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1
圓柱是學生在學習了長方體和立方體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立體圖形。在實際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很多,學生對圓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因此在導入階段時,關鍵是要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因此,我直接揭示課題,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一種新的立體圖形——圓柱(出示圓柱),同學們,你們看到過這樣的物體嗎?你能舉一些生活中像這樣的物體嗎?讓學生一一展示自己課前收集好的圓柱形物體。告訴他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你們細心的去觀察,圓柱形的物體隨處可見。這樣一來,既豐富了學生的感知,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隨后,很自然的過渡到讓學生簡單地說一說:圓柱是一個怎樣的圖形,再舉例說說日常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圓柱體的`,使學生對圓柱有個更進一步感覺。接著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急于探究的心理,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手中的圓柱體實物,使學生從對圓柱的初步認識到慢慢地發(fā)現(xiàn)其中的知識。再把各自的發(fā)現(xiàn)進行對比、證明,這樣一來,使學生從實物中直觀地認識了圓柱,并很容易的就抽象出圓柱的特征。
因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圓柱的特征和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所以在探索圓柱體側面的特征時,特別注重學生自己操作、討論、探索,學生得到的結論很多,如圓柱體側面展開后得到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正方形,然后再給學生時間去發(fā)現(xiàn)展開圖與圓柱體側面有怎樣的關系,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這樣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和探索研究、自我發(fā)現(xiàn)和掌握圓的柱的基本特征,并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有步驟地展開研究和探索,加深了學生對圓柱各部分名稱和特征的認識,又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讓每個學生都樹立能夠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和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整節(jié)課,我以為最突出的地方是教師始終圍繞學生的思維和操作探索研究在轉,而不是學生圍繞教師在轉,學生被教師牽著走。學生學的輕松、掌握的靈活,為學生構建優(yōu)越的知識認知結構奠定了基礎。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2
在認識圓柱體的課堂上,我設計了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自主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學生的小組活動各不相同,比較突出的優(yōu)點是學生對圓柱的特征認識都是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體驗到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①學生對自己所探索的知識不會歸納,表述;②學生的探研學習是無序的,隨意的;③各組的各位成員對知識的探究和思考,差異很大;④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差;⑤學生不會交流學習。
研究“圓柱的認識以及表面積”是在學生已有的有關圓面積和長(正)方體的表面積等有關知識,已具有了獨立研究表面積的能力,而且圓柱形在小學生的顯示生活中處處可見,比較熟悉,因此,我們備課組將此學習內容作為學生進行探索,研究學習的材料。
通過試驗課:我們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1、這樣的課,讓學生進行探研學習,教師進行引導的關鍵是設計好一張讓學生有序進行知識歸納和理解的表格。
2、這樣的.課還要多讓學生上逐漸培養(yǎng)學生交流學習的能力和獨立思考分析的能力。
3、在學生動手探索的過程中,教師要做的是幫助,不是引導、指責,指導也應是在學生需要的時候,再給予
4、這樣的課,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觀察和分析。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01-24
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10-31
認識圓柱的教學反思04-16
圓柱的認識的教學反思05-15
圓柱認識教學反思08-25
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08-18
《認識圓柱》的教學反思02-11
《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