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一年級兒童學會完整說話
一年級是兒童學習和發(fā)展中幼小銜接的重要時期,更是兒童語言從無意識地“學”到有意識地“習”的轉化時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一年級兒童學會完整說話。
教一年級兒童學會完整說話技巧
一年級是兒童學習和發(fā)展中幼小銜接的重要時期,更是兒童語言從無意識地“學”到有意識地“習”的轉化時期,因此,對于一年級的兒童而言,在課堂上提醒他們把話說完整,指導他們學說完整的話,不僅利于他們更順利地學習語言,而且也是在引導他們操練完整的書面語言,這對于今后他們學習寫作來說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在課堂上引導兒童把話說完整,如何指導他們學說完整的話,從而使一年級兒童課堂語言“完整化”呢?
一、“源頭活水”重背誦
背誦原就是學習語言的 種必不可少的手段,如今,讓一年級兒童用來學說“完整”的課堂語言,自然也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方面,學說“完整化”的語言,需要語言積累,而背誦就是積累句式、詞匯等語言素材最有效的手段。另一方面,因為積累的語言素材都是以“完整化”的語言形式存在,語言中幾個相關聯(lián)的概念都是“手拉手齊亮相”,因此,一遍遍背誦積累的過程,也就是學生 次次觀照思維并使其保持“完整”的過程。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爆F(xiàn)在,則是“問語言那得完整如許,為有背誦積累來”。如此積累完整、誦說完整,一舉兩得,何以不為?
二、“依葫蘆畫瓢”抓復述
復述,指以言語重復剛識記的材料,以鞏固記憶的心理操作過程。而在課堂上,復述一般是指機械復述,也就是跟著說,就如同復讀機一般,跟著前者的表述軌跡,將語言再重復一遍,如此,達到操練語言,使語言材料在復述的作用下保持在短時記憶中,并向長時記憶轉移的目的。
。ㄒ唬┙處煵聹y后復述
當兒童在課堂上,表述了結構不完整的語言之后,教師可故做“猜測”狀:“你是不是想說……”“你的意思是不是……”以這樣的方式,將兒童原有的不完整的表述“偷龍轉鳳”,然后再以“哦,那你把這個意思再說遍吧”渡之,該生便會不知不覺跟著教師的表達軌跡,再進行重復表述,由此,他原本不完整的語言便得到了糾正。
教師以善意的“猜測”代替權威的指導,這既是對兒童語言發(fā)展特點的尊重和理解,同時也是更有利于兒童接受的一種引導方式。
(二)同伴理解后復述
當兒童因為語言貧乏或思維紊亂,導致沒能將自己的意思表述清楚時,教師也可以讓其他同學用復述的方式來進行幫助和指導:“誰聽懂了,你知道他想告訴我們什么嗎?”同樣,當同伴提供了“完整的語言”之后,教師仍可以請該生進行重復表述:“他說得對嗎……哦,那你把自己的意思再來說一遍吧!
(三)提供句頭復述
完整的句子,自然應該是有頭有尾的。但在課堂交流過程中,很多學生卻經常會出現(xiàn)“應對”不完整的現(xiàn)象,也就是說,他無法承接之前的教師或是同伴的語言結構或是語言意義,進行語意順暢、連貫的表述。而解決這一困境,其實只需教師給他一個提示,一個句頭。
當學生就大家提出的某個語言材料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我覺得”,幫他開個頭,學生自然也能再次復述并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承接上一語言材料。諸如此類的句頭還有很多,“可能”“因為”“其實”等詞語或短語都能成為一個好的句頭。
三、“青出于藍”多仿說
仿說,類似于仿寫,都是模仿著進行語言表達的一種訓練方式。只是,相較于常出現(xiàn)在中高年級語文課堂的仿寫,仿說就成了低年級兒童學習語言、操練語言的一種有效手段,二者目的一致、方式相似,只是表現(xiàn)結果有所不同而已。作為一種有預設、有專題的訓練,仿說對提高一年級兒童課堂語言的“完整化”程度有很大的幫助。
。ㄒ唬┻\用關鍵詞仿說
要把一個句子說完整,甚至于說生動,很多時候,往往取決于那些修飾性的詞語,而這些詞語,也就是兒童仿說完整話的關鍵詞。這些關鍵詞能夠“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一旦這些關鍵詞語出現(xiàn),那么,學生就會由詞擴展成短語、句子,甚至幾個簡單的短句,一個完整的句子會如“拉面條”一樣迅速伸展。
《哪座房子最漂亮》中,出現(xiàn)了“寬寬的”、“大大的”這樣的詞語,這些詞語讓那些被修飾的門和窗顯得更為具象。在積累了這一語言素材后,筆者便引導小朋友“這樣的詞語你能說嗎?”很快“高高的”、“瘦瘦的”、“綠綠的”、“紅紅的”這樣的詞語便一個一個從孩子們口中蹦出來。于是,筆者便開始“拉面條”:“短短的,我有一根短短的粉筆!苯處煹姆独唤浗o出,小朋友的語言素材和表達欲望也被瞬間點燃;同類型的一個個完整的句子很快就出現(xiàn)了。
。ǘ┻\用句式仿說
如果說關鍵詞是誘發(fā)完整句子的起點,那么句式,就是搭建完整句子的框架。在一年級教材中,會出現(xiàn)很多的簡單的句式,教學時,教師就要充分發(fā)揮例句的引導作用,讓兒童在充分體悟例句的基礎上,感受句子的構建方式。
《在家里》一課中,出現(xiàn)了“爸爸媽媽笑了,我也笑了”這樣的句式,對于大多數(shù)一年級孩子來說并不難,只是部分孩子可能一時調動不出生活經驗而已。這時,教師可以先指名個別小朋友運用這樣的句式仿說,然后將這些句子一起出示并讓大家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很快便能發(fā)現(xiàn),“也”字前后雖然對象不同,可主要事件卻是一樣的。一旦發(fā)現(xiàn)了這一句式特點,有些孩子就算一時調動不出生活經驗也能說這樣完整的句子,因為句子的操練在此時已經變成種單純的簡單的文字游戲了。
。ㄈ┨峁┣榫撤抡f
課標中,第一學段口語交際第四個目標就是“能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事實上,一年級兒童也很喜歡講故事,但卻無法做到“完整地講述”,因為這不僅牽涉到對故事內容的回憶和組織,還牽涉到對語言的再加工。顯然,毫無助力地講述,對學生而言無疑是空中樓閣、鏡中花月。此時,教師有兩種選擇,一是讓學生背誦,記住故事再背出來、誦出來,這必定會很枯燥,二便是仿說,當然,那得是提供情境和一定語言材料的仿說。
《自己去吧》是由兩個結構相同、語言相似的小故事組成的一篇課文,當學生將這兩個小故事進行了一番朗讀理解、對話練習之后,故事的框架已基本留在了他們的心中。此時,教師提供幾幅圖片:小貓學捉老鼠、小猴學爬樹、小青蛙學捉害蟲,讓小朋友模仿課文也來講個小故事。因為有了故事的框架、語言的范例,又有了類似的情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的幾大障礙已經被化解得差不多了,學生自然就不會覺得這件事有多大的難度了。
當然,上述的三種仿說方式,無論是哪一種,都必須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之上。課堂上,教師應該將機械的操練和能動的引導相結合,讓學生在有了閱讀的基礎之后,沿著理解的軌跡,習得語言規(guī)律或是積累語言素材,并進行屬于自己意識形態(tài)的表達,如此,便是我們一貫提倡的“內化”了。只有這樣,學生的語言操練,才不是憑空的,而是有積淀的,不是斷層的,而是有聯(lián)結的。
孩子口語技能差的原因
第一,和孩子說話太簡單。
當初為了引導孩子說話,我總是使用一些很簡單的詞語。這在最初階段沒有問題,但在孩子已經能夠說出一句話的時候,還使用一些簡單的語言和孩子對話,對孩子的口語技能并不好。
比如,一個三歲的孩子,每天的對話還停留下“寶寶吃飯、寶寶玩玩具”等幾個字的句子中,自然無法吸收更加復雜的語言。
如果家長能夠對孩子說:“寶寶來吃香噴噴的、味道很好的飯拉!”“寶寶來玩這個紅色的玩具吧?”孩子無形中吸收到的語言營養(yǎng)會更加豐富。
這一點也得到了論證。2002年有一篇論文很出名,作者在論文中提到,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調查了超過300名來自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兒童,發(fā)現(xiàn)運用復雜句式說話的老師教出的學生,一年后自發(fā)使用復雜句型的次數(shù)明顯增加。而在那些句型不復雜的老師帶出的學生中,則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
同理,如果家庭成員使用復雜句型和孩子溝通,孩子也自然而然會使用復雜句型。當需要閱讀的時候,自然也就能夠明白書中的復雜意思。
第二,只給孩子閱讀,卻沒有討論。
我記得曾看過一篇文章,說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家長不要問太多,容易讓孩子產生厭煩心理。我全盤吸收了這個理論,在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基本沒有交流。
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口語技能的提升正是在日常對話中。
卡貝爾和同事今年在《早期教育和發(fā)展》上發(fā)表了一項研究,調查對象是美國多個地區(qū)的417名學齡前兒童,他們調查了這些兒童的老師用何種方式為他們讀書。
結果顯示,當老師中途停下來對故事進行評論,并問兒童一些相關問題時,這種被稱為“超文本”的對話方式,對孩子總體的讀寫和語言能力有巨大影響。
不斷有證據支持這一點:更多高質量的輪流對話能培養(yǎng)兒童的口語技能,為閱讀和寫作打下基礎。卡貝爾還發(fā)現(xiàn),只有在高度有組織的閱讀環(huán)節(jié)中,圍繞書本內容的對話才會對兒童的詞匯學習產生促進作用。
所以,給孩子閱讀的時候,家長不要提問孩子,但可以和孩子討論。提問容易讓孩子覺得這是在考核,有壓力,但討論卻是平等,孩子也更愿意參與。
第三,越早開始越好。
關于孩子的語言能力,一定是越早開始越好,因為開始得臺灣,很難彌補,差距也會逐漸變大。比如,我家孩子兩歲半才會說一些完整簡單的話,但有一些孩子一歲多點就會了。這一年的時間可別小看,對于孩子來說,尤其是語言能力正處于發(fā)展階段的孩子來說,太大了。
雖然俗語說“貴人語遲”,雖然不斷有醫(yī)生告訴我們,孩子說話晚沒事,只要沒有生理上的疾病,遲早都會說話的。但晚說話的孩子,在語言能力上很大可能會落后于早說話的孩子。
孩子的口語技能,直接影響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作為家長不能太大意。雖然只是一個“說話”的問題,它背后所蘊含的意義卻非常大。
如何培養(yǎng)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說話能力
聽、說、讀、寫是小學語文基礎訓練的重要內容。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口頭語言的聽和說,書面語言的讀和寫,四種本領都要學好!倍陬^表達能力是書面表達能力的前題,對一年級學生來說,培養(yǎng)良好的說話習慣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應把“說”作為一個重點來抓。
一、從學生最熟悉的事物入手,訓練說話能力
根據一年級學生喜聽好說,表現(xiàn)欲強的特點,新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就可以通過和學生進行對話,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話回答出自己的名字,家住什么地方,家里有什么人,自己的愛好是什么,家里有幾口人,他們是做什么的,你愛自己的家嗎等等。這樣,既初步了解了學生的情況,又對學生進行了初步的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一年級學生的想象力很豐富,他們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一鳥一獸,還把它們當作自己的朋友。教師要因勢利導,啟發(fā)學生大膽想象打比方,讓學生的思路開闊。例如:看見天上飄浮的白云,他們會說:“藍藍的天上飄著朵朵白云,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獵狗,可愛極了!庇械倪會說:“藍天是白云的家,月亮的家,星星的家和太陽的家。”敘述春天,小河邊小草變化時,他們會說:“春天到了,清清的小河邊長滿了碧綠碧綠的小草,真讓人喜愛!泵枥L小鳥在空中飛時,他們也能說:“小鳥張開翅膀在高高的藍天上飛!泵拷掏暌还(jié)課,我們都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們說話的能力,并結合美術課讓學生發(fā)揮想象,把所要說要寫的話在圖中表露出來。好的作品可以在學習園地或課堂中展示,并給予表揚獎勵。例如一年級下冊第一課“識字一”,學生學會了第一課的詞語,了解了春天的特點,知道春天會開什么花,燕子往哪兒飛,柳樹、小草和花兒的變化后,教師就可以因勢利導,借助形象美麗的春景圖,指導學生從上到下,從遠到近的方法把整幅圖按順序地說一說,并啟發(fā)學生大膽地想象春天的美景,把你所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畫下來和寫下來。學生學習興趣十分濃,百分之七十的同學都能超出我的想象,畫出和寫出了最美的春天,并抒發(fā)出他們對春天的喜愛之情來。如:有的同學是這樣寫的:“春天到了,春風輕輕地吹,春雨細細地下。柳樹發(fā)芽了,小草變綠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布谷鳥在空中邊飛邊唱歌,青蛙醒來了。小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梨花開了,杏花開了,桃花也開了。小蜜蜂在花叢中采蜜。小朋友們在草地上跑來跑去。啊,春天真美!我愛美麗的春天!”這么美的畫面和語言怎不讓老師和家長們稱贊呢。
二、在識字中訓練說話能力
學生每識完一課生字,教師可以用幾分鐘訓練孩子們用詞進行說話。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理解詞義,更主要的是能培養(yǎng)學生練習說話和運用詞語的能力。例如,教了“識字2”的生字詞“籃球”、“足球”、“排球”,學生知道這些詞都是表示球類,是體育用品,把他們變成運動項目就成了“打籃球”、“踢足球”、“打排球”。接著,學生還認識了許多田徑項目和許多體育用品,如:“競走、跳高、跳遠、擲鐵餅、推鉛球、投標槍、游泳、射擊、登山”,學生學了這些詞語后通過看圖、演示,老師啟發(fā)想象,讓孩子們通過用簡筆畫勾畫出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并能用幾句話表述出來。如:“我最喜歡的體育運動是打籃球、踢足球、游泳和跑步。天天鍛煉身體好,長大了能為國爭光!焙⒆觽兊睦硐攵鄠ゴ蟀!
三、在閱讀中訓練說話能力
在閱讀教學階段,我們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和課后提示,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用完整的話來回答,提倡大膽質疑,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說的樂趣。如講完了《春到梅花山》一課后,孩子們都知道春天來到了梅花山,春風把梅花都吹開了。孩子們通過學文后就可想象,邊畫畫邊說出春天里梅花山的美麗景色來?,學生是這樣寫的:“春天到了,滿山的梅花就開放了。盛開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像藍天下的片片彩云。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瑩透亮,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啊,梅花真美!我愛美麗的梅花!”學了《蘑菇該獎給誰》這課后,學生就知道該向誰學習,并能看圖把故事復述出來,還能說出讀了這課后,知道兔媽媽為什么要把最大的蘑菇獎給小白兔。我們應該學習小白兔的什么精神。孩子們除了能看圖表演和復述課文外,還能寫出和畫出文中的大意來。學生是這樣寫的:“兔媽媽知道小白兔敢和駿馬賽跑,就把最大的蘑菇獎給了小白兔。看,小白兔多開心哪!”“學了這課后,我愿意向小白兔學習。因為它敢和駿馬賽跑,又很勇敢,所以,我們平時學習也要向小白兔那樣,敢和高手挑戰(zhàn),百折不回,勇往直前!边有,學了《奶奶的白發(fā)》這課后,學生就體會并能說出:“學了這課后,讓我懂得了對待長輩要尊重,有愛心,決不能讓他們?yōu)槲覀儾傩牡牡览!痹儆芯褪菍W了《放小鳥》這課后,學生除了能復述課文外,還能領悟到:隨著大森林的開發(fā)和人們的濫捕濫殺,許多種鳥都瀕臨滅絕,我們應該愛護鳥,還它們一個幸福的家園。所以,孩子們通過學文后就可說出和寫出愛護小鳥的話語來。如:學生是這樣寫的:“小鳥能幫助人們消滅害蟲,保護樹木,保護大自然,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一定要保護它們!笨春⒆觽兊膼埒B,護鳥意識多高呀!可見,閱讀教學不僅能讓學生通過朗讀,背誦和復述課文來提高說話能力,而且還能讓學生通過學文受到人文教育。做到了既教書,又育人的功效。多方面的訓練,提高了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還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在學詞,學句中訓練說話能力
每課識字我都要求學生擴詞。我最注重啟發(fā)學生選擇最常用的詞語進行說話。例如:學了“喜”字,學生就擴了許多的詞語:“喜歡”“喜愛”“歡喜”“喜洋洋”等等,學生就會選擇“喜歡”造句。1、我最喜歡上學。2、我最喜歡看動畫片。3、我最喜歡畫畫。還有“喜愛”造句。1、我最喜愛做游戲。2、我最喜愛學習。等等,每個基礎訓練里都有成語和名言名句,我除了要求學生會背會理解成語外,還要求選擇成語來造句或說話寫話,孩子們在我的啟發(fā)引導下,通過前面的課文學習,就能畫出最美的畫面和寫出最動人的句子來。如:學了描寫春天的成語后,學生就能默寫出來。如:“春暖花開、春色滿園、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焙⒆觽冞能通過想象寫出句子來。如“春天到了,三亞市到處春暖花開,春色滿園、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美麗極了!”還有表示節(jié)日氣氛的成語,學生也能說話寫話,并能畫出圖來。如:“春節(jié)到了,三亞市到處燈火輝煌,人們個個歡聲雷動,欣喜若狂、載歌載舞。三亞市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笨矗⒆觽冇^察力,想象力和生活經驗是多么的豐富呀!他們真是能唱、能跳、能說,又能畫。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十分濃郁,家長們放心,孩子們開心,老師們也就知足了。
五、開設說話訓練課,運用多種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
由于一年級學生思維尚未得到充分發(fā)展,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聽話時常常注意力不集中,說話時意思表達不清楚,各種語病較多。因此,在一年級開設說話課,通過多種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頗為重要。
1、看圖說話
圖可以是單幅圖,也可以是多幅圖。說話的內容可以是從圖上看到的,也可以是從圖上的內容提到的。要設計好教學思路,把指導看圖和指導說話有機地結合起來。訓練時,按“觀察——理解——表達”,再要求他們按照教師提出的問題,把觀察、理解的內容說出來。一般來說,學生對看圖說話的訓練形式很感興趣,只要教師把教學思路設計好,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2、聽故事說話
愛聽故事是每個小孩子的天性,特別是一年級學生,一聽到老師要講故事,高興得都要跳起來了。教師選材時要注意不超出學生的接受水平,講故事時語言要規(guī)范,要繪聲繪色地講給學生聽;講故事前要提出明確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把聽到的轉化成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3、觀察事物、小動物或水果說話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給學生所觀察的事物必須是他們最熟悉且感興趣的,這樣才能調動他們說話的積極性。觀察說話,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認真選好話題,組織好語言進行引導。如在觀察“小白兔”說話時,我要求學生先在家仔細觀察小白兔的外形,毛的顏色和它的特性、食物等,通過觀察后就可非常熟悉地把小白兔介紹給同學們聽了。如有位同學是這樣描述小白兔的:“我家里養(yǎng)了幾只可愛的小白兔,它們全身的毛是雪白雪白的,眼睛和嘴巴是紅色的,兩只耳朵長長豎起來,尾巴短短的,胡須翹翹的。它們每天最喜歡吃新鮮的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边有描寫水果的:“我最喜歡吃的水果是西瓜。西瓜長得又大又圓。它的皮是綠色的,子是黑色的,肉是紅色的。吃起來甜甜的,可好吃了。”等等的說話訓練,實踐中的不止于此,如創(chuàng)設情境說話,討論辯論等等。
由此可見,要培養(yǎng)一年級學生“說”的良好習慣,首先應激起學生說話的興趣,讓他們都有機會上臺來想說、敢說、會說。聽、說、讀、寫相互結合,逐步提高他們說話的能力。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本身,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正如蘇霍姆林斯所說:“每個孩子不光在感知,而且也在描繪,在制作,在創(chuàng)造。”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精神世界,有著不同于成人的思維方式,那些看似幼稚,可笑的問題常常蘊含著創(chuàng)造的靈感和偉大的構思往往會成為他們今后成功的起跑線。因此,我們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要善于捕捉這短暫的瞬間,不要輕易地折斷他們想像的翅膀,既使學生做得不好,說得不對,不完美,教師要耐心地啟發(fā)引導,給予肯定、表揚或鼓勵,讓學生能大膽地說話,使課堂都能活躍起來。這樣,說話課才有意義,孩子們的說話能力才能逐步地提高,孩子們才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得到鍛煉。
一年級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
說話,是人生一種最重要的表情達意方式。科學家研究表明,七八歲是大腦語言中樞發(fā)育的黃金時間,人的一生能不能說,會不會說,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一時期的語言發(fā)展。因此,在低年級語文教育中,說話訓練被作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訓練,與中高年級的作文教學緊密相聯(lián),為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奠定基礎。
(一) 訓練學生敢說
敢說是一個心理素質問題。一般學生不敢說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一是有的家長甚至老師,當孩子某句話說錯就喝斥、譏諷,給孩子造成不敢再說的心理;二是有的孩子從小群體生活少,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膽怯、害羞而不敢說;三是某些孩子先天不足,有一定生理障礙而懼怕說話。這就要求低年級教師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說話氛圍,使孩子克服心理障礙,讓孩子多說。只要敢說就是好事,即使說錯了也并不是什么錯事、丑事。我們班有個女同學,上課聽講非常認真,作業(yè)也能一絲不茍地完成,而且正確率較高,但是只要老師一提問,她總是把頭低下,小手怯怯地舉著,每每請她起來回答問題,她總是很害羞,臉漲得紅紅的,聲音低得像蚊子叫。針對這種情況,我與她家長相聯(lián)系,經了解,她在家是非常愛說的,出了家門就不大愛多說話。我清楚了,她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差。于是我好幾次故意讓普通話差的同學、說話能力差的同學回答問題,講完后,不管講得如何,我都帶頭鼓掌,加以鼓勵。在這種氣氛下,她的心理障礙漸漸解除了,開始小聲回答問題,經過一學期的訓練,這位同學能在課堂上敢于說也樂于說了。
(二) 訓練學生善說
善說是一個技巧問題。在小學低年級要培養(yǎng)善說,我認為要抓這樣幾個關鍵:“立之有序,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 。事物是語言的內涵和基礎,語言是事物的表象和外殼。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感性認識不豐富,抽象思維不發(fā)達,具體形象思維還占著主導地位,他們所要表達的事物現(xiàn)象越形象,說起來越興趣盎然、生動活潑。針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引導學生去感知生活,就顯得尤為重要。感受生活有一個過程,不能用一句話把看到的內容一下子包羅進去,須幾句話才能說清,先說什么后說什么要安排個順序,這個順序往往就是感受的過程,感受的過程說清了,也就有序了。
(三) 訓練學生樂說
樂說,就是要讓學生感到言之有悅,言之有趣。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選擇說話訓練的材料時,既要體現(xiàn)學生的感受又要充滿興趣,讓學生親眼看過,親耳聽過,親手做過,再親口說說,讓說話訓練在有意無意中進行。變“要我說”為“我要說”,充分調動學生主動說話的積極性,切實讓學生感到言之有物。說話訓練做到言之有趣、言之有物,學生也能做到樂說、愛說、想說。
【教一年級兒童學會完整說話】相關文章:
學會說話作文07-06
學會說話作文推薦08-06
(熱門)學會說話作文07-13
兒童早教標語12-30
如何教兒童學習英語02-24
早教中心六一兒童節(jié)創(chuàng)意經典文案01-06
完整的個人簡歷11-08
完整的自我介紹01-19
完整的美術教案范文07-11
教科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