)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研究音樂和美術專業(yè)工學結合培養(yǎng)模式的原則
1、從改革高職高專藝術累音樂和美術人才培養(yǎng)方案入手,構建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
2、強化職業(yè)藝術教育環(huán)境,營造職業(yè)藝術教育氛圍,完善藝術類專業(y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
3、踐行“藝術與技術結合”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既注重基本理論、藝術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意方法的培養(yǎng),又注重社會實踐和上崗訓練的有機融合。
四、構建音樂和美術專業(yè)工學結合培養(yǎng)模式的具體措施
1、以實習基地為依托、多個專業(yè)并舉,把學生學習與實踐、實習與就業(yè)有機地結合起來,更好地將學生推向就業(yè)市場。
2、發(fā)揮多學科綜合性高職院校的優(yōu)勢,整合調配設備設施、師資等教學資源,實現了教學功能的有效綜合。有效推動了藝術教學與藝術作品生產合一、學習與工作結合,全面提高藝術類音樂和美術人才培養(yǎng)質量。
3、在環(huán)境布置、設備配置、文化氛圍、管理模式等方面,與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相一致,充分體現規(guī)范性、先進性和實效性,形成真實的藝術職業(yè)環(huán)境。
4、探索出一條綜合實踐教學的路子,帶動教學與藝術實踐,使他們有機會走出校園,走向社會。鼓勵學生走出去,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在真實的市場背景中進行實踐教學,能使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得以檢驗和深化。
5、保證教學計劃,保障實踐基地,工學結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得以落到實處。圍繞真實項目進行思考并解決一些教學上難以解決的問題,提高教育實習質量,提高藝術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從而提高畢業(yè)生勝任崗位的職業(yè)能力。
6、學生的畢業(yè)設計采用工學結合方式,學生采取分組的形式做到“實題實做”,即由學生動手完成實際項目(任務),在工作中學習設計,在設計中完成工作,以實際工作成果來完成畢業(yè)設計。
7、以實踐教學促進藝術類音樂和美術專業(yè)學生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畢業(yè)后能夠勝任與所學專業(yè)相關的實際工作。在教學實習中用“準就業(yè)”的工學結合模式,縮短學生從學校到社會的適應期,為學生就業(yè)提供保障,實現課堂與實習點的一體化。
總之,只有圍繞藝術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這一條主線,抓住音樂、美術兩個專業(yè)基本點,以就業(yè)和擇業(yè)為導向,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工學結合培養(yǎng)模式,通過綜合的和具體的職業(yè)技術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積累實際工作經驗,突出職業(yè)教育特色,才能全面提高藝術類學生的職業(yè)道德、職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所以工學結合是高職高專藝術類人才必要的培養(yǎng)模式。
音樂鑒賞的論文8
摘要:音樂鑒賞是一門"聽"的藝術。什么樣的音樂都離不開"聽"。"聽"是一種音樂作品,我們既要在聽的進程中讓感官得到愉悅,又要使精神得到升華,感性和理性進行完美的結合才是我們"聽"的根本意義所在。更多音樂論文相關范文盡在top期刊論文網。
關鍵詞:音樂論文
一、前言
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曾經說過“音樂是一扇門,讓走進來的人感受到門里別樣的風景,但風景的感受如何,還需進來者者細細體會”。音樂家的話語中全然說出了鑒賞中的關鍵點一定要好好把握,音樂的特點就是讓人體會和回味,給人以輕松和愜意,但是如何鑒賞將是很專業(yè)的事情,需要用專業(yè)的方法來找到關鍵點,找到音樂的獨特魅力所在。
二、音樂鑒賞的含義
所謂音樂鑒賞,就是鑒賞者通過聆聽去感知評判音樂作品,從中獲得音樂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悅和認識的滿足。音樂鑒賞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對于提高身心素質、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質、打造個人獨特魅力和個性具有重要意義。具有鑒賞能力,能讓學生自身建立起音樂人生的結構和框架,為終生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
很多人對于自己所鐘愛的音樂作品仔細揣摩,無論是中外名曲,還是流行金曲,愛好不同的人都對于自己所收藏的作品賞玩不已,這就是一種鑒賞行為的體現。其實在很多的西方電影中,我們都能看到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共同賞析一部音樂作品的感人場景,可以說,鑒賞行為成為了維系學生自我生存發(fā)展的一個必須行為,成為學生情感交流、抒發(fā)情懷的有力支撐。
三、音樂鑒賞關鍵點的有效把握
音樂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樂不是靠語言描繪來體會的,也不是保持沉默的東西,它是一種無法說出的朦朧美,其中的獨特之處讓人體會到舒適感、歡快感,以及欣賞美的特殊韻味,這就是找到了鑒賞的關鍵點,讓人無法忘記。
(一)把握音樂樂律是音樂鑒賞關鍵的基礎
音樂的獨特魅力就是聲音的全方位展示,讓人的耳朵感受音樂,讓心靈傾聽音樂,領悟音樂中諸多要素傳達的感情,其中音樂的樂律是最重要的要素,只有用聽覺感受到音樂的節(jié)奏、力度、速度、音色等等這些表達音樂情緒情感的作用,能夠切身體會到音樂作品本身情感內涵的體驗,在鑒賞激昂的音樂時候,在雄渾蒼厚、慷慨激情的力度節(jié)奏中,學生會體會到積極向上的情感表達,激起心中熊熊激情;在婉約旋轉的樂曲中,學生聽著抒情、力度適中的音響,可以感受作者含蓄低沉、綺麗清新的樂風,讓人恬靜中釋放胸中的不悅;而觸景生情的音樂中,通過節(jié)奏的不同變換,在調式和聲音的交織變化中,學生的內心都會隨著樂曲鮮明的變化,經歷和感受愉快、憤怒、同情等不同心境,在這樣的聽覺沖擊中,加上對音樂的反復傾聽,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層層遞進,最終從感性的愉悅上升到理性的情感共鳴、審美層面得到淋漓盡致地體現。
(二)把握音樂內涵是音樂鑒賞關鍵的核心
一部好的音樂作品一定有其內容上的與眾不同,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風格,不同流派,不同層次的音樂,學生欣賞的.不同作品,內心的感受都是有著千差萬別的,但一個共同點就是在比較中進步,在音樂中感受。音樂作品內容的發(fā)展過程中,縱使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因素,諸如社會上流行的低淺音樂、低級趣味較濃的流行音樂,甚者是一些庸俗不堪的音樂或是些“狂歌”等一些格調不高的、藝術性差的音樂,在通俗音樂流行初期曾使很多青少年誤以為這是代表 “音樂藝術”的最佳作品,值得關注和鑒賞,在它們中才能體會到感情的流露,而一些藝術性高的抒情歌曲在青少年群體中被看做是毫無生趣、平淡無味,但隨著時光的流逝,藝術價值高的音樂憑借著內容上的綿遠留長,成為了永遠的經典,讓學生們鑒賞起來感覺更多的感情孕育其中。
(三)把握音樂的色彩是音樂鑒賞關鍵的主體
音樂雖不能用實物的形式來形容,但學生可以用色彩來為理解音樂服務,在抒情的音樂感召下,是那樣的恬靜、讓人遐思無限,對音樂帶有色彩的鑒賞中讓人浮想聯翩,用有型的顏色形容了感受中急促、歡快、活潑的心理反應,而這種反應在一些熱烈的音樂作品中又可以用更加鮮艷的顏色來替代,比如熱烈的紅色、活潑的橙色、羞赧的粉色表示出音樂的魅力所在,再恰當不過了。從這個層面上來講,音樂作品與美術作品有了切合的的交叉,完全是借助繪畫的手法和思路來感受音樂,來構思音樂的意境,學生有了這種色彩鮮明的感受,可以很快掌握音樂的主題和情緒的潑灑,理解音樂中形象的設計,觸景生情、由景而生,開拓出更多思維的空間,讓音樂的開放性一覽無遺。
總之,音樂鑒賞的關鍵是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和音樂素養(yǎng)來控制,不能以形式和方法來限制,將音樂與非音樂元素有效融合,鑒賞活動將更加有助于提高人的音樂素質和審美能力。
音樂鑒賞的論文9
【摘要】
在高中音樂教學活動中,音樂鑒賞的教學占有很大的份量,音樂鑒賞教學不但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人格,還能感染學生的內心。然而目前很多高中的音樂鑒賞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不但教學設施陳舊,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比較單一,嚴重的影響著學生鑒賞音樂的能力。因此本文就對高中音樂鑒賞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根據分析現狀中得出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為高中的音樂鑒賞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音樂鑒賞;高中音樂教學;存在問題和解決對策
眾所周知,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體現人們的審美情緒、表達人們的思想情感。而高中作為學生生涯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其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提高高中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掌握正確的鑒賞音樂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
一、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很多高中音樂鑒賞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如音樂教學設施陳舊、對音樂教學的不重視以及單一的教學方式等,嚴重的影響著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因此必須要對其進行完善和改正。
(一)音樂教學設施陳舊
目前很多高中院校的音樂教學設備都比較陳舊,主要體現在教學設備和音樂教材陳舊方面。并且隨著我國科技的發(fā)展,網絡的普及,陳舊的教學設施很顯然已經無法適應目前音樂教學的需要了,極大的限制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陳舊的音樂教材,即無法滿足學生對音樂的追求,也無法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讓學生在音樂鑒賞中還會出現一些錯誤性的理解。而且很多教師習慣性的選擇流行音樂作為音樂教材,讓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只停留在流行音樂中,對于中西方比較經典的音樂作品卻不感興趣,極大的影響著音樂鑒賞的教學。
(二)對于音樂教學不夠重視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很多高中院校的教師和管理人員都對音樂課程有著一定的偏見,主要原因就是音樂課程不是高考的考試范圍,因此不被重視。并且很多學校和老師都對音樂教學一直抱有負面的態(tài)度,認為音樂課程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即使有音樂鑒賞教學,也會被語文、數學以及地理等科目的教學所取代,嚴重的制約著音樂教學的開展。
。ㄈ┙處熃虒W方法比較單一
目前很多高中的音樂老師在教授學生音樂鑒賞時,以理論式為主,缺乏跟學生的互動。并且加上學生的人數比較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無法做到因材施教,經常的將音樂鑒賞課當成是分析課,從而大大的降低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高中很多音樂教師都是業(yè)余的,不但缺乏基本的音樂素質,教學水平還比較低,其教學的方式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從不去考慮如何教授好音樂課程,來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還有很多音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只關注怎么樣準備教材,卻沒有準備如何給學生留出音樂鑒賞的思考空間,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無法真正的發(fā)揮音樂鑒賞教學的作用。
二、完善音樂鑒賞教學的對策
可以從激發(fā)學生對音樂鑒賞課的興趣和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的方式來提高音樂鑒賞教學的能力。
(一)更新音樂設施,做好基礎性的保障
上文中我們分析到目前很多高中學校的音樂設施比較簡單,甚至有的還沒有音樂設施,因此必須要更新音樂設施。首先學校和領導應該意識到音樂鑒賞教學的重要性,讓其了解到音樂鑒賞教學不會影響到語文、數學以及英語等高考科目的成績,反而會讓學生能夠在音樂鑒賞中,放松心情,以更好的狀態(tài)去學習高考科目。其次更新音樂教學設備和教學設施,如鋼琴、長笛、多媒體教室等,以此來為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提供基礎性的保障。
(二)體會音樂時代背景和音樂風格,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激發(fā)學生對音樂鑒賞課的興趣時,首先要讓學生體會音樂的時代背景和音樂家的音樂風格。高中生目前正處于人生中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不但學習壓力大,情感還比較困惑,因此音樂鑒賞課的教學不但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和人生目標,還能有效的'撫平學生浮躁的情緒。在音樂鑒賞課中通過分析音樂家所處的時代背景和音樂的內容,讓學生了解的音樂家的音樂風格,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興趣。如通過聆聽貝多芬的作品,不但可以了解英雄主義時代的特征,還能了解到貝多芬的音樂風格,從而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聆聽不同題材的音樂作品,讓其能夠從各個角度來體會音樂的魅力。如通過聽莫扎特、德彪西的音樂作品,感受其音樂表達方式,了解其音樂風格,以此來提高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
。ㄈ┘訌妿熒g的互動
鑒于目前很多高中學校的音樂鑒賞教學采用了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不但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沒有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影響著學生音樂鑒賞的成績。因此本文認為可以采用互動式教學方法,來有目的的開展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和交流者,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感悟。并且在對互動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善于聆聽學生的意見,要以鼓勵和表揚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以此來保證音樂鑒賞的教學成績。如在多彩的民族風的音樂鑒賞課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要求,來組織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產生和發(fā)展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勇敢的發(fā)表自己的音樂看法,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體會到各個民族音樂的特點。教師在討論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的看法和意見,及時的進行補充,不但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還能學生真正的掌握了音樂鑒賞的能力。同時在互動過程中,教師切莫急于求成,必須要循序漸進,以此來讓學生充分的理解教學內容,增加學生的課堂和情感參與度,保證教學成績和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音樂鑒賞在提高高中生的整體素質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音樂教師必須要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對音樂鑒賞教育的重視,以此來促進音樂鑒賞教學的開展。
參考文獻
[1]任璐。高中音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研究[J]。無線音樂教育前沿,20xx,(4)。
[2]靳月。淺談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存在的弊端及其對策[J]。音樂時空,20xx,(7):119—119。
[3]高杰。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成功:教育,20xx,(9):171—171。
作者:劉光鵬單位:湖南隆回縣萬和實驗學校
音樂鑒賞的論文10
摘 要:電影音樂的作用在于揭示主題、刻畫人物、推動情節(jié)、渲染氣氛等,同時,電影音樂的旋律主要是挖掘人物內心無法用語言或者不必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感情變化.因此,音樂在電影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得到人們普遍的歡迎和喜愛.更多電視電影論文相關范文盡在職稱論文發(fā)表網。
關鍵詞:電視電影論文
電影音樂指的是為電影而創(chuàng)作的音樂,它以電影為載體,通過錄音技術將電影對白、音樂演奏、音響效果合成在一起,是電影藝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深化影片主題、刻畫人物形象、推動劇情發(fā)展、抒發(fā)感情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海上鋼琴師》(又名《1900傳奇》)這部影片是由意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托納托雷執(zhí)導,腳本根據名著《二十世紀》改編,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埃尼奧莫利康內作曲,該影片獲得過第57屆金球獎中的最佳音樂獎。由于陣容強大、制作精細、故事感人、給人啟迪,是一部深受觀眾歡迎、廣受贊譽的優(yōu)秀作品,電影中的經典音樂為該片的極大成功增色不少。
一、電影音樂能夠深化電影主題
電影音樂由于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因而成為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屬于某部特定的電影。我們常常因為對一首電影音樂的熟悉、喜愛從而產生興趣去觀看這部電影。一方面,電影音樂比電影流傳性更廣,更容易得到觀眾的了解、接受,熟悉、喜愛;另一方面電影音樂比電影的傳播途徑更多,產生的影響更大,使我們對電影的理解和看法更加深刻。電影音樂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如同根據一定故事情節(jié)所做的帶有歌詞的歌曲,歌詞就是對歌曲含義最好的解釋,是人們了解歌曲內容最好的方式。電影中的音樂按照不同功能有不同的作用,如背景音樂必須與電影所表現的年代、表現的場景、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相聯系;必須與影片的畫面鏡頭互相呼應;必須與電影人物的形象、特點、情緒、心理等相符。有時,音樂就是人物的標志,特別的音樂代表著特殊的人物,不同的人物需要與之相對的不同的音樂風格;有時即使是同一個人物,根據電影劇情需要表現的不同效果,也需要不同的音樂來反映、襯托。這時的音樂不再是自由的、孤立的,是基于電影畫面,符合影片人物形象、合乎人物特點,建立在影片的故事情節(jié)上,是具體的、有一定含義的,是能更好表現電影內容、深化電影主題的一個道具、一種藝術形式。
為了使影片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導演會使出各種手段。比如在演員的語言上下功夫,說話有固定的口頭禪;在行為上有固定的模式,有特別的小動作;在形象上有特別的喜好、著裝風格等,電影音樂也具有這樣的作用。對于特別的人物,需要特殊的手法。大海是沉默的、鋼琴是無言的,1900是孤獨的。對《海上鋼琴師》(《1900傳奇》)中的主人公1900來說,他不擅長語言,不常與人交流,甚至不知道該說什么,電影慣用的手法:語言、對話無法使用,于是音樂就成了1900的'“語言”,鋼琴就是他的心聲,而這才是更準確刻畫他內心世界應采用的方式。電影音樂取代了語言這種電影常用的形式,在影片中發(fā)揮著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作用。影片中經常有這樣的鏡頭:1900常常望著窗外一望無際、廣袤無垠的大海一邊神游著、幻想著,一邊彈著鋼琴,這時音樂代表著他的思想,就是主人公內心的語言;1900看到身邊舉止打扮各異的人們,一邊猜測著、一邊用手中不同旋律、不同節(jié)奏、不同風格的鋼琴音樂來描繪這些不同的人物形象。電影中有這樣一幕:深夜,1900一遍遍在鋼琴上回憶著錄音那天遇到心愛的姑娘時,靈感迸發(fā)后彈奏的那段優(yōu)美深情的旋律,不停地尋找著、彈奏著,抒發(fā)著心中對姑娘刻骨、連綿的思念。觀眾通過觀看電影、了解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從而對電影音樂產生更深層次的認識,電影主題也因為電影音樂這個有力的工具得到了深化。
二、電影音樂能夠刻畫電影中人物的性格、形象
特殊的環(huán)境造就了特殊的人物,對于這位終生以海為家的天才鋼琴家1900來說,鋼琴和大海就是他的生活,他的一切!逗I箱撉賻煛分械闹魅斯1900是名演奏技巧高超的鋼琴家,他所生活的時代正是爵士音樂崛起并廣泛流傳的年代,因此他的音樂深受爵士樂的影響、具有爵士鋼琴的特點;同時1900生性自由,不受拘束,他的音樂同樣具有這樣的特點,具有明顯的自我風格,他的音樂作品上都深深地刻有屬于1900的、獨特的、自由的烙印。
電影有這樣一個故事情節(jié):深夜弗吉尼亞客輪的大廳傳出的陣陣優(yōu)美的琴聲,深深吸引了人們,大家紛紛猜測是誰在演奏。只見一個年幼的孩子正在鋼琴上自由地演奏著動聽的旋律。大家非常好奇,一位貴夫人問船長,他是誰?船長說1900。船長斥責1900,怎么出現在這兒,不合規(guī)矩。稚嫩的1900大聲說,去他的規(guī)矩。正如1900自己所說的那樣,他的音樂,從來沒有一定的標準、從來沒有什么嚴格的定義、沒有規(guī)則,沒有約定俗成、沒有人云亦云,他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來創(chuàng)作音樂、演奏音樂。對他而言,音樂是自由的,一切隨心。
自由就是1900的性格、1900音樂真正的主題。他經常興之所至,即興演奏一些鋼琴作品。電影中有這樣一幕場景:夜晚狂風大作、海上波濤洶涌。剛從陸地來到船上的小號手馬克思十分不適應,被船顛簸著跌跌撞撞從房間滾到了大廳,大廳中主人公1900卻不受影響,從容地坐在鋼琴前,自如彈奏著。他享受著大海獨有的韻律,猶如一條在大海中來去自由的魚兒,伴隨著左右搖晃的輪船,一曲美妙的、華麗的爵士樂舞曲從他手下噴薄而出。不論船怎么搖晃、鋼琴怎么轉移,1900手下的旋律源源不斷,輝煌的音樂,優(yōu)美、明亮,不知疲倦的旋律及復雜、多變的節(jié)奏,不受任何影響。鏡頭中鋼琴在大廳中來回旋轉,猶如游樂場中轉圈的木馬,人們的視線隨著鏡頭的轉換不斷移動著、追逐著,鋼琴仿佛成為1900手中表演的玩具,他馳騁在音樂的海洋,高超的技藝令人贊嘆不已……夸張的電影情節(jié)、優(yōu)美動人的音樂,導演充分利用了電影特技,展示了1900非凡、驚人的琴技,音樂、畫面、演員精彩的演出,將1900這個天才音樂家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沒有什么是音樂所不能表現的,音樂比語言更強大!電影通過鋼琴家手下的音樂來表現他的心情變化,他在音樂的情緒,在他的音樂中展示主人公的精神自由,更準確地刻畫了一個勇敢的、隨性的,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主人公1900!他聽命于感覺、自由隨性的性格,使人感到幸福,終生難忘!
三、電影音樂能夠推動劇情的發(fā)展
電影是濃縮的精華,要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篇幅,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里表現錯綜復雜的、年度久遠的甚至跨越幾代人、幾個世紀的劇情,這就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法,而電影音樂就有這樣的獨特功能,可以實現電影所需要的特殊的效果。電影音樂能夠將電影中不連續(xù)的、跳躍較大的故事情節(jié)、場景、對話連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這種功能被稱為“音樂蒙太奇”。電影音樂對觀眾的影響是深遠的,它能使觀眾的心理產生變化,這種變化可以加強影片的節(jié)奏、推動劇情的發(fā)展,變化。
哪里有鋼琴,哪里就有1900。電影中有這樣一個鏡頭:船的下等倉里,擠滿了衣衫襤褸的人們。1900正坐在鋼琴前,面向大海,靈動的手指在鋼琴上奔跑著,大家欣賞著優(yōu)美華麗的音樂,一個個如癡如醉;下一個鏡頭,同樣的地點,同樣是穿著破爛的窮人,1900還是坐在鋼琴前,他滿足著一位客人想聽家鄉(xiāng)音樂的愿望,稍加思索,一首即興的具有客人家鄉(xiāng)節(jié)奏的音樂應運而生,大家被這活潑動感的音樂打動了,人們忘情地隨著音樂舞蹈著、歡樂著,一個個興奮不已……同一個場景,同一個主人公,不同的音樂抒發(fā)著不同的情緒,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導演利用電影音樂,在兩個相似的場景中表現出了不同的劇情。
一部描寫人的電影,僅有生活是不全面的,還要有感情,如友情、親情,更少不了愛情,這個被永遠歌頌的人類生活的主題。然而由于《海上鋼琴師》中的主人公1900是個棄兒,又常年生活在海上,除了大海、鋼琴和身邊客輪上的伙伴以外,和其他人接觸很少,缺乏親情、缺少友情,愛情更是無從說起,一片空白。于是導演設計了這樣一個故事情節(jié):在1900生平惟一的一次錄音中,他的目光邂逅了一位純潔的女孩,他的心第一次因為異性而悸動了。心亂了,手指卻依舊自如,音樂的旋律更加溫柔、更加動人、更加悠揚。音樂是時間的藝術,它永遠被定格在了那一刻。這是一個世界上最簡單,最溫柔,最動人的愛情旋律,它凝結了1900內心的純潔和美麗,記錄了他愛的心聲、愛的情感,是1900愛的鋼琴曲。優(yōu)美的、動人的旋律,如同一波碧水中的漣漪將主人公心動的感覺表達得十分到位。電影音樂這個特殊的道具,貼切地展現了1900的內心變化,直接推動了劇情的發(fā)展。
四、電影音樂能夠創(chuàng)造情感體驗,渲染氣氛、抒發(fā)感情 抒情是電影音樂最重要的作用,它對于刻畫人物內心思想、表達人物情緒變化、表現人物性格特征、彰顯人物特點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同時電影音樂在渲染影片氣氛方面也發(fā)揮著極大作用。一部電影很多場景、很多情節(jié),在劇中人物的情緒變化、思想轉變、內心世界等演員無法用語言、動作來演繹時,都需要貼切的電影音樂來襯托、表現,一部電影的成功是與其優(yōu)秀的電影音樂分不開的。如在電影《海上鋼琴師》中,導演采用倒敘的手法,利用主人公1900的好朋友馬克思的回憶將其引入。孤單的小號,低沉、優(yōu)美而略帶傷感的旋律縈繞在靜謐的晚上,此時電影中的背景音樂顯得異常悲傷哀怨,立刻為影片渲染上了一種暗淡的情緒,也將人們的心情蒙上了灰色的影子。不期然,耳畔也響起了用鋼琴奏出的同樣的旋律……電影音樂幫助電影渲染了氣氛、抒發(fā)了感情,讓觀眾隨之產生了各種情感體驗。
這部電影中還有很多細節(jié),也抒發(fā)了主人公的內心感情。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1900終于下定決心離開大海,去陸地尋找自己的愛情,他一步步走下樓梯,走向陸地。突然他停了下來,將自己嶄新的黑色禮帽扔向了大海。禮帽在海中不停旋轉著,越飄越遠,猶如1900將一直盤旋在自己腦中離開陸地的想法永遠拋棄一樣。此時的電影背景音樂顯得低緩沉重,正表現了主人公猶豫、躊躇的心情。正如意大利《電影消息》的評論所說,意大利導演朱塞佩托納托雷非常善于積累和創(chuàng)造細節(jié),以避免自己一向簡潔平穩(wěn)的敘述方式流于平淡,賦予他的作品以浪漫色彩。①
五、結 語
電影給觀眾敘述了一個久遠的故事,展示了一段傳奇的人生。電影音樂、電影影像互相配合、互相呼應,加上演員的精彩演繹共同作用給觀眾呈現出別樣的時代、別樣的生活!逗I箱撉賻煛愤@部充滿爵士音樂風格的電影,將曾經風行的爵士文化和爵士鋼琴即興演奏藝術的輝煌時代完美再現,促使人們更加了解爵士樂、喜歡爵士樂。
前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說:“當文字語言已不能再表達什么時,音樂語言才剛剛開始。”②電影音樂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影片的欣賞性、優(yōu)美性、敘事性、深刻性,使電影更加美輪美奐,更加富有戲劇效果,更加引人入勝、更加深入人心!片中所展示出的主人公對鋼琴、對音樂的鐘愛,也引起了人們對生命更深的思考,無限的感觸!
音樂鑒賞的論文11
課堂教學的掌控
音樂鑒賞教學如果只是簡單地聽聽音樂、放放錄像、教師分析作品等僵硬、凝重的教學方式,那學生就無法認識音樂的內涵,達不到訓練審美的目的。其時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其對課堂的掌控對學生理解、欣賞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藝術教學的三條原則:“藝術融合性原則、藝術參與性原則、和藝術愉悅性原則!盵2]已經很好地說明了這個道理。廖乃雄先生所講的音樂教學執(zhí)教的原則,即:“審美的原則、直觀的原則、模仿的原則、啟發(fā)的.原則、游戲的原則、原本性(元素性)原則、適應性原則、發(fā)現性、創(chuàng)造性原則、自做的原則、合作的原則、循序漸進的原則。”[3]則更為透徹地講述了藝術教育的實質。由此,音樂鑒賞課教學不能只是一個簡單的授受過程,僅憑教師的講解和灌輸是不能達到目的的。教學中的互動就顯得尤為重要,更強調師生之間共享音樂時身心上的交流與融通,分享音樂動人心魄的感受。比如,在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睍r,教師首先提示學生大小提琴在曲中分別表現的不同人物,提醒學生注意這兩種主要樂器在曲子進行的不同階段怎么表達不同的感情,再加上音樂所表達的主題:同窗共讀、送別、抗婚、化蝶等,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欣賞到音樂所表達的深刻感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的情境中,分享音樂所帶來的無與倫比的感受。
考核方式的改革
而由于學生的音樂素質參差不齊、教學班級人數太多等特殊原因,高校音樂鑒賞課考核的方式更難做到全面、科學、到位。像一般學科那樣的閱卷子、打勾勾的方法顯然至少不能客觀全面地反映學生平時音樂學習的真實情況,而且明顯不利于音樂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經過不斷地摸索實踐,也通過借鑒中外比較好的考核方式,筆者在音樂鑒賞課考核中采用以下方式:(1)平時訓練與期末考試相結合。教師在本科程一開始就組織學生按學號隨機組成學習小組,每組5-6人,上課的過程中隨時提出問題進行小組討論,每次選2-3個小組回答并記分。課后作業(yè)也是一樣,由小組成員統(tǒng)一完成,并以小組為單位打分。以中國民族音樂為例:課堂上集中欣賞古琴曲《高山流水》以及琵琶曲《十面埋伏》,講解民族音樂中所表達的儒家音樂美學思想以及中國傳統(tǒng)音樂所主張的內容與形式上的統(tǒng)一、美和善的完美和諧,課后作業(yè)則是視聽:古曲《夕陽簫鼓》、《陽春白雪》、《二泉印月》以及管弦樂:《瑤族舞曲》、《春節(jié)序曲》、《北京喜訊到邊寨》等中國優(yōu)秀民族音樂作品。一個學期下來可以根據每個小組回答問題的次數和質量定一個基本分。在總成績中占一個相當的比例。(2)小組口試或小組答辯?荚嚨臅r候,還是以小組為單位,依次每組共同做一套題,包括視聽音樂作品以及根據此作品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首先是小組成員獨立做題,然后是小組共同討論研究,每一個小組交一份統(tǒng)一的答卷,這份答卷的成績就是本小組每個同學個人成績的基本分。再后由教師分別向小組成員提問,根據回答得正確、流利與否加分或減分。小組考核這種形式有如下特點:一是可以討論,互相啟發(fā),互相幫助,共同研究,共同提高;二是實現了多向交流,信息量增大,學習的質量和主動性大大提高,加上上面我們已經提到過課后作業(yè)的布置也有許多共同討論的機會,使藝術教育的參與性與愉悅性得到了充分體現。更為可貴的是平時小組課堂討論以及課后作業(yè)的成績也為最后考核奠定了基礎,使教與學、學與考核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夠比較科學、公正、有效地反饋學生成績,真正達到了“教與學相融、學與考相映”,從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推動文化大繁榮是目前國防穩(wěn)固、經濟騰飛的中國當今時代的主旋律,而音樂教育者在文化大繁榮的大潮中任重而道遠。由此,不斷地探索音樂教育中的教與學、學與考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音樂鑒賞的論文12
1、音樂美學與音樂藝術實踐
1.1、音樂美學與音樂藝術實踐的聯系
音樂美學是指以研究美、美感、創(chuàng)造美和美的規(guī)律為主要內容的美學學科。音樂美學涵蓋面較廣,研究內容復雜,在研究過程中需要運用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總結的經驗和在自然科學中取得的成果,從而進行對音樂藝術的深刻和精準綜合研究與高度概括。因此,我們可以得到,音樂美學的研究對象是音樂藝術實踐活動,音樂藝術實踐活動又是音樂美學得以建立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通過對音樂藝術實踐活動的研究,才能得到音樂藝術的本質,把握音樂美學的精髓。反之,音樂美學史音樂藝術表演的基礎,在了解音樂美學理論的基礎上,才可以再藝術表演中自如發(fā)揮和創(chuàng)作,不斷吸收和創(chuàng)新,以到達將音樂藝術表演發(fā)揮到極致。
1.2、音樂美學對音樂藝術實踐的意義
出于音樂美學的重要性,音樂家也將其稱之為音樂哲學。它對每一位音樂人士都有極重要影響,無論是在演奏還是在欣賞過程中,音樂美學都有重要的現實和指導意義。在表演過程中,以下三點美學原理需要時刻遵循掌握:第一,表演上與原作品統(tǒng)一,再次創(chuàng)作要不得違背原作品本質含義。在表達自己對作品和對音樂美的理解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原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者的作品表達意圖。第二,音樂演奏風格在歷史背景下符合當代精神。在音樂表演時既要注意作品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又要結合自己所處的時代特點,用當代的視角來觀察歷史背景,精準完美的再現音樂作品。第三,藝術表現與表演技巧相結合。單純炫技卻忽略作品本質只會使藝術表演顯得空泛,而沒有精湛的表演技巧,也就意味著缺少將音樂作品完美演繹的基礎條件和表演手段。只有做到以上三點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美感,提高表演技巧,使音樂表演能力愈加精湛。
2、音樂美學與藝術實踐要點
2.1、關于音樂基本規(guī)律的.認識
音樂教師學習音樂美學可以了解音樂的本質、內容、形式、形態(tài)等等,掌握音樂的各種方面,使我們音樂教師具有豐富的理論基礎。音樂教師除了全面掌握音樂本身的知識和規(guī)律外,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礎知識,這就要求廣泛地涉獵與學科教學相關的知識,包括美學、哲學、文學、倫理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而學習音樂美學全部把它們納入其中。
2.2、關于審美修養(yǎng)的提高
音樂作為一門具有獨特藝術魅力和豐富精神內涵的藝術,無論從創(chuàng)作、表演還是鑒賞和研究的角度去把握和運用它都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良好音樂審美情趣的形成,在于對音樂藝術中存在的真、善、美與假、惡、丑的鑒別能力,即具有正確的審美判斷力。作為一名真正合格的音樂教師,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善于識別,以自己高尚的審美情趣,去影響和教育學生。
2.3、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學習理論的目的還是在于應用于實踐,指導實踐。在音樂美學的學習中,聯系實際主要指的是運用音樂美學的基本原理和原則,去指導自己的音樂實踐。其實音樂美學的本身就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其中凝結著前輩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上升到了理論認識的階段。因此,這就啟示我們在學習時,要注意讓學生結合自身具體情況,帶著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有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學習,但是始終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同時,又要使同學們對平時的感性認識加以分析,從而上升為理性認識,即對音樂規(guī)律的把握。
2.4、遵從技術實踐的人文性以及發(fā)展性
藝術實踐活動雖然具有重要人文價值,但是想要在更為廣泛的空間和層面上開展,就要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學生通過參加校園文化活動,使得所學的音樂知識得以運用,這也是音樂專業(yè)教育工作的延展。學生在音樂節(jié)目的實際排練過程中,培養(yǎng)了自身的編排能力、交際能力及舞臺展現力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也得到極大的發(fā)揮,在親身的感受和體驗中全面提升自己的音樂專業(yè)素養(yǎng)。高校音樂專業(yè)課程的改革和建設需要根據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要而與時俱進。教學者通過藝術實踐活動可以總結出現階段的教學課程設置是否合理,教學內容是否跟得上社會發(fā)展的節(jié)奏及教學效果如何等。
3、音樂美學在音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3.1、感受音樂美
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創(chuàng)造音樂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fā)揮。課程標準特別強調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欣賞和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大膽表現音樂的自信心,在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及文化藝術素養(yǎng)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師可以精心布置音樂教室,營造一下歌唱環(huán)境,如在教室的周圍掛一些音樂家的畫像和一些樂器的圖片,黑板上畫一些跳動的音符,地上畫一些五線譜,在學生進入課堂前,還可以播放一些和本節(jié)課有關的音樂等等。通過營造音樂氛圍,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音樂美。
3.2、欣賞音樂美
感受與鑒賞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表現與創(chuàng)造音樂美的基礎前提。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鑒賞能力的形成,對于豐富高中學生的情感,提高高中學生的素養(yǎng),增進身心健康,進行審美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在教學中應讓學生養(yǎng)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營造鑒賞音樂的良好氛圍。為此,可鼓勵學生對所唱歌曲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幫助學生建立起音樂與人生的密切聯系,為終身學習和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3.3、理解音樂美
在音樂教學中,音樂為學生的想象提供了寬廣的空間,文學為學生表達情感提供了理論基礎。我們可以發(fā)揮學生的文學特長,讓他們把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寫下來。音樂既不能繪形,又不能確切地表達語意!读鹤!沸√崆賲f奏曲的愛情主題和封建勢力的主題,放到其他地方,前者可能表現春光或月夜景色,后者可能表現正義和力量的象征。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開始是獻給拿破侖,拿破侖當皇帝,貝多芬一氣之下改為《英雄交響曲》,音符分毫沒變,照樣流芳百世,被人喜歡。遐想又是順理成章,無可非議。又如《馬賽曲》被柴可夫斯基用到《1812》交響曲里,以馬賽曲和俄國國歌作為兩個對抗的主題音樂形象,后來俄國國歌成了《伊萬·蘇薩寧》中的恩格斯和列寧對貝多芬的音樂就有很高的鑒賞能力,并對音樂中蘊含深刻哲理予以很高的評價。
總言之,音樂美學作為音樂理論的基礎學科,對音樂表演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作用。進入21世紀以來,音樂美學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音樂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實踐,隨著現代音樂美學研究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音樂技術實踐的關注也越來越多,對音樂美學的研究不但豐富了技術實踐的內涵,而且在人們的生活中也提高了人們對音樂的審美,對于音樂藝術來講更具有一種現實意義。因此必須得到我們的重視發(fā)展。
音樂鑒賞的論文13
記得中國頂級的成功學激勵大師陳安之講過:比爾蓋茨之所以會成為世界首富,答案是他具有非凡的眼光,選擇了最具前景的軟件行業(yè),如果他選擇賣燒餅,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由此可見“選擇”的重要性。在我們身邊很多人每一天都在任勞任怨、勤奮努力的工作,但收獲頗少,平凡依舊,原因是沒有選擇真正屬于自己的方是與方法。高中音樂鑒賞教材作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依據,對整個教學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據大綱、教師、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教學內容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育專家傾力協作 科學構思教學內容
縱觀我們整本高中音樂鑒賞教材不難發(fā)現:專家為了實現新課改的各項目標,緊扣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指導思想,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多角度、多渠道地從各個領域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使學生在聆聽中樹立正確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實踐中體味音樂鑒賞的過程與方法;在學習中掌握必要的知識與技能。
從教學評價入手―――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過程與方法 知識與技能的協調發(fā)展
首先,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專家們特別注重對學生情感呵護,引導其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學習觀。例如:《音樂與人生》、《京劇大師梅蘭芳》、《貝多芬》等單元側重將音樂和作為音樂活動主體的“人“聯系起來,使音樂學習過程真正成為”人“的活動。一切從“人”的思想、意識、興趣、情感出發(fā)。
其次,讓學生通過對不同體裁、形式、風格的音樂作品的聆聽,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評價音樂的能力,引導學生的探究、創(chuàng)造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例如:《多彩的民歌》《豐富的民間器樂》等單元是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民族音樂的區(qū)域風格特征,認識民族音樂中的體裁,感受傳統(tǒng)民族音樂文化中的精神財富,從而得到文化、精神洗禮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去旁及其他地區(qū)或國家的民族音樂,從而歸納民族音樂的鑒賞方法。
第三,通過欣賞多種中外音樂作品,認識、了解、掌握音樂要素、音樂流派、代表人物、風格特征、題材文化、流行音樂等方面知識與技能。例如:在《京劇》、《非洲歌舞音樂》、《爵士樂》等單元中,音樂知識與技能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些知識與技能恰好是服務于我們的欣賞過程,有利于我們鑒賞音樂的旋律美、和聲美、結構美。例如:京劇單元讓我們知道了人物行當、唱腔、京劇名家、京劇的發(fā)生發(fā)展歷史等知識;非洲音樂單元則是讓我們了解了非洲樂器、非洲歌舞音樂的特點;爵士樂單元則讓我們學習到了爵士樂的相關知識,了解爵士樂的主要特征和風格特點。
在教材的構思的過程中,專家往往在同一單元中同時考慮到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等多個評價標準,并使它們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過程中體驗方法;在方法中學習知識和技能,從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觀和人生觀,真正達到音樂鑒賞課教學目的。
從音樂內在體裁結構入手―――分時期 分流派 分地區(qū) 分門類設置教學內容
專家們在進行內容選編的時候,為了更加全面的讓學生了解到各種不同時期的音樂,選擇了巴洛克、維也納古典樂派、浪漫主義、印象主義、現代主義等不同流派的音樂,并對其代表人物進行了介紹;為了更加全面的讓學生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音樂,選擇了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等地區(qū)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樂;為了更加全面的讓學生了解到各種不同體裁的音樂,選擇了京劇、爵士樂、中國民族歌劇、古琴音樂等不同門類的音樂作品;為了更加全面的讓學生了解到各種不同民族的音樂,還選擇了中國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等民族的民族歌曲等等。都較系統(tǒng)、全面的含蓋了各種音樂題材、風格和流派。從音樂鑒賞內容層面上基本上滿足了教師學生“教”與“學”的需求。
根據筆者三年來的.新課程教學經驗發(fā)現:盡管教育專家們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費了不少心思,也付出了辛勤的勞動,選擇的內容順應了新課程的正確導向,為學生找到他們眼中“最新”的教學內容。作為學生,為了適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徹底的課改,同樣也在努力的尋找音樂給他們帶來的那份“情”,那份“美”。然而,音樂課堂上他們總是沒精打采,毫無興趣。調查發(fā)現: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有很大異疑,他們認為教材所選擇的內容陳舊、曲調老土、配器難聽、版本單一等等,基本上都“不好聽”,“不愛聽”。所以,現在從學生的角度談談音樂鑒賞課教學內容的“選擇”。
學生強烈呼喊 我們努力過但沒有“興趣”
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因為音樂課堂沒有他們想要的東西。所以大多數同學在課堂上要么是迎合老師,做出一副很認真的模樣;要么是趴在課桌上睡覺或聽音樂;要么是帶上其他文化科作業(yè)或課外書籍等等?傊,他們在音樂課堂上找不到他們的需求。那么,學生對音樂鑒賞課的需求是怎樣的呢?
與時俱進 追求音樂的流行美
現代世界,包括音樂在內的各方面都在飛速的發(fā)展。無論是音樂創(chuàng)作,還是音樂表演,都在技術上,藝術上有了很大突破,緊緊的體現了時代氣息和人們對音樂文化的需求。作為欣賞主體的學生,理所當然對音樂的品味也越來越高。經過筆者三年來的教學實踐發(fā)現:
時尚旋律美,是學生音樂鑒賞的首要需求
在《學堂樂歌》單元中,學生對教學內容比較陌生,缺乏興趣,甚至認為其旋律老土,沒有新意。課后,我認真的反思并作出了調整,我將“學堂樂歌’和 “校園民謠”結合起來,課堂上簡略的聆聽“學堂樂歌”,重點是欣賞具有時代氣息的“校園民謠”。比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等,這樣既抓住了學生的興趣,又自然的進行了同類音樂的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音樂鑒賞的論文14
摘要: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不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更加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音樂作為一門藝術教育,要完成初中音樂教學任務,就要通過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個鑒賞課的開展。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樂感培養(yǎng)
本文引用格式:張玉潔.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yǎng)與鑒賞課教學[J].教育現代化,20xx,5(32):384-386.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樂感的培養(yǎng)和鑒賞課程的開展,能夠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在理解和欣賞音樂之中提升自身的音樂學習水平,加深對音樂知識的學習。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yǎng)與鑒賞課教學的重要性
。ㄒ唬╉槕抡n程改革的要求
音樂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唱歌,重要的是在教學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對音樂的樂感和鑒賞,學生才能真正的學到音樂這門藝術的真諦,感受音樂的魅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音樂教學也被納入初中教學活動中的重點課程,音樂教學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最終還要歸功于新課程的改革與完善。在初中音樂教學課程當中,新課程的改革提出了要注重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的全面掌握和了解,注重初中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態(tài)度,不斷培養(yǎng)對音樂學習的激情,完善音樂課堂教學任務。音樂文化能夠帶給人們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行對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和鑒賞教學,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了解每一首歌曲的文化內涵和表達情感,讓學生感同身受,真正的投入到音樂教學當中。當學生的課堂學習中流露出自身的真實情感,情感上得到解放,充滿愉快歡樂的心情感受音樂,培養(yǎng)自身的審美能力,初中音樂教學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ǘ┡囵B(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的學習過程,重在理解和欣賞,當學生完全了解這首音樂的情感和思想時,才會不斷激發(fā)自身對音樂的興趣和喜愛情感。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對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和鑒賞能力教學正好可以讓學生的欣賞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培養(yǎng)自身對音樂的感受,調節(jié)自身的樂感學習。通過音樂鑒賞學生可以細膩的品味音樂的內涵,發(fā)現音樂中的價值,通過感官的參與與音樂融為一體,產生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音樂的熏陶,加深對音樂文化的感悟。學生通過不斷的欣賞和感悟,加深對音樂知識的了解,當完全理解音樂歌曲背后的文化含義和表達思想之后,就可以培養(yǎng)自身的審美能力。
。ㄈ┘訌妼W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
音樂課程的學習,就要讓學生全身心的陶冶在音樂當中,在音樂中展開自身思維能力的發(fā)揮。通過在音樂課程當中開設樂感培養(yǎng)和鑒賞課程,可以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的想象力,加深對音樂知識的學習。
二初中音樂課程教學存在的不足
。ㄒ唬┤狈︶槍π詫W習課程
初中音樂的鑒賞課程,就要為學生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鑒賞歌曲,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音樂的學習不僅只是部分學生積極配合就能完成,需要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音樂課程教學中。目前的音樂課程教學只是在課堂上教給學生一些書本上的音樂歌曲,歌曲中表達的文化內涵和思想情感也完全不同,教師只是完成教學任務,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部分初中教師也完全忽略了音樂課程對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的重要性,隨便的為學生播放一些民族歌曲就當作音樂鑒賞課程,沒有完整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學生在沒有就教師引導的情況下也消化不了這些難度的音樂學習,從此音樂課程教學就頹廢。
。ǘ┙虒W內容和形式太單調
初中的音樂課程無非就是先為學生播放幾遍當堂課所講的內容,然后教師帶領學生在去唱幾遍,然后讓學生自身練習。所以在鑒賞課程中最大的教學問題就是教學形式太過單調,教學方法太過單一。在音樂鑒賞課程中也是沿習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初中生雖然心理生理還不夠成熟,但是也經常聽一些流行歌曲,思維能力前衛(wèi),如果音樂課程的教學方式不加以改革,就將會被學生們所淘汰。當教學方式和內容千年不變,教學內容就會與時代脫節(jié),與學生的想法脫節(jié),無法感受到學生內心的想法,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yǎng)與鑒賞課教學方式分析
。ㄒ唬﹦(chuàng)設情境教學
初中學生還處在音樂學習的基礎階段,對音樂知識的認知水平還不夠全面,對音樂的鑒賞能力還沒有完全發(fā)展,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一,教學上也會有很大的困難。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上,音樂教師可以引進先進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初中音樂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方式,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模擬一些符合當堂教學內容的`音樂情境,學生在真實的、合理的音樂情境中感受音樂知識的學習,完全融入到音樂教學當中。學生在真實的音樂學習環(huán)境下,仿佛身臨其境,表演者就在自己的身邊,伸出手就可以觸摸到音樂,靜下心來仔細聆聽音樂曲調,真正領悟音樂知識學習,感受音樂魅力。例如初中語文課本中有一首《水調歌頭》的文章,教師可以搜集資料,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欣賞學生所熟悉的這首音樂曲調,當學生在完全理解這首曲目的意思的表達情感之下,就會仔細聆聽曲調中的節(jié)奏和旋律,了解曲調中感人的情感流露,歌曲中是通過哪種樂器來演奏,學生就處在一個真實的教學情境當中。例如初中音樂當中的《高山流水》曲目,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搜集資料,了解這首歌曲的來源和表達情感,再讓學生身臨其境的處在情景當中,感受古琴帶給人們魅力和情感,用心去感受作者所想表達的思想情感和流傳千古的友誼之情。通過情景再現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激發(fā)對音樂學習的向往,在積極地學習情感中培養(yǎng)音樂的樂感,提升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不斷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ǘ├枚嗝襟w教學方式
在現代教育當中,多媒體教學手段已屢見不鮮,經常出現在學生的課堂教學中。當今社會又是網絡時代,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多媒體教學手段就能很好的幫助學生學習,走進初中學生的教學生活中。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可以將抽象的音樂知識理論形象的展現出來,為學生不僅提供豐富多彩的音樂歌曲,還能為學生提供音樂教學視頻,學生會感受到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習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的音樂課堂學習提供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學生爭先恐后的參與到音樂學習當中,對每一節(jié)音樂課程都充滿期待,并且能夠積極地投入到音樂教學當中。在教學中逐漸提升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鑒賞能力水平的提高,促進高校音樂課堂的學習。例如教師在開展鑒賞課程之前,先利用網絡資源搜集有關的音樂歌曲,歌曲背后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在鑒賞之前先讓學生通過多媒體了解歌曲的背后情感,然后在為學生播放幾首相關的音樂歌曲,其中穿插一些視頻和圖片,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最后在引導學生回歸到當堂課所講授的內容,讓學生帶著情感去參與到音樂鑒賞之中,完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
。ㄈ┙W習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方式中也被提倡使用,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又能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創(chuàng)新發(fā)揮,在音樂課堂學習上取長補短,互相配合,提升學生的樂感培養(yǎng)和音樂鑒賞水平。每當學生學習一首歌曲之前,先讓學生展開討論研究,探討音樂的類型和表達的思想情感,了解音樂中的節(jié)奏和旋律,了解音樂曲目是由哪種樂器演奏,讓學生先大致了解之后再鑒賞音樂。例如教師在教學生鑒賞這首《七子之歌》前,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討論。例如《七子之歌》中都包括哪七個地方?都表達了什么情感?曲子都是由哪種樂器演奏?曲子的節(jié)奏是多少?讓學生先帶著問題展開小組討論活動,學生就會在討論中積極參與,激發(fā)學習的興趣,發(fā)表各自的見解,全員都參與到其中。討論好之后可以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升學生學習的參與度。教師可以對平時不經常發(fā)言的同學鼓勵,對回答問題的學生都給與獎勵,這樣的學習氛圍就會深受學生的喜愛。教師在對教學問題的內容進行完善,為學生講授更加豐富的的演奏技巧和鑒賞技巧。學生就可以根據教師的提示,真正理解歌曲的音樂節(jié)拍,理解歌曲的強弱節(jié)奏,理解歌曲的情感表達,提升學生鑒賞能力的水平,完成音樂課堂教學任務。當學生全面的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教師的教學任務也大量減輕,音樂教學就成為真正幫助學生學習的課堂教學方式。
四結語
初中音樂的課堂教學中,作為音樂教師就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認識到音樂教學對學生的影響之重。教師就要從自身做起,豐富學生的教學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方式和多媒體教學方式,引進先進的教學經驗。為學生營造積極歡快的課堂教學氛圍,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學生就會全身心的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當中,完成音樂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楊媛媛.淺論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yǎng)與鑒賞課教學[J].魅力中國,20xx,(45):144.
[2]果淑俠.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yǎng)與鑒賞課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xx,(11):146-147.
[3]樊劍輝.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yǎng)與鑒賞課教學[J].都市家教(下半月),20xx,(10):247.
作者:張玉潔 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太河鎮(zhèn)淄河中學
音樂鑒賞的論文15
摘要:中國高等教育當中,音樂教育不可或缺,它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升、素質和審美能力的養(yǎng)成具備其他課程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對民族音樂教育在地方高校音樂教育中的發(fā)展進行探討:第一,民族音樂教育的意義;第二,民族音樂教育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第三,民族音樂教育滲透到地方高校音樂教育的措施。根據這三個方面的分貝闡述和討論,主要是為了讓讀者認識到民族音樂教育,繼而感受到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然后對民族音樂加以重視,旨在為民族音樂教育提供借鑒,綜合各方力量為民族音樂教育提供更加完備的發(fā)展條件。
關鍵詞:地方高校;音樂教育;民族音樂
我國高校教育在教育改革中不斷進步,課程設置也向著更加契合學生需求和社會需求的方向不斷發(fā)展,音樂教育作為高校教育中的一大重點,也需要逐步完成其完善和更新,人文教育的被重視,讓音樂教育取得了很大發(fā)展,教師素質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也有提高。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音樂教育仍舊存在一些問題,許多高校以西方音樂為主的教育模式尚未改變,因此,要想讓民族音樂教育逐步發(fā)展起來,首先需要在高校教育中重視民族音樂教育,讓學生在學習傳統(tǒng)音樂的過程中,加強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振興。
一、滲透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
1、弘揚傳統(tǒng)文化
我國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不僅給中國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途徑,也讓外國文化更廣泛地傳播到中國里來,就音樂方面來看,西方音樂和音樂理念傳入中國,形成目前備受年青一代青睞的流行音樂,就高校課堂而言,許多西方音樂觀念和教學方式也帶入中國音樂課堂,這樣,讓學生對外來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但是,這樣重視外來文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本土文化的了解非常稀少,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知識學習的缺失,讓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人們的生活里無法展現其精彩。因此,高校音樂課堂中帶入民族音樂,能夠讓學生更多地接觸中國音樂,接觸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幫助中國文化更好地傳播和發(fā)展,達到弘揚中國文化的目標。
2、提高教學質量
相比西洋樂,民族音樂的唱法所包含的內容和方法更加復雜多樣,每一個唱法中都蘊含了中國文化的精髓,其唱法的訓練分布在表演方式、情感模式、聲調選擇、留白技巧等各個方面。民族音樂講究聲腔的選擇和節(jié)奏的精確,細微的差別帶給聽眾不同的感受,在對民族樂近乎苛刻的學習中,會對教學起到更好的作用。
3、提升學生素質
當今社會對學生的要求更加全面,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都需要得到展現,為了達到培養(yǎng)人才的目標,也為了高校教育與社會人才需求的契合,各個專業(yè)教育都應該做出自己的更新。音樂教育像是人體構造當中的折點,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民族音樂在音樂課堂中的加入,不僅對音樂課堂的完善和發(fā)展有積極意義,而且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首先,民族音樂的加入完善了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課程體系,使課程結構更加完整;其次,學生在上課期間對民族音樂的了解可以培養(yǎng)他們對民族音樂、乃至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從而在未來的職業(yè)當中產生靈感,在幫助他們擴寬就業(yè)和創(chuàng)造機會的同時,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再次,對民族音樂和民族文化的學習能夠使學生的課程能力增強,而且增加了他們對民族事物的審美能力。在提升學生專業(yè)知識能力的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
二、民族音樂滲透到高校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音樂基礎差
我國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理念當中重視素質教育的發(fā)簪,這是我國教育發(fā)展的一大進步,但同時也帶來許多弊端,因為素質教育的廣泛發(fā)展帶來的就是應試教育,因此,美術音樂一類課程得不到學校教師的重視,高校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對這些課程的學習非常不足,初等教育中對學生應試能力的.重視讓學生對文藝課程非常忽視。學校、教師、家長一致的行為導致大部分學生缺乏對藝術的審美能力相當缺乏。長此以往,大學教育中的音樂教育便存在一些基礎性的障礙,這樣子不僅影響學生音樂欣賞的發(fā)展,也對學生心理構建有所阻礙。
2、學校課時較少
我國自小學開始的課程設置里諸如音樂美術這樣的課程都非常少,應試教育之下,語文數學等科目成為學校的主要科目,而美術音樂課程每周只有一節(jié),甚至有時候還會不上或者被占課。而高校的音樂教育仍舊延續(xù)了這樣的做法,在高校音樂教育中課時非常少,而且因為各方面條件不足,學生對這門課程也很難提起興趣。課時少讓學生對音樂審美有缺失,而西方音樂理念與中國學生教學、生活環(huán)境的不符合讓學生一時難以融入其中,無法對其音樂提起興趣。因此,民族音樂的加入會讓學生開始接觸我國傳統(tǒng)文化,而這些都與他們的家庭、生活等有著絲絲聯系,讓學生產生興趣,在音樂課堂上也更具有求知欲望,如此才能使這門課程更快地朝著民族、特色、完善的方向發(fā)展。
三、民族音樂教育滲透到地方高校音樂教育的措施
1、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是人類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事物,生活之余,音樂可以帶給人類很多不同的感受和體會。高校學生作為一群即將踏入社會的中堅力量,對他們心智的培養(yǎng)和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高校的教學責任,對音樂的學習和審美能力培養(yǎng)是課堂上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的主要方向,因此,教師在講述音樂時,需要在作品中加入中方和西方兩種風格,讓學生自己感受,對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師在教授過程中更加重要的是幫助學生了解該音樂作品產生的年代和社會背景,在了解這些之后,教師也應該讓學生更加清楚音樂創(chuàng)作的來源和創(chuàng)作的方法,在了解本質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對音樂產生更為深入的了解,學生對音樂越來越深入的了解,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2、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高校學生作為未來我國建設和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主體也是他們。我國傳統(tǒng)音樂在高校音樂課堂的滲透,有利于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中國傳統(tǒng)音樂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加強學生對傳統(tǒng)音樂的感知和了解。傳統(tǒng)音樂的初步形成在于人們真實情感的迸發(fā),它只是先輩們在表達自身情感的時候,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對此,要想在課堂上達到學生對音樂的感知,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音樂感知力運用良好。高校教師在教學中仍然要以引導和啟發(fā)為主,傳統(tǒng)音樂對中國學生長長的淵源能夠帶給他們不一樣的體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做到:第一,教師要根據傳統(tǒng)音樂的意境和情感等,引導學生自己先體會音樂,感受傳統(tǒng)音樂帶給他們的感受,在這樣自行的感知之后,教師可以設置分享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自己的感受加以闡述,以期待引起學生們的共鳴或者各抒己見。第二,音樂課堂不僅僅局限于對音樂的感知,也需要學生對音樂專業(yè)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尤其是對音樂節(jié)奏、樂理知識的掌握,只有在專業(yè)知識的支撐下,學生才能達到對音樂整體的學習和認知。第三,增對目前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在西方音樂、流行樂和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找到平衡點,鼓勵學生自行創(chuàng)作,將傳統(tǒng)音樂元素加入到音樂創(chuàng)作當中,達到對音樂全面的學習,這樣也能帶給學生更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
3、加強教師的音樂素養(yǎng)
傳統(tǒng)音樂在地方高校音樂教育中的滲透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不僅需要國家和學校的支持,更加需要教師對這門課程的重視。因此,選取一些優(yōu)秀的教學師資是學校應當首先考慮的事情。要想讓傳統(tǒng)音樂更快更好地走進高校音樂課堂,對教師應當有這樣的要求:第一,教師應當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非常熟悉,傳統(tǒng)音樂博大精深,只有教師做到對它的全面了解,才能夠有信心和能力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音樂教學體驗。第二,教師應當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新的音樂和新的風格不斷在社會中涌現,在這樣信息資源廣泛的社會當中,音樂以不同的形式快速涌入學生的世界當中,傳統(tǒng)音樂要想在這樣多樣的音樂中占到一席之地,需要教師將傳統(tǒng)音樂不斷創(chuàng)新,這樣的過程中,既達到對傳統(tǒng)音樂的學習,也能夠滿足學生對流行樂等的學習需求,由此形成新型的音樂教學模式,對傳播傳統(tǒng)音樂產生更加積極的意義。將中國的傳統(tǒng)音樂教學與當前高校的音樂教育相結合,必須有強大的教師團隊才能夠實現。
四、總結
今天,社會的全面、多面發(fā)展,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更加重要,中國教育更應該借此機會大展中國之特色,作為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音樂教育應當擔負起這一重任,因此,音樂教育中滲透民族音樂教育是必然的趨勢,不僅可以傳播民族文化,也可以在國際上展現中國風采。在傳統(tǒng)音樂教育的基礎上,高校音樂教育完成對各類音樂教育的吸收和拓展,對目前我國大力發(fā)展文化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當前高校學生全面發(fā)展自身能力、提升綜合素質非常重要。即使目前民族音樂教育與傳統(tǒng)音樂教育尚不能達到完全的融合,還存在許多問題,但是民族音樂的大放異彩是大勢所趨,因此,學校、教師、學生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這些民族音樂的魅力,為傳播民族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地方高校音樂鑒賞課滲透民族音樂教育探討[J].娜響.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xx(7).
[2]地方高校音樂鑒賞課滲透民族音樂教育探討[J].尹娜.求知導刊.20xx(12).
【音樂鑒賞的論文】相關文章:
音樂鑒賞論文05-24
(精選)音樂鑒賞論文05-25
音樂鑒賞的論文07-24
【精品】音樂鑒賞論文15篇05-25
【集合】音樂鑒賞論文15篇05-24
美術鑒賞論文02-25
美術論文鑒賞05-22
美術鑒賞論文07-22
音樂鑒賞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