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族音樂傳承與發(fā)展小學音樂論文
隨著社會經(jīng)濟形勢的不斷發(fā)展變化,東西方文化加速融合,如何在當今時代開展民族音樂的教育是很多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我國的民族音樂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其藝術表現(xiàn)力和魅力是很多西方音樂無法相比的。上世紀中期,我國的音樂從業(yè)人員對民族音樂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整理,為民族音樂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民族音樂也逐漸走向世界,被更多國家的人民認可。然而很多青年人對于民族音樂缺乏了解,在音樂教學的體系中更加偏重對于西方音樂的教學,這也導致了民族音樂的發(fā)展傳承遇到了諸多的困難。為此需要從小學階段開始,深入地進行民族音樂教育,建立完備的教學系統(tǒng),促進民族音樂的傳承發(fā)展。一、當前小學進行民族音樂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民族音樂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
隨著我國的逐步開放,國外的音樂作品大量涌入中國,傳播范圍比較廣泛,這也給我國的民族音樂帶來了比較大的沖擊。很多小學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過于注重西方音樂的教學,西方音樂教學系統(tǒng)在我國的小學音樂課堂中占據(jù)了主導的地位,對民族音樂的教學工作重視程度嚴重不足[1]。
(二)音樂教師的個人水平有待加強
教師的素質直接決定了民族音樂教學的整體水平,這也要求音樂教師對于相關的知識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當前,小學音樂教師整體素質有待加強,專業(yè)的民族音樂教師數(shù)量較少。很多專業(yè)的音樂教育學院因此開設了相關的課程,加大了對于民族音樂教師的培養(yǎng)力度,這對于未來民族音樂教師水平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三)民族音樂的教學系統(tǒng)不夠完善
當前,小學音樂課堂關于民族音樂的教學內容比較片面,只是涉及簡單的民族歌舞學習,對于一些民族樂器以及戲曲的教學內容比較少,這使很多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基本知識掌握嚴重不足。民族音樂的教學內容往往只是穿插在其他教學內容之中,沒有完整的體系,小學生頭腦中對于民族音樂沒有建立起準確的概念,不利于傳承與發(fā)展[2]。
二、民族音樂的主要特點以及加強教育的必要性
(一)民族音樂的主要特點
我國的民族音樂分為民間歌舞音樂,民間說唱音樂,民間戲曲以及民間器樂,這些音樂的內容,形式,風格各不相同,不同的民族音樂構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我國的民族音樂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許多音樂是在勞動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反映除了勞動者的狀態(tài)以及審美情趣,是對于勞動生活的直接表現(xiàn)。民族音樂具有比較強的通俗性和不確定性,這種音樂方式通過勞動人民的情感抒發(fā)來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貼近群眾,具有鄉(xiāng)土氣息和極強的通俗性,由于我國面積遼闊,民族音樂也具有多種形式,內容比較豐富。
(二)加強民族音樂教育的必要性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民族音樂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當了解民族音樂的基礎知識,通過民族音樂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相關教育工作也受到了更為廣泛的關注。我國的民族音樂教育應當積極適應形勢的變化,加強與世界各國音樂的融合,不斷豐富發(fā)展自身的體系,促進民族音樂傳承[3]。
三、加強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fā)展的具體措施
(一)完善小學民族音樂課程的體系
當前我國的民族音樂課程設置相對單一,關于民族舞蹈,戲曲,說唱以及樂器的內容較少,尤其是對于一些具有實踐作用的課程缺少有效的安排,這也導致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相關知識缺乏認識,基本不能演奏民族樂器。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的音樂文化博大精深,在民族音樂演奏時經(jīng)常會使用鑼,鈸,板等樂器,小學音樂教學中普遍設置了打擊樂器教學的內容,在講解三角鐵,木魚,碰鈴等內容時可以加入這些民族樂器配合進行演奏,這樣可以使學生體會到民族樂器的聲音特點,增強學生的基本樂感和節(jié)奏感,也實現(xiàn)了對于民族樂器的教學。同時還可以設置一些民族音樂賞析的課程,讓學習了解民族音樂四大件等基本內容,明確不同民族的主要代表性音樂作品以及主要的民族樂器,了解常用的古箏以及琵琶,二胡等民族樂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開設民族歌曲演唱的課程,使學生的民族音樂水平全面得到提高[4]。
(二)增加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接受程度
民族音樂與生活實際連接緊密,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組織校內外的多種活動來增加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接受程度,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更多地了解民族音樂,體會到民族音樂的美好。很多學校組織學生在課外時間參加民族音樂的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必要的實踐,開闊學生的視野。一些音樂教師帶領學生觀看民族音樂會,傾聽民族音樂,讓學生學習各種民族舞蹈,類似的活動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程度,使民族音樂更加立體的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豐富學生的知識,增強體驗感,使得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促進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fā)展。
(三)讓小學生切實感受到民族音樂的魅力
音樂教學的主要手段是進行鑒賞以及感受,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感知能力以及審美的能力,在感受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音樂的具體形象,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師需要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的教學方式,用民族音樂的豐富多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的興趣。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民族音樂的種類繁多,各民族都具有自身的代表音樂,比如山東的《沂蒙山小調》,江蘇的民歌《茉莉花》等等,這些民歌的傳唱度比較高,會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在學生的欣賞過程中,教師不可過多打斷學生,以學生的自身感受為主,簡單引導即可,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內在含義,提高自身文化底蘊,從內心深處喜愛民族音樂[4]。
(四)持續(xù)教學的模式
教師需要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使得小學生可以真正接受民族音樂,實現(xiàn)有效的傳承。通過口傳心授,感染熏陶的方式可以全面促進學習興趣的提高,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錄像等方式開展相關的教學工作,通過音像資料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民族音樂的魅力,實現(xiàn)學習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結束語
小學階段進行民族音樂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促進個人修養(yǎng)的全面提高,增加藝術鑒賞能力。教師應當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研究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體驗感,促進小學生學習水平的持續(xù)提高,為傳承與發(fā)展民族音樂做出貢獻。
【民族音樂傳承與發(fā)展小學音樂論文】相關文章:
民族音樂學論文11-07
民族音樂學論文8篇11-07
淺談民間音樂傳承與發(fā)展的重要性08-20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11-08
農村小學音樂教學論文06-08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07-20
中小學音樂教學論文06-07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15篇11-08
音樂教學論文08-10
【必備】小學音樂教育論文15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