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說課稿范文集合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在金色的海灘上》是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第六冊中第六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文章通過記敘一位小姑娘在海灘頂著烈日為一位畫家看守衣服和畫夾,而謝絕畫家送給她貝殼的故事,贊揚了小姑娘誠實、守信、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
課文很長,文質兼美,教學時我采用長文短教的方法,緊扣“美”這一情感主線開展教學,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讀中發(fā)現海水美、貝殼美、小姑娘的心靈更美,再引導學生通過個性化的朗讀,讀出自己感受到的美。學生在自讀自悟的過程中,積累詞句、內化語言,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
題目中的“金色”一詞的含義是本文的'一個難點。培養(yǎng)審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學習小姑娘的美好品質是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說教法
根據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這篇課文應放手讓學生去自讀自悟,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在讀中加深對內容的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這篇文章無論是大海和沙灘,還是沙灘上的小姑娘和畫家,都沒有離開一個字“美”,本文贊揚的是大自然的景物美和人物的心靈美。應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多讀多思,讀中感悟,讓學生在自主學司中受到美的感染。
三、說教學流程
(一)由圖導入,初讀課文。
課文有一幅海上美景插圖,可抓住這幅圖來營造一個美的情境。上課伊始,啟發(fā)談話:同學們,你們去過海邊嗎?今天,老師特意給大家?guī)砹艘环I先粘鰣D,你們看(出示幻燈圖片)一一這近處的沙灘、海水,遠處的礁石、泡沫,天上的海鳥··…·你們能將這幅圖有順序地描述給老師聽嗎?在這么美的海邊,這位畫家和小姑娘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帶著這幾個問題讓學生自讀課文,去思考。
(二)抓重點句,悟讀課文。
1、提問:在這么美的海邊,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2、抓重點句,感受美。
(1)海水美
、倌男┚渥幽茏屛覀兏惺艿胶K?
、谥笇Ю首x“碧藍的海,水一望無際,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
(2)貝殼美
①你是從哪些句子感受貝殼美的?
、谥笇Ю首x美麗的貝殼映著陽光,更加燦爛奪目。小姑娘羨慕極了,情不自禁地說:“啊,真好看!”
(3)小姑娘美
課文是通過小姑娘的一言一行來表現她的美好心靈的,因此讓學生找出表現小姑娘美好心靈的句子,說說為什么這幾句話令人感動。
小姑娘搖了搖頭,說:“我答應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來!(負責守信)
小姑娘搖搖頭,對畫家說:“我不要,老師說了不能隨便要別人的東西。我要回家吃飯了!(高尚純潔)
小姑娘多么喜歡貝殼呀,畫家希望她能悄悄地撿起來,沒想到小姑娘把他喊住了:“叔叔,你的.貝殼掉了!”她彎下腰,把一顆顆貝殼撿了起來,還給了畫家。(誠實美好)
圍繞這幾個句子,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句、段中尋找依據,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三)突破難點,美讀課文。
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是本文寫法的一個特點。而領會課題,尤其是“金色”一詞的含義,是本文的難點,如何突破難點,以讀代講,即對重點句段進行情感朗讀訓練,讓學生再讀描寫海景美和小姑娘外貌美的句子。邊讀邊品味這幾句話,想:作者為何要這樣寫,小姑娘究竟美在何處?這“金色”單單是指海灘嗎? 課文結尾處:“畫家驚訝地看著小姑娘,他的眼圈紅了,心潮像海浪一樣翻騰!弊寣W生讀這句話,思考:此時畫家的胸中涌動著千言萬語,誰來幫他說一說?教師邊啟發(fā)邊引導學生朗讀。
如此“以讀代講”,會使學生不知不覺地步入小姑娘那金色的內心世界,盡情感受甚于“景美”的“心美”。從而揭示課題:在瑰麗無比的海灘上,太陽灑下點點金光,這正如小姑娘純真、美好的心靈在閃光,真是景美,人美,心靈更美!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中語文的傳統(tǒng)篇目,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課文。小說描寫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他們在國外發(fā)了財的叔叔回家,可當他們意外發(fā)現于勒叔叔不過是一個貧窮落魄的小販時,竟然拒絕和他相認。小說情節(jié)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于勒的貧富變化牽動著菲利普夫婦的“變臉”,深刻揭露了冰冷的親情關系,發(fā)人深省。
二、說教法:
1、教學設想:
這篇小說的教學,應以人物為中心,在曲折的情節(jié)發(fā)展中把握人物形象,進而領會作品的豐富內涵。力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并能聯系實際,對作品的主題多元化的評價,在評價認識中,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準確梳理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
。2)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
。3)理解小說主題。
能力目標:
(1)學習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神態(tài)、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2)學習本文構思的巧妙及情節(jié)的曲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3、教學重難點:
重點:(1)準確梳理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體會小說曲折巧妙的構思(2)理解把握小說的主題思想
難點: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
4、教學方法:
。1)線索教學法:抓住“金錢”“稱呼”、“親情”三者的變化關系這條主線,讓學生能夠清晰地梳理情節(jié),自然地感悟主題。
。2)啟發(fā)式教學法: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以精要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
三、說學法:
1、學情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課應指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學習、感悟新知識。小說故事性強,其曲折的情節(jié)、鮮明的人物很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他們往往比較關注主要人物的結局。因此小說的閱讀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但學生對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主題的把握較薄弱,須重點指導。
2、學法指導:
、倮首x法:這篇小說人物形象鮮明生動,語言幽默,因此應將精讀與泛讀有效結合起來。
、诒容^法:于勒三次變化的身世,菲利普夫婦對于勒前后迥異的態(tài)度變化,以及文中敘事主體“我”與家人對于勒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都值得玩味。學生在對比分析中可深入理解人物及主題,并感受文學藝術的美。
③討論法: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合作探究,注意多角度分析與把握人物的形象。并能聯系實際,發(fā)表見解。
四、說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兩課時
課前預習:1、查工具書,疏通疑難字詞。2、了解作家生平
第一課時
。ㄒ唬﹦(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生活在哈福爾的菲利普一家每逢星期日,都要衣冠整齊地到海邊棧橋上去散步。那時候,只要一看見從遠方回來的大海船進港口來,菲利普總要說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么驚喜呀!”
導入課題:那么于勒到底是誰?為什么全家人那么熱切地期盼他回來呢?
設計意圖:抓住小說的重要鏡頭,關鍵話語,預知故事情節(jié),更能引起讀者的閱讀的興趣。
。ǘ┏踝x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問題設計:課文情節(jié)曲折,圍繞于勒寫了哪幾個情節(jié)?并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ǜ爬椤芭斡诶铡鲇诶铡阌诶铡被颉芭斡诶铡澯诶铡鲇诶铡阌诶铡被蚱渌陶Z,言之有理,能自圓其說即可)
設計意圖:學生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同時,能夠理清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
。ㄈ┨x課文,分析小說中對比的寫法。
問題設計:課文情節(jié)曲折,人物個性鮮明,對比這種寫法功不可沒,你能找出幾組對比嗎?
學生通過討論,可能找到的對比有:
(1)遇于勒前后菲利普夫婦(主要是克拉利斯)對于勒的稱呼以及態(tài)度的變化形成對比;
。2)于勒身世的前后三次變化;
。3)敘事主人公“我”和“我”的父母對于勒的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
說明:主要探討(1)(2)兩項對比(大屏幕顯示)
于勒的經濟狀況對于勒的稱呼對于勒的態(tài)度
貧壞蛋,流氓,無賴趕于勒(恐怖)
富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有辦法的人盼于勒(希望)
貧小子,家伙,老流氓,賊,討飯的'躲于勒(恐怖)
設計意圖:這篇小說能讓學生饒有興趣的閱讀,與對比的寫法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我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既能學習對比這種寫法,也能在比較中,體驗人物內心,更能直觀看到金錢與親情的較量。
總結:于勒的遭遇我們可以用一副對聯來概括:富在天涯是兄弟;窮在咫尺竟相避;橫批:唯錢是親(適當延伸拓展有關金錢的話題)
第二課時
。ㄋ模┢纷x課文,剖析人物
1、問題設計:你最同情誰?(多媒體展示)
這篇小說中塑造了許多生動的形象,每一個人都有其令人同情之處,請指出“你最同情誰”,并從人物性格的角度說明你為什么最同情他。(說明: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勾畫圈點人物描寫的相關語句。)
菲利普最令人同情——典型的小市民,虛榮,勢利,自私,貪婪,一切以金錢為轉移。隨著于勒境遇的改變,他們也從虛幻的幸福巔峰跌入顯示悲苦的深淵。他們的希望頓時變成了泡影,舊仇未了又添新恨。
“我”是最令人同情——善良,富有同情心。小小年紀的“我”卻要經歷這樣的世俗斗爭。不能跟親叔叔相認,還要跟在父母身邊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拔摇闭驹跍啙岬氖篱g,是那么孤獨,可憐。
于勒最令人同情——他的一生坎坷,老年仍然要承受生活的苦痛,無家可歸。他的命運除去自己的原因外,那個社會是最大的兇手。連自己的兄長都不能真誠相待,怎么還能寄希望于別人呢?
姐姐最令人同情——她憧憬的甜蜜愛情竟是建立在金錢之上,也許她所期待的婚姻將蘊藏著巨大的危機。
設計意圖:在探討過程中,學生能較為全面分析人物的形象,把握其性格特點,這樣就突破了文章的難點問題。
2、分析小說主人公,為探究主題打基礎。
問題設計:若瑟夫、菲利普、克拉麗斯和于勒,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誰是文章的主人公?
通過思考和比較,學生能判斷出作者的側重點,本文的寫作目的也就水落石出了。這也為探究小說主題打開了突破口。(允許學生有不同見解。)
。ㄎ澹┒嘣骄啃≌f主題。
通過前面的分析,大多數同學能談到菲利普夫婦“金錢高于一切”的思想,對他們嗤之以鼻,對于勒深表同情。那么,對于這幾個人物,我們能不能換個角度?比如,菲利普夫婦是不是也有他們的無奈?對于勒,除了同情,是不是還應該有一點別的什么?這幾個問題對深入接讀文本,多角度理解主題,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展示三個相關主題,學生展開討論
(1)菲利普夫婦家庭生活困頓,于勒以前拖累過他們,所以他們這樣做也很無奈,這與當時的社會有很大的關系,是社會改變了他們,所以我認為作者的目的在于鞭撻資本主義社會。
。2)菲利普夫婦本質上還是善良的,但是他們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面臨很多實際的問題,比如女兒的出嫁問題,因此,我覺得作品主要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3)于勒固然讓人同情,但他品行不端正,又不肯腳踏實地的工作,因此他的結局是必然的,我認為文章告訴我們做人應該正直、實在,應該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設計意圖:在探討過程中,學生對文本理解更透徹了,對主題的理解更深入了,這樣就把握的了文章的重點問題。
(六)聯系實際,在文本體驗中獲得啟發(fā)。
問題設計:在上面的討論中,我們對菲利普夫婦的認識更全面了。他們都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那么,現實生活中有菲利普夫婦這樣的人嗎?你家有于勒這樣生活困頓的親戚嗎?你的身邊有需要幫助的人嗎?你是怎么對待他們的?(多媒體出示問題)
這一組問題很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設計的目的在于教學生學會思考,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不要被現實的金錢關系所異化,不要失去對人的真誠的愛心和同情。這樣學校教育的德育目的就達到了。
。ㄆ撸┩卣寡由,培養(yǎng)想像力。
以“五年后,門鈴響了,我去開門,發(fā)現正是于勒叔叔……”為開頭,試寫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對于這樣的一個意外,家人是如何表現,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五、教學反思
。ㄒ唬閷W生創(chuàng)設問題意境,有層次的探究文本。一方面可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由淺入深、層層推進,逐步感受到探究文本的意義和閱讀的樂趣。
(二)語文課堂也應適當“留白”,即給學生自主質疑的時間,教師設計的問題,也應允許學生有思考的余地,反思的空間。適當“留白”,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個性差異。
說課稿 篇3
我上課的內容是PEP英語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A Let’s learn .本部分主要學習數字1—10的英語表達法和練習數字1—10的指令活動。由于在A部分的Let’s talk中涉及了詢問年齡,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根據實際情況和意愿表達年齡,我就把數字的教學安排在第一課時,這種教學設計也是源于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積極開發(fā)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課的教學目標為能聽說,認讀1—10的數字,能聽懂所學的關于數字的指示語,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本課的重點是單詞學習,數字1—10。本課的難點為Show me 1 and 2,這樣的指令中的兩個數字連用,這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操練由易到難來鞏固加深印象。情感目標為學生通過在任務活動中充分交流獲取對方信息,促進了解,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我授課的班級為304班,學生大多沒有英語基礎但他們活潑好動,愛表現且思維敏捷。由于三年級的學生處于記憶的'黃金年齡段,我們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延伸和補充,能使學生更好的運用所學語言來做事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預計大多數學生能夠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內掌握這10個數字。因此我補充了一個課外內容,即讓學生在全班范圍內進行簡單的問答來填寫信息卡,了解班上同學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齡,電話號碼等。本課提前了解年齡的表達法,為第二課時的學習內容來做鋪墊。本節(jié)課將采用游戲法,直觀法,任務型教學法,聽說法等來進行教學。學生將通過聽、說、玩,用英語做事情來學習并達成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第一步,熱身活動。
學生共同完成第一單元A部分的Let’s do .旨在鞏固以show me … 開頭的指令,活躍課堂氣氛。
第二步,由show me your ruler 過渡到老師發(fā)指令Show me a finger .再過渡到one finger,one到ten的十個數字并認讀,操練。由單個數字的操練過渡到兩個數字的操練。由于讓學生同時說出兩個數字或對兩個數字,同時作出反應是難點,因此我由最簡單的數字開始訓練,如1and1 ,2and2 ,show me 1and2 , show me 2 and 7 。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第三步,游戲finger—guessing game 讓學生在玩游戲過程中鞏固數字加深印象。預計通過這種方式,難點可被突破。
第四步,完成學生信息表。學生通過在班上用英語對同學進行提問來了解同學的基本信息。內容涉及到姓名,年齡,電話號碼,QQ號等與數字相關的信息。在此要涉及下節(jié)課的內容:即用英語詢問年齡,并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做鋪墊并降低難度。學生完成信息卡的活動是一個任務活動,做這個任務有一定的難度,但這確是學生通過努力能夠完成的任務,在此活動中學生可以了解同班同學的信息,增進了解,促進團結。
第五步,在全班展示,同學之間互評,選出訪問的信息量最大,內容最完整最準確的信息表。
教學評價
通過各種口頭語言評價,小組競賽評價,個人表現獎勵等方式來評價學生。
板書設計
由標題,單詞,10個數字的拼寫,句子How old are you ?的板書,學生信息表三部分組成。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簡析
歌曲《理發(fā)師》是人教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首歌曲,它以熱情、歡快的旋律,生動地表現了理發(fā)師認真踏實的工作態(tài)度,把理發(fā)師工作時的愉快心情表現得栩栩如生。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探究與體驗的過程中能準確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理發(fā)師》,通過創(chuàng)編表演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過程與方法:在交互式教學方法理念的指導下,啟發(fā)學生積極自主的體驗音樂,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與創(chuàng)造活動。
3、情感態(tài)度:使學生領悟“勞動最光榮”的道理,樹立“愛勞動,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這首歌曲旋律十分簡單,學生學唱很容易,因此,本課的重難點應放在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并表演上。
四、教法、學法
在這節(jié)課,我將交互式教學這一理念滲透于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在體驗歌曲中交互,引導學生產生質疑,通過師生、生生討論,解決問題;在合作創(chuàng)編歌表演中交互,引導學生想像情境,創(chuàng)編動作,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五、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破冰引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的開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先播放了樂曲《在鐘表店里》,讓學生在歡快的樂曲中自由地做著優(yōu)美的動作,將孩子們置身于熱鬧的街市之中,然后教師提問同學們還能說出街市上還有哪些店,學生們說出了好幾種店名,教師根據學生理發(fā)店的回答,揭示出課題《理發(fā)師》。這樣的.開頭,使學生在快樂、輕松、熟悉的氛圍中開始了音樂的學習。
。、探究節(jié)奏,奠定基礎。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先出示兩種理發(fā)店中出現的象聲詞:咔嚓、沙沙。通過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節(jié)奏,師生共同總結出創(chuàng)編節(jié)奏的規(guī)律:即音樂的節(jié)奏來源于生活。接著,教師提問:“理發(fā)店里還有哪些聲音?用這些聲音你能創(chuàng)編出更動聽的節(jié)奏嗎?”這樣的設計,意在使學生運用上邊總結出的規(guī)律自主創(chuàng)編出更多的節(jié)奏,將課堂中的主動權由教師向學生實現動態(tài)轉移。
。、師生交互,學習歌曲。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這就決定了音樂藝術必須從“聽”入手,在聽的基礎上進行,所以,在學唱歌曲時,我采用聽唱法,初步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旋律、意境之后,教師提問:“對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隨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進行質疑,讓學生帶著問題跟隨錄音小聲哼唱歌曲,讓學生在歌曲的體驗中,在與同伴的討論中將問題逐一解決。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與同伴討論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與合作能力。在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的教學中,我沒有硬性規(guī)定學生用什么樣的情緒去演唱,而是通過引導學生對歌詞的理解,來體會這首歌曲的演唱風格。
。础⑼卣寡由,創(chuàng)編表演。當學生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技巧之后,為了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和體驗,我設計了如下活動:首先,我用充滿誘惑力的語言問學生:“你們想不想當一名理發(fā)師?”在學生的歡呼聲中學生提出布置理發(fā)店的設想,設想很多:有的說起一個好聽的名字;有的說用打擊樂器為理發(fā)工具配音;還有的學生自告奮勇扮演理發(fā)店中的人物……根據學生的設想,我把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有配樂組、表演組、演唱組……接著學生分組準備,然后全班合作表演,表演之后學生互相評價。為了使學生得到更多的表演機會,我又讓學生互換角色表演。就這樣,在學生精彩的表演中、快樂的體驗中結束了這節(jié)課。
六、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我改變了過去音樂課中教師教唱學生學唱的教學模式,以交互式學習方式為指導思想,讓師生、生生在相互交流中體驗歌曲,探究旋律、合作創(chuàng)編,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上運用交互式學習方式,把學生作為交互學習和解決問題的主體,鼓勵學生親身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并獲得感悟與體驗。強調學生個個欲試、人人參與、主動發(fā)展的個性,施展自己的才能,讓學生主動去學,主動去動,主動去玩,主動去聽,主動去唱,激發(fā)學習的熱情,提高其音樂素養(yǎng),成為學習音樂,駕馭音樂的主人,體驗到“交互”這種學習方式帶來的成功,從而鼓舞他們繼續(xù)在音樂的海洋里遨游。
說課稿 篇5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25課《矛和盾的集合》。這篇課文寫的是發(fā)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fā)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作者按發(fā)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fā)道理的順序敘述。敘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說明道理。
我所講授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依據課程標準改革精神,以及實驗要求,確定了本課的教養(yǎng)、教育和發(fā)展目標是在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并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依據實驗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結合本課的教材特點,教學重點是了解發(fā)明家是怎樣發(fā)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wèi)和矛的進攻的優(yōu)點合二為一的過程。教學難點是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fā)明引發(fā)的道理。根據教材特點,課前我準備了矛、盾、坦克的實物,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通過多種形式朗讀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接受知識。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指導的作用,達到教學目標。在課堂上,我是這樣做的:
一、 實物導入新課
一定的情境及師生和諧的關系是一節(jié)好課所必需的條件。因此,我出示實物矛和盾,結合上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讓學生說說矛和盾各有什么優(yōu)點?接著提出問題:發(fā)明家是如何把矛和盾的優(yōu)點集合在一起發(fā)明坦克的呢?今天我們就繼續(xù)學習25課《矛和盾的集合》。這樣設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是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二、 復習舊知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人教版實驗教材對此十分重視,為了進一步鞏固對生字的識記,我先指名讀了一遍課文,再通過課件出示生字詞,讓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認讀,之后,我聽寫了部分本課要求會寫的詞語,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接著提問:聽寫的詞語中有不懂的嗎?學生互問互答,在理解“大顯神威”這個詞后,讓學生圍繞這個詞,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學生提出了“誰大顯神威?”“它具有什么神威?”“它為什么能大顯神威?”等一些問題。這樣就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去讀書,改變“被動接受”的局面,讓學生進入積極的讀書狀態(tài),在文章中尋找答案,在思考中尋找答案。
三、 感悟、理解課文
以疑促讀,既把握了課文的命脈,又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感受,維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意識、進取精神,使課堂真正成為一個學生思維浪花相互激趣、強烈碰撞的信息交換場。學生在讀書中不難發(fā)現,課文中“1916年,英軍的坦克首次沖上戰(zhàn)場。德國兵頭一回見到這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這生動具體的描述不但解答了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還激發(fā)了學生說一說對坦克的了解。
質疑是學生求學的重要途徑。在質疑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可以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隨著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的逐步深人,會產生不同的`問題“文中告訴我們坦克是怎么發(fā)明來的呢?”學生通過分組學習,在讀一讀,說一說中,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坦克是怎么發(fā)明來的。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蔽也捎帽硌莸男问皆趯W生對“左抵右擋”“難以招架”等詞語的理解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一方面進行思維活動,另一方面進一步發(fā)展思維能力。對三年級學生而言,“是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較為抽象,如能將課文和事例融為一體,在事例中感悟語言,在事例中理解課文,那么教學就會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更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四、 拓展思維,深化明理
新大綱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語文教育資源,優(yōu)化語文學習環(huán)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睘榱藢@句話有全面、深入的理解,要求學生從自己的事例或課前搜集到的事例出發(fā),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使學生摒除抽象教條的分析,通過具體鮮活的事例體會“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的含義。這樣讀中悟理,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落到實處。
五、 布置綜合性學習“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課后請同學們觀察生活,發(fā)現不便之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或嘗試著把其中一項做成看得見的作品,在咱們班的展示臺上展示。
在本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充分采用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想學,我會學。總之,我在盡量嘗試著新課程帶來的新理念。我的課還很稚嫩,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敬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指正。
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初一年級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
一、教材概述:
籃球運動是《全日制高級中學體育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選修教材,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球類項目,主要發(fā)展學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靈敏、速度、耐力等素質以及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增強呼吸、循環(huán)、消化等系統(tǒng)的機能;以及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機制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yōu)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籃球傳接球是進攻隊員在場上相互聯系和組織進攻的紐帶,是實現戰(zhàn)術配合的具體手段,是比賽中運用最多的基本技術。傳、接球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進攻戰(zhàn)術配合質量,也反映一個隊的進攻戰(zhàn)術水平。因此必須重視傳、接球技術的學習。本節(jié)課是高一學生學習籃球傳接球技術的復習和新授課。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初步掌握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技術動作。
2、希望通過本次課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平時的籃球比賽中合理的運用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
三、教學重點:
1、傳、接球時手型動作是否正確
2、傳、接球時全身是否協調用力
3、傳球高度是否在胸、腹之間
四、學情分析:
我們知道,學生喜愛上體育課,尤其喜愛上球類項目的課,但由于高一年級學生在初中的體育課教學中對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有一定學習,但是技術動作不規(guī)范,有些同學持球手型也不正確,因此在進行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教學前,首先要對原地練習進行復習,糾正動作,鞏固技術,再進行行進間的教學。
五、教學過程:(請看教學流程圖幻燈片)
在本次課的開始部分,也就是激發(fā)學生活動動機,①集合整隊,宣布本課內容,②準備活動,調動身心, 通過熟悉球性練習和籃球操的方式進行準備活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籃球有長時間的身體接觸,熟悉球性,培養(yǎng)球感,提高對球的控制力,但準備活動的`強度不宜過大,以免影響以后的學習技術。時間大約控制在10分鐘以內。
第二部分是發(fā)展學生活動能力部分。是由兩個教學內容組成,一個是復習鞏固原地雙手胸前傳球、接球技術,另一個是學習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這兩部分又有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幻燈片)時間大約在30分鐘內。
1、教學方法和手段
高中學生對學習籃球運動的興趣較高,運動能力也相對較強,但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較復雜,學生很難直接掌握,所以在進行復習教學中,我采用以下教學方法與手段:
。1)講解法:通過講解手型、傳接球技術及用力順序,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技術動作,對動作過程更清晰。
。2)示范法:通過親身示范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有助于學生在練習時更易于掌握動作。
(3)巡回示范法:在學生進行練習時,巡回指導、及時指出技術動作的錯誤不使錯誤動作形成動力定型。
2、練習方法:
(1)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練習方法包括:
A、兩人對傳(幻燈片)
A、兩人對傳
△ △ △ △
○ ○ ○ ○
通過練習,復習原地技術動作,糾正錯誤。
B、扇形傳球(幻燈片)
△ △
○ △ ○ △
△ △
通過練習,提高練習強度,使學生在高強度的練習過程中動作不變形。
。2)行進間傳接球
A、兩人移動平攻 (幻燈片)
○ ○
△ △
通過該練習,使學生初步體會行進間傳接球技術動作,并且注意手型和傳球高度。
B、8字傳球 (幻燈片)
通過練習,加強對技術動作的掌握,提高學生的配合及跑位意識。
C、四角傳球(幻燈片)
通過練習,提高學生對技術動作的進一步掌握以及提高學生在移動中對球的判斷和對周圍環(huán)境的觀察。
在學生練習時,對學生掌握的傳、接球技術動作應及時做出評定,肯定正確動作,對錯誤動作采用預防和糾正錯誤法。還應注意因材施教,普遍的錯誤集體糾正,個別的錯誤單獨糾正。
常見錯誤的糾正方法:
。1)手型不對:方法是反復練習持球動作,并且自己隨時注意糾正
。2)兩肘外張:方法是兩肘加緊垂臂
。3)光兩臂用力:方法是練習全身協調用力
第三部分課的結束部分,也就是身心調整階段,包括:集合整隊,放松練習。主要是調整學生的身心,使心律趨于平緩,采取游戲形式的教學方法,這個游戲就是“反口令”練習,課堂氣氛輕松活潑,身心也得到了調整。另一方面是師生評議,講解本次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六、場地器材:
1、籃球:40個
2、籃球場1塊
七、組織隊形和位置圖幻燈片:
上課隊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原地練習:
兩人對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扇形傳球
○ ○
△ ○ △ ○
○ ○
3、行進間練習
兩人移動平攻
。 * * *
。 *
。 *
8字傳球
* *
。 *
* *
。 *
。 *
* *
四角傳球
。 *
。 *
說課稿 篇7
學情簡析
三年級是一個過渡階段,通過前兩年的學習,學生能有自己的主見,逐步學會積累語言,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在已有學習的基礎上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和語言積累方法。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欣賞、想象、交流,理解課文內容,能在讀中想、讀中悟,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2。能力目標:
能把觀察到的海底景色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并展開豐富的想象;學習文中圍繞一句話,把內容說完整、說清楚的方法練習說話。
3。情感目標;
通過看、讀、想、說、寫、畫,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學習重點、難點
西沙群島一帶海水顏色鮮艷、異常美麗,學生缺乏實際的感受;對海底魚的品種、數量之多,以及其他豐富的海域物產,也缺乏感性認識。課文中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部分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學習思路
1、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興趣出發(fā)來安排教學過程。突出:“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習過程中體現師生“平等對話”,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
2、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學習。
3、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直接與本文對話,以讀為本,以讀代講、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受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熏陶,讀中積累語言。
4、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感官,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法和學法
1、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結合本課特點和學生特點,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制作學習課件,課件內容包括學習目標、情境朗誦、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難點突破、海島風情、祖國名勝、成果匯報、板書設計和拓展延伸等十個模塊(展示課件),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信息資源平臺。在本課的學習中,我選用“讀中感悟”的'教學方式,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情感誦讀法,引導學生自主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2、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識水平,向學生滲透“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讓學生學會讀書。通過學生的看看、讀讀、想想、說說、寫寫等活動,調動學生的思維。
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更直觀、更準確地了解祖國西沙群島的迷人風姿,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特別設計了“海島風情”、“祖國名勝”兩個模快供學生選擇學習(展示課件)。當運用多媒體手段把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展現在學生眼前時(展示課件),學生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中的重點詞句和內容。
其次,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西沙群島美麗、富饒,課文中描寫的詞句也很美,學習時可采用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的手段進行,并借助圖片和錄像,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展示“情境朗讀”課件),讓學生如臨其境,感受西沙群島美麗的風光及物產的富饒。針對重點詞句我設計了“難點突破”?,供學生學習參考(展示課件)。
再次,開闊視野,延伸課外。
學完本課后讓有條件的學生上網查詢有關資料(展示課件),交流自己對海洋或海洋生物的了解,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開展成果報告會。
學習流程
一、激情導入,感悟海底的美麗、富饒
在背景音樂下(展示課件),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昨天我們剛從西沙群島回來,那里真美,站在海邊,放眼海面,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穿上潛水衣潛入海底,看見了千姿百態(tài)的大龍蝦,數不清的魚種類繁多,在身邊來回穿梭,真是奇妙;漫步沙灘,那撿不完的貝殼奇形怪狀,美麗極了。登上海島,各種各樣的海鳥有的在飛,有的在樹枝上叫,遍地都是鳥蛋。西沙群島真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好地方。‖F在,讓我們一起潛入水中,去神奇的海底看看,在那里我們又會欣賞到什么呢?(展示“情境朗讀”課件中海底景色的視頻)
二、自主讀文,朗讀體會
西沙群島不僅風景優(yōu)美,物產也十分豐富。課文具體地描寫了那里豐富的物產,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你最喜歡哪個部分?請你用自己最喜歡的閱讀方式去尋找課文中你覺得最喜歡的句子。
三、合作探究,精讀感悟
分析匯報學習情況,教師相機引導,組織評價或開拓新境。采用賽讀、個別讀、齊讀等方式讀課文,力爭把每句話都讀好,升華情感。在此我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有的學生喜歡珊瑚,可以讓學生在讀中想象,感悟珊瑚的多而美。(展示課件)
有的學生喜歡海參的有趣,就可以讓他們邊讀邊做動作。
有的學生喜歡美麗的珊瑚叢中各式各樣的魚。(展示課件)
有的學生喜歡威武的大龍蝦。(展示課件)
有的學生喜歡美麗的貝殼和龐大的海龜。(展示課件)
有的學生喜歡漫天飛舞的海鳥。(展示課件)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質疑研討為主線,以自我發(fā)展為靈魂的教學思想。整個環(huán)節(jié)圍繞學生的自主讀書、質疑研討展開,變“學會”為“會學”。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出,疑問讓學生自己討論,方法讓學生自己歸納,教師則點撥關鍵處,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
環(huán)境,使全體學生在積極的參與和協作中自主學習,提高能力。
四、成果報告,拓展延伸(展示課件)
最后向學生提出要求:我們要向全校師生匯報這次西沙群島考察,搞一個西沙群島考察成果報告會,善于口語表達的,可以當小導游用自己的話來介紹;擅長朗讀的可以通過朗讀或者背誦精彩段落來匯報;喜歡寫的可以寫幾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愛好美術的可以畫畫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請大家選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匯報考察結果。
評價反思
閱讀教學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教學中,我將從讀句入手,抓住體驗,通過課件、誦讀、動作、描述等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從而讀懂每句話。多媒體課件的效果,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吸引了孩子們,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guī)椭鷮W生理解了語言文字,突破了教學難點。嘗試閱讀用自由朗讀的方式進行,學生對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多讀幾遍,有朗讀的自主權,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創(chuàng)設意境,領略“美”的境界。愛美、求美是兒童的基本心理需要,而多媒體教學可以藝術地表現學習內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展示相關的精美圖片,引導學生品一品作者描繪的西沙群島是怎樣的美麗富饒,使學生在一個和諧的、充滿美感的教學環(huán)境中既獲得知識,又陶冶情操。
(展示“板書設計”課件)《富饒的西沙群島》描繪了一幅色彩艷麗、富有充實的自然景象。文中的形有“意”、象有“味”,飽含著作者對祖國誠摯而熾熱的愛。在教學中,我努力讓孩子們感到形象的美和意境的美,用作者這種誠摯、熾熱的愛去感染孩子,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各位評委,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衷心地感謝大家!
說課稿 篇8
。ㄒ唬┙滩膬热
本節(jié)課是新課標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jié)《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的第一課時——南北氣溫的差異。
。ǘ┙滩牡牡匚缓妥饔
在自然地理環(huán)境諸要素中,氣候處在一個很特殊和重要的位置,它與地理學習的所有章節(jié)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本節(jié)課“南北氣溫的差異”是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這一章的第二節(jié)《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的第一部分,體現了氣溫作為氣候最基本組成要素之一的重要地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掌握是學習“東西干濕的差異”、“季風氣候顯著”、“氣候復雜多樣”等知識的前提和基礎。
。ㄈ┱n標要求
通過閱讀等溫線分布圖,了解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培養(yǎng)學生判讀、分析等溫線分布圖的技能。
初步學會分析氣溫分布特點的形成原因。
了解我國溫度帶的劃分依據及分布地區(qū),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巨大差異性。
逐步學會聯系生活經驗并運用有關資料,分析不同溫度帶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四)教學重點分析
1 我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及成因。
我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是學習我國 “季風氣候顯著、氣候復雜多樣”的前提和基礎。
2 一月 0 °C等溫線的分布位置
一月 0 °C等溫線是我國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了解0 °C等溫線的分布位置,對歸納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有很大幫助。
3 我國主要溫度帶的分布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不同溫度帶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體現了新課程標準“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的教育理念。這部分知識的探究既能夠使學生深切感受到地理與現實生產、生活的息息相關,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熱情,又培養(yǎng)了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ㄎ澹┙虒W難點分析
1 對“等溫線圖”和“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圖”的分析判讀能力。
首先,在世界地理課程學習中,學生雖然已經接觸了“世界氣溫分布圖“,但對“等溫線圖”的判讀方法仍然存在難度。掌握了等溫線圖的判讀,可以遷移到等降水量圖的判讀以及其他等值線圖的判讀過程中。
其次,因為學生對“中國政區(qū)圖”和“中國地形分布大勢圖”的掌握不牢固,所以“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圖”的判讀也是教學的難點。
(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生能夠從實際生活出發(fā),通過閱讀等溫線分布圖,概括出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并學會分析其形成原因。
。2)通過閱讀等溫線圖,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判讀,分析等溫線分布圖的技能。
。3)通過對溫度帶劃分的學習,了解我國主要溫度帶的分布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六)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分組閱讀和分析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等溫線圖),使學生初步了解閱讀等溫線圖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學會從等溫線圖中獲取有用信息,從而分析、歸納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通過新舊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學會利用已有資料和知識分析我國氣溫分布特點的成因。
。2)通過閱讀我國溫度帶劃分圖,指導學生根據圖例,了解我國各溫度帶的名稱和主要分布地區(qū),并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分析不同的溫度帶對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虒W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形成對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認識。
。2)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形成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學習態(tài)度。
二、說教法
為了更好地實現以上教學目標,使教學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學法,重視學習過程”.使用情景導入法,讀圖、觀察、比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并以多媒體教學為輔助手段,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
三、說學法
讀圖法(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總結,得出結論;使學生學會并掌握等溫線分布圖和溫度帶分布圖的讀圖方法。 )
估值法
聯系法(溫故知新)
合作探究法(仔細、認真、懂得分享)
。ǹ梢宰寣W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在圖上、書上標注要點和重點)
四、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3分鐘)
學習新課(32分鐘)
讀圖比較、觀察,認識規(guī)律,主動探究、合作學習
課堂小結(2分鐘)
鞏固練習(8分鐘)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情景導入法:
家住天津的芳芳同學打算利用寒暑假去哈爾濱和?谔接H:
去哈爾濱看一看從小一起長大的表姐;
去?诤投嗄晡匆姷睦吓笥褦⒁粩。
但是,芳芳犯了難:聽說哈爾濱很冷,?诤軣幔恢颤N時候去哪個地方好?請同學們用我們今天要學到的知識一起給芳芳同學,幫忙出謀劃策!
。ㄔO計依據:通過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外出探親時,從出行地點的舒適度出發(fā)進行選擇”來創(chuàng)設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景。營造出活潑、愉快的課堂氛圍,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fā)”;同時為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一個懸念,學生帶著懸念進入本節(jié)課的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讀圖、觀察、比較,認識規(guī)律.
導入本節(jié)課的課題。
第二章第二節(jié)《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南北氣溫的差異。
學習新課—我國氣溫的分布特點
讀圖比較、觀察,認識規(guī)律
1 全班同學(40人)分成一月氣溫組和七月氣溫組;
2 一月和七月氣溫組內部以5人為一組再分成四小組,
每小組內分工:小組長、代表發(fā)言者、記錄者、補充發(fā)言者。
3小組長負責領取老師提供的材料,給組員分配任務和組織組員完成學習任務。
學習新課—我國氣溫的分布特點
1 分發(fā)資料:
一月氣溫組: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
七月氣溫組:我國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
2 小組活動規(guī)則:
小組內讀圖、觀察、分享、合作,3分鐘后,代表發(fā)言:
并在實物投影上指圖來和大家分享讀圖觀察結果。
(注:這樣,在一月氣溫組發(fā)言讀圖觀察結果時,七月氣溫組也間接在看圖,析圖,還可以做更多的補充,反之一樣。)
學習新課—我國氣溫的分布特點
分組活動前:
首先,引導學生讀圖名,(七月同理)
如《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說明什麼?
。ㄕf明了:這張圖反映的是我國冬季的平均氣溫的分布特點)
其次,引導學生讀圖例,(七月同理)
圖中,用什麼來反映我國冬季平均氣溫的分布呢?
。ǜ鶕䦂D例:用顏色和帶有數值的等溫線)
學習新課—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點
對一月氣溫組準備以下提示問題:
。康,逐步引導學生學會閱讀等溫線圖)
1在“我國1月平均氣溫圖”中, 找到0 °C等溫線,并用彩色筆描出來。并觀察1月0 °C等溫線穿過我國哪些山脈、河流。
(學法指導:圖中標有和不標有等溫線氣溫值的圖找0 °C等溫線的方法不同:前者根據等溫線數值,后者根據兩側的顏色)
2 觀察圖例,兩條相鄰的等溫線之間的溫差是多少?
我國冬季哈爾濱的平均氣溫是 ℃;?诘钠骄鶜鉁厥 ℃ ,
(估值法指導:根據圖例利用哈爾濱、海口與相鄰兩條等溫線的距離比例估值)
哈爾濱和?诘囊辉聹夭顬 ℃, (估計數值)
學習新課—我國夏季氣溫的分布特點
對七月氣溫組準備以下提示問題:
1在“我國七月平均氣溫圖”中, 找到20 °C等溫線,
并用彩色筆描出來。
(學法指導:等值線圖中相鄰虛線與實線的差值為相鄰實線的一半。)
并指圖說出7月平均氣溫在20 °C以上的地區(qū)的范圍.
說明什么?
。ㄎ覈募敬蟛糠值貐^(qū)普遍高溫)
2觀察圖例,兩條相鄰的等溫線之間的溫差是多少?
我國夏季哈爾濱的平均氣溫是 ℃;海口的平均氣溫是 ℃
(估值法指導:根據圖例利用哈爾濱、?谂c相鄰兩條等溫線的距離比例估值)
哈爾濱和?诘钠咴聹夭顬 ℃, (估計數值)
學習新課—我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
全班同學對比一月,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找出:
1 冬夏氣溫空間變化的共同點是什么?
(越往北去氣溫越低)
2 哈爾濱和?诙臏夭钣惺裁磪^(qū)別?
。ㄎ覈練鉁啬媳辈町惔螅ǎ矗叮;夏季氣溫南北差異不大(16))
小結—我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
冬季:
南北氣溫差別很大 越往北去氣溫越低
夏季:
南北氣溫差別不大,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普遍高溫。
學習新課—我國氣溫的分布成因
主動探究、合作學習
將剛剛的一月氣溫組和七月氣溫組,分組對調,成員設置不變,活動規(guī)則不變。
。矗阂辉職鉁亟M變成七月氣溫組。)
學生合作探究時,老師通過問題的形式正確地引導討論方向,遵循遞進式的原則,逐步深入地提出問題:
學習新課—我國氣溫的分布成因
1 分發(fā)資料:
一月氣溫組: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①冬至日太陽光照圖,②冬至日哈爾濱和?谡缣柛叨取冮L比較表
、畚覈匦螆D(地圖冊P11)
七月氣溫組:我國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①夏至日太陽光照圖, ②夏至日哈爾濱和?谔柛叨取冮L比較表
、畚覈匦螆D(地圖冊P11)
2 小組活動規(guī)則:
小組內讀圖、觀察、分享、合作,3分鐘后,代表發(fā)言:
并在實物投影上指圖來和大家分享讀圖觀察結果。
合作探究—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成因
一月氣溫組:
讀冬至日太陽光照圖,
填冬至日哈爾濱和?谡缣柛叨、
晝長比較表
七月氣溫組:
讀夏至日太陽光照圖,
填夏至日哈爾濱和?谡缣柛叨、
晝長比較表
全班以組為單位合作探究
、俦容^南北熱量差異大小。(冬季大,夏季。
、谡勔徽劊簩Χ敬箫L天氣的感受。
教師補充:南方降溫幅度小,沒有明顯大風。
③為什么冬季風對南北降溫幅度影響不同?
。ǘ撅L受到高大山脈阻擋,行進速度減慢,冷空氣比源地溫度升高)(地形圖)
繼續(xù)分一月、七月組合作探究
①一月 0 °C等溫線在哪里走向接近南北向?為什么發(fā)生這樣的變化?
。ㄔ谇嗖馗咴臇|部邊緣向南彎曲,主要是因為地形地勢的影響。)
、跉w納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的形成原因?
、倨咴略戮鶞氐陀20 °C的地方主要在哪個地區(qū)?為什么這里夏季氣溫較低?(青藏高原 海拔高)
②歸納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的形成原因?
過渡
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南北氣溫是存在差異的,農業(yè)生產必須考慮到這種差異,于是結合農業(yè)生產的實際,把我國劃分為不同的溫度帶
學習新課—我國溫度帶的劃分
學習“溫度帶的劃分和地區(qū)分布”(學生閱讀教材p33和<<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圖,同時在屏幕上展示該圖,引導學生觀察對比)。
首先讓學生閱讀教材,
1說出溫度帶劃分指標并畫出其定義
(活動積溫)
2說出溫度帶的名稱。(南→北 )
(五帶一區(qū))南→北: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和高原氣候區(qū)
學習新課—我國的溫度帶
思考:
1高原氣候區(qū)所在的地形區(qū)?
(由于海拔高,積溫比周圍地區(qū)較低,單獨作為一個地區(qū))
2 將我國溫度帶圖與1月均溫圖疊加,你有什么發(fā)現?
。1月0 °C等溫線與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相一致)。
3天津屬于哪個溫度帶?(暖溫帶)
4不同溫度帶對我們的生產與生活有何影響?
溫度帶小節(jié)
(1)不同的溫度帶,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長的水果也不同;
(2)不同的溫度帶,農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種類也有差別;(以西瓜為例)
(3)不同的溫度帶,居民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
(4)不同的溫度帶,農作物(小麥)播種時間也不同。
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著重了解了我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南北氣溫的差異形成的原因和溫度帶的劃分與分布,明白了冬夏氣溫的分布與緯度位置高低不同有關,也與地形地勢的影響有關,溫度帶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
【說課稿】相關文章:
《匆匆》說課稿09-07
《理想》的說課稿04-19
關于說課稿02-21
《貓》說課稿05-04
《微笑》說課稿04-06
《松鼠》說課稿01-13
《秋水》說課稿01-16
《鯨》說課稿01-16
《荷花》說課稿01-01
《散步》說課稿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