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那洋務派與傳統(tǒng)文化資本的初始隕落
——從洋務派的人才觀及其取才實踐探討
文化資本是法國社會學大師皮埃爾·布迪厄所謂“象征資本”概念中的一個重要組成要素,它與文化資源相區(qū)別。[1] 一般地講,文化資源具有開放性,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內,社會中任何一個人只要具備起碼的空暇時間、經濟支持等基本條件,就能夠占有它,從而在社會生活中建立起一種優(yōu)越性的地位;而文化資本則具有壟斷性,為社會上少數人所占有。它是一種資本形態(tài),具有資本的一般特征:交換價值;比如與經濟資本、社會資本等的交換。文化資源必須經過權威體系的認定,制度化后才成為文化資本。
在傳統(tǒng)中國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轉化的制度化保障是科舉,士子在科試通過后,將被授予科名,因為獲取科名意味著成為紳士,或者進一步擁有官職、特權等,即使只是成為下層鄉(xiāng)村紳士,也會擁有以科名為倚恃而獲得的許多特權,只有在此時,儒學知識才轉化為文化資本。換句話說,紳士可以把代表著其擁有儒學知識的科名作為一種資本來實現與其他資本的交換,或許更確切地說應該是攫取,比如經濟上的政治上的等等特權與收益,同時鄉(xiāng)村紳士在教化、倫理上也將會擁有一種公認的社會威望。[2]
近代以來,傳統(tǒng)文化資源受到前所未有的猛烈沖擊。但如果僅從文化資源的層面講,事實上,在鴉片戰(zhàn)爭前,從17世紀初期西方耶酥會士來華傳教開始,已經出現與傳統(tǒng)文化資源相異己的新思想資源的暗流,這暗流主要體現在天文與輿地之學上,其對當時中國的影響已經有許多論著述及 [3]。然而,17世紀初期以后,西來思想資源的傳入雖然明顯出現了空白的局面,但并沒有完全中絕 [4]。同時,在中國內部,大約從16世紀初起,正統(tǒng)的意識形態(tài)內部也分化出了自己的異端——即王守仁的王學,到了明末清初,士大夫痛于國變與國難,大講經世之學,尤其是顧黃王顏四大儒,“各抱治平之略,修身踐行” [5]勵志經世 [6],清初以后,文字獄繁密,形成章太炎所謂“清世理學之言,竭而無余華……故經世先王之志衰。家有智慧,大湊于說經,亦以紓死”的局面 [7],再加上一個長時段里學術思想發(fā)展的內在理路的作用,這就有——對宋學的反動——所謂乾嘉漢學的興盛 [8],18世紀末期,中國傳統(tǒng)思想與學術的危機已經出現和加劇,思想文化層面上的改弦易轍已經開始,長期占據學界主流話語地位的漢學的分化和衰落——所謂“嘉道之際,朝政之綱紐漸衰,而海內之禍亂已起。有志之士,知考證不足以經世也,于是群起而抨議之” [9],今文經學異軍漸起、漢宋調和說也應運而生,諸子學、佛學已經開始復興,由傳統(tǒng)天算之學導引而來的西學也正日益受帝國學人的青睞和推崇,而且中西交流的傳統(tǒng)就是在清政府禁關時間也未曾中斷,而其中漢學者對程朱理學的挑戰(zhàn)和宋學家、今文經學家對漢學的“兄弟鬩墻”尤為劇烈,但這些變化更多應該受學術思想的內在理路支配而非外來的干涉和沖擊 [10],而且也“并沒有真正動搖傳統(tǒng)的思想世界,除了少數敏感的精英之外,一般知識、思想和信仰世界仿佛依然故我”、“中國思想世界還是處在自我完足的‘天下’中” [11]。同樣,這個現象的發(fā)生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很可能一個人與其同代人在其有限的生命內都很難感覺到這種變化,在知識世界沒有發(fā)生大變化之前,在沒有足夠多的思想資源出現的情況下,先前已廣被人們所接受的規(guī)范和解釋并不會完全崩潰和失效,普遍的“不確定性”以及終極關懷的失落也不會立即出現。[12]所以,我們可以說,既有文化資源的合法性雖然遭到了持續(xù)有力的挑戰(zhàn),但傳統(tǒng)的科舉制度卻依然頑固地規(guī)定著轉化為文化資本的文化資源范圍,國家權威的不承認使得這種沖擊只能局限于帝國學術界的小圈子,而未能染指文化資本領域。而且即便是對這種士人思想上的變動,也不能做過高估計,因為“一個人只要其民族的和地方群體的傳統(tǒng)沒有被打破,那么他就仍然受這種傳統(tǒng)的習慣思想方式的制約,以至把在其他群體中被理解的思想方式看作是奇異的、錯誤的、模糊不清的,甚至是異己的。人們暫時既不懷疑他自己的思想傳統(tǒng)的不正確性,也不懷疑在思想總體上的統(tǒng)一性和一致性!挥挟敊M向運動伴隨有強化的縱向運動,亦即在社會地位的上升或下降意義上的階層之間的迅速變動時,人們對于自己的思維方式的普遍的永恒的有效性的信念才會動搖。”[13]因此,只有在國家權威的認定下,在新文化資源(在近代中國主要表現為西學)與傳統(tǒng)文化資源一起參與想文化資本的轉化,傳統(tǒng)文化資本的交換價值降低時,這種“有效性的信念才會動搖”,傳統(tǒng)文化資本才在實踐層面真正走向衰落。而這種意義上的隕落須從洋務派的新式取才實踐算起。
一
19世紀中葉開始的洋務運動(或自強運動)可以說肇端于龔自珍1820年代所倡導的“自改革”和張穆、何秋濤、魏源的經世思想,這最初的實踐是由陶澍、林則徐等人完成的,當然他們所主張的“自改革”無非是傳統(tǒng)“通經致用”思想的反映和延續(xù),其所依賴的思想資源依然是傳統(tǒng)的東西,其向往也往往是上古三代之治,但努力結果最后一樣是無疾而終,誠如后來尚比較守舊的勞乃宣所說:“今日全球交通,西學東漸,篤守舊聞不足以應當世之務” [14],時代已經需要新思想資源的出現和應用。在這種沒有足夠多的新思想資源刺激的情況下,僅靠清帝國內部的“自改革”和“反求諸己”的舉動,顯然不足以“走出中世紀”,這就為直接在第一線參與對外交往的一些統(tǒng)治者中的開明人士提供了利用新思想資源的視野,而他們所處的地位又使他們有可能把這種對新思想資源的認知應用于實踐中,特別是在至關重要的人才吸納與培養(yǎng)方面。
'p>
在面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語境里,洋務派的取才有了顯然不同于以往的新標準。以今日的后見之明看來,可以說中體西用就是洋務派的指導思想,而中學與西學的體用結合可以用來籠統(tǒng)概括洋務派的取才標準。其顯著的特征是注重實用,這不僅表現在其對西學的選擇利用上,也表現在對中學的規(guī)定上,并貫穿于其認為人才所應具備的整體知識結構中,其最終目的是“制勝克敵”、“駕出西人之上” [15]。'p>
中學作為洋務派強調為體的素質,卻并非簡單地對儒學的概指。對“中學”的遣詞,洋務派官僚論說不一,最為常見的是“道”、“倫常名教”等。如馮桂芬說:“諸國同時并域,獨能自致富強,豈非相類而易行之尤大彰明較著者,如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不更善之又善哉!”[16]薛福成的衛(wèi)道論:“今誠取西人器數之學,以衛(wèi)吾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視中華!盵17]王韜則認為:“形而上者中國也,以道勝;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勝”,“器則取諸西國,道則備自當躬!盵18]但從他們大量的奏議及其與頑固派論爭中可以推論,洋務派所崇奉的中學與整體的儒學事實上并不相等,至少,在儒學各派別中,他們是有所傾向的。突出的表現是其對愈來愈狹隘的科試內容的不滿。論文那洋務派與傳統(tǒng)文化資本的初始隕落來自WWW.66WEN.COM免費論文網4 4k-&bSK[;.{%UPf(Borc4p(U e) 66wen.comE*,Id9]Cs2$tjRWHJ? lU\.g=T?
科舉是士大夫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主要通道,且系于帝國遴選人才的根本大計,所謂“國家以制科取士,所以覘士子所學,而士子所學,關乎世道人心” [19],直接關系帝國統(tǒng)治集團的利益,故此,科舉考試的某些內容完全是可以因應形勢隨皇帝意旨做不時調整,如“乾隆二十二年以前,除考四書文和經文外,兼考論、表、判等,其中論題均選自朝廷支持的宋朝程朱理學”,但乾隆二十二年后,“與實際的行政事務較有關系的表、判的考試題目停止了”,“乾隆五十八年以程朱理學為內容的論題也停止了”。再如“策問”一場:“康熙三十八年(1699)‘策問’還包括一些現實問題,如吏治和河工”,“但18世紀末以后,策問改為討論哲學問題”,盡管有變化但是科舉考試的八股形式從明初以來幾乎是一成不變,所以對科舉制度的批評,代不乏人,遭逢亂世尤其如此。到19世紀下半葉,科試內容只剩下時文、詩賦、小楷這些與實際毫無關聯的東西,且“考官一般只注重形式”。[20]科舉的腐朽性進一步暴露,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地步。
對這一項士子們一向口是心非的“成法”,洋務派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同治十三年,李鴻章就明確指出:“……而小楷試帖,太蹈虛飾,甚非作養(yǎng)人才之道!盵21]后光緒五年,貴州候補道羅應旒在奏折中措辭更為激烈、直接:“然今日之時文、詩賦、小楷,人皆知其無用而不敢輕議”。[22]洋務派對“虛”文的大加鞭撻從反面表現出其所謂“體”的中學主要指經世之學。這從洋務派官員,尤其是幾個洋務大員的學術傾向中上可以看出。如曾國藩論學主調和漢宋,且又是近代自強運動的首倡者;李鴻章功利心更重,其幕府“首重經紀庶務之才”;[23]左宗棠曾告誡其長子說:“爾今年小試,原可不必,只要讀書明理,講求做人及經世之學,便是好兒子,不在科舉也!盵24]
當然,注重實用最多的還是表現在對西學的選取上。洋務運動三十多年,從學習語言文字到制船造炮之法到天文算學、聲光化電等自然科學;從軍工企業(yè)到民用企業(yè)到航運業(yè)、架電線、修鐵路,無不是實用思想的推動。這背后的驅動力既包含對陶澍、林則徐經世之學的繼承和當時經世學派的努力 [25],更主要的是對西力的恐懼和急切的“退虜”心態(tài)!26]
這樣,對人才的要求不再只是時文、詩賦、小楷,甚至不再只是儒學,而是經世之學與西學的體用結合。在總體的知識結構中,中學與西學都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固然,中學、西學一直為“本”、“末”所區(qū)分,但對中學“蹈虛”不能致用的認識,以及面對緊迫時局士大夫們的束手無策,都使西學在無形中不僅僅限于“末”的位置而被凸顯出來。
二
洋務派的新式人才觀是對傳統(tǒng)文化資本的一種強烈沖擊,必然會觸及傳統(tǒng)官紳的利益,因此在實踐中遇到了重重困難與阻礙。洋務派每前進一步都不得不百倍謹慎、瞻前顧后,處境十分艱難。
首先是同文館的設立。語言是辦理洋務的首要困難。咸豐十年恭親王奕訢在奏折中認為,與外國交涉,“必先識其性情”,因此請“于八旗中挑選天資聰慧,年在十三四以下者各四、五人,俾資學習”,[27]得到皇帝諭準。同治元年(1861)京師同文館成立。后上海廣方言館和廣東同文館也相繼奏請設立。
但科舉對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資本的壟斷(也有“異途”出身的士子,然其社會地位較低,特權也小,因此很受歧視。[28])使得士子把生命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壓在了讀書應試上。因此,為招攬學生,同文館不得不聯系科舉,實行了科名獎勵制度。這固然還不算先例,在乾隆二十二年俄羅斯館就已實行,但后有改動,致使“升途稍隘,而學習者漸不如前”,因此奕訢等請準仍“照舊例辦理”。[29]
【那洋務派與傳統(tǒng)文化資本的初始隕落】相關文章:
風險資本與風險資本市場08-28
隕落的青春——致我遠去天堂的小姨08-24
那癡人那癡情作文04-04
那詩,那詞作文03-07
那人·那樹·那炊煙08-23
鄉(xiāng)村那情那景08-18
那笑,那背影作文05-05
那人,那心,那背影作文05-05
溫州資本讀書筆記08-24
資本運營的心得體會07-24